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稻水象甲是一种严重危害水稻的害虫,是目前国际、国内植物检疫对象.福建省原仅在福鼎市有少面积发生,近年来有扩散、蔓延的趋势.根据该地区的水稻栽培气候特点,结合虫情监测及防治实践,将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及综防技术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稻水象甲在我国北方稻区的化学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稻水象甲是我国植物检疫对象 ,随着疫区的不断扩大 ,现已成为北方水稻的重要害虫。根据近年辽宁、河北、天津、吉林农药市场调查 ,每年用于稻水象甲防治用药的直接成本都在 10 0 0万元以上。对稻水象甲进行科学、经济、有效的防治是降低水稻生产成本 ,夺取水稻丰产的保障。化学防治是一种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根据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可以采取不同的对策对其进行防治。1 越冬场所稻水象甲以成虫在稻田周围的田埂、杂草地、林带、树叶下越冬 ,当春季气温升至 10℃以上时 ,开始出蜇取食附近的杂草 ,如白茅、芦苇等。此时是稻水象…  相似文献   

3.
稻水象甲发生规律与安全控害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水象甲是一种对水稻生产危害较严重的虫害,对桓仁县优质稻米生产有很大影响。对稻水象甲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介绍了其趋光性、迁飞性、取食性、产卵习性等生物学特性,并通过建设水稻安全控害示范区来以点带面,探索出稻水象甲在桓仁县的发生规律,研究和示范了采用生物方法、物理方法、生态方法防治稻水象甲的安全控害措施。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稻水象甲发生状况与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是一种毁灭性的检疫害虫,严重威胁水稻生产。对湖南省稻水象甲的发生实况、危害特点与发生规律、预测预报以及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更好的防控稻水象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稻水象甲的发生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稻水象甲原分布于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现已蔓延至环太平洋的美洲、亚洲和欧洲;我国自发生稻水象甲以来,已陆续扩散到60余个县(市),发生面积超过40万hm^2,并有进一步向邻近地区扩散的趋势。本文就稻水象甲的生物学特性、不同稻作区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阐述,针对我国水稻稻水象甲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稻水象甲的扩散原因及南繁基地防控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稻水象甲是一种危险的检疫性害虫,原发生于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现已蔓延至环太平洋的美洲、亚洲和欧洲;我国于1988年在河北省唐海县首次发现稻水象甲,经过十几年时间,现在已经扩散蔓延到与海南临近的广东、广西,这对我国南繁基地是一个潜在的威胁。稻水象甲具有很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且食性庞杂,成虫既可随气流传播,也可随水流传播,稻种、稻谷、稻苗、稻草以及交通工具都可以携带稻水象甲各虫态进行扩散。而且,该虫还能孤雌生殖,只要有一头雌虫即可建立种群,很难控制。建议南繁基地要加强植物检疫,把该虫拒之于门外。  相似文献   

7.
稻水象甲是水稻生产上一种重要害虫,是检疫对象。我们鞍山地区自1994年在岫岩县哨子河乡首次发现稻水象甲以来,目前已遍布三县一区,危害比较严重,给水稻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几年来我们在进行封锁防治的同时,还对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及防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总结如下:1稻水象甲成虫的发生规律几年来,我们每年于11月中旬(冬前),4月中旬(冬后),在哨子河、雅河、新甸、大营子等乡镇的水稻本田、田埂、沟渠、山坡、林带等地,用单对角线两点取样法,深度为10cm,取30点的土样在室内用温水漂洗…  相似文献   

8.
在2004年和2005年两年的田间实验中,研究分析了每丛植物上稻水象甲一代成虫的取食斑数量与长度间的线性回归关系。每丛稗草上的稻水象甲取食斑总量显著高于水稻、异型莎草和李氏禾上的;两种寄主植物的两种移栽期的组合、4种不同寄主植物各2次观察得到的共16组每丛植物上的稻水象甲取食斑数量和总长度间的直线回归方程均显著;植物种类对回归系数有显著影响,以稗草上的最大。这些回归方程对稗草和水稻的不同移栽期总体而言是稳健的,但对不同观察期则不稳健。本试验建立的取食斑数量与总长度的直线回归法可用于稻水象甲控制阈值的确定、稻水象甲入侵早期的取食量及成虫密度初步推断、抗稻水象甲的水稻种质资源评估以及应用一些象甲控制外来入侵植物时的寄主专一性测定。  相似文献   

9.
稻水象甲为检疫性害虫,其食性复杂,寄主范围广,具有迁飞习性,成虫蚕食水稻叶片,幼虫啃食稻根,严重时可使水稻减产70%以上。探讨了盘锦稻区稻水象甲的发生情况,并介绍了该虫害的调查方法与防治技术,以有效指导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0.
稻水象甲是水稻生产上危害较重的害虫之一,成虫为害稻叶,幼虫蛀食水稻根部,受害株易倒伏漂浮。介绍了稻水象甲的形态特征、传播途径、为害特点、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生产上除了加强检疫之外,还应从农业、物理、化学防治等方面对其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1.
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创意农业的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分析国内部分地区如上海、四川和广东的陈村等地创意农业发展的成功模式,提出发展海南创意农业的对策和建议。挖掘海南创意农业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生态条件和资源,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背景下,努力开发生产一批具有海南本土特色的创意农业产品品牌,全力打造海南的创意农业。  相似文献   

12.
海南岛是我国最南端的热带岛屿,具有发展热带农业的天然条件。运用钻石模型,分别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持和发展表现4个方面对海南热带农业竞争力进行分析,认为海南在生产要素条件、政策支持等方面优势明显,在信息技术领域、战略规划方面尚需加强,建议进一步落实政策,推进科技进步,扩大需求和引进人才重视创新,充分发挥海南热带农业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3.
海南省发展休闲农业,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以建设国际旅游岛为契机,加快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大力发展热带旅游休闲农业,不仅是省政府关注民生,以民为本,让农民共享改革成果的“惠民政策”,也是利用资源优势,用休闲农业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立特色农业旅游体系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围绕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主题,论述海南特色休闲农业发展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以海南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为基础,针对开发海南特色休闲农业的模式进行探讨,提出一种更适合海南自身情况,也更人性化的海南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背景,认为海南大力发展热带休闲农业,可以打造海南生态休闲旅游的新品牌、构筑海南旅游发展的新亮点。并结合海南休闲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就如何进一步发展海南休闲农业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盆景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凝固的音乐,是有生命的高等艺术品,同时也是朝阳产业和特色产业,是实现经营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的阶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需要有特色产业来为其增添新的色彩。从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看,盆景与其它观光农业相比,在观赏特性方面,更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海南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天然大温室,植物长年生长,能够快速成才,最适合于发展盆景产业。借助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的契机,大力发展盆景产业,两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7.
从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视角,分析海南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比较优势及存在问题,提出海南观光农业应该从战略、产品、营销、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水稻海南冬季加代、扩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海南温光条件对水稻生育特性的影响及海南冬季水稻播期的确定,详细说明了从苗床地选择、做床、播种密度等海南冬季水稻育苗技术,就整地、施肥等方面介绍了水稻田间管理技术及检疫性病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海南农业是当前海南热带农业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剖析海南发展大农业旅游的优势、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尝试从大农业的角度,分析海南发展大农业旅游的可行性,并提出发展海南大农业旅游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对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