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喜德山地乌骨鸡是当地山区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经人为和自然选择,从本地土鸡中选育出来的具有乌皮、乌肉、乌骨,善于在山地林间自由觅食,抗病力和适应性强,肉蛋兼用的品种类群。由于人们习惯性地将喜德本地乌骨鸡称为喜德山地乌骨鸡,故将此品种类群暂定名为喜德山地乌骨鸡。喜德山地乌骨阉鸡是将60~70日龄,体重在0.75~1.25kg,已有踩踏母鸡行为的山地乌骨公鸡,经外科手术摘除睾丸去势后,育肥成为供屠宰和食用的阉鸡。  相似文献   

2.
肉用型乌骨鸡是采用丝羽乌骨鸡、本地柴鸡和山地乌骨鸡进行三元杂交,然后横交固定,运用家系育种的方法经5年4个世代的选育、提高及扩群,培育而成的新品系.新育成的肉用型乌骨鸡品系集丝羽乌骨鸡的药用、滋补功能,本地柴鸡的适应性,山地乌骨鸡的肉用性能等优势于一体,既具有营养、滋补、药用功效,又具有耐寒冷气候的特点.现将肉用型乌骨鸡和丝羽乌骨鸡、本地柴鸡、山地乌骨鸡生产性能比较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塞北肉用型乌骨鸡是由河北北方学院,通过丝羽乌骨鸡、山地乌骨鸡、本地柴鸡三元杂交选育而成的。历经五年的工作。选育成了一个遗传性状较为稳定,生产性能显著提高,具备了丝羽乌骨鸡的“十全”特征,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并适应冀西北地区寒冷气候条件等特征的塞北肉用型乌骨鸡品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山地乌骨鸡     
山地乌骨鸡是四川盆地南部与滇北高原交界地区,经过长期自然选育形成的具有与原产地江西、福建“丝羽乌骨鸡”一样价值的药、肉、蛋兼用地方珍禽,在四川筠连、沐川、兴义、叙永及云南盐津等县广泛分布。山地乌骨鸡的饲养数量占该地区养鸡总数的20~30%,目前估约饲养100万只。  相似文献   

5.
金湖乌骨鸡因原产于泰宁县国家级名胜风景区金湖而得名。金湖乌骨鸡体态优美,结构紧凑,且皮、肉、骨及内脏皆呈灰黑色,耐粗饲、适应性强、肉质鲜美,是当地农民喜爱饲养的鸡种。1产地及饲养现状金湖乌骨鸡原产于泰宁县西南部山区,金溪河中游,即池潭水库周边,国家级旅游重点开发区———梅口、大布、杉城等山地一带。境内山高林密,坡陡溪急,峰峦重迭。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7℃,降水量丰富,年降水量1775mm。当地农民饲养猪、牛、鸭外,尤其喜欢饲养乌骨鸡。群众历来以饲养本地乌骨鸡来滋补身体和赐…  相似文献   

6.
莆田平原地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很适合乌骨鸡饲养业的发展。我场位于莆田平原的南洋沿海地区,近几年在发展畜禽业的同时,开始发展乌骨鸡特禽养殖,规模由每批500多羽,发展到年提供社会乌骨鸡3000到5000多羽,收到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特别是1994年养殖乌骨鸡6802羽,上市出栏5846羽,全期饲养95~102天,平均每羽重1.163公斤,加上市场价格看好,平均每羽净赚3.98元,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在饲养和发展中,也遇到许多制约因素,为此,我们在原有饲养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对策,供参考。1选好鸡舍,实行高楼分栏圈养…  相似文献   

7.
采用四川山地乌骨鸡和丝羽乌骨鸡0~12周龄生长发育资料和13周龄屠宰性能资料,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品种性能,揭示各品种生长发育规律.结果显示山地鸡料肉比、增重能力和屠宰性能均明显优于丝羽乌骨鸡;两品种公鸡的屠宰性能总体优于母鸡.推测山地鸡和丝羽乌骨鸡最佳屠宰时间分别为16周龄和14周龄.本试验为品种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四川山地乌骨鸡是1996年经四川畜牧食品局品种鉴定委员会命名的一种珍稀家禽,以皮乌、肉乌和骨乌而得名,是群众喜养和爱食的肉药兼用型鸡,是经长期自然选择、闭锁繁殖和严格的多代选育形成的地方优良品种。一.产区及分布四川山地乌骨鸡主要产于四川省兴文县,珙县...  相似文献   

9.
塞北乌骨鸡生长发育规律及生长曲线拟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塞北乌骨鸡是通过丝羽乌骨鸡、山地乌骨鸡、本地柴鸡杂交选育而成,生产性能显著提高。试验用logistic非线性动物生长模型拟合了塞北乌骨鸡1~14周龄的平均体重,进行生长曲线分析,结果表明:logistic方程能很好地拟合塞北乌骨鸡的生长过程,拟合度均在0.99以上,其生长的拐点时间为8.80周龄,拐点体重为744.75 g,极限体重参数1489.50 g。90日龄肉用性能达到上市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明四川山地乌骨鸡黄羽系快、慢羽群体羽毛与体重早期发育的关系,试验测定了1~35日龄四川山地乌骨鸡黄羽系的主翼羽、覆主翼羽、尾羽羽毛长度及其体重并鉴定快、慢羽基因型。结果显示:四川山地乌骨鸡黄羽系在21日龄之前快羽鸡主翼羽长度显著或极显著长于慢羽鸡(P0.05或P0.01);整个试验周期中,3日龄快羽鸡的覆主翼羽显著长于慢羽鸡(P0.05),而在14和21日龄等长慢羽鸡的覆主翼羽显著长于快羽鸡和典型慢羽鸡(P0.05);快、慢羽鸡14日龄开始出现尾羽,在14、21和28日龄,快羽鸡的尾羽显著长于慢羽鸡(P0.05),35日龄等长型慢羽鸡的尾羽显著长于典型慢羽鸡(P0.05);5日龄等长慢羽鸡体重显著高于快羽鸡(P0.05),14日龄典型慢羽鸡的体重显著大于快羽鸡(P0.05),21日龄之后典型慢羽鸡体重显著高于等长慢羽鸡和快羽鸡(P0.05);表型鉴定为慢羽的群体中有5只基因型鉴定为快羽,表型鉴定为快羽的群体基因型鉴定均为快羽,基因型鉴定结果与表型鉴定吻合率达91.7%。研究表明,通过主翼羽与覆主翼羽的相对长度及基因型鉴定,可在1日龄有效判断四川山地乌骨鸡黄羽系快、慢羽个体,结果为建立四川山地乌骨鸡黄羽系快、慢羽亚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黑羽乌骨鸡是我国特有的珍禽新种。它具有很高的食用、滋补、药用及观赏价值。今年春末南宁市农牧渔业局引进3055羽初生雏安排在郊区义梅水库饲养,结果发现该鸡生活力强,成活率高。现将饲养情况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一、黑羽乌骨鸡的外貌黑羽乌骨鸡的显著特点是“全身乌  相似文献   

12.
不同饲养条件下乌蒙乌骨鸡饲喂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乌蒙乌骨鸡是我区重要的地方鸡种质资源,原产于织金县偏远农村,长期的自然选择使得该鸡耐受年均温13.1℃,极端低温-4℃和相对湿度80%以上的恶劣自然气候条件,以及农村粗放的饲养管理,经毕节地区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组群进行系统选育之后,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明显提高,肉质性状更加优良,为验证选育后乌蒙乌骨鸡在农村饲养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关向晖 《兽医导刊》2016,(16):236-236
乌骨鸡又名药鸡、武山鸡、羊毛鸡、绒毛鸡、松毛鸡、黑脚鸡、丛冠鸡、穿裤鸡、竹丝鸡、丝羽鸡。乌骨鸡是我国优良的品种和我国禽类基因库的宝贵资源。体型外貌独特,性情温驯,适应性强,在国际标准品种中被列为观赏型鸡,世界各地动物园纷纷引入作为观赏型禽类。是我国特有的优良药用珍禽,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以其为原料生产的药品、补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乌骨鸡以羽色分有白、黑、杂花三个品种,其中白羽乌骨鸡饲养十分普遍。  相似文献   

14.
山地乌骨鸡是四川盆地南部与滇北高原交界地区长期自然选育形成而不见《四川省家畜家禽品种志》(1987年)及《中国家禽品种志》(1989年)记载的药、肉、蛋兼用地方珍禽,目前数量估约100万只。  相似文献   

15.
乌骨鸡营养价值高,具有当地湘黄鸡无法比拟优点,存在较大市场需求。本文通过开展衡南地方特色珍稀禽类乌骨鸡与祁东县洋湖原生乌骨鸡杂交选育出的优良地方新品种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研究,探讨生态型乌骨鸡在南方丘陵地区优质山地、林地、茶园和果园放牧养殖条件有效地利用生产资源,自由觅食,寻找自身所需的矿物质,增强体制,减少疾病,减轻养鸡业带来的环保压力,降低饲养成本,达到绿色生态健康养殖目的,实属山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条快捷、有效途径,从而实现以产业发展带动当地养殖户致富。  相似文献   

16.
山地乌骨鸡     
山地乌骨鸡是四川盆地南部与滇北高原交界地区长期自然选育形成的,具有与原产江西、福建的丝羽乌骨鸡(《中国家禽品种志》)一样价值的药、肉、蛋兼用地方鸡种,在四川筠连、兴文、沐川、叙永、珙县、高县及云南盐津等县广泛分布,尤以筠连团林、盐津牛寨、沐川大楠、兴文大坝等地闻名。这种鸡占该地区养鸡总数的20%~30%,约100万只。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利用雪峰乌骨鸡,本文分析了雪峰乌骨鸡群体的隐性白羽等位基因(C,TYR)、显性白羽等位基因(I,PMEL)、扩展等位基因(e,MC1R)、乌肤等位基因(FM,EDN3)、绿壳蛋等位基因(O,SLCO1B3)、羽速等位基因(K,PRLR)的基因型分布情况。结果显示雪峰乌骨鸡群体主要是快羽类型的品种,其中白色羽雪峰乌骨鸡群体中存在隐性白羽和显性白羽两种突变类型。雪峰乌骨鸡乌肤性状的形成与丝羽乌骨鸡的遗传基础一致,绿壳蛋性状的形成同样是由于EAV-HP的插入导致,但是其插入位置与前人研究结果稍有不同。上述结果为雪峰乌骨鸡相关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提供了基础,可以加速雪峰乌骨鸡上述性状的选育进程。  相似文献   

18.
冠形选育对泰和乌骨鸡生长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现代家禽家系育种法,在黑白两种羽乌骨鸡中各选育一个复冠、一个单冠共四个品系。结果表明,单冠系在生长速度和产蛋性能上都有较好表现  相似文献   

19.
四川山地乌骨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川山地乌骨鸡是1996年经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品种鉴定委员会命名的一种珍稀家禽,以皮乌、肉乌和骨乌而得名,是群众喜养和爱食的肉药兼用型鸡,是经长期自然选择、闭锁繁殖和严格的多代选育形成的地方优良品种。 一、产区及分布 四川山地乌骨鸡主要产于四川省兴文县,分布于珙县、筠连、高县、江安、叙永等县。产区地形复杂,山地丘陵、低山、中山地貌均有,海拔在500-2000米,气候温和,降雨充沛,霜雪少有,适合多种畜禽生长。  相似文献   

20.
凉山黑羽毛乌骨鸡生产于四川凉山南部金沙江流域中低山干热河谷地区和山地区域,以宁南,会东等县居多,是这一特殊自然,地理生态环境下形成的原始珍禽鸡种,本次调查测定表明:凉山黑羽乌骨鸡不仅具有乌皮,乌骨,乌肉的典型特征,而且从体尺,体重,前期生长速度,产肉性能,乌黑度表现等均有别于四川山地乌骨鸡,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