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0年代以来,由于农药使用不当,加之气候条件适宜,苹果金纹细蛾发生逐年趋重,已由过去的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严重年份,虫叶率达30%~50%,造成苹果早期落叶和落果,减产10%~20%。为控制其发生危害,从1994年开始对影响金纹细蛾发生消长的因素及其测报技术进行了研究。1 影响苹果金纹细蛾发生的因素1.1 降雨降雨主要影响成虫羽化,一般6~9月份每次降雨过后5~10天就会出现一次蛾量高峰(附图)。并且6~9月份降雨较多的年份发生较重,反之则较轻。附图 降雨量与金纹细蛾黑光灯诱蛾量关系1.2 …  相似文献   

2.
洛川苹果金纹细蛾发生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苹果金纹细蛾 (Lithocolletisringoniella Mats.)近年来已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 ,在各果园普遍发生 ,世代多 ,蛾量大 ,危害严重。洛川是我国重要的苹果生产基地 ,金纹细蛾成虫越冬代出现在 3月下旬 ,在 7~ 9月份达到发生盛期 ,1 0月中旬后不再有成虫出现 ,其以蛹态在苹果树落叶内越冬。观测同时 ,也记录了温湿度。  相似文献   

3.
金纹细蛾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纹细蛾属鳞翅目细蛾科,危害苹果树叶片,是果园中发生比较普遍、危害比较严重的一种虫害。叶片被害后功能严重丧失,提早落叶。由于此蛾发生世代多,蛾量大,如不及时防治,会给生产经营造成严重损失。为掌握金纹细蛾的生活习性和预防其发生,文章将金纹细蛾的生活史及防治措施简介如下,供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4.
金纹细蛾(Lithocolletis ringoniella Matsumura)是我国苹果产区的重要潜叶害虫,为了利用寄生蜂开展苹果园金纹细蛾的生物防治,调查了金纹细蛾及其寄生蜂发生的种群动态,并对两者种群动态进行了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金纹细蛾对苹果的危害时间较长,始发生于6月初,并持续危害到10月底;7月中旬至9月中旬是金纹细蛾发生高峰期,存在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寄生蜂始发期晚于金纹细蛾,7月和8月是寄生蜂的发生高峰期。10月后金纹细蛾幼虫和寄生蜂的发生量均逐渐下降。金纹细蛾种群的22次调查结果可以聚为6类,λ=0.968;其寄生蜂的调查结果聚为4类,λ=0.982。聚类结果表明了苹果园中金纹细蛾及其寄生蜂种群动态随季节变化的差异,同时反映了金纹细蛾的种群消长与其寄生蜂的数量密切相关,寄生蜂是抑制苹果园金纹细蛾种群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苹果金纹细蛾的发生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金纹细蛾是一种重要的潜叶类果树害虫。近几年来,由于大量使用菊脂类农药,加之气候条件适宜,金纹细蛾已由过去的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发生与危害程度逐年加重,严重年份虫叶率达30%~50%,造成苹果树大面积早期落叶落果,不但使当年产量损失10%~20%,而且对次年枝条的形成、花芽分化都有很大的影响。为控制其危害,1994~1999年在河南省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一布署和指导下,开展了“苹果金纹细蛾发生规律及其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工作,摸清了其发生规律,总结出了一套综合治理技术。1 发生规律1.1 年发生世…  相似文献   

6.
金纹细蛾(Lithocolletis ringoniella Mats)是一种严重危害苹果的潜叶害虫,自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大爆发以来,逐渐成为我国苹果园主要害虫之一。该虫孵化后直接钻入苹果叶片危害直至羽化,造成叶片提前脱落,影响果实生长,导致产量受损。文章总结了金纹细蛾的发生规律以及影响其发生的主要因素,从化学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四方面介绍了金纹细蛾的主要防治方法,为指导田间生产实践提供依据,为在果园中综合防治该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天津苹果产区金纹细蛾的发生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金纹细蛾是目前苹果产区的重要虫害,危害多种品种,在我国苹果产区普遍发生,辽宁、山东、河北、山西、陕西、天津等地蔓延成灾.此虫主要危害叶面,成虫将卵单粒散产于苹果叶背面.幼虫孵化后直接钻入叶内,在叶片表皮组织保护下,边移动边吮食叶内汁液发育,给叶片上造成大量虫斑,虫斑使叶片功能严重丧失,造成提早落叶,成为苹果产区的主要虫害,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此,我们从1997年至1999年在天津市红光农场设立了调查点,对金纹细蛾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详细调查与研究,摸清了金纹细蛾在天津的发生规律,为进行金纹细蛾的有效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金纹细蛾属鳞翅目,细蛾科,危害苹果树叶片,近几年来发生普遍,危害严重,据笔者调查我县部分果园,苹果树被害株达100%,叶片被害率达63—97%,叶片被害后于8月份提前脱落,落叶率高达85%以上,严重影响了树体发育、花芽形成、产量和质量的提高.目前,金纹细蛾对苹果树的危害程度已大大超过早期落叶病、红蜘蛛和卷叶虫等对叶片的危害,因此不容忽视.由于此蛾发生普遍,世代多,蛾量大,如不及时防治,会造成严重损失.为掌握金纹细蛾的生活习性和预防其发生,现将金纹细蛾的生活史以及防治措施简介如下,供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 金纹细蛾、黄蚜是山东省苹果园的主要害虫,有一定的相同发生时期,50%百虫丹可湿性粉是溧阳农药厂生产的蛾蚜兼治的高效杀虫剂,有效成分是杀虫单和吡虫林,可有效的防治金纹细蛾和苹果黄蚜,现将1999年应用该药防治苹果金纹细蛾、黄蚜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了摸清庆阳市金纹细蛾的发生规律,采用性诱剂诱捕法监测成虫发生消长动态,以5点取样法定点定枝调查虫斑数。监测显示:金纹细蛾在庆阳市苹果主要产区年发生4~5代,越冬代发生较为整齐,其余各代有世代重叠现象。金纹细蛾成虫累计发生量与虫斑数呈显著正相关,两者的回归方程为y=-0.667+0.001x。越冬代、第一代金纹细蛾成虫发生量和旬平均气温、10 cm地温关系密切。本文首次提出金纹细蛾防治指标为单性诱捕器累计诱虫量1 667头(落花后—麦收前)、5 667头(麦收后)。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咸阳市苹果产区病虫害发生种类及危害程度,采用定点调查和查阅资料的方法,对咸阳市2015-2016年苹果病虫害发生种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咸阳市苹果病害有25种,虫害33种,主要病虫有苹果树腐烂病、褐斑病、斑点落叶病、白粉病、锈病,绣线菊蚜、山楂叶螨、金纹细蛾、桃小食心虫等,其中苹果树腐烂病、褐斑病、斑点落叶病、绣线菊蚜和山楂叶螨中等发生,白粉病、锈病、金纹细蛾偏轻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为适时有效防治金纹细蛾,2008—2012连续5年,在泰安肥城苹果园使用信息素诱捕法检测了金纹细蛾成虫的发生动态。金纹细蛾一年发生5代,越冬代成虫发生量较低,果园第1、2代成虫发生量均远远低于防治指标,一般选择第3代作为防治的关键时期。据检测金纹细蛾成虫的发生量动态数据,以温度、湿度、降水、日照等气象资料作为气象因子,采用简单逐步回归建立了金纹细蛾第3代发生高峰期的预测预报模型:Y=-26.07719441+0.03172086213X1+0.26477681472X3;采用简单逐步回归和多因子互作回归建立了金纹细蛾世代发生量的预测预报模型:YI = 76. 7670083+1.7896678278X1+ 3.189238346X4 ; YII =- 518. 557711 - 3.220994915X1 + 0.22643837696X1X2 +0.14479769093X2X4 +0.023406769049X3X5。经检验,简单回归模型能够较为准确预测出金纹细蛾第3代发生高峰期,多因子互作回归模型和简单回归模型均能准确预测金纹细蛾的世代发生量,其中以多因子交互回归模型预测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13.
金纹细蛾田间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金纹细蛾,又名苹果细蛾,果农俗称之为苹果潜叶蛾,属鳞翅目细蛾科害虫,主要为害苹果、梨、李、樱桃等。自1992年以来,该害虫在辽南苹果产区连年大面积暴发,其对果树的危害程度在一些地区已经超过传统的三大害虫(红蜘蛛、蚜虫、桃小食心虫)。幼虫从叶片背而蛀入,潜食叶肉,残留下表皮,造成叶片桔黄,过早脱落,从而影响果实的膨大、着色、含糖量。尤其是一九九三、九四两年该虫大暴发,果树被害率几乎达100%,虫叶率为70-85%,受害严重的果园,一个叶片上少则5、6个,多的达20多个虫斑。  相似文献   

14.
金纹细蛾(Lithocolletis ringoniella Matsumura)是中国苹果产区的重要潜叶害虫,研究金纹细蛾种群消长动态和空间格局,可为该虫的为害调查与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应用4个聚集度指标、Taylor的幂法则、Iwao回归法和Bray-Curtis Measure系数,对金纹细蛾5代种群的空间分布型和树冠不同方位分布近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纹细蛾第1代和越冬代发生量大且整齐,是防治的较佳时期。金纹细蛾的5代种群在苹果树冠上的大部分方位呈聚集分布,个体间相互吸引,其聚集性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运用Bray-Curtis Measure系数计算出近度值,显示5代金纹细蛾种群在树冠上的分布形成不同层次上的种群亚层结构。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坡草果病虫害发生危害特点及综合治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黄土高坡苹果病虫害发生危害特点1.1种类多、危害重 据调查,危害黄土高坡苹果的害虫多达600余种之多,病害100余种,其中30余种病虫常年对果树造成不同程度危害,部分病虫危害十分严重。如苹果树腐烂病、苹果轮纹烂果病苹果霉心病、苹果金纹细蛾、梨花网蝽、螨类、介壳虫类等已成为本区域苹果产区的重要病虫。在腐烂病发生重病区,受该病危害,不仅使苹果果品质量和产量受到严重影响,而且致使不少果树尚未结果就因病而死;在大部分果园,苹果轮纹烂果病严重发生年份,果园病果率高达40%-50%,部分果园高达80%,果农损失惨痛;受果树害螨危害果园,常造成大量果树叶片大量提早脱落,秋季萌芽开花,不仅当年产量、质量受到影响,而且往往导致第二年绝产,树势严重削弱,诱发其它病虫严重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为切实掌握渭北旱区苹果园两种鳞翅目害虫(桃小食心虫、金纹细蛾)的发生动态及性诱芯诱杀防治的效果,本研究采用性诱芯监测和诱杀的方法,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洛川苹果试验站对桃小食心虫、金纹细蛾发生动态及粘虫板诱虫数量进行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洛川苹果园田间桃小食心虫的成虫发生始末期为5月上旬至9月上旬,田间诱集到的桃小食心虫数量在6、7、8月上中旬出现虫量高峰。通过挂置不同数量的桃小食心虫性诱芯诱杀器,发现设置每667 m~2 12个防治桃小食心虫的效果最好。(2)在洛川苹果园田间金纹细蛾成虫发生始末期为5月上旬至10月下旬,全年1年发生5代,平均一月发生一代,有世代重叠现象。越冬代5月上旬到6月上旬开始活动,第4代进入9月以后开始以蛹的形式潜伏在落叶上越冬。通过挂置不同数量的金纹细蛾性诱芯诱杀器,发现设置每667m~2 10个防治金纹细蛾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苏北地区是江苏重要的苹果生产基地 ,近年来金纹细蛾发生危害较严重。笔者于 2 0 0 0~ 2 0 0 3年 ,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测定 ,研究了金纹细蛾的生活史、生活习性、越冬情况 ,测定了其田间种群消长规律和发育进度 ,摸清了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苹果金纹细蛾,属鳞翅目,细蛾科,主要为害苹果,同时也为害梨、桃等.该虫以幼虫在表皮下潜食叶肉,形成褐色线条形虫斑,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削弱树势,严重时整株叶片枯萎,早期脱落,是当前果树的重点害虫之一.2004年,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科技园桃树上的金纹细蛾为害非常严重,一片叶上有6~7头幼虫,70%~80%的叶片枯萎,严重影响了果品的产量和质量.此虫一年发生5代,第二代以后世代重叠,而且幼虫在表皮下隐蔽起来潜食为害,防治起来比较困难.通过二年的实际观察与防治,取得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黄土高原3个苹果生产基地县进行调研,掌握当地金纹细蛾(Lithocolletis ringoniella Matsumura)发生程度、害虫防治措施及果业生产水平,并提出了苹果金纹细蛾的标准化管理措施。结果表明,该产区金纹细蛾发生严重,8月份的虫园率和受害株率均为100%,平均虫叶率为39.7%,百叶虫斑数为95.2个;害虫防治依赖于定期、高频次的化学防治,仅有9.1%的果农依据果园害虫发生情况采取防治措施;同时,果园老龄化严重、栽植密度大、清耕制果园大量存在。经分析,该产区金纹细蛾发生严重的原因主要是苹果树长势衰弱和天敌控制作用弱引起的果园自身生态系统对害虫的控制能力弱,以及害虫防治措施不当。提出了金纹细蛾的标准化管理策略,包括3大部分,即增强树势、提升天敌控制作用和规范防治方法,以及5项措施,即间伐、疏花疏果、生草、土壤改造和标准化防治措施。在这些措施共同作用下,可使金纹细蛾得到持续控制,这一模式可以推广到其他病虫害的管理实践中。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药剂对苹果金纹细蛾的防治效果,研究出了高效杀灭金纹细蛾的新药即灭蛾一号,田间药效证明,其防效优于生产上常用药剂灭幼脲三号、水胺硫磷、三唑磷等。在金纹细蛾第2或第3代幼虫期一次性使用即可达到理想的防效,节省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