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腐酸钾和黄腐酸锌对夏玉米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夏玉米拔节期叶面喷施黄腐酸锌溶液,试验设黄腐酸锌施用浓度0(清水, CK )、200、500和1000 mg/L计4个处理,研究不同施用浓度对夏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筛选黄腐酸锌的适宜施用浓度;在夏玉米大喇叭口期采用穴施的方式进行土壤追肥,以施尿素298.5 kg/hm2为对照,研究在尿素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黄腐酸钾(尿素与黄腐酸钾的配施比例为400∶1、200∶1、133∶1、100∶1)对玉米产量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筛选黄腐酸钾的最佳添加比例。结果表明:喷施适宜浓度的黄腐酸锌能够明显促进植株生长,显著提高产量性状和籽粒产量,本研究条件下黄腐酸锌的适宜施用浓度为200 mg/L,该浓度处理下穗粒数(543.0粒)和产量(8636.9 kg/hm2)均达到最大,千粒重(296.3 g)明显提高,增产率为8.31%;尿素中添加黄腐酸钾进行追肥能够促进玉米穗粒数增多,极显著地提高千粒重和产量,本研究条件下尿素与黄腐酸钾配施的最佳比例为200∶1 ,该处理下玉米产量性状和产量均最好,穗粒数653.0粒,千粒重273.48 g,产量9075 kg/hm2,增产率为19.56%。  相似文献   

2.
不同浓度氮肥对松萝凤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氮肥对松萝凤梨生长的影响。[方法]对松萝凤梨植株喷施不同浓度的氮肥(50、100、150、200、250和300mg/L),研究其对松萝凤梨表观特征、伸长速率和增重率的影响。以喷清水为对照。[结果]不喷氮肥时松萝凤梨叶片呈灰绿色,喷施氮肥影响松萝凤梨叶片颜色。喷氮后各处理单株伸长速率均显著高于CK(P<0.05)。各氮素处理下松萝凤梨单株伸长速率大小顺序为:N3>N4>N2>N5>N1>N6。当氮肥浓度为150~200 mg/L时,松萝凤梨植株伸长速率达2.70~2.76 mm/d,长度显著增加。施氮后各处理单株增重率的表现与单株伸长速率一致。当氮肥浓度为150~200 mg/L时,最有利于松萝凤梨生物量的积累,其次是100 mg/L。[结论]氮肥浓度为150~200 mg/L时最有利于松萝凤梨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瓜叶菊的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GGR6号生根粉对瓜叶菊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方法]测定不同浓度GGR6号生根粉处理及对照处理瓜叶菊的形态及生理指标。[结果]根长在250 mg/L浓度处理时与在50 mg/L浓度处理时的差异显著;不同浓度生根粉对瓜叶菊叶宽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影响不显著;根系活力与可溶性糖含量在CK与100、150、200、250 mg/L处理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叶绿素含量在CK与50、100、150、200、250 mg/L处理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经过GGR6号生根粉处理后的瓜叶菊幼苗在根长、叶宽、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各项生长和生理指标均优于对照(CK)。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多效唑在马铃薯原原种生产中对植株徒长的控制效果,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多效唑(100mg/L、150mg/L、200mg/L、250mg/L及300mg/L等5个浓度)对马铃薯早熟品种毕引2号、中晚熟品种毕引1号原原种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多效唑在100~300mg/L时,地上部防控效果、地下部结薯数量和产量均较对照明显提高;250mg/L和200mg/L 2个处理施用效果极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建议:在马铃薯原原种生产中应采用200~250mg/L浓度的多效唑防控徒长。  相似文献   

5.
以番茄为试材,采用不同质量浓度(100、200、300、400 mg/L)的氯化胆碱进行浸种处理,以清水浸种为对照(CK),研究氯化胆碱对番茄幼苗生长及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00~300 mg/L氯化胆碱浸种处理能促进番茄幼苗的生长,提高株高、茎粗、植株鲜质量和干质量,从而提高幼苗的壮苗指数,其中以200 mg/L处理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而高质量浓度处理(400 mg/L)则抑制了番茄幼苗生长。100~300 mg/L氯化胆碱浸种可提高番茄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并降低叶片丙二醛含量,其中以200 mg/L效果最显著。可见,适宜质量浓度的氯化胆碱浸种处理,可提高番茄幼苗的光合性能和抗逆能力,促进幼苗生长,培育壮苗,以200 mg/L为最佳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6.
张丽丽  史庆华  巩彪 《中国农业科学》2020,53(17):3567-3575
【目的】碱性土壤降低植物对磷的吸收和利用,黄腐酸能活化土壤中的固定态磷。利用黄腐酸克服碱性土壤对磷的固定效应,提高磷肥利用率,为磷肥减施增效提供新途径。【方法】采用盆栽方式,以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罗拉’为供试品种,在土壤pH为6.5和8.0两种条件下,设置4个施磷(P2O5)水平(0、0.1325、0.265和0.53 g·kg-1,分别标记为0% P、25% P、50% P和100% P);在此基础上,设不添加和添加0.08 g·kg-1黄腐酸两种组合(分别标记为-FA和+FA),共计16个处理。研究黄腐酸与磷肥施用在中、碱性土壤条件下对番茄植株生长、产量、品质和磷素利用的影响。【结果】碱性土壤抑制番茄植株生长,降低产量、各组织磷含量和植株磷吸收量,但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磷肥减施造成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下降,降低植物各组织磷含量、植株磷吸收量和肥料产量贡献率,但对磷肥利用率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本研究的任一种土壤条件和磷水平下,施用黄腐酸均可提高番茄对磷的吸收量,增加各组织磷含量,促进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提升。在中性土壤条件下,施用黄腐酸与否对磷肥利用率影响不显著,且降低肥料产量贡献率;但在碱性土壤条件下,施用黄腐酸可显著提升磷肥利用率和肥料产量贡献率。此外,施用黄腐酸可使中性土壤减磷处理(50% P)下番茄的生长与产量达到全磷处理(100% P)水平,并提高番茄果实品质;这种现象在碱性土壤栽培条件下更为显著。且100% P处理下添加黄腐酸能显著提高碱性土栽培番茄的生长、产量,使其达到中性土0% P处理水平。【结论】黄腐酸有利于提高番茄的磷素利用率,促进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形成,达到磷肥减施增效目的;且黄腐酸配合磷肥施用能有效缓解碱性土壤对番茄生长和产量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氮磷钾浓度对番茄产量及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通过番茄无土栽培试验,研究营养液中氮、磷、钾浓度对番茄产量及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番茄产量、番茄红素含量与氮磷钾浓度间的数学模型,并对主效应、单因素效应及二因素互作效应和单因素边际效应进行了分析。合理施肥可有效提高番茄产量和番茄红素含量,本试验条件下在氮浓度9.970~10.860 mmol/L、磷浓度1.364~1.635 mmol/L、钾浓度5.113~5.158 mmol/L时,可以获得高产量和高番茄红素的番茄。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出适宜花生生长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最佳喷施浓度,为花生生产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桂花771为试材,设不同浓度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为处理,分别为多效唑(150、250、350、400 mg/L)、缩节胺(200、250、300 mg/L)和矮壮素(100、150、200 mg/L),调查花生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生植株生长的抑制程度顺序为:多效唑>缩节胺>矮壮素。多效唑、缩节胺和矮壮素分别在400、250和200 mg/L时对花生植株生长的抑制程度最大。经多效唑处理的桂花771单株荚果数、单株生产力、产量分别较对照降低。250 mg/L缩节胺处理花生单株生产力和产量均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200 mg/L矮壮素处理花生单株荚果数、单株生产力、产量达到最大值,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5.7%、23.5%和17.0%。【结论】250 mg/L缩节胺和100~200 mg/L矮壮素可适当降低花生植株的伸长量,提高花生产量,其中200 mg/L矮壮素对花生的化学调控增产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济麦22为材料,采用培养皿及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浓度黄腐酸对镉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0 mg/L CdCl_2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显著抑制。适宜浓度的黄腐酸可以缓解镉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随着黄腐酸浓度的升高,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50 mg/L黄腐酸对镉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的促进效果最好。适宜浓度黄腐酸可以显著提高小麦幼苗的抗逆性,经隶属函数综合评估分析得出,在50 mg/L CdCl_2胁迫下黄腐酸最适浓度为100 mg/L。与喷施清水相比,喷施100 mg/L黄腐酸溶液可以增加小麦幼苗光合色素、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从而增强抗氧化代谢能力,提高渗透调节能力,缓解镉胁迫对小麦幼苗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盐胁迫对番茄幼苗的营养及生理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耐盐性不同的2个番茄品种中蔬4号和白果强丰为材料,珍珠岩为基质,1/2 Hoagland营养液为营养介质,研究了0~200 mmol/L NaCl对番茄幼苗生物量、含水量、叶绿素含量、脯氨酸(Pro)含量、氮磷钾(NPK)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白果强丰在50~200 mmol/L NaCl、中蔬4号在100~200 mmol/L NaCl处理时,幼苗生物学产量显著降低,100~200 mmol/L NaCl处理显著降低了中蔬4号的根冠比。在100~150mmol/L NaCl下,白果强丰的干物质量显著高于中蔬4号。随盐浓度的增加白果强丰幼苗地上部的含水量逐渐减小,而中蔬4号则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两个品种幼苗叶片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a的含量随盐胁迫浓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叶绿素b不受盐处理的影响。2种番茄幼苗叶片脯氨酸(Pro)的含量随盐浓度增加而增大,在100~150 mmol/L NaCl下,中蔬4号的Pro含量高于白果强丰。盐胁迫降低了幼苗全N和全K含量,对全P影响不大;但盐胁迫下,白果强丰的养分含量高于中蔬4号。两个品种综合比较,中蔬4号养分吸收能力较弱,受盐胁迫的影响较大,自身调节能力差,因此抗盐能力弱于白果强丰。  相似文献   

11.
锌对无芒雀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重金属锌胁迫对无芒雀麦种子的影响,在实验室中模拟土壤锌积状况,对无芒雀麦种子在浓度为0(对照) 、50、100、150、200、250、300 mg/L 的ZnSO_4胁迫下进行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ZnSO_4浓度小于150 mg/L时,锌胁迫对于无芒雀麦生长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当ZnSO_4浓度大于150 mg/L时,对无芒雀麦生长起到抑制作用.ZnSO_4浓度为150 mg/L是影响无芒雀麦种子萌发的关键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添加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对秦艽愈伤组织生长量、总黄酮、总酚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秦艽种子为原材料诱导出秦艽愈伤组织,在秦艽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中加入0、10、50、100、150、200μmol/L的SA,暗培养25 d后,测定秦艽愈伤组织的生长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总黄酮、总酚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当SA浓度为150μmol/L时秦艽愈伤组织鲜重达到最大值,SA浓度为100μmol/L时秦艽愈伤组织干重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8635、0.2017 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鲜重和干重(P<0.05).秦艽愈伤组织SOD活性在SA浓度为150μmol/L时达到最大值,为183.95 U/g,是对照组的2.44倍;CAT活性在SA浓度为200μmol/L时达到最大值,为22.44 U/mg,是对照组的2.56倍;当SA浓度为200μmol/L时,POD活性虽有所上升,但仍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为61.16 U/mg,是对照组的0.40倍.SA浓度为100μmol/L时,秦艽愈伤组织总黄酮含量达到最大值,为0.77 mg/g,是对照组的1.35倍;SA浓度为50μmol/L时,总酚含量达到最大值,为0.98 mg/g,是对照组的1.31倍.[结论]一定浓度的SA处理下,有利于秦艽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干物质的积累;适当浓度的SA对秦艽愈伤组织SOD、CAT活性有促进作用,而添加SA会对POD活性有抑制作用;当添加SA浓度为100、50μmol/L时,分别有利于秦艽愈伤组织中总黄酮、总酚含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外源性肉碱对鲤鱼幼鱼生长性能、背肌生化组成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水产饲料中肉碱的添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50,100,150,200和400mg/kg L-肉碱组成试验饲料,饲喂平均体质量(2.5±0.5)g/尾的鲤鱼(Cyprinus carpio)幼鱼60d,试验结束后取样,测定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成活率、背肌生化组成及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白蛋白、尿素氮等指标。【结果】L-肉碱的添加量为200mg/kg时,鲤鱼幼鱼的试验末体质量、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成活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L-肉碱添加量的增大,背肌粗蛋白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粗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当L-肉碱添加量为200mg/kg时,与对照组相比,粗蛋白含量增加了11.18%,粗脂肪含量降低了12.65%,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但其与添加400 mg/kg L-肉碱试验组相比,二者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中添加L-肉碱可显著降低血浆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质量浓度,当L-肉碱添加量为150mg/kg时,总胆固醇质量浓度最低,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36.08%,差异显著(P<0.05);添加50mg/kg L-肉碱时,与对照组比较,甘油三酯质量浓度下降了50.28%,差异显著(P<0.05)。添加L-肉碱后,鲤鱼幼鱼血浆中尿素氮浓度显著下降,白蛋白质量浓度显著增加(P<0.05),当L-肉碱添加量为200mg/kg时,尿素氮浓度最低,白蛋白质量浓度最高,分别为13.49mmol/L和9.12g/L,与对照组相比较分别下降了17.49%和增加了32.56%,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外源L-肉碱可促进鲤鱼幼鱼生长,降低背肌中粗脂肪含量及血浆中尿素氮浓度,增加背肌中粗蛋白含量及血浆中白蛋白质量浓度,其中添加200mg/kg L-肉碱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砷(As)污染条件下菌根真菌对番茄植株生长和砷吸收的效应,采用盆栽法,以全生育期的番茄植株为材料,对生长在不同砷浓度土壤中的番茄植株接种菌根真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接种还是不接种处理,基质砷添加水平增加植株总根长和比根长均呈现减少趋势;砷添加浓度从0 mg/kg增加到100mg/kg时,植株根冠比增加,但砷添加浓度为200 mg/kg时,对照植株根冠比在整个生育期明显增加,而在开花期和坐果期接种显著降低了植株根冠比;添加砷显著增加地上部分和根系砷含量,加砷后结果率显著降低,未接种植株结果量明显减少且质量下降,在200 mg/kg时,接种还是未接种植株均不结果实,但加砷条件下接种降低番茄果实中的含砷量和砷吸收量。  相似文献   

15.
在实验室内采用培养皿发芽法进行了种子发芽试验,在温室内采用沙培盆栽法进行了幼苗生长试验,分别研究了NaC1胁迫对番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大,对发芽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比胚芽长、发芽率对NaCl胁迫的反应更敏感.NaCl浓度≤150 mmol/L时促进生长,NaCl浓度>150 mmol/L时抑制生长,NaCl浓度为250 mmol/L时,极显著地抑制了幼苗生长.NaC1浓度在50~200 mmol/L范围内,丙二醛(MDA)含量均极显著降低,超过200 mmol/L时,MDA含量极显著上升;250mmol/L以内的NaCl处理对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出适宜花生生长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最佳喷施浓度,为花生生产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桂花771为试材,设不同浓度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为处理,分别为多效唑(150、250、350、400mg/L)、缩节胺(200、250、300mg/L)和矮壮素(100、150、200mg/L),调查花生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生植株生长的抑制程度顺序为:多效唑〉缩节胺〉矮壮素。多效唑、缩节胺和矮壮素分别在400、250和200mg/L时对花生植株生长的抑制程度最大。经多效唑处理的桂花771单株荚果数、单株生产力、产量分别较对照降低。250mg/L缩节胺处理花生单株生产力和产量均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200mg/L矮壮素处理花生单株荚果数、单株生产力、产量达到最大值,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5.7%、23.5%和17.0%。【结论】250mg/L缩节胺和100-200mg/L矮壮素可适当降低花生植株的伸长量,提高花生产量,其中200mg/L矮壮素对花生的化学调控增产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17.
叶面喷施黄腐酸钾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以丰利德1号玉米为试材,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黄腐酸钾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腐酸钾喷施浓度低于133 mg/L时随喷施浓度的增加,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均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大于133 mg/L时随浓度的增加,夏玉米株高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均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以喷施200 mg/L黄腐酸钾处理的夏玉米株高最大,为2.21 m,与对照达极显著差异;穗粒数以67 mg/L黄腐酸钾处理最高,为542.7粒;千粒重、产量均以喷施133 mg/L黄腐酸钾的处理最高,分别为303.2 g、8 771.3 kg/hm2,分别比对照提高7.2%、12.8%,达到极显著差异。因此,夏玉米7叶期喷施黄腐酸钾的最佳浓度为133 mg/L。  相似文献   

18.
盐胁迫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盐胁迫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哥伦比亚野生型拟南芥种子为试验材料,在无菌条件下将拟南芥种子分别点种在添加50、100、150、200 mmol/L的NaCl和KCl及100、200、300和400mmol/L甘露醇的MS基本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然后对拟南芥种子的萌发情况进行统计,连续统计7d.结果表明,当NaCl、KCl和甘露醇浓度为50、50、100 mmol/L时,种子萌发率与没有盐胁迫的对照无显著差异;当NaCl、KCl和甘露醇浓度分别达到150、150和300 mmol/L时,种子萌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随着培养基中盐浓度的提高,拟南芥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所受到的抑制作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9.
赤霉素和矮壮素对水飞蓟生长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菊科植物水飞蓟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和矮壮素溶液对水飞蓟宾含量和一些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300 mg/L赤霉素处理下,水飞蓟宾的含量先下降后上升,但低于对照;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叶绿素含量、水飞蓟产量和株高均在200 mg/L时达到最高值。在100~300 mg/L矮壮素处理下,水飞蓟宾的含量、丙二醛含量、SOD、CAT、叶绿素含量均随着浓度增加而增大,而POD、水飞蓟产量和株高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碱性土壤降低植物对磷的吸收和利用,黄腐酸能活化土壤中的固定态磷。利用黄腐酸克服碱性土壤对磷的固定效应,提高磷肥利用率,为磷肥减施增效提供新途径。【方法】采用盆栽方式,以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罗拉’为供试品种,在土壤pH为6.5和8.0两种条件下,设置4个施磷(P_2O_5)水平(0、0.1325、0.265和0.53 g·kg~(-1),分别标记为0%P、25%P、50%P和100%P);在此基础上,设不添加和添加0.08 g·kg~(-1)黄腐酸两种组合(分别标记为-FA和+FA),共计16个处理。研究黄腐酸与磷肥施用在中、碱性土壤条件下对番茄植株生长、产量、品质和磷素利用的影响。【结果】碱性土壤抑制番茄植株生长,降低产量、各组织磷含量和植株磷吸收量,但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磷肥减施造成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下降,降低植物各组织磷含量、植株磷吸收量和肥料产量贡献率,但对磷肥利用率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本研究的任一种土壤条件和磷水平下,施用黄腐酸均可提高番茄对磷的吸收量,增加各组织磷含量,促进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提升。在中性土壤条件下,施用黄腐酸与否对磷肥利用率影响不显著,且降低肥料产量贡献率;但在碱性土壤条件下,施用黄腐酸可显著提升磷肥利用率和肥料产量贡献率。此外,施用黄腐酸可使中性土壤减磷处理(50%P)下番茄的生长与产量达到全磷处理(100%P)水平,并提高番茄果实品质;这种现象在碱性土壤栽培条件下更为显著。且100%P处理下添加黄腐酸能显著提高碱性土栽培番茄的生长、产量,使其达到中性土0%P处理水平。【结论】黄腐酸有利于提高番茄的磷素利用率,促进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形成,达到磷肥减施增效目的;且黄腐酸配合磷肥施用能有效缓解碱性土壤对番茄生长和产量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