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绿竹开花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绿竹 (Dendroclamopsisoldhami)属禾本科竹亚科绿竹属 ,原产我国。集中分布浙江南部、台湾、福建及广西、广东等省。在浙江、台湾、福建 3省普遍栽培 ,是亚热带地区优良速生的笋材两用的丛生竹种之一。具有生长迅速、成林快、轮伐期短、笋体大、笋期长、产量高、营养丰富等优点。绿竹笋味鲜美 ,清凉解暑 ,同时具有降压、降脂、增强消化系统功能的作用 ,是夏秋两季深受群众喜爱的美味佳肴。绿竹竹材易降解 ,是应用前景广阔的造纸原料。近年来 ,以笋用林为主要经营目的的绿竹林发展很快 ,并取得丰富的经验 (郑郁善等 ,1…  相似文献   

2.
绿竹(Denderocalamopsis oldhami)为禾本科竹亚科绿竹属植物,因其所产的笋形似马蹄,故又称"马蹄笋".绿竹主要分布于浙江南部、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是我国南方著名的笋用丛生竹.  相似文献   

3.
福建永春县的竹类资源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永春县自然气候条件优越 ,竹类资源丰富 ,有 10属 2 7种 2变种 1变型 2栽培变种 ,主要的竹林类型有毛竹林、麻竹林、绿竹林、石竹林等。竹类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南靖县虎伯寮南亚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的竹类资源丰富,有8属20种3变种5栽培型,其中梅花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cv.obtusangula)为福建竹类新分布;主要的竹林类型有毛竹林、麻竹林、绿竹林、石竹林、单竹林,竹类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选择4种不同立地条件的绿竹林分:人工抚育的山地竹林(A)、人工抚育的农用地竹林(B)、人工抚育的河岸地竹林(C)、未经抚育的河岸地竹林(D),研究了立地条件对绿竹蔸系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立地条件对竹蔸蔸幅有显著影响;立地条件对竹蔸数量的影响大小顺序表现为DABC,其中立地条件B最有利于产笋;人工经营措施有利于竹蔸长度的增加,从而有利于增加笋产量。研究结果可为绿竹林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绿竹(Bambusa oldhamii)是亚热带优良的速生笋用丛生竹,是我国南方目前主要的栽培竹种之一。近年来,南方部分地区多次出现绿竹冻害,为保证绿竹林的高产稳产,冻害后应做好以下工作。做好园内卫生绿竹是常绿植物,但在冬季会有部分落叶,加上冻害的影响,竹林内会有大量的落叶,这些落叶带有大量的疹斑病菌的菌丝和孢子。为减少下一年  相似文献   

7.
宁波市竹林面积85.41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占88.44%,毛竹春笋占全年竹笋总产量的80%。以往每年7~11月市场无竹笋供应(除毛竹鞭笋)。近年在优化竹子品种工作中采取引(引种),掘(竹种调查发掘)、培(培育)等措施使全市的竹种资源由1984年前的7个属38个种增至1993年10个属53种(包括变种)。先后引入福建省顺昌县的福建酸竹,浙江省林科所的黄甜竹、巴山木竹,浙江省平阳县的绿竹、吊丝单、红竹,以及浙江省衢县的水桂竹等。  相似文献   

8.
绿竹(Sinocalamus oldhami Meclure)又名箓竹(广西)、毛绿竹、坭竹、石竹(广东)、乌药竹、效脚绿(台湾),是我国中南亚热带地区的优良笋用竹种,也是一种高产的用材竹种。因绿竹在我省,特别是在浙南很有发展前途,笔者结合“七·五”课题工作,调查了我省绿竹集中产区、分布区及近年的新引种区。现将材料整理成这篇拙作,  相似文献   

9.
<正>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Munro)Keng f.]广布于我国的浙江南部、福建、台湾、海南、广西、香港、广东等省,总面积超过3万hm~2,是亚热带地区的优良笋材两用竹种之一。福建省绿竹主要分布于东部宁德市的福安、霞浦等县(市),北部南平、三明部分县市,中部福州地区,南部泉州、漳州地区,面积超过1.33万hm~2。除广泛生长在各地水系的两岸、滩涂以及路边、房前屋后、山脚、谷地等地,  相似文献   

10.
刘巧云 《林业科学》2003,39(5):173-176
福建省是我国毛竹主要产区 ,全省竹林面积 82 4万hm2 ,居全国第一。竹业是福建主要产业 ,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 ,竹业发展的好坏关系到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福建省高度重视竹业发展 ,2 0 0 1年重点投资竹业开发二期示范工程 ,建设丰产示范基地。但近年来福建省毛竹林受到南京裂爪螨(Schizotetranychusnanjingensis)、竹缺爪螨 (Aponychuscorpuzae)严重危害 ,造成早期落叶 ,叶片焦黄似火烧状 ,竹笋产量大大降低 (张艳璇等 ,1 997a ;1 997b ;刘巧云等 ,2 0 0 0 ) ,制约了毛竹速生丰产示范基地建设。据调查 ,福建省毛竹害螨发生面积达 6 8万h…  相似文献   

11.
麻竹山地笋用林笋期叶片光合及呼吸性状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Through analyzing the various position leaves character of 3 ages bamboo, including net photosyntheticrate, light respiratory rate, dark respiratory rate, CO2 compensation point and light compensation point, in five-years - old forest during different growing shoot stages in stated - own forestry farm of Nanjin, results showed thatleaves had vigorous physiological function during prosperity stage of growing shoot.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was high-er, light respiratory rate, dark respiratory rate, CO2 compensation point and light compensation point were lower,the photosynthetic coefficients was larger.2- year bamboo and 3 - year bamboo had stronger photosynthetic ability. Different photosynthetic and respiratory indexes of various position leaves were not consistent, but in generally, mid-dle leaf had stronger assimilation ability.  相似文献   

12.
对早实核桃不同生育期主要器官 N、P、K含量测定的结果表明 ,果实中 N、P、K含量不同生育期动态变化规律的曲线呈双峰型。其它器官 (叶片、果枝、营养枝、根 ) N、P、K含量随不同生育期总的呈逐渐下降趋势 ;不同生育期主要器官间 N、P、K分配比例有较大差异 ,N元素分配比例排序 ,5月中旬至 7月初为叶片 >果实 >果枝 >营养枝 ;7月末至 9月初 ,排序为果实 >叶片 >果枝 >营养枝。P元素分配比例各生育阶段变化不大 ,5月中旬至 9月初 ,其分配比例排序为果实 >果枝 >营养枝和叶片。K元素分配比例 ,果实始终高于其它器官 ,果枝、营养枝含 K的比例 ,6月初以前均高于叶片 ,到了 6月中旬以后均低于叶片 ;主要器官内 N、P、K元素间分配比例因器官而异 ,即根、叶片含 N比例均高于其它器官 ,而果实、果枝、营养枝 P、K含量比例均高于叶片和根。  相似文献   

13.
绿竹笋营养成分及笋期叶养分的施肥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施有机肥、复合肥、无机肥对绿竹笋营养成分及笋期叶片N、P、K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3种肥料处理对绿竹笋N、P、K含量、粗蛋白质、粗纤维、蛋白质水解氨基酸含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竹笋N和蛋白质含量以无机肥处理最高 ,P含量、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以复合肥处理最高 ,K含量、粗纤维、半需氨基酸总量以有机肥处理最高 ,但还原糖、总可溶性糖、蔗糖、淀粉含量不施肥处理明显高于施肥处理。 3种肥料处理对绿竹叶片N、P、K含量的影响在不同发笋时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发笋初期N、P、K含量施肥处理明显高于不施肥处理 ,以无机肥处理最高 ;盛期叶片N、P含量以有机肥处理最高 ,K含量以无机肥处理最高 ;末期N含量以有机肥处理最高 ,P含量以不施肥处理最高 ,K含量以无机肥处理最高 ,表现出不同肥料施肥效应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Variations in several growth, gas exchange and leaf traits among greenhouse-grown black locust (Robinia pseudoacacia L.) seedlings from 11 half-sib families were investigated. Three weeks after germination, early growth rates ranged from a minimum of 1 cm d(-1) in the slowest growing family, to a maximum of 3 cm d(-1) in the fastest growing family. Significant family variation in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per unit leaf area (P(N)), stomatal conductance, chlorophyll content, height, diameter, stem dry weight and total dry weight was observed.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declined with seedling ag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per unit leaf area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r < 0.4) with specific leaf area, total chlorophyll, root dry weight, foliage dry weight and total dry weight.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ere higher (r >/= 0.55) between P(N) x total leaf area and growth traits (height, stem dry weight, foliage dry weight and total dry weight). 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variation in leaf area among the families was one reason for the lack of a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P(N) and growth.  相似文献   

15.
大叶樟苗木的高生长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方仁 《林业科学》1992,28(3):261-266
樟树是我国的珍贵树种,也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代表种。樟树树姿秀丽、四季常青、且具芳香,近年被广泛选作南方城镇及“四旁”绿化树种。大叶樟(Cinnamomum platyphyllum)与本地香樟相比,具有生长期长、生长量大、耐寒性较强等优点,在江浙一带引种已初获成功。为了能使这一优良树种更快地推广繁殖,本文对其一年生播种苗的高生长规律、生长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为培育优质壮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氮磷钾配施对半年生海芒果盆苗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促进苗高和地径生长的较优施肥配比为N0.7 g.盆-1、P2O50 g.盆-1、K2O 0.7 g.盆-1,苗高达到84.60 cm,比对照提高了58%,地径达到1.42 cm,比对照增加了5%;提高海芒果苗木根、茎、叶干质量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的较优施肥配比分别为N0.7 g.盆-1、P2O50.7g.盆-1、K2O 0 g.盆-1,其中根干质量较对照增加了66%,茎干质量较对照增加了124%,叶干质量较对照增加了103%,叶绿素含量最高达4.08 mg.g-1,比对照增加了86%;影响海芒果苗木净光合速率的较优施肥配比为N1.4g.盆-1、P2O50.35 g.盆-1、K2O0 g.盆-1,叶片净光合速率最高为10.81μmol.m-2.s-1,较同时刻对照处理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提高了2.44μmol.m-2.s-1。  相似文献   

17.
不同龄期及不同长势核桃的养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核桃苗期、幼龄期、始果期的植株叶片和果实营养元素N、P、K和微量元素Fe、Zn含量的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核桃1年生苗木叶片中N、P、K、Zn含量高于幼龄期和始果期植株;核桃各龄期在年生长过程中,叶片中的N、P、K、Fe、Zn养分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N素含量在第2次生长期7月较年生长初期低,比其它生长时期高,在年生长中N、P、K养分含量的比例存在差异,N、K素营养相对含量经历“低-高-低”的过程,N素营养相对含量表现尤其明显;核桃幼龄期、始果期植株长势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同一时间叶片及果实中N含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群众杨为对照,探讨干旱胁迫下碧玉杨的叶形态、结构和光合、水分生理特性的关系及其影响植株生物量积累的内在成因,进一步揭示碧玉杨和群众杨的抗旱机制,为区域造林绿化杨树的抗旱生理研究和品种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碧玉杨与和群众杨1年生扦插苗为研究对象,应用盆栽控水法模拟干旱条件,对比分析不同干旱胁迫程度下2个品种的叶面积、叶脉密度、叶氮素利用效率、光合特性及叶水分输导能力的响应,及其对植株生物量和抗旱能力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程度加剧,2个杨树品种的叶脉密度(LVD)和单位干质量叶氮含量(Nmass)上升,碧玉杨的LVD增幅大、Nmass增幅小;净光合速率(P_n)、植株总光合速率(PTL)、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合日累积量、蒸腾日累积量、叶导水率(Kleaf)、水分利用效率(WUE)、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叶面积(LA)以及植株生物量(TB)均下降,碧玉杨的降幅均小。相较群众杨而言,碧玉杨的LA、LVD、PNUE、TB和日均耗水量在干旱胁迫前后均高,P_n、Kleaf、WUE和Nmass在干旱胁迫前后均低,PTL和Tr日累积在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高,Pnmax、P_n日累积和Tr在重度干旱胁迫下高。PTL较Pn与TB相关关系更紧密,PNUE较Nmass与TB相关关系更紧密。【结论】干旱胁迫下碧玉杨的叶形态结构与生理特性呈现出低效水分利用、高效叶形态结构调整、高效氮素利用和高效光合固碳的平衡制约关系。2个品种的抗旱机制不同,抗旱能力强的碧玉杨其叶结构调整更高效,抗旱能力弱的群众杨其光合特性对干旱更敏感,叶结构与抗旱性关联最大,其次是光合特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6个欧美杨无性系生长及光合特性对不同光强的响应差异,为欧美杨苗期快速选育高光效优良品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在大田用遮阴网设置CK(100%自然光强)、L1(55%自然光强)和L2(20%自然光强),测定欧美杨的苗高增长量、叶片形态、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特性、叶绿素含量及矿质元素含量。[结果]除11-26-9外,无性系的苗高总生长量随着光强的降低呈下降趋势;随着光强的降低,不同无性系的叶片形态变化趋势不一致,3个光强下无性系间的单叶面积、叶形指数和比叶面积存在差异;无性系在L2处理下的净光合速率(Pn)最低,胞间CO2浓度(Ci)最高;3个处理下,11-26-8的气孔导度均最大;在L1与L2下,11-26-9的F1/F0值均最大;无性系的叶绿素b含量与叶绿素总含量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11-26-4、11-26-8和11-36-26的钾、钙、镁元素含量随着光强的降低而增加。[结论]不同无性系对光强变化的适应策略不同,部分无性系的高生长和净光合速率随着光强的降低而减小,降低光强没有破坏无性系的PSⅡ结构。多数无性系的总叶绿素含量、矿质元素含量随着光强的降低而升高。11-36-26无性系的生长势及抗弱光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