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南美白对虾 (PenaeusvannameiBoone) ,又称凡纳对虾 ,原产于南美太平洋沿岸水域 ,是当今世界上公认最有前途的三大养殖虾类之一。它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盐度适应范围广、繁殖周期长、低盐度淡化养殖中病害少等优点 ,是山区池塘调整养殖结构、优化养殖品种、提高养殖效益的优良品种。为进一步探索南美白对虾在闽西地区稳产高效养殖技术 ,笔者于 2 0 0 3年 7月进行了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试验 ,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和经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池塘条件 池塘选择在临城镇西郊村 ,面积0 .2 2hm2 ,池塘平均深度 2 .…  相似文献   

2.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效益”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产量高不等于效益好,市场经济决定着池塘养殖最终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如何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本文就此谈几点认识。1 合理选择养殖品种 实践证明,正确选择养殖品种,是实现养殖高效  相似文献   

3.
池塘养殖是我国的传统养殖方式,通常情况下,池塘经过3~5年的养殖,池底沉积有机物质或淤泥越来越多。特别是广大的农村池塘普遍存在,本来池塘水位就不够深,致使很多养殖池塘的水位过浅,养殖的水体空间窄小。这样的池塘如果不加以改造、整修,养殖环境条件就会恶化,养殖生产效益也会降低。但是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人力、资金、技术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想改造、  相似文献   

4.
为加快池塘养殖品种结构调整步伐,提高池塘养殖技术水平,实施了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下达的丰收计划项目"淡水池塘80:20异育银鲫养殖新技术"。全县淡水池塘异育银鲫养殖发展到227hm~2,共收获成鱼197.1万kg,年产值1735.2万元,利润563.7万元。  相似文献   

5.
谢秀芳 《内陆水产》2003,28(2):14-14
近年来随着养殖产量的提高,传统品种价格长期处于低价位徘徊,而生产成本却年年上升,效益年年下滑,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为探索提高池塘养殖效益的途径,我们于2001年2月~2002年2月在顺昌县双溪镇余坊村进行了池塘成鱼混养高产养殖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将情况总结如下。1池塘条件池塘3口,面积分别为5333米2、5933米2、6400米2。池塘均为长方形,东西向,平均水深为2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电力充足,每个池塘配备3千瓦增氧机1台。2养殖方法池塘消毒先清除池塘中过多的淤泥,然后用生石灰100~125千克/667米2带…  相似文献   

6.
对加州鲈在池塘养殖条件下的生长、性腺发育、胚胎发育、稚幼鱼发育及其人工繁殖技术、苗种培育、成鱼养殖技术的研究、观察作了初步描述.研究表明:加州鲈1龄性成熟,当年苗在池塘中养殖150~180天,平均体重在250克左右.池塘单养一般每公顷产2250公斤,混养37.5公斤.  相似文献   

7.
张是  海波  江宽 《河北渔业》2006,(4):24-24
利用青虾暂养池塘套放网箱养殖泥鳅,既有利于青虾的生长,又可增加泥鳅的收入,提高了池塘利用率,增加了养殖效益,可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鲟池塘静水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鲟是底层冷水性名贵鱼类,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其卵子加工成的鱼籽酱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名,价格昂贵,为了探索俄罗斯鲟在亚热带的本地池塘养殖的可能性,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贵港市水产站于2001年进行了池塘静水养殖俄罗斯鲟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设施1.池塘条件及配套水泥池4个计480米2;池塘3口共15亩,其中1号塘1亩,2号塘6.5亩,3号塘7.5亩。池塘水深2米,池底淤泥20厘米左右,每口池塘配备增氧机一台,池塘用水主要从六陈水库主渠排入,水质清新,适用于养殖鲟鱼。此外,…  相似文献   

9.
鲍传和 《淡水渔业》1998,28(2):23-24
在池塘养殖时主养品种(吃食性鱼)占80%,配养鱼类(滤食性鱼)占20%,投喂全价颗粒饲料,在养殖中保持良好水质,简称80:20模式.这一健康养殖模式打破传统思想、改变放养结构、改进养殖方法、快速提高渔业生产水平.安徽省内越来越多的养殖场已开始实施这一养殖,养殖的产量、效益均高于传统养殖模式.本文就1997年在安徽省内几家渔场淡水白鲳80:20成鱼池塘养殖模式的养殖结果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10.
池塘养殖在水产养殖中占比大,养殖单产不断增长,带来水产品质量下降、鱼病高发及水域养殖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同时百姓对餐桌食品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转变增长方式,科学利用水域资源,实施池塘健康养殖,生产质量安全的水产品,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主题.池塘健康养殖技术就是通过将传统池塘改造升级成连片精养鱼塘、池塘工程化循环流水养殖等先进养殖设施,强化养殖过程管理,投喂鱼类专用颗粒饲料,加强鱼病防治,有效降低鱼药使用量,并对养殖污水进行净化循环再利用和达标排放,不对养殖系统内外水体环境产生公害,生产产品质量安全,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1.
<正>为探索海水池塘养殖新模式,提高池塘综合利用率,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黑沿子镇养殖户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一种轮虫与南美白对虾综合养殖模式,在同一池塘内前期养殖轮虫,后期养殖南美白对虾,有效地提高了池塘养殖的综合效益。现将该模式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1池塘准备1.1池塘条件轮虫与南美白对虾综合养殖对池塘的要求主要有三点:一是水深达到1 m以上,二是面积达到1.33hm2以上,过小的池塘水质不稳定,不利  相似文献   

12.
养殖池塘的水色是由于池塘水体中的有机物颗粒、无机物颗粒和浮游生物群落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来的颜色.是衡量养殖池塘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好的养殖池塘水色有以下特性:增加溶氧,稳定水质.具降毒作用;提高并稳定水温;抑制丝状藻、底层藻类和病菌的繁殖等。因此,保持好的养殖池塘水色对保持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池塘鱼产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对养殖南美白对虾池塘中常见的几种水色和特点及调控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罗非鱼的养殖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网箱养殖和流水养殖等,我县文亭湖开发区进行池塘小网箱养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池塘和传统池塘养殖模式水质情况,开展了对两种模式水质监测。采用2019年5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结果表明,试验期间传统池塘养殖模式的亚硝酸盐氮、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含量一直高于工业化生态养殖模式,且溶解氧低于工业化生态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5.
梁传辉 《河北渔业》2006,(10):6-7,39
随着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对饵料、药物、增氧设施的研究,我国池塘养殖业的单位产量越来越高.但近年来池塘养殖业出现了养殖产量和产值提高,经济效益并未提高甚至下降和亏损的现象.这是由于养殖户片面强调饵料、药物、增氧设施的重要性,片面追求高产量、高产值,而忽略了池塘养殖环境的自然规律,忽视了水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增加了成本,降低了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6.
增氧机的发展水平及主要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约有2000万亩池塘,据1987年不完全统计,使用机械养鱼的池塘面积只占池塘总面积的10%左右。80年代后期,全国池塘养殖平均亩产仅109公斤,而采用机械化养鱼的池塘,亩产一般都超过500公斤,高的达1000公斤,个别的机械化养鱼池亩产可达3500公斤。养殖产量的提高,主要是养殖综合技术的提高,而其中养殖机械质量(性能)的提高及普及推广应用又是主要的一环。养殖机械品种虽不少,但其中常用的主要是增氧机、饲料加工机械和清淤机械三大类。笔者就增氧机作一简要回顾,供读者参考,希望能达到进一步推广应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顾建华 《科学养鱼》2000,(12):46-4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河蟹身价越来越高,河蟹养殖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养殖形势多种多样,养殖技术不断完善。但随着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水域环境的污染,苗种质量的下降,河蟹养殖的病害日趋严重,商品蟹的质量和养殖效益均有所下降,特别是池塘养蟹,这些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各地都在探索和总结优质蟹的池塘养殖技术,来提高商品蟹的规格、质量,提高养殖效益。池塘优质蟹养殖,除了选好水域、塘址,合理规划,设计蟹池,搞好防逃设施,还必须抓好以下几个关键技术。   一、清塘消毒   结合冬季干池修埂,清除过多的淤…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海参池塘养殖业发展迅速,但养殖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养殖产量相差巨大,大部分池塘养殖产量很低,而有的高产池塘单产达3 000kg/hm2以上.经过对多年池塘海参养殖实践经验的总结,发现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现有的海参池塘标准低、养殖方法不规范、许多先进技术措施没有普及,这些问题直接限制了海参养殖业的效益.针对以上现状,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改进,使海参池塘养殖业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俗称毛蟹,其营养丰富,适应性强,生长快,养殖周期短,效益高.河蟹的养殖对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达小康起到重要作用,全市99年河蟹养殖面积为10.8万亩.池塘河蟹养殖是在人工控制下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方式,是近几年在我市发展较快的水产养殖项目.池塘养蟹对池塘条件、投饵、防逃、病害防治等都有严格要求,需按照一定的技术精心管理才能取得高产量、高效益.  相似文献   

20.
南美白对虾又称白肢虾、白对虾,该虾肉味鲜美、生长快、抗环境变化能力强,淡化养殖中病害少,是山区池塘调整养殖结构、优化养殖品种、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的优良品种。为提高山区池塘淡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综合技术水平,笔者总结本地一些养殖户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山区池塘特点,将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的设置与改造1.池塘条件山区池塘大多存在浅、小、瘦、漏等特点,应对池塘加以改造和修整。要求池塘水质清新、水源充足、无工农业废水污染,池底平坦淤泥少,面积3~5亩,池深1.5~2.0米。每口池塘设独立的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