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藜麦叶片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及基因型差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优化藜麦Chenopodium quinoa叶片黄酮的乙醇提取工艺和分析基因型间的差异,为藜麦黄酮的开发和高黄酮的品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采用3因子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浸提时间等因素对藜麦叶片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最佳提取条件,对10个不同基因型品种藜麦的叶片黄酮得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藜麦叶片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体积分数70%乙醇,1∶40料液比,80℃水浴下回流浸提0.5 h。在优化条件下,1次提取工艺得率达85%以上。各因素对叶片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浸提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比较结果发现:藜麦叶片黄酮得率存在明显基因型差异,其中品种PI814932的叶片黄酮类物质得率最高,达0.933%。所测藜麦品种的叶片黄酮平均得率为0.619%,变异系数为34.44%。研究表明:乙醇回流法适于提取藜麦总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以菜用型甘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品种茎尖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等理化特性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茎尖菜用甘薯的蛋白质、脂肪、粗纤维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还原糖、灰分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铁、锌、铜、锰和硒等微量元素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发现,锰与锌、铜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正相关,其他成分相关性均不显著。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参试品种可分为蛋白质和铁元素均较高,蛋白质最高、铁元素最低以及蛋白质最低、铁元素最高3类,但高蛋白质和铁元素含量基因型的茎尖菜用甘薯品种匮乏。  相似文献   

3.
以菜用型甘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品种茎尖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等理化特性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茎尖菜用甘薯的蛋白质、脂肪、粗纤维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还原糖、灰分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铁、锌、铜、锰和硒等微量元素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发现,锰与锌、铜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正相关,其他成分相关性均不显著。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参试品种可分为蛋白质和铁元素均较高,蛋白质最高、铁元素最低以及蛋白质最低、铁元素最高3类,但高蛋白质和铁元素含量基因型的茎尖菜用甘薯品种匮乏。  相似文献   

4.
菜用型甘薯多酚含量的测定及其基因型差异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筛选了7个菜用型甘薯品种(系),采用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Na2CO3量、反应温度、FC添加量与反应时间对多酚反应效率的影响,进而选出最适反应条件,并分析多酚含量的不同基因型差异。结果显示,多酚反应体系最佳组合:6 mL 10%Na2CO3、2 mL Folin-Ciocalten、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30 min;确定这4个因素的影响主次顺序为:Na2CO3>FC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菜用型甘薯叶的多酚含量在基因型间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含量较高的福薯7-6与福薯10,分别达4.47和3.96 mg/g FW,与其它品种(系)差异极显著,而与福薯10遗传背景相似的福薯11,多酚含量最低,为1.67 mg/g FW。  相似文献   

5.
以越南巨竹叶为试验材料,研究竹叶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并对黄酮类物质进行了组分和结构的初步鉴定。采用乙醇浸提,得出竹叶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70%乙醇溶液70℃浸提120min,竹叶总黄酮浸出率2.04%.采用纸层析分离和紫外光谱分析,初步鉴定竹叶提取物中黄酮组分以及结构为:牡荆甙、3’,4’,7’三羟基黄酮、木犀草素、芹菜黄素7-O-苷以及含有4'-OH黄酮类结构。  相似文献   

6.
紫心甘薯红色素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最佳提取方法的研究,确定紫心甘薯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0.5%柠檬酸,60℃恒温,1:200物料比,提取1h.在此条件下,采用二次提取工艺,可获得率为85.1%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微波提取方法探究提取柚皮中的黄酮化合物的优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柚皮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5,微波时间5 min;由正交试验可知,料液比1:20、乙醇浓度80%、微波时间5 min,黄酮类物质提取效率最大.  相似文献   

8.
以越南巨竹叶为试验材料,研究竹叶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并对黄酮类物质进行了组分和结构的初步鉴定.采用乙醇浸提,得出竹叶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70%乙醇溶液70℃浸提120 min,竹叶总黄酮浸出率2.04%.采用纸层析分离和紫外光谱分析,初步鉴定竹叶提取物中黄酮组分以及结构为:牡荆甙、3',4',7-三羟基黄酮、木犀草素、芹菜黄素7-O-苷以及含有4'-OH黄酮类结构.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荸荠皮中黄酮类物质提取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提取荸荠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70℃、料液比1∶50、浸提时间3.5 h,从荸荠皮中提取黄酮类物质的得率为1.242%。分别测定荸荠皮中黄酮类物质对大肠杆菌、荧光假单孢菌、蜡叶芽枝霉、酵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从荸荠皮中提取出的黄酮类化合物对于大肠杆菌、荧光假单孢菌、酵母菌有抑制作用;而对腊叶芽枝霉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紫心甘薯红色素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通过最佳提取方法的研究,确定紫心甘薯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0.5%柠檬酸,60℃恒温,1:200物料比,提取1h。在此条件下,采用二次提取工艺,可获得率为85.1%。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甘薯悬浮培养细胞黄酮类物质的积累,利用甘薯块根诱导愈伤组织,在黑暗条件下建立悬浮细胞培养体系,通过测定细胞密度和黄酮类物质含量来确定甘薯悬浮细胞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甘薯悬浮细胞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同甘薯的块根(0.69%,干重)相当,各种培养条件下的平均值为0.64%;理论最佳培养条件为:用添加2.0 mg·L-1 2,4-D的固体MS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经多次继代培养后,在接种量为2 g·20 mL-1、2,4-D为2.0 mL-1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摇悬浮培养,其悬浮细胞黄酮类物质的含量达到0.79%.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施钾水平甘薯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特性的基因型差异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应用粘度速测仪分析了两种钾肥水平下的甘薯淀粉糊化特性.结果表明,甘薯全粉RVA谱表现为B型和C型.崩解值的基因型差异最大,且与P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r=-0.71**).淀粉率与最高粘度和崩解值之间有显著(r=0.59*)和极显著(r=0.74**)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崩解值呈极显著正相关(r=0.89**).施钾对淀粉糊化特性没有显著影响,说明改变淀粉品质的关键因素是基因型,不是钾肥处理.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甘薯块根贮藏过程中细胞壁成分及酶活性与腐烂率的关系,以‘苏薯8号’、‘南薯88’和‘浙薯13’3个品种为材料,放置在温度为12℃,RH为85%的保鲜库中,贮藏期为102d,在0、7、15、30、45、60、81和102d分别取样,测定其细胞壁成分及酶活性。结果表明:3个品种甘薯块根贮藏期间可溶性果胶含量上升,原果胶含量下降,耐贮性好的‘苏薯8号’在贮藏当天有较高的纤维素含量66.53mg/g和木质素含量26.8mg/g,且木质素含量在贮藏期间变化波动小;贮藏45d,耐贮性差的‘南薯88’开始腐烂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活性达到高峰值,分别是5 209.02和18 486.91μg/(g·h),β-半乳糖苷酶活性升高,贮藏102d,活性显著高于‘苏薯8号’2.5倍。相关性分析表明,腐烂率与失重率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木质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纤维素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耐贮性好的‘苏薯8号’甘薯块根中,木质素含量较高,半纤维素酶和纤维素酶活性较低,贮藏中后期β-半乳糖苷酶活性低且稳定。  相似文献   

14.
佛手瓜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佛手瓜中黄酮类化合物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取佛手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0(g:mL),温度80℃,提取时间2h.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微波辅助法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枇杷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作为评价指标,探讨微波功率(W)、乙醇浓度(%)、料液比(g∶mL)和提取时间(s)对枇杷叶黄酮类化物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筛选微波辅助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物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微波辅助乙醇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乙醇深度〉料液比〉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微波功率125W,微波时间100s,料液比1∶10(g∶mL)。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得到黄酮类化物含量为0.712%。【结论】微波辅助乙醇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得率高,且提取时间短、乙醇用量少,是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春秋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总量及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芦丁为标样,用分光光度法分析了20个不同桑品种春秋叶的黄酮类化合物总量,不同品种桑叶中,春叶黄酮含量为11.71~26.61mg/g,秋叶为9.84~29.60mg/g.鲜叶直接测定,风干和烘干3种预处理比较,鲜叶黄酮含量最高.热水、30%乙醇水溶液经半小时回流,提取率大于95%.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桑叶黄酮类化合物的组成,结果表明,桑叶中至少含有4种黄酮化合物,其中2种分别为芦丁和槲皮素  相似文献   

17.
检测了福薯88、福薯89和金山57等3种甘薯品种的淀粉含量及出粉率,测定3种甘薯出粉加工后粗淀粉及残渣中的淀粉含量,以说明影响甘薯出粉率的因素。并研究匀浆程度和沉淀时间对甘薯淀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甘薯淀粉加工过程中,匀浆程度与沉淀时间对粗淀粉的制取有明显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出粉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不同(品)种柿叶总酚与总黄酮含量差异及其年动态变化规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15份柿叶资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份柿叶资源总酚含量在13.84~107.42 mg/g波动,变异系数较大;总黄酮含量在12.06~58.20 mg/g波动,变异系数较小。柿近缘种、野生柿、涩柿、甜柿总酚年均含量及变异系数分别为36.83、43.82、46.05、38.86 mg/g和32.46%、30.58%、35.31%、30.78%;总黄酮年均含量及其变异系数分别为33.92、29.43、27.13、26.19 mg/g和21.01%、19.75%、18.59%、17.33%。不同(品)种柿叶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年动态变化差异较大,含量高峰时期分别集中在7-8月和8月中下旬。初步筛选出吊柿、栾川牛心、野柿2和玉环长柿等总酚含量高以及油柿和野柿1等总黄酮含量高的优质种质。柿叶中含有丰富的酚类与黄酮类物质,不同(品)种间含量差异较大,年动态变化也因(品)种不同而不同,因此做好柿资源的评价工作,对柿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HPLC-ELSD法测定植物可溶性糖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大等优点。为了了解甘薯品种的可溶性糖组分和糖化特点,对11份甘薯重要种质资源的生薯和熟薯可溶性糖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甘薯的生薯和熟薯均含有果糖、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试验群体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8.41 mg·g-1和123.05 mg·g-1。在生薯可溶性糖中,蔗糖含量最高,占可溶性糖的45%左右,麦芽糖含量最低,仅占可溶性糖的10%左右。在熟薯可溶性糖中,麦芽糖含量最高,其中约90%来源于蒸熟过程中淀粉的转化,增量可占熟薯可溶性糖的50%以上。熟薯中的果糖、葡萄糖、蔗糖主要来源于生薯可溶性糖,在甘薯蒸熟过程中变化较小。因此,甘薯的熟薯可溶性糖含量高低是由麦芽糖含量决定的。浙薯13蒸熟糖化效果好,熟薯可溶性糖和麦芽糖含量分别为179.64 mg·g-1和138.44 mg·g-1,均显著高于其余10个品种。红皮白心是一个生薯高糖品种,生薯可溶性糖和果糖含量均居参试品种之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