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查明某养殖场竹鼠发病的原因,通过剖检观察病理变化;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分离菌通过生化试验、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及致病性试验进行综合诊断.结果:剖检病死竹鼠可见皮下严重出血,心脏肿大,心包有明显积液,心脏表面血管充血,肝脏淤血、肿大、边缘呈锯齿状、颜色为暗黑色,肾脏肿大伴有点状出血;从病料中分离...  相似文献   

2.
山东鲁西南地区某一饲养户饲养的蒙山黑羔羊(地方品种).于23日龄出现了以下痢、血便.剖检以小肠粘膜出血、败血为主要病症的肠炎。经临床诊断并进行了病原体的分离与血清型的鉴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确诊某猪群猪痢疾短螺旋体病,本实验对疑似病例剖检采集结肠粘膜样品,涂布于TSA血平板,37℃严格厌氧培养5 d,进行细菌分离鉴定,获得β溶血的分离株。分离株通过瑞氏-吉姆萨染色、扫描电镜观察和PCR检测,鉴定为猪痢疾短螺旋体。病理组织学显示:结肠呈现严重的卡他性炎症、产生大量粘液、血管充出血和粘膜坏死。高倍镜下显示:肠上皮细胞之间粘结疏松,胶原纤维溶解、断裂。结果表明,该猪群感染猪痢疾短螺旋体,病原菌侵害结肠和盲肠粘膜组织,造成严重损伤。  相似文献   

4.
1992年2月,某地区几个养兔场断奶前后的仔兔先后发生以呼吸困难、精神沉郁和急性死亡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主要剖检病变为肺脏充血、水肿和出血斑、气管及喉头粘膜充血、出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我们对该病的病原进行了分离,并鉴定为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对陕西省珍稀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送检的2只病死朱鹮进行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剖检可见肝脏肿大,有出血斑,腺胃有大小不一溃疡灶,溃疡灶可见暗黑色线状虫体,十二指肠和泄殖腔有不同程度出血;经病原分离鉴定为沙门菌感染,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某鸡场5天龄伊沙雏鸡群暴发以肺部充血出血,并有散发性黄白色结节为主要剖检特征,死亡率为16.6%的疫病.经实验室的病原分离,生化试验测定和血清学鉴定,确诊为鸡白痢沙门氏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7.
某养鸡场饲养的肉仔鸡发生了一起以全身粘膜和浆膜出血,淋巴系统肿胀、出血和坏死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通过对病死鸡的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病毒分离、分离毒株血凝试验、中和试验、动物回归试验,最终确定该鸡场发生了鸡新城疫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8.
2001年12月,某养殖户饲养的獭兔发生了一种以急性腹泻、排黑色水样便、脱水、胃肠粘膜出血、脱落、溃疡为特征的疾病,经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确诊为魏氏梭菌病.  相似文献   

9.
1997年 10月青海某鹿场的鹿突然发生死亡 ,经剖检、细菌学培养、细菌分离鉴定及毒力测定 ,诊断为由奈瑟氏双球菌 (Diplococeusneisseria)引起的鹿双球菌病 (Diplococeosis)。1 发病情况该病呈散发 ,1月内相继死亡 5只成年马鹿和 1只成年梅花鹿 ,均表现为突然死亡。2 尸体剖检肝肿大质脆 ,脾脏出血 ,心外膜出血 ,心血凝固不良 ,肺脏有多量出血斑 ,真胃出血 ,胃、肠粘膜脱落 ,肠腔内有多量含血内容物。3 微生物学诊断3 1 细菌分离 :分别采取心血、肝、肺、脾接种普通肉汤和厌气肝汤增菌培养 ,37℃ 18h…  相似文献   

10.
昌图县朝阳镇尹某饲养肉鸡1000羽,2005年5月24日(27日龄)发病,发病率7.5%,死亡率4.2%。该鸡群曾于7日龄和21日龄分别采用滴鼻、点眼、饮水接种新城疫Ⅳ系弱毒疫苗。1临床症状及剖检所见病鸡精神沉郁,厌食,张口呼吸,气喘,咳嗽,有呼吸罗音;下痢,排黄绿色稀便;歪头扭颈,站立不稳,翅下垂,瘫痪。剖检可见气管内有很多粘液,气管环轻度充血、出血;心冠脂肪有针尖大出血点;腺胃肿胀,有少量出血;肠道粘膜孤立淋巴滤泡肿胀、出血;两侧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泄殖腔条纹状出血。2诊断血凝抑制试验呈新城疫阳性,结合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诊断为肉鸡非典型…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2019年六盘水地区林下生态养鸡场主要疫病的发生与流行情况,试验采用剖检病变观察、细菌分离鉴定和病原核酸检测等方法对该地区盘州市、六枝特区、水城区和钟山区林下规模养鸡场主要疫病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剖检可见发病鸡的病变主要是肝脏显著肿大,肺脏瘀血、出血,心包积液和腺胃乳头水肿、出血;分离鉴定得到的细菌主要是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沙门菌、多杀性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D群鸟链球菌,检出率分别是32.65%、13.27%、4.08%、20.41%和12.24%;PCR检出的主要病毒/支原体是禽白血病病毒(ALV)、马立克氏病病毒(MDV)、鸡毒支原体(MG)、新城疫病毒(NDV)、安卡拉病毒(FAdV)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检出率分别是37.76%、12.24%、32.65%、9.18%、7.14%和3.06%。说明林下养鸡存在多种病原感染,需加强对林下养鸡疫病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12.
齐市某个体养鸽户于1998年4月购进40只信鸽,当饲养至45日龄时,突然发病,食欲不振,排稀便,最后痉挛而死。3d内共发病10只,死亡6只,发病率为25%,死亡率为15%。经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病。1临床症状病鸽精神沉郁,羽毛蓬松,食欲不振,排稀便,死前痉挛。2病理变化对6只死鸽进行了剖检,其病理变化是:皮下发绀;肝质脆,有针尖大灰白坏死点;脾微肿;心外膜有针尖大出血点;肾肿大;食道粘膜光滑;胃粘膜脱落,肌胃内膜下有条状出血斑,肠内容物红色,十二指肠粘膜出血水肿,盲肠粘膜出血,泄殖腔粘膜有出血点;气囊有…  相似文献   

13.
1 野岩羊羊快疫1例 1994年12月,动物园一只野岩羊,全身抽搐神经症状而急性死亡。经检菌试验,分离一株腐败梭菌,确诊为羊快疫。1.1 剖检 肝肿胀,较硬,有点状出血,切面有多量血液;肾脏髓质出血,其中左肾较为严重;肺出血,呈大理石样花纹;肠系膜、网膜血管充血,真胃及肠道粘膜出血;12指肠粘膜有7.8×1cm坏死灶,胃和肠道膨胀充满内容物和  相似文献   

14.
为了鉴定引起大白鹅死亡的病原,对两只病死的大白鹅进行临床剖检与无菌采集肝脏和心脏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试验通过临床剖检、分离培养、培养特性鉴定、生化试验和16S rRNA PCR等方法进行鉴定,用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和抑菌试验,用腹腔注射法进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从两只病死鹅的肝和心中分别分离得到4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相似文献   

15.
2008年3月广东佛山地区等6~14日龄北京鸭发生了一种类似于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的疾病,死亡率40%~60%,病鸭表现为突然发病,抽搐并很快死亡;剖检可见肝肿胀,其表面有出血点、出血斑,胆囊充盈,肾轻度瘀血,取病死鸭肝做细菌分离培养,结果为阴性;经病毒分离从病料中分离到1株病毒(编号为FS株),经过鸭胚血清中和试验与Ⅰ型鸭肝炎病毒阳性血清无交叉中和反应,初步鉴定为新型鸭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16.
一.发病情况发病的蛋雏鸡是山东省滕州市城头镇某养殖户于2003年9月10日从滕州市某孵化场购进的海赛克品种,共4000只,自购进第1天至第6天,平均每天死亡百余只,日死亡率2-3%。二.临床症状病鸡主要表现精神沉郁、张口吸气、翅下垂、站立不稳、身体摇晃、有的瘫痪、扎堆。三.剖检变化剖检10余只病死雏鸡,其主要病理变化为:腺胃乳头有个别的出血,肌胃角质膜易剥离,角质膜下层有出血点,十二指肠粘膜充血出血,盲肠扁桃体出血,直肠粘膜有点状或条纹状出血。心冠脂肪有点状出血。喉头和气管充血出血。脑膜呈树枝状充血,有的有出血点。四.诊断根据临…  相似文献   

17.
2018年12月18日某养殖场163日龄鸡群突然发病,出现肿脸、流鼻汁、咳嗽、甩鼻等现象,剖检发现鼻腔有脓液,鼻腔粘膜出血,卵黄性腹膜炎。实验室检测PCR鉴定为鼻炎,细菌分离鉴定为大肠杆菌,综合确诊为传染性鼻炎继发大肠杆菌。治疗采取个体和大群磺胺间甲氧嘧啶和泰乐菌素相结合,另配伍优力健清解合剂和卡巴匹林钙,并用传染性鼻炎疫苗进行强制免疫,治疗后效果明显,1周后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8.
1990年12月,枣庄市某种鸡场,从北京引进艾维茵父母代种母雏2500羽,在55—60日龄时,雏群发生一种以排暗黑色或混有血液、小肠壁出血和粘膜坏死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死亡率达15%,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分离培养,诊断为魏氏梭菌引起的鸡肠毒血症。  相似文献   

19.
家兔氟中毒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家兔分别灌服 2mg/kg,5mg/kg,1 0mg/kg ,的氟化钠 ,成功复制出家兔亚急性氟中毒的模型。试验家兔于 6~ 1 0d内死亡。其剖检主要病变为心肌质地变软 ,心肌、肝脏表面有部分淤血和轻度出血 ;肾脏被膜易脱落 ,肿胀和部分出血 ;胃肠粘膜易脱落或出血 ;可视粘膜苍白等症状。其病理组织学变化为肝细胞空泡变性、颗粒变性 ,局部坏死 ,核溶解、消失 ,部分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肾小球肿胀出血等变化  相似文献   

20.
1 发病情况某鸡场共饲养商品肉鸡 1 5万只 ,全部为外调鸡苗。新城疫 10日龄首免 ,32日龄二免。鸡群初期生长良好 ,1月龄成活率为 98 4%。二免后因气温下降 ,鸡群出现轻度呼吸困难 ,喘鸣音。采食量减少 ,精神萎顿 ,软颈 ,后出现下痢 ,排黄绿色粪便等症状 ,并陆续死亡。从 40日龄开始 ,死亡数量猛增日死亡率在 1%~ 1 5 %之间 ,用禽喘灵、红霉素治疗未见好转。2 剖检变化剖检病死鸡 10只 ,均见肌胃和腺胃交界处粘膜充血 ,腺胃乳头环状出血 ,粘膜潮红 ,肌胃粘膜皱襞充血、有出血斑 ,十二指肠弥漫性出血 ,回肠上有枣核样突起的坏死溃疡灶 ,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