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8年在浙江省水利局的支持下,我组和肖山县农业局协作在义盛公社进行了红麻喷灌试验。1979年在省水利局和省农机化办的支持下,又与党山公社车路弯大队协作,在前年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喷灌小气候效应对红麻增产的试验。两年来,我组着重在早期开展喷灌试验,根据所掌握的资料认为喷灌小气候效应对红麻的增产潜力是显著的,现将试验成果简要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研究甜菜在喷灌条件下的高产性状、需水规律、经济效益,是原水利电力部七八年下达的科研课题。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年.在安达县水利科的支持下,由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在安达县羊草公社共同进行了甜菜喷灌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试验研究效果。黑龙江省水利局根据课题所在单位的申请,于一九八一年八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在黑龙江省安达县主持召开了甜菜喷灌试验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由参加会议的国家水利部、东北农学院、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山东、吉林省水利科学研究所、轻工业部甜菜糖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水利勘测设计院、省水利工程学校、齐齐哈尔市、嫩江、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乐亭县水利局喷灌服务公司在该县青坨乡严坨村六队设点进行了棉花喷灌试验观测。试验结果表明,在种植密度、施肥、中耕、除草及灌水次数诸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喷灌与沟灌相比,在以下几方面有显著效益。1.灌水用量:喷灌较沟灌亩年用水量少230.2T,省水5.7倍;2.播种期:喷灌较沟灌下种时间提前6天;3.对土壤  相似文献   

4.
喷灌是一种先进的灌溉方法,与地面灌溉相比,具有省水、增产的优越性,为了在我县全面推广应用喷灌技术,我们在灵山公社王家庄子科验队进行了花生的喷灌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试验方案 1、试验目的:在种植管理措施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喷灌与地面灌试验,以摸清喷灌的经济效益为目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麻业》1985,(1):15-16
红麻施用硫酸钾的增产效果,经连续三年试验和大面积应用,已经肯定。为了进一步明确在不同基肥(特别是有机肥料)条件下红麻施用硫酸钾的增产效果,特进行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试验材料和方法试验在沈士公社杨渡大队农科队进行。供试品种为青皮三号。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黄麻红麻不同脱胶程度与熟麻产量质量的关系,探索不同鲜皮厚度脱胶适度所需的时间,掌握黄麻红麻鲜皮脱胶技术,我们于1979年、1982年进行了脱胶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汇总如下: 材料与方法脱胶试验于1979年10月13日至11月8日在余杭县五杭公社红卫大队进行,熟麻品质分析于1982年5月在浙江供销学校进行。所用材料系红卫大队同一块黄麻或红麻田中挑选。脱胶试验尽量选用高度、粗  相似文献   

7.
经全国黄红麻品种科研协作座谈会商定,1981~1983年对我所提供的三个优良红麻杂交组合首次在全国主要红麻产区进行了区域试验,以鉴定其区域适应性和丰产性,明确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会议简讯     
《中国麻作》1982,(2):19-19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于1982年3月8—11日召开黄麻、红麻品种科研协作座谈会,有七个省区共17人参加。总结交流了黄麻、红麻区域试验等协作经验,研究制定了1982年协作计划和协议书。  相似文献   

9.
为了逐步推广棉田喷灌,今年我们在小港公社北港大队搞了120亩棉田喷灌试验示范,试验点共配备PV——50生流动喷灌机6台,配备195型柴汕机作动力,喷灌机实际射程30米,生产率为0.5亩/小时,于7月21日进行了一次喷灌,(因以后下了雨未进行二次喷灌),增产效果显著。据调查,喷灌示范区,亩产111.6斤,比对照流灌区亩产91.3斤增产18.19%。  相似文献   

10.
戎文治  还进 《中国麻作》1983,(4):16-18,29
红麻根结线虫病在我国各麻区分布广泛,危害严重。但迄今未见较系统的研究报道。为今后更好地防治此病提供依据,我们自1981年6月5日至9月20日在萧山县西兴公社红麻病地上对此病的消长情况、根结线虫的种类及其在红麻上的生活史等,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国麻作》1985,(1):15-16
红麻施用硫酸钾的增产效果,经连续三年试验和大面积应用,已经肯定。为了进一步明确在不同基肥(特别是有机肥料)条件下红麻施用硫酸钾的增产效果,特进行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1992~1993年红麻新品种区域试验总结黄启元,黄发赣,罗克,邓武勇(水丰县农牧渔业局331500)(桥南乡农技站)红麻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筛选和推广优质红麻良种,对红麻生产、加工的发展有关重要的意义。在省课题组和宜春苎麻研究所的主持下,1992...  相似文献   

13.
马永章  沈伯炎 《中国麻作》1983,(3):42-42,40
为适应麻区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黄红麻收剥劳力紧张和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浙江上虞县中塘公社光明大队杨永才同志进行了多年研究改进工作,制成一种简易黄红麻剥皮器。  相似文献   

14.
经全国黄红麻品种科研协作座谈会商定,1981~1983年对我所提供的三个优良红麻杂交组合首次在全国主要红麻产区进行了区域试验,以鉴定其区域适应性和丰产性,明确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茶园喷灌不仅能改善茶园小气候,达到增产提质的目的,而且还具有省水、节约劳力、自动化程度高,适应各种地形条件等优点。近年来,喷灌在茶叶生产上推广应用发展很快。目前,水利电力部在浙江茶区进行大面积茶园喷灌试验,其他各主要产茶省,也先后进行了流动式、固定式与半固定式的喷灌试验。喷灌技术正在由点到面,逐步在茶区推广。本文根据一些试验和生产实践,就茶园喷灌效应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6.
我县传统的黄红麻栽培是采用耕翻整平后再开行播种的。从1981年开始进行麦行套播免耕和麦收后直接开行播种的免耕栽培红麻试验获得成功。通过试验示范证明。红麻实行免耕播种(简称免耕麻,下同)不仅节工省本,而且为晚中争早夺高产提供了新的栽培路子。随着农村生产责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红麻本身存在的激素与其生长发育的关系,我们在上海植生所帮助下,使用赤霉素、萘乙酸和青鲜素,在红麻现芮开花期进行了喷射试验。  相似文献   

18.
《中国麻业》1982,(3):29-31
1981年,麻区广大干群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狠抓科学种麻,战胜台风、秋雨和病虫等自然灾害,夺得了黄、红麻生产的大丰收。全县种植黄、红麻21940亩,平均亩产897斤,比1980年增长8%,总产196900担,是建国以来第二个高产年。全县有一个公社,十个大队,78个生产队,黄、红麻亩产超千斤。还涌现出一批高产更高产,低产赶高产的社队。历年黄、红麻产量较高的杜浦公社,1981年种植4090亩,  相似文献   

19.
红麻叶为一种优质青绿饲料,红麻叶片含粗蛋白质25-30%。叶片的氨基酸种类与苜蓿叶相似。为开发利用,1985年进行了青贮红麻叶试验,效果良好(详见《中国麻作》1987年第二期)。为进一步弄清红麻叶对育肥猪生长发育的影响,1986年又进行了青贮红麻叶与青贮红苕藤饲喂生猪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20.
郴州地区位于湖南省的东南角,原始生物保留较多,茶树品种资源非常丰富。1981年10—11月份,由农业厅责成省茶叶研究所、郴州地区农业局、供销社和桂东省农业局、汝城县农业局等有关单位共同协作,组成调查组,选择有代表性地方进行了调查。这次调查的地方有:桂东县的东洛公社中泥坑采育场、普乐公社的黄泥塘白沙坳尾、普洛公社上井大队、青山公社的红光大队、大水公社的云里大队、汝城县的东岭公社兰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