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化螟越冬幼虫滞育后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15、20、25℃和30℃的恒温条件下,对南昌二化螟田间越冬幼虫滞育后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在上述各温度条件下,50%个体化蛹时间分别为66.3、41.8、26.0 d和19.9 d。由回归方程估算出二化螟越冬幼虫滞育后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9.3±1.1)℃和(411.0±14.2)日.度。田间自然条件下,越冬幼虫在4月初始蛹,5月下旬终蛹,1998、2004年和2005年田间累积50%越冬幼虫化蛹时的有效积温分别为377.8、417.5日.度和375.4日.度,3年平均为390.2日.度。利用该理论有效积温,参照当年2~4月的气温,可预测田间越冬幼虫50%个体化蛹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温度和营养食物对十一星瓢虫越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十一星瓢虫(CoccinellaundecimpunctataLinnaeus)是新疆南疆棉区棉蚜的优势种天敌。但由于受田间气候条件和农事操作的影响,很难保持瓢虫的数量达到足以控制蚜虫危害的水平。若能在秋季收集一定数量的十一星瓢虫加以人工饲养,以提高其越冬存活率,在来年春季人工释放于棉田,有可能提高控制蚜虫的效果。研究不同条件对十一星瓢虫的越冬影响,可为其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温度对十一星瓢虫越冬的影响 将收集到的十一星瓢虫从9月28日开始分别放在4种温度下越冬:5℃冰箱中、10℃培养箱中、室内温度(18~22℃)和室外温度(由新…  相似文献   

3.
草莓是当今世界七大水果之一,成熟期在水果淡季,经济1介值较高。其栽培周期短、适应性强、易管理。草莓经过几次霜冻以后,外界温度降到-7℃以前时,要及时覆盖防寒保暖物,使其在田间安全过冬。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黄瓜品种"博特209"为试材,采用基质盆栽,共设置4个灌水下限处理,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50%(A)、60%(B)、70%(C)、80%(D),灌水上限统一设定为田间持水量的90%,研究不同灌水下限对基质栽培黄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4个处理黄瓜的生长、产量及品质相关的22个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处理D的株高和叶面积显著高于处理A、B和C,株高增幅分别为56.50%、22.51%和11.04%,叶面积增幅分别为92.61%、61.35%和27.87%;处理C的茎粗最大,相较于处理A、B、D分别增加了28.36%、16.91%和18.49%;单果重、单株果数、单株产量及灌水量均以处理D最大;水分利用率以处理C最高,相较于处理A、B、D分别增高了33.14%、13.23%和10.30%。处理C与处理D的瓜粗、含水量及商品瓜率无显著差异,但相对于处理A和B则分别显著增加了19.17%和10.81%、0.98%和0.45%、66.70%和18.21%。处理C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黄瓜果实中全K和全Ca含量以...  相似文献   

5.
灌溉方式对黄瓜结果期根系特征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对津春4号黄瓜根系特性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水方式之间黄瓜根系的特征值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前期交替沟灌结果期常规沟灌处理单株根条数、根长、根体积、根冠比均高于其余五种处理,根系伤流量为19.86 mg/min,根系活力高达0.55 mg/(g·h).灌水方式对黄瓜单果重的影响不大,前期交替沟灌结果期常规沟灌处理的单株产量显著高于常规沟灌.因此,前期交替沟灌结果期常规沟灌有利于黄瓜根系的发育与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了地膜覆盖、土覆盖、农家肥覆盖处理对甘肃中部地区甘蓝型冬油菜的越冬率、生育期、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覆盖处理较露地栽培可缩短总生育期2~11 d,各生育时期也相应缩短。其中地膜覆盖效果最好,可缩短生育期11 d左右,农家肥覆盖与土覆盖处理分别可缩短生育期2 d与5 d。地膜覆盖、土覆盖、农家肥覆盖越冬率分别为95.45%、81.25%、80.77%,露地栽培越冬率为66.67%。覆盖处理较露地栽培的越冬率增加14.1~28.78个百分点。覆盖处理的株高、主花序长度、单株角果数、千粒重、单株产量以及角粒数等性状优于露地栽培。覆盖处理可提高产量,其中地膜覆盖产量达到5 358.3 kg/hm2,土覆盖为3 854.25 kg/hm2,农家肥覆盖产量为3 704.25 kg/hm2,分别较对照增产50.94%、8.57%和4.34%。覆盖对提高土壤温度有良好影响,无论地膜覆盖、土覆盖还是农家肥覆盖,土壤温度均高于露地栽培的处理。根据覆盖栽培越冬保苗效果、增产效果以及农事作业的可操作性,建议甘肃中部地区甘蓝型冬油菜栽培以地膜覆盖和土覆盖为主要覆盖方式。  相似文献   

7.
日光温室不同水分条件下盆栽黄瓜产量和土壤微生物数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日光温室内盆栽条件下,研究土壤水分对黄瓜产量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水分含量初花期和初瓜期为田间持水量的80%~90%、盛瓜期90%~100%、生育后期70%~80%的处理黄瓜产量最高,为389.65g/株;其次为初花期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90%~100%、初瓜期80%~90%、盛瓜期70%~80%、生育后期90%~100%的处理,产量为351.49g/株;初花期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80%~90%、初瓜期90%~100%、盛瓜期70%~80%、生育后期80%~90%的处理产量最低,为257.54g/株。(2)不同水分处理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变化不同黄瓜初花期,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80%~90%的处理土壤细菌数量最多,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70%~80%的处理和90%~100%的处理土壤细菌数量少,且二者差异不大。黄瓜初瓜期和盛瓜期当土壤水分由低变高时细菌数量增加,相反细菌数量减少,黄瓜生育后期当土壤水分从高变低时细菌数量增加,水分稳定不变或从高变为中等水平或从低变为中等水平时细菌数量减少。土壤真菌数量在土壤水分含量低时和土壤水分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增加,否则减少。各处理土壤放线菌在黄瓜初花期和初瓜期数量差异不大,盛瓜期各处理土壤放线菌的数量增加,生育后期多数处理土壤放线菌的数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8.
温度与取食对越冬后马铃薯甲虫飞行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明马铃薯甲虫的迁飞规律,为防止马铃薯甲虫的扩散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昆虫飞行磨系统测定温度和营养条件对越冬后马铃薯甲虫飞行能力的影响。[结果 ]马铃薯甲虫雄虫飞行能力稍大于雌虫,但无显著性差异。温度≤25 ℃时,越冬后饥饿3 d马铃薯甲虫的飞行能力大于越冬后补充营养3 d的成虫,在30 ℃和33 ℃时饥饿状态与补充营养的马铃薯甲虫飞行能力无明显差别,35 ℃和38 ℃越冬后补充营养的马铃薯甲虫飞行能力大于饥饿3 d的马铃薯甲虫。饥饿3 d的马铃薯甲虫在常温下更容易迁飞。[结论] 温度对越冬后马铃薯甲虫的飞行能力影响较大,越冬后马铃薯甲虫起飞温度为23 ℃,25~33 ℃是越冬后马铃薯甲虫的最适飞行温度。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温度对茶树柿广翅蜡蝉越冬卵发育的影响, 设置13、16、19、22、25℃和28℃不同恒温和室外自然变温(日均温度波动范围8.87~26.40℃, 日均温度平均值16.89℃)处理茶树柿广翅蜡蝉越冬卵, 监测其发育历期和孵化情况。结果表明, 在上述6个不同恒温条件下, 柿广翅蜡蝉越冬卵的发育历期分别为62.28、28.58、13.51、10.11、10.33 d和7.07 d, 随着温度的升高, 越冬卵发育历期逐渐缩短, 温度与柿广翅蜡蝉越冬卵的发育速率关系满足方程:y=-0.086+0.008x, 得出越冬卵发育起点温度为10.80℃, 有效积温为125 d·℃。在自然变温条件下, 发现越冬卵从4月10日开始孵化, 到5月5日累计孵化率达到73.37%, 揭示了茶树柿广翅蜡蝉越冬卵在这段时间范围内陆续孵化出1龄若虫。本研究对信阳茶区茶树柿广翅蜡蝉若虫发生期的预测预报及其防控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消除葡萄东西行向种植双膜覆盖越冬膜上雪被不足的顾虑,2014—2015年冬季在新疆阜康进行了东西向、南北向膜下和土埋的温度逐日观测。结果表明,寒冷期最低温度东西向较高。整个冬季东西向有大于土埋的补偿温度,而南北向是低于土埋的亏缺温度。在-25.6℃的最低气温日,东西向是-3.0℃、南北向-5.4℃、土埋-4.6℃。经推算,在-37℃极端最低气温时,分别是-9.6℃、-13.6℃、-10.4℃。两种行向都经得住极端最低气温和长期低温的酷寒,东西向好于南北向。最高温度、平均温度也是东西向较高,温差则反之。10℃萌发生长的日期东西向比土埋提前37天,南北向提前35天。东西向还较南北向高产优质,生长旺盛。东西向因为优越的光照条件,可不再担忧雪被不足的问题。若采用篱架式南北向栽培,双膜越冬也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1.
不同覆膜栽培对玉米土壤水分温度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烘干称重法和地温计法测定了环县川旱地不同覆膜与露地栽培方式下全生育期内0~8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和0~40 cm土层的土壤温度,成熟期随机测量不同处理方式下的株高、株重、茎粗、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千粒重和单株叶面积等指标,计算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分析不同覆膜与露地栽培对玉米土壤水热环境和产量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栽培较全膜平铺穴播、半膜平铺穴播、半膜覆盖垄播和露地平播栽培,全生育期0~80 cm土壤水分分别提高了0.3%、1.0%、1.6%和2.4%,0~40 cm土壤温度分别提高了0.3℃、1.2℃、1.6℃和2.2℃,生育期分别缩短了0、3、5 d和13 d,生物产量分别提高了679.5、2 740.5、3 376.5 kg·hm-2和4 861.5 kg·hm-2,经济产量分别提高了424.5、1 729.5、2 032.5 kg·hm-2和2 971.5 kg·hm-2。因此,在相应的旱作农业区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能大幅提高玉米产量,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2.
不同耕作措施旱地春小麦产量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析温度变化对不同耕作措施春小麦产量的影响,利用APSIM模型对2因素9水平3种耕作措施下的春小麦产量进行了模拟,选择日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作为自变量因子对产量效应进行分析,并对3种耕作措施条件下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的互作效应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措施条件下,春小麦产量随最低温度升高呈二次抛物线上升型变化,会出现报酬递减,且传统耕作+秸秆还田和免耕覆盖的增产效应大于免耕耕作措施;传统耕作+秸秆还田和免耕耕作措施下,产量随最高温度升高呈二次抛物线递减型,并呈叠加递减,而免耕覆盖耕作措施下产量随最高温度升高呈负相关。3种耕作措施下,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之间还存在正的协同效应,免耕覆盖耕作措施相比其它两种耕作措施,具有更好的协同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环境因子对桑褐刺蛾越冬虫态发育的影响,结合单因子比较法探讨了温度、土壤含水量和土层深度对该虫越冬代成虫羽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30℃是其羽化最适宜温度范围,30℃时羽化率最高,达75%。土壤含水量对桑褐刺蛾羽化存在两个明显不同的范围,10%~40%土壤含水量下羽化率集中在50%~65%之间,而50%以上则不能羽化。不同温度对桑褐刺蛾羽化进度有一定影响,15、20、25、30℃下,其羽化最高峰期分别出现在第6、4、3、2周。分别用直线回归和Logisitic回归模拟了天数与累计羽化进度的关系,两种模型均极显著。用直线回归模型计算,越冬成虫在30℃下理论羽化截止日期最早,时间为5月30日。  相似文献   

14.
试验采用氮肥不同用量和基于适宜氮肥用量基础之上的3种形态氮肥不同配比处理,利用塑料大棚试验,测定了氮肥施用方式对高丙醇二酸黄瓜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N4即氮肥用量为552 kg·hm-2对黄瓜叶片光合色素、还原糖、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促进效果最好,黄瓜果实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丙醇二酸含量、单瓜重和产量分别比N1即氮肥用量为69 kg·hm-2提高了95.77%、53.99%、12.34%、13.24%、23.87%和8.95%。同时,在氮肥适宜用量基础之上,3种形态N肥不同配比均对黄瓜丙醇二酸含量、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具有促进作用,其中以T3即NU∶NA∶NN=1∶1∶2促进效果最好,其改善了黄瓜生理特性,果实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丙醇二酸含量、单瓜重和产量分别比CK即CO(NH22用量为1 200 kg·hm-2分别增加了3.96%、13.71%、15.60%、1.35%、8.65%和7.94%。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中的氮肥施用方式可以通过改善黄瓜生理特性,促进产量形成,改善品质指标。  相似文献   

15.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对西瓜产量、品质及种子带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西瓜不同时期接种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后对其生长、产量、品质和种子带毒的影响。西瓜植株接种CGMMV越早其生长受到抑制越明显,砧木期、嫁接后定植前、定植期、压蔓期、授粉期各处理的株高、叶片数、叶片长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而结瓜以后接种CGMMV对西瓜生长状况无显著影响。压蔓期前3个生育期接种该病毒,西瓜产量损失分别为56.49%、55.48%和51.14%。而压蔓期以后接种该病毒,西瓜产量损失与对照相比仍分别降低17%、13.1%和14.35%。关于倒瓤情况,压蔓期前接种该病毒可导致西瓜果实100%倒瓤,压蔓期、授粉期接种处理西瓜倒瓤率分别为48%和34%,即使结瓜后再接种病毒西瓜倒瓤率仍高达18%。血清学检测表明,压蔓期前接种的西瓜其果肉和种子均携带CGM-MV,带毒率达100%;结瓜后再接种CGMMV西瓜种胚和果肉的带毒率仍然高达64%。检测种胚和果肉病毒含量表明,接种时期越早病毒含量越高,但结瓜后接种仍有较高的病毒含量,种胚和果肉的病毒含量分别达5.98 mg/mL和5.64 mg/mL。  相似文献   

16.
黄瓜味苦的诱因大致有三个:1、品种自身遗传;2、环境条件突变;3、栽培管理失控。具体防治方法是:1.选择良种尽量避免选用叶色深绿的品种,因为叶色深绿的黄瓜,其苦味素含量较高,应选择叶色较浅淡的品种。  相似文献   

17.
15%毒·高氯乳油防治黄瓜美洲斑潜蝇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凌云 《广西植保》2008,21(2):21-22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是我县黄瓜的主要害虫,其幼虫在叶片表皮下蛀食,形成由细渐宽的蛇形白色潜道,内有断续交换排列的黑色粪迹。虫道在叶片正面明显可见,但从叶背面不对光的情况下见不到。15%毒·高氯EC是一种广普性杀虫剂,具有较强的触杀、胃毒及熏蒸作用,持效性和速效性良好。为了解15%毒·高氯EC对黄瓜美洲斑潜蝇的防治效果,笔者作了15%毒·高氯EC防治黄瓜美洲斑潜蝇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以3个不同抗寒性的白菜型冬油菜品种为材料,在模拟不同越冬条件下,探讨越冬率对强抗寒性白菜型冬油菜产量、株型性状、角粒性状、生育期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越冬率在30%~100%范围内,随越冬率的增加,白菜型冬油菜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陇油7号、冬油2号越冬率为85%时产量分别为4 462.2 kg·hm~(-2)和4 057.0 kg·hm~(-2),达到最高值;天油4号越冬率为90%时产量最高,为3 591.8 kg·hm~(-2)。方差分析表明,陇油7号和天油4号越冬率大于75%,冬油2号越冬率大于70%时,越冬率变化对其产量水平无显著影响,而越冬率低于这一阈值时,其产量显著降低。回归分析表明,白菜型冬油菜越冬率与其产量的关系符合线性模型;相关性分析表明,白菜型冬油菜越冬率变化与植株分枝部位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单株分枝数、角果长度和数量、粒数和粒重、单株重量等呈显著负相关(P0.05),种子、角果和侧枝的干鲜质量及蔗糖含量与越冬率变化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P0.01或P0.05)。因此,冬前播种密度保持在65万株·hm~(-2)时,我国北方强冬性区白菜型冬油菜安全越冬临界值范围为70%~75%,不同品种的安全临界越冬率存在差异;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白菜型冬油菜的分枝和结实性能,对返青群体不足导致的产量损失具有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小麦感染白粉病后,病害严重度和冠层光谱与产量、产量因子及其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关系,采用不同用量的药剂控制田间小麦白粉病的发生程度,于灌浆期对不同严重度小麦冠层进行高光谱测量,并对产量、产量因子及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小麦白粉病主要是通过降低千粒重导致产量损失,同时病害对小麦品质因子蛋白质含量也有明显的影响;在各期病情中以抽穗期病情与产量、蛋白质含量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8726和-0.7939,扬花期病情则与千粒重相关性最高.灌浆期的光谱参数与产量、千粒重及蛋白质含量之间均有显著相关性,其中差异植被指数(DVI)和近红外波段反射率(R760-850)与三者的相关系数均在0.7以上,因此分别建立了基于DVI和R760-850的产量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20.
烟草病虫害控制的几个关键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伦文 《植物医生》2008,21(2):18-19
在烟草栽培过程中,会遇到多种病虫害的危害.控制病虫害的发生,要找准关键的环节,以预防为主,采用关键的技术要点,运用恰当的防治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笔者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将控制烟草病虫害的发生分为几个关键环节,并进行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