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要正确处理湘化村村委会与部分村民之间的土地纠纷,首先必须明确该土地纠纷到底是属于何种性质的纠纷,即是属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还是属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湘化村村委会之所以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无偿使用一组部分村民原享有承包经营权的土地,另行发包给其他村民,是因该部分村民已经转为非农户  相似文献   

2.
以“三权分置”为遵循一是落实集体所有权,就是要积极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实现方式,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初级阶段实际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二是稳定农户承包权.就是确保在承包期内,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强迫农民放弃承包的土地.不论承包经营权如何流转,集体土地承包权都属于农民家庭,其他任何主体都不能取代农民家庭的土地承包地位。三是放活土地经营权,进一步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在土地流转中的相互权利关系和实现形式.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纠纷调解仲裁体系。  相似文献   

3.
《农家顾问》2014,(12):8-8
1.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 完善承包合同,健全登记簿,颁发权属证书,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保护,为开展土地流转、调处土地纠纷、完善补咕政策、进行征地补偿和抵押担保提供重要依据。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原则上确权到户到地,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也可以确权确股不确地。切荬维护妇女的土地承包权益。  相似文献   

4.
薛平 《甘肃农业》2011,(1):45-45,47
近几年,由土地承包、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而引发的权属纠纷,承包经营权纠纷,侵犯妇女、儿童权益纠纷等时有发生,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加快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土地纠纷调解仲裁新机制,已成为有效化解农村土地承包与流转的纠纷与矛盾、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集安市自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工作以来,共受理土地承包纠纷案件385起,仲裁56起,调解332起,为331名出嫁女重新要回土地承包经营权,为443名农民追回应得的征占土地补偿费。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工作的推行,对于解决土地承包纠纷,维护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化解工作,笔者在遵义市红花岗区进行了调研,经分析归纳,该地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可归结为4种类型:人与集体的纠纷、不同承包户之间的纠纷、同一承包户不同成员的纠纷、土地流转中产生出纠纷。经总结,认为该地区纠纷化解,重点应采取调解的方式,力求解决在村里,调解工作中要注意到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抵押等法律限制,要耐心兼听各方意见,要弄清情况,准确应用法律法规,及时化解纠纷。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速度逐步加快, 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非农收入的增加和对土地依赖性的减弱, 在充分行使土地承包经营权能方面取得的进步。但受到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土地权属不清等因素的影响, 土地流转纠纷也日益凸显,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制约现代农业发展。文章对东营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流转纠纷进行了调查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调解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仲裁中的重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地区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问题较为常见,其产生原因相对较多。因此,仅选用单一的法律仲裁无法有效解决诸多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问题。此时便需要及时将调解有效地融入到现有仲裁工作中,通过有效的调解与分析来做好土地纠纷仲裁方案,从而在仲裁过程中承包双方均能有效受益,以便于发挥出调解在土地承包经营权仲裁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宣威市在省农业厅、曲靖市农业局的支持下,建立了土地纠纷仲裁庭,健全了土地纠纷仲裁制度,规范了土地纠纷调处程序,强化了纠纷仲裁档案管理,初步建立了一个土地纠纷仲裁高效运行工作机制,顺利完成了土地承包仲裁试点工作。2007年,共接待来信来访650人次,接到纠纷上访277件,调处260件,占纠纷总量的93.8%。其中,土地承包纠纷228件、土地流转纠纷49件,依法裁决的有5件,有力地维护了广大农民群众合法的承包经营权,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稳定和社会安康。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有效解决农村承包土地所有权纠纷问题提供了法律依 据,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文章以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丹林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工作为例,对农村土地承包 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提出了有效而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杜德鱼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704-2706
分析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表现及其成因,指出依法防控纠纷,规范和加强土地流转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的核心工作,提出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分析了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主体,提出土地流转规则,确定纠纷解决对策,以期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立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廖淑华 《现代农业科技》2007,(13):194-194,196
农民因履行承包合同,因承包经营权流转以及因侵犯土地承包经营权而发生的纠纷,不但制约了农村经济结构的正常调整,也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特着重分析诱发土地纠纷矛盾的主要成因和解决土地纠纷矛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李晓玉 《吉林农业》2011,(20):67-69
吉林省桦甸市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土地承包政策,依法管理承包合同,严把经营权登记关.妥善处理农村土地承包案件,为土地流转农户提供优质服务,科学的构建出合同管理、登记管理、流转服务和纠纷仲裁“四位一体”管理模式,为依法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颁布实施,为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为土地承包规范化管理提供了严格的法律依据。农经管理部门要准确理解和全面掌握法律规定,切实履行职责,依法行政,规范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承包经营权流转、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等工作,为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关系,依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发挥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9):149-150
近年来,农民对其所拥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重要性有了深刻认识,农民因土地承包发生的纠纷明显增多。为积极探索化解土地承包纠纷的有效途径,妥善解决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问题,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大通县2005年成立了青海省第一家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仲裁机制的建立,有效化解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维护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和农村社会稳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鸦儿沟村的实地调查,从该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入手,对该民族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基本情况、形式、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推进民族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相关建议,即加大政策的宣传以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提高租金以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政府的投资转向村内有才能人士、加强管理并及时有效解决流转纠纷.  相似文献   

18.
基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鸦儿沟村的实地调查,从该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入手,对该民族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基本情况、形式、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推进民族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相关建议,即加大政策的宣传以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提高租金以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政府的投资转向村内有才能人士、加强管理并及时有效解决流转纠纷。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主要由合同纠纷与侵权纠纷引发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应采取转移农村人口、减轻土地压力,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开展普法教育及增强基层调解纠纷能力等措施,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稳定.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二轮承包合同的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取得,国家规定的土地承包期限由15年到再延长30年再到“长久不变”,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日臻成熟,但承包农户具有各种不同的需求,必然会引起土地流转,同时不可避免地引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政府部门只有因势利导,加强管理和服务,积极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建立和完善纠纷调处体系,才能保障土地健康流转,减少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