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选用适宜晚播的品种,以“种”补晚 选用早熟、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春性、弱春性品种。春性、弱春性品种一般具有生长快、所需积温少,春化时间短、发育早、起身拔节早等特点,能达到晚播早熟、丰产丰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今年河南省小麦秋播的品种布局,总的原则是北部麦区以半冬性品种为主,晚茬搭配弱春性品种;中南部麦区以弱春性品种为主,早茬搭配半冬性品种。注意适当压缩弱春性品种,适期播种,防止弱春性品种过分北移或播期不当引发冻害给生产造成损失;注意品种的成熟期,选用中早熟品种,可避免  相似文献   

3.
正在小麦生产实践中,往往由于前茬作物成熟,收获偏晚,腾不出茬口而延期播种,或由于天气条件的影响不得不推迟播期等原因而形成晚播小麦。晚茬小麦应采取"四补一促"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具体情况如下:一、选用良种,以种补晚晚播小麦播种时应选用与其生育特点相吻合的品种,即弱春性品种,以达到穗大、粒多、粒重、早熟丰产的目的。郑麦9023、濮麦10号、豫农949等弱春性小麦品种都是适宜晚播的品种。二、选好配方肥,以肥补晚  相似文献   

4.
一、选用适宜晚播品种。晚播小麦生育期短,积温少发育慢,应选用弱春性或春性品种。适合我省种植的中晚播弱春性品种有:豫麦18、豫麦34、豫麦47、豫麦20;晚播春性品种有郑麦9023。  相似文献   

5.
采用半冬性和弱春性小麦品种,研究不同播期及播量对小麦叶龄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冬性品种适当晚播只要加大播量不会影响高产群体的形成;春性品种晚播将影响群体的总生长量和群体穗数,适期播种最好,有利于形成高产群体,并能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不同品种播期与产量的互作不一致,成产因素对产量的贡献也不一致:半冬性品种晚播并不会降低产量;弱春性品种晚播和早播均可导致产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于20072009年在洛阳研究了播期对不同生态型和筋力型冬小麦品种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的弱化度均表现为适播处理显著高于早播和晚播处理;在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粉质指数方面,半冬性品种均表现为晚播处理显著高于早播和适播处理,弱春性品种均表现为适播处理显著高于早播和晚播处理;不同筋力型品种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粉质指数均以晚播处理较高,而中筋品种和弱筋品种的弱化度以适播处理较高;半冬性小麦品种的拉伸阻力、延伸度和拉伸比均以早播处理较高,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均以晚播处理较高;弱春性小麦品种的拉伸面积、拉伸阻力和拉伸比均以晚播处理较高,最大拉伸面积以早播处理较高,而延伸度以适播处理较高;不同筋力型品种的拉伸面积均以晚播处理较高。  相似文献   

7.
于2007~2009年在洛阳研究了播期对不同生态型和筋力型冬小麦品种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的弱化度均表现为适播处理显著高于早播和晚播处理;在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粉质指数方面,半冬性品种均表现为晚播处理显著高于早播和适播处理,弱春性品种均表现为适播处理显著高于早播和晚播处理;不同筋力型品种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粉质指数均以晚播处理较高,而中筋品种和弱筋品种的弱化度以适播处理较高;半冬性小麦品种的拉伸阻力、延伸度和拉伸比均以早播处理较高,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均以晚播处理较高;弱春性小麦品种的拉伸面积、拉伸阻力和拉伸比均以晚播处理较高,最大拉伸面积以早播处理较高,而延伸度以适播处理较高;不同筋力型品种的拉伸面积均以晚播处理较高。  相似文献   

8.
四川盆地小麦适播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盆地是中国小麦主产区之一,但近30年来,其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一直在6750 kg/hm2左右徘徊,育成在正常年景产量能稳定达到7500 kg/hm2小麦品种一直是小麦育种工作者的奋斗目标。本文对四川盆地麦区的气候生态条件、品种生态类型和种植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发现:在四川盆地气候生态条件下,如能育成弱春性的"早播早熟型"小麦品种,将稻麦两熟制小麦的播种期从目前的11月上旬提前到10月20日左右,就能开发利用更多的水稻收获后的光热资源并有效避开小麦成熟期的高温天气,从而突破现有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达到7500 kg/hm2以上。由于四川盆地麦区还没有育成早播早熟型品种,相关研究也很少,因此作者认为在利用现有弱春性品种早播研究的同时,还应加强早播早熟型小麦新品种的育种,以尽早实现四川盆地两熟制小麦早播早熟和超高产。  相似文献   

9.
<正>为高质量、高标准种好小麦,争取明年夏粮再获丰收,结合近几年麦播经验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特提出我县2016-2017年度麦播技术要点如下:1因地制宜,选用良种早中茬(玉米、大豆、芝麻等)中上等肥力地块,选用增产潜力大、抗寒性好的半冬性品种;晚茬(红薯等)中上等肥力地块,选用高产、稳产性能较好、适宜晚播早熟的弱春性品种;水肥条件较差的丘陵旱作区地块,选用适应性强、稳产性较好的旱作品  相似文献   

10.
1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半冬性选用准麦20、晚麦19;弱春性选用郑麦9023、偃展4110.淘汰易感病品种及其他老品种.播前进行晒、筛、选,做好发芽试验.  相似文献   

11.
播期对不同感温性小麦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郑州地区小麦品种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依据,于2014—2016年以冬春性不同的4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不同播期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适播期在10月14—21日,半冬性品种小麦适播期时间长于弱春性品种。播期对小麦产量、生育进程和收获指数的影响显著,播期后移,小麦产量和收获指数呈先升后降趋势;早播或者晚播的产量均低于适播期;有效积温显著影响小麦的生育进程和株高,弱春性品种晚播可降低倒伏概率,但对半冬性品种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选用优良品种
  合理规划品种布局,坚持以矮秆抗倒、抗寒、耐病的高产、优质、半冬性品种为主。晚茬地使用弱春性品种,在品种布局上,早茬以矮抗58、周麦16、周麦22等品种为主;晚茬可种植濮麦9号等弱春性品种。  相似文献   

13.
张甲元 《农家顾问》2011,(12):24-24
为了解适期晚播对小麦生育后期光合性能的影响.以弱春性小麦强筋品种郑麦9023、中筋品种偃展4110和弱筋品种豫麦50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早播10月17日、适播10月24日、晚播10月31日)下小麦灌浆期旗叶的光合性能和产量特征。结果表明,郑麦9023晚播的子粒产量比适播低8.26%,比早播高4.68%;偃展4110和豫麦50晚播子粒产量分别比适播和早播平均高14.38%和18.55%。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播期对不同感温性小麦生育进程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方法]分别以2个弱春性(郑麦9023、04中36)和半冬性(西农979、矮抗58)小麦品种为试验对象,通过5个不同播种期(10月1日、10月7日、10月14日、10月21日、10月28日)的设置,研究播期对小麦生育进程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随播期推迟,小麦株高呈下降趋势;晚播推迟小麦的出苗期和三叶期,总生育天数缩短;不同播期中,弱春性品种的生育时期均较半冬性品种提前。弱春性品种早播或晚播均影响群体产量形成,籽粒产量下降,适期播种(10月14日)最好;半冬性品种应适时早播,播量一致的前提下以10月1日播种籽粒产量较高。[结论]该研究可为豫北地区不同感温性小麦品种选择适宜播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一、选择对路品种 每年都要到正规售种单位选购高纯度的品种,最好采取以村为单位统一供种,集中连片种植.选择品种的一般原则是:早、中茬(玉米、大豆等)中上等肥力地块宜选用增产潜力大、抗寒性好的半冬性品种,如豫麦47、郑麦98、新麦18、高优503等.晚茬(棉花、红薯等)中上等肥力地块宜选用高产、稳产性能较好、适宜晚播的弱春性品种,如豫麦34、郑农16、郑麦9023等.  相似文献   

16.
<正>棉花—小麦间作套种突出小麦早熟、棉花早收"双早"技术。10月下旬晚播小麦预留棉行,下年4月下旬晚春套种中早熟棉花品种。1品种选择小麦品种选择边行优势强、优质、高产、抗病的基础上且适合晚播、早熟品种,一般选用邯6172、邯农1号等抗旱节水品种;棉花选择高产潜力大、抗逆性强中后期长势强的中早熟杂交种或中早熟常规种如:邯686、超早1、2号短季棉花等品种。2田间模式棉麦套种,145厘米为一条带,采用"5—2式"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于2005~2007年连续两个生长季,选用弱春性小麦高产品种"川农23"、"川农19"和品系"J210"进行了提前播种与正常播期下小麦生育特点和产量比较研究,旨在为四川盆地弱春性小麦品种适播期的确定,以及早播早熟型超高产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提前播种时小麦各生育阶段都相应提前,灌浆期和全生育期都有所延长,在保持较高单位面积粒数的同时,提高了千粒重,产量有较大幅度提高。在第一个生长季里,在10月24日播种的"川农23"、"川农19"和"J210"分别比11月4日播种增产3.97%、8.80%和12.64%,而"J210"又比"川农23"和"川农19"分别增产13.34%和23.48%,最高产量达8396.85 kg/hm2;在第二个生长季里,10月18日播种的"J210"比11月5日播种增产29.92%,最高产量为7112.8 kg/hm2。因此作者认为:在用于稻麦两熟制种植模式时,"川农23"、"川农19"和"J210"的播种期可以提前到10月25日左右,以获得更高产量,并且还应以这些弱春性高产品种为骨干亲本,建立一个播期在10月20日左右的育种新平台,以尽快育成更加适应稻麦两熟制的早播早熟型超高产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免秋耕晚播蓄沙固土耕作技术具有很好的蓄沙固土、蓄水保墒、灭草节劳、增产增效的效果,其核心是"一早三改",一早即选用早熟与超早熟品种;三改即改秋耕翻为播前耕翻,改早播为晚播,改稀植为密植。该技术适宜在华北冀晋蒙三省区的秋莜麦区,以及相同生态类型区的北方燕麦产区应用。  相似文献   

19.
免秋耕晚播蓄沙固土耕作技术具有很好的蓄沙固土、蓄水保墒、灭草节劳、增产增效的效果,其核心是"一早三改",一早即选用早熟与超早熟品种;三改即改秋耕翻为播前耕翻,改早播为晚播,改稀植为密植。该技术适宜在华北冀晋蒙三省区的秋莜麦区,以及相同生态类型区的北方燕麦产区应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黄淮海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轮作区,生产上小麦早播晚收、玉米晚播早收和缺乏适宜机收籽粒玉米品种,不利于黄淮海区实现玉米机收籽粒的问题。全国农技中心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于2016年开始在河南开展了小麦玉米双机收模式试验,以筛选适宜的小麦玉米品种、确定合理的小麦玉米茬口、优化集成配套技术,为黄淮海区实现大面积玉米机收籽粒和小麦玉米轮作全程机械化提供依据。试验表明,通过培育选用早熟、籽粒脱水快、站秆能力强、抗逆、高产的玉米品种和早熟、耐晚播、高产、优质的小麦品种,配套小麦晚播早收、玉米早播晚收的"双早双晚技术",能够在黄淮海区实现大面积玉米机收籽粒和小麦玉米轮作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