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北方红麻已全面推广剥鲜皮沤洗,在剥沤之前,必须把叶子打净,打叶用工占收割、剥皮用工的三分之一,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适应机械收获,利用“一试灵”(乙烯利)脱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途。乙烯对植物具有广泛作用,但由于乙  相似文献   

2.
整株沤洗和剥皮沤洗为我国黄、红麻生产中现行的两种剥制加工方法。剥皮沤洗所需水面较少,沤浸时间短,可较整株沤洗减少水源和环境的污染。剥皮沤洗需要首先将麻皮从麻株上剥取下来,然后将鲜皮或干皮进行沤洗。但黄、红麻手工剥皮劳动强度大用工多,又要有一定的技术。由于目前种植的黄、红麻较分散,经营单位小,  相似文献   

3.
整株沤洗和剥皮沤洗为我国黄、红麻生产中现行的两种剥制加工方法。剥皮沤洗所需水面较少,沤浸时间短,可较整株沤洗减少水源和环境的污染。剥皮沤洗需要首先将麻皮从麻株上剥取下来,然后将鲜皮或干皮进行沤洗。但黄、红麻手工剥皮劳动强度大用工多,又要有一定的技术。由于目前种植的黄、红麻较分散,经营单位小,在农村推  相似文献   

4.
黄麻、红麻的剥皮沤洗,需首先将麻皮从麻茎上剥下,然后根据条件沤浸鲜皮或干皮。黄麻、红麻剥皮作业劳动强度大,季节性强,有一定技术要求,手工操作,工效低,每人每天剥鲜皮100-160公斤。因此剥制加工困难成为黄麻、红麻生产中的主要障碍。为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6种苎麻打剥机的对比试验,筛选出6BM-280型苎麻打剥机作为最优机型。6BM-280型苎麻打剥机打剥出的原麻洁净度高、残胶含量低、色度好;可靠性高,适应性强;操作简单、安全,劳动强度低;动力配置选择性强,适合苎麻种植地现场打剥作业。  相似文献   

6.
黄麻、红麻的剥皮沤洗,需首先将麻皮从麻茎上剥下,然后根据条件沤浸鲜皮或干皮。黄麻、红麻剥皮作业劳动强度大,季节性强,有一定技术要求,手工操作,工效低,每人每天剥鲜皮100~160公斤。因此剥制加工困难成为黄麻、红麻生产中的主要障碍。为解决此问题,解放后,麻区群众和科研单位创制了多种型式  相似文献   

7.
苎麻生产中的剥制加工约占整个生产用工的一半,所以研制与改革苎麻剥制加工工具很有必要。我国有两种收剥方式,即扯剥法与砍剥法,扯剥法是在田间直接从植株上剥皮,技术要求高。砍剥法是将苎麻鲜茎砍割后,再进行剥皮与刮麻,用  相似文献   

8.
红麻在奇台地区采用天然水沤法,通过1992—1993年的生产实践证明,这种传统的脱胶工艺很费工,加上剥洗劳动强度大,而且季节性强,精洗出麻率低,水源和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红麻的产值和经济效益。本试验试图通过引用红麻陆地湿润脱胶技术来寻找一个适应奇台地区进行红麻脱胶的新途径,以解决红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使我区红麻生产能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红麻在奇台地区采用天然水沤法,通过1992-1993年的生产实践证明,这种传统的脱胶工艺很费工,加上剥洗劳动强度大,而且季节性强,精洗出麻率低,水源和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红麻的产值和经济效益。本试验试图通过引用红麻陆地湿润脱胶技术来寻找一个适应奇台地区进行红麻脱胶的新途径,以解决红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使我区红麻生产能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廉江县黄、红麻面积较大,年植面积四万余亩,最高年份的1981年达72179亩,总产47万担。剥皮沤洗为我县黄、红麻生产中现行的加工方法,但用手工剥皮,劳动强度大,用工多,又要有一定的技术,加上双夏时期紧,种麻“剥皮难”成为阻碍麻类生产发展的突出课题。由于目前种殖的黄、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亚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亚麻新品种、机械化种植、收获、鲜茎雨露沤制、剥麻初加工等亚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该技术在黑龙江省、新疆等亚麻主产区进行了示范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中国麻业》1980,(3):48-48
湖北省阳新县农机研究所从生产实践出发,研制成功79—1型皮骨双脱苎麻打麻器。它具有以下优点: 1.它是模仿手工动作,继承传统打麻刀具原理,将剥麻、打麻两个工序采用剥麻动作,在麻田一次完成。 2.打麻质量与手工打麻一样,无腰骨、无麻壳、无尾梢、无叶柄、能赶浆收  相似文献   

13.
提高雨露沤麻品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宋宪友 《中国麻作》2000,22(2):41-43
雨露沤麻是我所研究推广的一项工省效宏的亚麻沤制新技术,东北地区推广后取得很大效益,但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而导致出麻率低和纤维品质劣的问题一直没能解决。本文探讨了在5月20日至9月1日适宜温度内铺麻,采用间隔48小时人工喷水4毫米的新技术,以弥补自然降水的不足,增加沤麻湿度,改善沤麻环境,缩短沤麻周期,提高长麻率0.9-3.4个百分点,纤维号提高2号,该项技术对指导雨露沤麻工作和雨露沤麻工厂化有一定  相似文献   

14.
红麻鲜皮陆地湿润脱胶技术的应用陈百生,陈柏清(浙江省农业厅农作局杭州310004)传统的沤麻一般都采用天然水沤,这不仅占用水面多、劳动强度大,而且脱胶产物严重污染水源和环境。我省麻区,从每年的9月份开始,长达2—3个月的时间里,所有的池塘、河流由于沤...  相似文献   

15.
南方亚麻微生物脱胶技术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本文对影响亚麻天然水浸沤麻的水源水质、水温、PH值、浴比和无机盐等项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厌氧细菌含量较高的糖水,脱胶时间最短;沤麻水适当稀释可加速再次沤麻;亚麻天然水浸沤麻的适宜水温、PH值和浴比分别为30-35℃、7.0-8.0和1:30-40;添加0.05%的(NH4)2HPO4可缩短脱胶时间33%左右。  相似文献   

16.
1973—74年全苏韧皮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了果胶菌剂对加速大麻沤麻的效果,果胶菌剂由全苏农业微生物科学研究所提供。沤麻槽每槽装大麻杆5吨,按原料重的0.05%计算加入果胶菌剂。装麻前沤麻槽中溶液的PH值为6.8—7.2。在沤麻过程中进行沤麻液中耗碱度(1毫升溶液中消耗0.01N NaOH毫升数)、  相似文献   

17.
麻田沤麻的好处和沤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六十年代,我县大部分产麻社队利用自然池塘、河滨等水源沤麻。由于池塘,河滨等水源的水深不同,水温不一,麻皮发酵不匀,沤洗的纤维品质较差,且大量的麻叶和胶杂物质溶于水中,随水流失而污染水质,给群众饮水和发展养鱼业带来困难.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从1972年起,我们采取就地收麻、就地沤麻的办法,1975年,在全县麻区推广这项技术。  相似文献   

18.
6BZ-400型苎麻剥麻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6BZ-400型为一种小型苎麻剥麻机。以鲜茎为原料,人力喂入,利用滚筒打‘碎茎杆,使木质部与表皮被击成碎屑抛出,而后反向拉出纤维。通过试验选用上置式船底形压板,滚筒直径为400毫米,有效工作长320毫米,打板16块,转速600-800转/分,剥麻间隙0.15-0.3毫米,二人操作,配套动力为165F柴油机或2.8千瓦电动机,台时约产干麻20斤,  相似文献   

19.
我乡历年种植黄麻红麻2000~7000亩,收获后由于采用传统的整株沤洗法,不但捆麻、运麻费工,而且沤麻污染水源、破坏水产资源,严重影响饮水用水。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我站1984~1985年进行了膜封凼沤试验,并获得成功。现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亚麻快速生物脱胶技术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生产成本、产出和污染物排放量等对工厂化条件下亚麻快速生物脱胶技术的规模化生产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快速生物脱胶技术具有经济效益高、环境污染轻和社会生态效益好等特点。与传统温水沤麻方法相比,每加工1吨亚麻原茎,增加直接经济效益271.2元;沤麻水的生化需氧量(BOD5)和悬浮物(SS)排放总量分别减少33%和89%以上,在提高沤麻水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改善劳动环境等方面有显著的社会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