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桂林马蹄组培苗二段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林马蹄是桂林传统出口产品,远销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2010年全市马蹄种植面积达到1.04万hm2,产量27.59万t,其中以荔浦县、平乐县、全州县、临桂县为多。桂林马蹄栽培长期采用无性繁殖,但以球茎进行无性繁殖时不但繁殖系数低,而且种球携带多种病毒,种性退化,致使产量低而不稳定。自从组培技术推广以来,桂林马蹄种植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马蹄组培苗以优良的性状表现,在荔浦县深受农户的欢迎。但马蹄组培苗在生产上的变异问题,是制约马蹄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旨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试验与观察,阐述马蹄组培苗变异的原因和症状的辨别,并提出防止和克服马蹄组培苗变异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荸荠又称马蹄。贺州市平桂管理区鹅塘镇、沙田镇等素有种植习惯,近年来种植面积达4000hm^2。荸荠营养价值高,球茎既可作蔬菜,又可作水果,经加工后可制成淀粉、各式糖果和罐头,可供国内消费,又可出口创汇,种植荸荠为贺州市经济发展带来不少效益。但是荸荠病虫害严重,尤以秆枯病(俗称“荸荠瘟”)为重,随着平桂管理区荸荠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4.
马蹄(又称荸荠),在平乐县二塘镇每年种植面积约1000hm^2,占全县马蹄种植面积40%以上,主要分布在和平、高桥、周塘、燕塘等行政村,是当地农民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及经济来源,约占年收入的50%左右。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马蹄产量低而不稳,商品(果)率低。据2002-2005年统计:4a平均每667m^3产2271.3kg,  相似文献   

5.
贺州市八步区马蹄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蹄学名为荸荠,主要种植于水田,食用部分为地下球茎,是一种果蔬兼用型水果,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马蹄罐头、马蹄粉、马蹄糕等系列产品,具有清热解毒和凉血降压等功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罗汉果组培苗在三江县得到较大面积推广应用.然而,从近两年组培苗的推广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种苗过于细弱、根系很少,种植成活率低;主蔓上棚打顶后所发侧蔓发生"跑苗"(即徒长不来籽不开花结果)现象;大田中、后期病毒病、白绢病和青枯病等病害发生较重,结果少或果实小[1]、畸形果及裂果多、品质差或植株枯死等等,导致不少农户收入减少甚至绝收,严重地影响了罗汉果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与山区农民增收.为了进一步明确组培苗在三江县罗汉果产区种植的适应性及应用价值,筛选出抗逆性强、单产高、品质优、效益好的品种(系)供大面积推广,笔者于2005年春在三江侗族自治县进行了罗汉果组培苗品种(系)筛选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荔浦县的马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在马蹄生产管理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致使种植效益不高。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从选种、施肥、定植时间、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和探索出提高马蹄种植效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金甲朋防治“马蹄红尾病”的初步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蹄(又称荸荠)是荔浦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自1994年以来,每年种植均在3300hm^2以上,由于种植区域20多年来长期种植马蹄,使长期连作马蹄的田块在栽培过程中出现马蹄红尾现象,表现为马蹄茎叶尾部发红,马蹄种植区的群众称为“马蹄红尾病”。据多年的观察和试验,引起“马蹄红尾病”的原因是由于长期种植马蹄,造成硼元素缺乏所至。为探索解决马蹄红尾现象,特做叶面喷施金甲硼防治“马蹄红尾病”试验。  相似文献   

9.
喷施多效唑等药剂对百合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试验目的百合为百合科多年生球茎草本植物,其球茎药食兼用,广泛用于医药和保健制品,近年来种植面积逐年增大。为了探索不同药剂对百合球茎产量的影响,笔者于2003~2004年在临桂县宛田乡宛田村委东长村进行药效对比试验,获得了较好的产量。2材料与方法2.1供试材料15%多效唑(上海升联化工有限公司),根茎膨大剂(重庆双丰农药有限公司)。2.2试验园地基本情况试验园地设在临桂县宛田乡宛田村委东长村阳德汉的自留地,面积0.12 hm2,地面平整,排水方便,沙壤土、肥力中等。农户于2003年10月初按试验要求将百合种下:园地四周设保护行,中间按2 m×10 m…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由于番木瓜组培苗生产技术的完善,种植组培苗相对于一穴需种植3株实生苗的优势体现出来,且高产稳产、果品稳定、优质,使得广西桂南区域番木瓜种植日益扩大.由于番木瓜品种品系较多,在引进、培育、种植番木瓜时应考虑不同品种对应不同的应用需求,以期实现种植经济效益最优化.本文通过种植试验,比较了在广西种植面积较大的两个番木瓜品系的生长特性、生产管理差别、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等.为果农种植番木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香蕉组培苗推广应用已有20多年的历史,现已成为国内以组培苗形式推广、种植面积最大也是最成功的农作物之一。  相似文献   

12.
《南方园艺》2021,32(4)
探讨马蹄组培苗原种小苗培育到中苗成活率高且简便的方法,开展不同培育繁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薄膜小拱棚育苗为最简便,且成本最低,成活率较高、种苗质量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正广东省乐昌市素有"马蹄之乡"的美称。荸荠俗称马蹄,是乐昌较大宗的土特产之一,种植面积超万亩,产量亦过万吨。以乐城和北乡为主要产区,廊田、河南、长来、九峰等乡镇也有种植。其中品质最优者为乐城田洞产区出产的马蹄,种植面积10 hm~2(150亩)左右,产量约240 t。乐昌马蹄以个大肉嫩、清甜多汁、爽脆无渣而闻名广东省、香港和澳门市场,每年的冬末春初马蹄上市季节,乐昌马蹄产品成行成市,形成长达1 000 m的"马蹄街",众多外地  相似文献   

14.
朱峰山 《花卉》2010,(5):11-11
大花蕙兰培组培苗栽后第三年可有一半以上的成株首次开花。越是粗大健壮的假球茎开花情况越好,要有意识地控制植株的营养生长,使养分集中供给将来要开花的假球茎,可采用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荸荠     
<正>荸荠为莎草科荸荠属能形成地下球茎的栽培种,多年生浅水性草本植物,别名地栗、马蹄、乌芋、凫茈等。以地下球茎供食,可生食、炒食、煮食,也可加工罐藏。  相似文献   

16.
香蕉组培苗大田变异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香蕉组培苗大田变异调查与分析李丰年,许林兵,黄秉智,杨护,曾惜冰,钟明(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广州510640)广东香蕉组培苗自1986年开始应用于生产,至今组培苗种植面积已占主导地位。近几年香蕉组培苗变异现象日趋严重,给种植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蕉...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钾肥不同用量对马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量氮磷肥基础上,施用适量钾肥,能明显提高马蹄球茎产量、植株含钾量和钾素累积吸收量,改善品质,提高施肥效益,马蹄球茎产量增长14.8%~19.5%,植株含钾量增长5.1%~13.7%,钾素累积吸收量增长22.7%~40.1%,粗蛋白质含量提高7.3%~64.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9.5%~ 23.4%.经建立钾肥效应数学模式得出,667 m2最佳施钾量是16.7 kg,最佳产量是2 346.1 kg.  相似文献   

18.
以桂蹄1号荸荠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不同移栽期对荸荠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荸荠移栽越早,生长越快,8月移栽对荸荠生长和产量形成较为不利,荸荠球茎产量形成的最佳移栽期为7月下旬。  相似文献   

19.
荸荠球茎主要性状观察及营养品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不同地区24个荸荠品种(品系)球茎的主要性状进行观察,并对淀粉、蛋白质、总氨基酸、可溶性总糖含量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以广东粉蹄(FT2)、广东粉蹄(FT3)等两个品种球茎大、单球茎质量最大;而球茎最小的为广西钟山粉蹄小果。淀粉含量以广东小马蹄(番禺)最高,达到220.61 g&#8226;kg-1(FW);而以广西贵港马蹄最低,仅为16.07 g&#8226;kg-1(FW)。可溶性总糖含量以广西灵川马蹄最高,达到82.47 g&#8226;kg-1(FW);而以广西平乐粉蹄大果最低,仅为10.52 g&#8226;kg-1(FW)。蛋白质含量以广东小马蹄(番禺)最高,而以广西桂平马蹄最低。总氨基酸含量以广西北海马蹄、广西桂平马蹄最高,而以广西合浦马蹄最低。综合其球茎形态特征及其营养品质成分含量等因素,参试品种(品系)中以广东粉蹄(FT2)、广东粉蹄(FT3)、广西平乐粉蹄大果等作为淀粉加工用的潜力比较大。  相似文献   

20.
荸荠又名蒲荠,地栗、马蹄等,其地下球茎既可当蔬菜,也可作水果,颇受消费者欢迎。主要品种荸荠以球茎进行繁殖,变异极小,至今尚没有见到过特征特性完全不同的品种。一般情况下,顶芽长而脐平的品种,个头小,含淀粉多,渣多,品质偏差;顶芽短脐凹的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