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提高胚蛋的利用率和胚蛋表面无菌率,防止胚胎受大肠肝菌和霉菌等病源微生物感染,选择不同的消毒液、不同的消毒方式、不同的消毒时间在种蛋入孵前进行消毒实验,以期找到更适合生产实际的消毒液和消毒方法。结果表明:仅单独使用喷雾的方法进行种蛋消毒并没有达到很好的除菌效果,与甲醛熏蒸30min及消毒液喷雾+甲醛熏蒸试验组的消毒效果相比差异显著(P<0.05),明显低于后两者的消毒效果。各试验组之间的利用率差异不显著(P>0.05),所以在利用率相当的情况下,对胚蛋除菌效果好的消毒液喷雾+甲醛熏蒸40min的除菌效果最好,然后依次是消毒液喷雾+甲醛熏蒸30min的除菌效果、甲醛熏蒸30min的除菌效果、消毒液喷雾+甲醛熏蒸20min的除菌效果、最后是百毒杀喷雾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氨气与过氧乙酸戊二醛复方消毒剂(简称复方消毒剂)相互中和的效果及氨气对消毒效果的影响,通过测定不同剂量512倍稀释的复方消毒剂,在不同作用时间、不同氨气浓度时,喷雾消毒前后气雾柜内细菌数量和氨气质量浓度,计算杀菌率和氨气中和率,以确定512倍稀释的复方消毒剂对氨气的中和效果及高浓度氨气对其杀菌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3.
进行了奶牛乳头药浴碘甘油溶液的杀菌作用研究。试验表明,当给药浓度为0.25%(含碘)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的最短作用时间为15s,杀菌率均为100%,对白色念珠菌作用的最短时间为1min,杀菌率为100%。结果说明该消毒剂对上述细菌和真菌均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可用于奶牛挤奶前后乳头的药浴消毒,推荐临床药浴使用浓度为0.25%f原液作1:8倍稀释).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离微生物发酵菌液中耐热的芽孢杆菌,并分析几种常用消毒技术对环状芽孢杆菌的效果评价。[方法]通过100 ℃热处理30 min的方法从微生物发酵菌液中筛选耐热菌株,采用观察菌落形态与培养性状、革兰染色、生化鉴定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等技术对其进行鉴定,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并采用热空气处理、紫外线照射、过氧乙酸消毒技术对其进行消毒处理。[结果]从微生物发酵菌液中分离筛选出1株耐热细菌,经鉴定该菌株为环状芽孢杆菌;比较不同消毒技术对微生态制剂中环状芽孢杆菌的消毒效果发现,120 ℃干热条件下处理菌液60 min,120 ℃湿热条件处理菌液10 min,紫外线(辐射强度达到110 μW/cm2)照射时间超过140 min,过氧乙酸体积分数大于2.75%的情况下,均可有效抑制环状芽孢杆菌生长。[结论]从微生物发酵菌液中成功分离到环状芽孢杆菌,其消毒效果试验为后续安全生产微生态制剂、优化菌种发酵条件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讨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对云南省文山州母牛繁殖性能的影响,建立适宜于南方肉牛品种改良的轻简推广实用技术程序。[方法]通过肉牛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程序在文山州广南、砚山、富宁三县的应用效果作比较。[结果]结果表明,使用该技术程序后三县肉牛平均同期发情率为93.24%,平均受胎率达80.94%,应用效果良好;母牛体况对发情效果影响较大,有待提高母牛饲养管理水平。[结论]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对提高母牛受胎率的效果明显,值得在我国南方肉牛养殖业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微电流对水体中细菌的杀灭效果,为养殖业污水消毒寻找新方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通过开展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影响因素测定试验和模拟现场试验,对微电流杀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温度和pH值对消毒效果的影响,并以人工湖水和养殖场污水为消毒对象进行模拟现场试验。结果微电流消毒作用4 min时,对4种菌悬液的杀灭对数值均>5.0。温度和pH值对微电流消毒效果无影响。利用微电流对人工湖水和养殖场污水进行消毒,作用4 min时杀菌率达到99.99%,水中细菌基本已被杀灭;作用5 min时,水中细菌菌落总数下降至0 CFU/mL,能达到完全杀灭细菌的效果。结论微电流对畜禽养殖污水中常见细菌具有杀灭作用,在畜禽养殖业消毒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The risk of fish pathogen transmission via eggs can be reduced by disinfection in ozonated seawater.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suitable conditions for ozone disinfection of the eggs of gilthead seabream Sparus aurata, sea bass Dicentrarchus labrax, red porgy Pagrus pagrus, and common dentex Dentex dentex. The eggs were disinfected with a concentration (C) of 0.5 mg of ozone/L of water at four different exposure times (T = 2, 4, 8, and 16 min). The hatching rate was determined in triplicate for each treatment. Bacterial colonies were counted on tryptic soy agar and thiosulfate-citrate-bile salts-sucrose agar. 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bacterial load and hatching rate were assessed together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ozone treatment values, which were estimated in CT units (i.e., C [= 0.5 mg/L] x T [min]). Optimal values were CT 2-4 (T = 4-8 min; 18 degrees C) for gilthead seabream and red porgy, CT 2 (T = 4 min; 18 degrees C) for common dentex, and CT 4 (T = 8 min; 15 degrees C) for sea bass.  相似文献   

8.
在接种部位消毒范围对鸡胚影响的实验中,使用三批次鸡胚并将每批次分成相等的两份,在分别采用气室全消毒和接种部位消毒两种方法消毒后,进行接种病毒培养来观察鸡胚的早死率。结果表明,在24 h内,用气室全消毒方法接种后的鸡胚死亡率是17.4%、15.9%、17.0%,而用接种部位消毒方法接种后,鸡胚的死亡率是6.5%、6.3%、6.4%。由此可见,气室全消毒接种鸡胚的死亡率远大于接种部位消毒方法接种鸡胚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不同方式制备的全株玉米青贮饲喂奶牛后,对其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选定中国荷斯坦牛开展全株玉米青贮饲喂试验。将28头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4头。前者饲喂不添加菌剂制备的全株玉米青贮,后者饲喂添加青贮菌剂制备的全株玉米青贮。统计各组奶牛日均干物质采食量、日均产奶量、料重比、乳脂率和乳蛋白率,计算各组奶牛日均经济效益和试验期总经济效益。[结果]采用添加青贮菌剂制备的全株玉米青贮饲喂奶牛后,奶牛日均干物质采食量和料奶比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日均产奶量、平均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显著提高(P<0.05)。每头牛日均产奶量增加1.91 kg,乳脂率增加0.22个百分点,乳蛋白率增加0.06个百分点。试验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每头牛日均经济效益增加4.73元,正试期内总经济效益增加1 986.60元。[结论]采用添加青贮菌剂的全株玉米青贮饲喂奶牛,能有效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利用箱外专用臭氧生发器向集装箱内输入臭氧,分别研究输入臭氧后停机密闭时间、输入集装箱内的臭氧量、集装箱内空气相对湿度、低温等单因素,对集装箱内装载的进境食用动物产品外包装的臭氧消毒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外包装自然菌的现场杀灭试验。试验证实,向空气相对湿度70%的集装箱内持续注入臭氧时间60 min(输入臭氧量10 g),停机密闭15 min,对装载食用动物产品外包装的防疫消毒是有效的。该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试验研究溶菌酶在使用量不同情况下,对犊牛腹泻和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无病、健康、体型近似的犊牛100 头,随机分为4 组,每组25 头,分别为对照组、低剂量组(Ⅰ组、1 g/头·天)、中剂量组(Ⅱ组、3 g/头·天)、高剂量组(Ⅲ组、5 g/头·天),试验期30 天。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观察犊牛粪便、腹泻、体重、体尺变化,并记录。[结果]试验期溶菌酶对犊牛的粪便评分有影响,1~30 天的粪便评分Ⅲ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Ⅲ组比对照组降低12.5%;1~15 天时腹泻率差异显著(P<0.05),Ⅰ组、Ⅱ组、Ⅲ组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23.02%、41.81%、53.64%,表明溶菌酶使用量多,腹泻效果更加明显;添加溶菌酶的Ⅱ组和Ⅲ组犊牛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9.6%、12.0%;Ⅲ组胸围显著高于对照组,高3.0%。[结论]溶菌酶使用到合适剂量,不仅能降低犊牛腹泻率,还能促进犊牛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新疆奎屯地区7 个规模化牧场奶牛副结核病的感染情况,提供科学有效防控措施。[方法]2019—2021年持续对奎屯地区7 个规模化牧场长期、顽固性腹泻牛只采集血液分离血清,使用ELISA检测法进行副结核病的检测。[结果]2019年总阳性率为6.55%(636/9 715),2020年总阳性率为6.80%(705/10 375),2021年总阳性率为5.23%(615/11 753)。[结论]检疫加淘汰的方法对降低牧场副结核病的阳性率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三种消毒剂对鸡舍的消毒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三种消毒剂对三栋鸡舍进行消毒,测定不同消毒剂消毒后微生物消长情况,比较不同消毒剂的消毒效果。结果表明百毒杀消毒效果最好,来苏儿次之,二氧化氯复合消毒剂最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药添加剂对海南文昌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并对其使用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将180只雌性文昌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2只。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2组为抗生素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600mg/kg的金霉素;第3、4、5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0.2%和0.3%的中药添加剂。生长试验共进行6周,每周称重。采用急性毒性试验、蓄积毒性试验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0.2%中药添加剂能显著提高鸡的末体重(P<0.05),中药添加剂的LD50>10g/(kg·bw),蓄积系数K>5。[结论]该中药添加剂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娟姗牛和荷斯坦牛在养殖过程中的发病情况。[方法]收集、整理鹤庆县欧亚牧场2021年成年母牛发病率较高的8 种疾病和犊牛发病率较高的3 种疾病的月报表数据,用SPS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娟姗牛酮病、产后瘫痪和前胃弛缓的年平均发病率与荷斯坦牛无显著差异(P>0.05),真胃移位、子宫炎、胎衣不下、乳房炎和肢蹄病的年平均发病率极显著低于荷斯坦牛(P<0.01)。娟姗牛犊牛肺炎、感冒年平均发病率与荷斯坦牛无显著差异(P>0.05),而犊牛肺炎年平均发病率显著低于荷斯坦牛(P<0.05)。[结论]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娟姗牛抗病力较荷斯坦牛强。  相似文献   

16.
青贮甜高粱与玉米秸秆饲喂肉牛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饲喂青贮甜高粱与玉米秸秆对肉牛增重的效果研究,选择11月龄、体重280Kg 的西门塔尔公牛20头进行饲喂效果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对照组、试验组平均每头日增重为0.98 kg、1.45 kg。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日多增重0.47 kg,提高47.96%;净收益每头每天比对照组多9.78元。[结论]表明:青贮甜高粱饲喂育肥肉牛增重效果明显,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通过分析饲粮不同赖氨酸水平对云岭红肉鸡生长性能、氮沉积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确定云岭红肉鸡饲粮赖氨酸的适宜需要量。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将180只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1日龄云岭红肉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5组试验鸡饲喂的饲粮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85%、0.95%、1.05%、1.15%、1.25%。结果表明:赖氨酸水平对试验鸡的期末体重、全期增重、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当赖氨酸水平为1.15%时期末体重最大739.21 g,全期增重最大701.66 g,平均日增重最大24.19 g,料重比最低1.68。不同赖氨酸水平对丝氨酸、甘氨酸和组氨酸的表观代谢率影响显著(P<0.05)。对血清总氨基酸和血清尿素氮影响显著(P<0.05)。研究表明,0~4周龄云岭红肉鸡适宜赖氨酸水平最适量为1.15%。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研究了饮水物理消毒对仔猪采食量、饮水量、日增重、腹泻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线消毒组与空白组相比,日饮水量降低了43.089%(P〉0.05);煮沸消毒组与空白组相比,日采食量提高了29.443%(P〈0.05),日增重提高了15.352%(P〈0.05);而由于猪场综合保健工作做得较好,各组的腹泻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产气荚膜梭菌可以通过消化道、外伤等多种途径感染犊牛,导致犊牛腹泻、猝死等。[方法]本试验采用现场调查、病理剖检和病料组织的涂片染色镜检等方法,对疑似梭菌感染导致犊牛死亡的病例进行确诊,然后采取了相应的综合防控方案。[结果]现场调查表明,该病的发病率为16.35%(34/208),病死率为11.76%(4/34),最后淘汰无治疗价值犊牛30 头;病死牛的肝脏、肠道内容物及肠系膜淋巴结等组织的涂片、瑞氏染色镜检结果表明,致病菌为革兰氏阳性,两端钝圆,具有明显的荚膜的粗大杆菌。[结论]综合现场调查、病史分析和细菌的形态学观察等,判定导致本次犊牛发病死亡的为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感染途径主要为采食成母牛剩草剩料、未发酵完全的裹包青贮的消化道传播,通过紧急免疫接种、停止饲喂污染的饲草料和饮水消毒等措施,有力地控制了该病的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武定鸡脂联素基因(NC_006096)第1外显子上的c.A99G突变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方法]翅静脉采集67只武定鸡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RFLP法分析Hsp92限制性内切酶对PCR产物进行单酶切的结果。[结果]在c.A99G同义突变位点上存在AA、AB和BB 3种基因型,其中A基因频率为0.686 6,B基因频率为0.313 4;PIC=0.337 8,表明该位点为中度多态位点;χ2适合性检验表明,脂联素基因c.A99G位点处于平衡状态。[结论]采用PCR-RFLP法可有效检测武定鸡脂联素基因c.A99G突变,该位点有3种基因型,等位基因呈中度遗传多态水平且处于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