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林下经济是指在林地之间,有效利用林地空间,实行农、林、牧等多种活动形式的立体式生产经营模式。发展林下经济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有效途径。它可以有效增强林业的附加值,大大缩短林业经济的周期,对生态保护、人工林研究有很大帮助。对于林业资源丰富的地区,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带动本地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国土绿化》2013,(3):30-31
林下经济主要包括林菌、林药、林粮(油)、林草、林菜、林果、林苗、林花、林禽、林畜、特色养殖、森林景观利用和林下产品采集加工等。山东省是平原林业大省、人口大省,也是林业产业大省,林业产值截至2012年底达到4578亿元,居全国前列。林下经济代表着山东林业发展的新方向,它将农民想通过林地致富的渴求和社会对生态良好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充分利用林下资源、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发展林下经济,建立以林为主,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和森林景观利用相结合的立体林业经营模式,可以节约土地资源,提高林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缩短林业生产周期;有利于增加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发展林下经济,投资少、见效快、产出高,农民群众易于  相似文献   

4.
<正>江西省赣州市是林业大市,自然条件优越,林地面积4596万亩。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总体目标,充分发挥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优势,培育和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提高林地利用率和林业综合效益,推动林下经济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加速林下经济与生态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拓宽林兴民富新路径。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市发展林下经济200多万亩,带动了一大批农户增收脱贫。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省委书记张庆黎关于林下经济批示精神,近期,河北省林业厅厅长王海洋赴邯郸、沧州、衡水等7市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全省林下经济发展情况。对比分析各类模式综合效益。他指出,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开展林、农、牧复合经营,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地资源向林产资源与林地资源综合利用转变,不仅大幅提高了林业综合效益,还有效避免了林地种植“独木支撑”问题,让林农实现“不离乡、能就业,不砍树、能致富”,是“绿”“利”双赢的绿色发展模式。是切合实际的科学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临沧市紧紧围绕建设"林业资源大市、林业产业强市、林业景观美市"的目标,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着力发展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森林旅游为重点的林下经济,实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以短养长、长短协调的林业经济良性循环发展。临沧97.5%的国土面积是山区,林业用地占国土面积的59.31%,林地资源丰富,且林下土地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杨树林下种养业发展现状与潜力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调查,大部分的杨树林地都处于闲置状态,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这为林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利用杨树林地资源在林下综合发展种养业,可提高林地的利用率,有利于解决林、牧、菜、药等争地的矛盾,缓解占用基本农田问题,促进多种经营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和林业生态县创建,迅速增加了濮阳市的林地规模,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空间。同时,林下经济的发展,增强了林业发展的活力,促进了林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分析平原区发展林下经济的显著成效为切入点,总结了通过林下经济促进林业发展的实际成效,据此概括了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的途径与方法。濮阳市的实践表明,发展林下经济是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的有效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林下经济是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森林资源和林地优势,开展林、农、牧等多种项目的主体复合生产经营,推动林、农、牧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提出了将林下空间转化为更大的财富,充分利用起日益珍贵的土地资源,达到以短养长、综合发展的目的,是当前林业产业化发展中急需破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发展林下经济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山东省林业现状,对林下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前景进行了分析,意在探索发展林下经济的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挖掘林地潜力,提高林地综合效益,最终使林下经济得到健康、稳步、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发展林下经济是开发和利用好森林资源中非林木资源的最佳途径,它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空间环境条件,以林为主,建市林下种植、养殖和森林景脱利用相结合的立体林业经营模式,不断提高林地利用率和林业综合经济效益。地处河北省北部的塞罕坝机械林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国家退耕还林、绿色通道、速生丰产林、五河改造等林业重点工程的深入实施,林地面积迅速扩张。林业发展需要长期投入,发展林下产业既可使农民近期得利,又可以促进林木的生长,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有效缓解林农、林畜争地的矛盾,以耕代抚、以畜养林,变单一林业为复合林业,提高林地综合利用效率,从而巩固造林成果,增强林业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林下经济是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林木、土地资源和林阴优势,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等多种项目的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林、农、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农民在经营农牧业的同时,兼营林业,实现以农促牧、以牧养林的良性循环,从而缩短林业发展周期,是农民早致富、快致富的好路子.所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林下经济是近年来随着林业改革发展的逐步深入而涌现出的新经济活动,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新事物。它以林地生态环境为基础,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阴优势,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能源等多种项目的复合经营,是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  相似文献   

15.
国家储备林建设是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随着我国林下经济的快速增长,林下经济产品市场空间扩大,有效实现了农民增收。为进一步充分利用国家储备林充足的林下空间,促进林下经济与国家储备林建设协同发展,本文主要内容是分析与探讨国家储备林建设中开展林下经济发展策略,以期推动新时期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清原地区林下参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林木资源,合理开发林地经济,走林业可持续发展之路.结合清原地区发展林下山参产业的优势,翔实地论述了林下参的生物生态学特性以及清原地区林下参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7.
普洱市发展林下经济,通过林下种植、养殖、森林景观旅游等复合型经营方式,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提升林地综合效益,发展循环经济,形成林与人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普洱市林下经济利用面积达30.13万hm2,通过发展林药、林菌、林菜、林禽、林畜、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林下采集等模式,2014年实现林下综合产值75.3亿元,占全市林业产值的44.3%,已成为普洱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林农增收的主导产业。分析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缺乏总体发展规划,市场流通机制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襄阳市谷城县在推进林地资源集约和高效利用方面,通过改造低产低效林建设以油茶为主的生物质能源基地2万hm2,促进林地高效利用;充分利用林地资源,推广林地立体开发产业模式,积极发展以林下种植野菜、食用菌和林下养殖土鸡、土猪为主的林下经济,提高林地的产出率;发展生物质热电,促进林电一体化,推进废弃林产品的循环利用;促进林、果、牲畜、茶、加工、能源、旅游一体化发展,建设林业一、二、三产业复合型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9.
简讯     
宁强多模式发展林下经济陕西省宁强县在推动林下经济发展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因地制宜地发展林下种植和养殖业,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和模式。一是采取林菌、林药模式,在林下、林中空地及疏林地,种植金银花、丹参、细辛、黄连、猪苓  相似文献   

20.
<正>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和优势进行种植和养殖,实现农林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是林业产业化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林下经济,可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濮阳市清丰、南乐等地积极开展林下食用菌、林下养殖等发展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介绍几种适宜在濮阳发展的林菌、林禽、林畜、林药等林下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