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选取齐黄34等黄淮海地区推广的10个大豆品种,研究其苗期、花期和全生育期的耐涝性。结果显示,苗期、花期和全生育期淹水对大豆生长发育均造成一定影响,具体表现为叶片黄化、株高降低、生长发育延后、主根腐烂、不定根代替主根行使功能、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等,其中花期和全生育期淹水对产量影响大,苗期影响较小。在所有供试品种中,齐黄42对三个时期淹水的抗性较好,齐黄34和中黄37对花期淹水和全生育期淹水的抗性较好,冀豆17和郑92116三个时期的抗涝性较差。  相似文献   

2.
干旱胁迫下20个大豆品种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20份大豆品种,利用PEG6000模拟干旱、旱棚盆栽方式,分别统计芽期、苗期和花期发芽率、生理、叶绿素荧光等指标,收获后测定农艺性状,同时利用抗旱系数、抗旱指数、隶属值函数法综合分析抗旱性。结果表明,不同指标或方法在大豆抗旱性鉴定中的作用存在差异,不同品种不同生育期抗旱性存在差异。综合评价全生育期抗旱性,最终筛选出3个高抗旱型品种:龙品03-311、晋豆21和艾卡166;2个抗旱型品种:绥农14和铁丰8;3个干旱敏感型品种:猫眼豆、合丰47和东农594。  相似文献   

3.
正选取黄淮海地区推广的10个大豆品种(中黄37、冀豆17、齐黄1号、齐黄34、齐黄35、齐黄42、菏豆19、徐豆14、郑92116、皖豆28),研究其苗期、花期和全生育期的耐涝性。结果表明,苗期、花期和全生育期淹水对大豆生长发育均造成一定影响,具体表现为叶片黄化、株高降低、生长发育延后、主根腐烂、不定根代替主根行使功能、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等,其中花期和全生育期淹水对产量影响大,苗期影响较小。在所有供试品种中,齐黄42对三个时期淹水  相似文献   

4.
玉米杂交种苗期抗旱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玉米杂交种苗期抗旱性的鉴定指标,进一步筛选出苗期抗旱性强的玉米品种。[方法]以河北省主推和新审定的20个玉米杂交种为材料,通过苗期沙培试验,测量苗期根条数、根长、根表面积、根系平均直径、根体积、总生物量、鲜重根冠比、干重根冠比8个根系性状。[结果]干旱胁迫对苗期8个根系性状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根长、根表面积和干重根冠比在不同品种间和不同处理间均表现显著差异,可作为抗旱指标。综合3个抗旱指标的分类结果,认为农单08-5为强抗旱品种,伟科702和郑单958为中度抗旱品种,先玉335为弱抗旱品种。[结论]该研究筛选出苗期抗旱性玉米品种,为玉米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选用来自黄淮海地区不同抗旱类型 (强抗、中抗、弱抗或不抗 )大豆种质资源 2 5个 ,采用盆栽试验法 ,对其根系的主要数量特征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 ,黄淮海地区不同抗旱类型大豆品种间根系特征存在着基因型的本质差异 ;根系特征中不同性状对大豆抗旱性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根总数、根总长度较大的品种表现抗旱性较强的趋势下 ,新生根数目与大豆抗旱性关系比较密切 ;苗期根系特征特别是根总数、根总长度、2级侧根数目与后期平均抗旱指数极显著相关 ,因此认为这 3个性状可作为大批量材料抗旱性筛选的早期形态指标。  相似文献   

6.
研究利用转TaDREB3a基因株系T4代大豆植株与野生型植株开展PEG模拟干旱处理和PCR鉴定,获得5个阳性TaDREB3a过表达株系。于苗期和花期分别干旱处理,根据表型及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利用抗旱隶属函数值对5个转基因株系划分抗旱级别,同时分析株高、根长、荚数、粒数等农艺性状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大豆株系花期极其敏感,不适合在花期鉴定抗旱性,苗期适合抗旱材料鉴定;通过各生理指标与抗旱级别划分以及相关农艺性状显著性分析,最终确定株系HL16-16-6、HL16-17-1为高抗品系,为抗旱材料鉴定及抗旱品种培育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不同年代大豆品种根系性状演化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采用盆栽方法,对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42份不同年代大豆品种的根系性状进行了趋势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年代大豆品种根系性状存在差异,20世纪50~90年代,大豆品种的主要根系性状在苗期、花期、鼓粒初期3次取样中均表现为随年代推进而呈增加趋势,20世纪90年代品种根系最发达。大豆品种根系的演化向根重增加,根体积扩大,根表面积增加和侧根长度增长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水分胁迫对玉米杂交种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绿素含量是反映植物抗旱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研究玉米杂交种的抗旱性,筛选出抗旱性较强的玉米杂交种用于生产,本研究选用7个玉米杂交种,在遮雨棚中进行盆栽试验,通过控制浇水,研究水分胁迫对玉米杂交种叶绿素含量及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期干旱处理的叶绿素a,总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b分别为5.464 mg/L,7.853 mg/L和2.286,均高于苗期干旱处理(分别为2.373 mg/L,4.769 mg/L和0.990)。在不同干旱处理进程中,苗期干旱有利于叶绿素b含量的提高,而在花期干旱中,随着干旱处理时间以及玉米的逐渐成熟,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在不同杂交种间,无论是苗期干旱处理,还是花期干旱处理,长城706的叶绿素含量最高,苗期干旱处理下,其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总叶绿素含量分别为8.831,3.705,12.533 mg/L,花期干旱处理下,三者分别为12.608,4.277,16.881 mg/L;长城799,农单5号、北玉16号、海禾1号次之;而路单8号和会单4号的叶绿素含量最低。而叶绿素a/b在苗期干旱处理、花期干旱处理进程中,以及在不同品种间均无明显变化。由于叶绿素含量的高低可以反映不同玉米品种对水分胁迫的敏感程度,因此,从干旱处理中的叶绿素含量变化可以看出,长城706的抗旱性最强,长城799,农单5号、北玉16号、海禾1号的抗旱性较强,而路单8号和会单4号的抗旱性较差。叶绿素含量可以作为筛选玉米品种抗旱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干旱的自然特点是小麦生育前期干旱,生育后期多雨。本文采用盆栽试验模拟黑龙江省干旱和半干旱的土壤水分特点,对不同类型的5个品种进行抗旱性特点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品种抗旱性是一个复杂的特性、是各种性状的综合表现。一般可用抗旱系数的大小表示抗旱性强弱。抗旱类型品种在干旱处理中,其地上部植株表现较高,分蘖力强且成穗率高。小穗着生稀,穗部结构,主穗粒数、主穗粒重、千粒重、有效小穗数受干旱影响较轻。抗旱品种的地下部分在干旱处理下,表现为根系长、生育前期根数多、根较重、体积大。植株生长的动态,苗期地上部生长缓慢、地下部伸长快。据此,提出了品种抗旱性鉴定的重要标志性状。  相似文献   

10.
干旱胁迫对超高产大豆品种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盆栽试验条件下,以超高产大豆品种新大豆1号、中黄35号、铁丰31号、普通大豆品种铁丰33号为试验品种,分别在R1-R2、R3-R4、R5-R6期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并测定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条件下各品种的根系活力、根系干重、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及产量等。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处理都会降低超高产大豆品种的根系活力和根系干重,干旱胁迫对铁丰31号超高产大豆品种的根系活力和干重影响最小,对普通品种铁丰33号的影响最大,各品种根系活力和干重均在R4期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普通品种铁丰33号下降的速度最快;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对超高产大豆品种产量形成的影响有所不同,全生育期均表现抗旱的超高产品种为铁丰31号,而各超高产大豆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有所不同,超高产大豆品种的抗旱能力强于普通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不同小麦品种苗期抗旱性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省目前6个主推品种为材料,研究干旱胁迫及复水对小麦苗期生长的影响,并基于灰色系统关联分析评价不同品种苗期的抗旱性以及复水补偿性的优劣。结果表明,干旱胁迫9天,鲁原502、济麦22、烟农19和山农20的根系干重和根系长度增加,汶农14和泰农18的降低;各品种地上部茎叶干重、总生物量、叶面积和SPAD值降低,根冠比增加。复水18天,各品种性状表现与胁迫9天的趋势一致。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6个品种的7个性状进行综合描述和量化评估,结果显示:在干旱胁迫9天后,综合抗性较好的品种有济麦22、烟农19和鲁原502,汶农14表现较差;而复水18天,鲁原502和烟农19的顺序变换,表明鲁原502同时具有比烟农19更高的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不同大豆品种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和酚酸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俊英  王敬国  许永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27-7129,7131
采用室内砂培方法,对3个大豆品种的根系分泌物进行了收集、浓缩,对比其有机酸和酚酸物质种类和数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感病大豆品种合丰25号根系分泌物中的主要有机酸种类丰富,含量高;抗病品种绥农10号和抗线2号根系分泌物中主要有机酸种类单一,含量低。随着生育期的变化,感病品种合丰25号的有机酸总量在花期达到最高,以后逐渐下降;绥农10号的有机酸变化趋势与之相似;抗线2号在花期达到最高,苗期最低。感病大豆品种合丰25号在苗期根系分泌物中发现对羟基苯甲酸和香草酸两种酚酸,对羟基苯甲酸含量在鼓粒期最高,其次是苗期和花期,成熟期最低。两个抗病大豆品种成熟期前的根系分泌物中仅检测到对羟基苯甲酸,其含量以花期或鼓粒期最高,苗期和成熟期最低。  相似文献   

13.
大豆苗期抗旱性与根系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抗旱性强、中、弱的大豆品种各4个,研究苗期抗旱性与根系生长,胚轴伸长的关系。结果表明:抗旱性强的品种发很早,主根长,侧根数量多,侧根总长度长,胚轴长,成苗率高。在干旱条件下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干旱对不同玉米品种苗期根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抗旱性不同的23个玉米品种为试材,用20%PEG溶液对幼苗进行模拟水分胁迫,研究了干旱胁迫下苗期根系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及其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苗期干旱导致根冠比和根系活力呈升高趋势,耐旱性品种升高幅度最大。苗期干旱,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且耐旱性品种升高幅度大于中等耐旱和不耐旱品种;根系中MDA含量均增加,且耐旱玉米品种丙二醛(MDA)含量增量最小。本研究认为耐旱型玉米品种苗期根系在干旱胁迫下优势的内在机制是根系活力和清除活性氧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5.
干旱条件下大豆叶片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大豆品种抗旱机制,筛选抗旱材料,以合丰42和合丰47为例,研究干旱对大豆叶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严重影响大豆的叶绿素含量、植株叶面积的大小等大豆叶片性状,进而影响大豆光合作用,导致大豆干物质积累量降低,从而产量降低。干旱对大豆的影响机理分析,对大豆抗旱机制有更全面的了解。说明不同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对抗旱性及后期产量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每个与抗旱性有关的农艺性状对大豆抗旱性起着重要作用,对于筛选大豆抗旱性材料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采用直立滤纸卷法,对56份棉花品种(系)在PEG-6000胁迫下的发芽势、发芽率、胚根长、胚芽长、根冠比等10个萌发性状指标进行测定,通过模糊隶属函数法对56份棉花品种(系)的抗旱性进行排序,从中挑选出抗旱性较强的2个品种——新陆早27号和新陆早9号、抗旱性较差的2个品种——新陆早50号和新陆早10号及抗旱性适中的2个品种——新陆早5号和新陆早19号,并进行苗期和蕾期干旱处理,分析其干旱存活率及干旱胁迫下干物质积累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棉花萌发期抗旱性与苗期和蕾期抗旱性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李曼 《现代农业》2010,(5):42-44
为探讨不同抗旱性大豆品种对施氮肥量的反应,本试验从大豆根系生理指标角度出发,研究不同施氮肥量对不同抗旱性大豆根系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N4水平上各抗旱性品种大豆根系活力、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均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8.
干旱胁迫对不同生育期大豆叶片质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抗旱性不同的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的方法进行干旱处理,研究了干旱胁迫对不同品种和同一品种不同生育时期大豆叶片质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前期,大豆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都呈缓慢递增的趋势,但增幅较小,而后期增幅明显;在同一品种的不同生育时期大豆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增幅不同,花荚期大于苗期。  相似文献   

19.
苗期干旱胁迫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与耐旱材料的筛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大棚网室人工控制水分条件下,研究苗期干旱胁迫对33份大豆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大豆苗期的生长发育产生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延长,对照与处理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不同的品种、不同性状对干旱的反应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用综合抗旱系数方法筛选出牛黄豆、凤山夏青豆、坡稔黄豆等抗旱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不同抗旱性花生品种的叶片形态及生理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筛选叶片抗旱相关性状,探索性状指标大小的评价方法,揭示不同抗旱性花生品种抗旱的叶片形态及生理机制。【方法】以12个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控水条件下,于苗期及结荚期给予干旱胁迫及正常灌水对照2个土壤水分处理,苗期处理以盆栽种植方式进行,称重法控水,结荚期处理在池栽条件下进行,测墒补灌法控水,控水期间以电动防雨棚遮雨。测定苗期干旱及正常供水对照的叶片组织结构、厚度、比叶重、叶面积、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等叶片性状指标,对比分析上述叶片性状与花生品种抗旱性的关系,以性状指标大小评价不同花生品种抗旱的叶片机制,以生物量抗旱系数评价苗期抗旱性,以收获期产量抗旱系数评价结荚期抗旱性。【结果】通过2年的试验发现,干旱胁迫下,不同花生品种生物量抗旱系数及产量抗旱系数有显著差异,苗期与结荚期抗旱性基本一致。根据产量抗旱系数可将12个花生品种抗旱性分为强、中、弱3级,抗旱性强的品种为A596、山花11号、如皋西洋生,花育20号、农大818、海花1号、山花9号和79266为中度抗旱品种,抗旱性弱的品种有ICG6848、白沙1016、花17和蓬莱一窝猴。干旱胁迫改变了叶片组织结构,降低了单株叶面积、功能叶面积、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增加了比叶重。不同抗旱性花生品种叶片性状有显著差异,抗旱性强的品种在对照及干旱胁迫下均具有较高的叶片厚度、栅/海比、比叶重、单株叶面积、光合速率。干旱胁迫下,较大的叶片栅/海比值、比叶重和光合速率是如皋西洋生和山花11号抗旱的叶片机制;山花9号与花育20号较大的单株光合面积,A596较大的光合速率是它们重要的抗旱机制。相关分析表明,干旱胁迫下的叶片栅/海比、比叶重、单株叶面积和光合速率与品种抗旱系数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结论】山花11号和79266分别可作为花生强、弱抗旱性鉴定的标准品种。花生出苗后10 d进行40%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干旱处理,持续胁迫14 d时的叶片栅/海比、单株叶面积、比叶重和光合速率可鉴定花生种质的叶片抗旱能力。正常灌水条件下,始花期的栅/海比、单株叶面积、比叶重也能反映花生叶片的抗旱级别。山花11号可作为花生叶片优异抗旱性状鉴定的标准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