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田园综合体"这一新概念,"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在乡村旅游已成为世界性农业农村发展潮流的当今社会,田园综合体应运而生。浙江是18个试点省之一,发展田园综合体也将成为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1.发展现状鹿城区位于浙江东南部,是温州市的中心城区。全区辖12个街  相似文献   

3.
正这两年,田园综合体成了一个热名词。不少仁人志士开始在农村安营扎寨,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特色产业等资源禀赋,筹划建设各种形式的乡村田园综合体,探索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非常值得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田园综合体建设大力支持。有关部门明确指出,田园综合体建设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探索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应把田园综合体当作"引爆"旅游业乃至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在系统分析了田园综合体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对田园综合体的本质特征进一步展开剖析,提出了田园综合体拥有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旅游为核心、以乡村综合发展为目标的三大特征。此外着重论述了田园综合体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重要意义,并以位于安义县长埠镇的江西安义悠然小镇田园综合体为例,总结归纳出打造富有江西田园特色,集山清水碧、村美人和、业兴客旺、城乡融合为一体的叠翠果香田园综合体设计思路以及田园综合体总体规划四大策略,其中主要包括搭建复合模式、发挥区位优势、发掘地域农耕文化和融入创意规划。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对田园综合体未来发展寻求一条创新性思路,以期对从事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张茜茜  杨洋  邹雨婷 《乡村科技》2019,(4):57-58,60
为解决"三农"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创新业态,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种新途径。2017年,国家确定了首批10个田园综合体试点,襄汾县是山西省唯一入选的试点。本文研究襄汾县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模式与建设经验,总结襄汾县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模式,并根据发展情况提出建设田园综合体的建议,这对于促进山西省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探索山西省乡村振兴新途径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其他地区建设田园综合体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第16条提到:"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一、田园综合体是什么?1.田园综合体是在城乡一体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型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正6月21日,财政部对外发布《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将开展乡村田园综合体试点,并将创新投入方式,做好支持政策统筹。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田园综合体"概念,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农村产业如何融合发展?新产业和新业态如何培育?乡村的特色如何保留?农民的积极性怎样调动?一系列问题等待在实践中寻找答案。融合思维:将产业与文化串联起来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乡融合快速发展,农村空心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农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渐趋极限,为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系列问题,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田园综合体这一创新发展模式和全新业态应运而生。澄江县积极响应中央号召,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因地制宜,着力创建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新模式——田园综合体。通过剖析省内外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借鉴国内外田园综合体发展经验,探索澄江县田园综合体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动力。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田园综合体建设规划自2017年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后,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农业新发展模式,广州地区在发展田园综合体模式的乡村建设上具有明显优势,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对于增加乡村经济收入、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治理乡村生态环境、增强乡村服务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对广州田园综合体优势、劣势、发展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并探究景观层面上田园综合体规划建设的有效发展方向,为广州振兴乡村经济,促进田园综合体建设规划提供思路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把"田园综合体"正式写入文件。田园综合体是推进中国乡村特色发展的新型产业,把农民作为参与和受益主体,把现代农业、休闲旅游和田园社区整合为一体,成为新的乡村发展模式。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三农"问题一直是河南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重点。发展田园综合体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以拓宽农业产业生产的价值链为根本途径,最终把乡村建设成为美丽宜居的特色乡镇。本文立足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醉美麦乡"田园综合体和洛阳市孟津县"十里多彩长廊"田园综合体发展情况,结合文献分析和比较分析,研究河南省田园综合体的发展现状,着重就田园综合体中发展的盈利点展开研究,并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澄江县积极响应中央号召,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因地制宜,着力创建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新模式——田园综合体。本文总结了田园综合体的意义与作用,阐述了澄江县田园综合体的功能定位与发展原则,剖析了省内外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借鉴国内外田园综合体发展经验,以期探索澄江县田园综合体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动力。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1):219-220
田园综合体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介绍了目前国内田园综合体的发展现状,提出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的内容,最后对田园综合体发展方向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实现乡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甘肃省景泰县五佛乡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从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实践入手,探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的思路和举措。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新型乡村发展模式,田园综合体旨在实现各产业的协同发展。系统评估田园综合体农旅耦合发展状况对促进农村产业的深度融合、优化升级、提质增效、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三生空间"理论,以都江堰天府源田园综合体为例,构建了田园综合体农旅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度模型;基于时间序列数据,量化分析了2014—2018年天府源田园综合体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状况。结果表明,天府源田园综合体农旅耦合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与耦合协调度总体均呈上升趋势,但仍缺乏双向深度耦合;2014—2018年农业与旅游业的综合评价指数由0.288上升至0.784,农旅耦合度由0.480上升至0.500,耦合协调度由0.372上升至0.626,进入初级耦合协调阶段。最后,针对当地田园综合体各部门发展不协调、政府规划落实情况不佳、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田园综合体是顺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提出的乡村新型产业亮点措施,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以耗散结构理论为基础,采用19个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数据,运用归纳法和综合分析法,研究田园综合体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田园综合体具有耗散结构的基本特征,其熵增主要表现为产业过度旅游化、生态环境破坏、文化创意不足、政策不明确、利益主体力量分散。田园综合体在后续的发展中应采用"控内增外"的策略,即从保证农业发展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文化3个方面减少内熵增加,从产业发展供需匹配、加大资金对科技的投入、深入挖掘文化创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建立利益共享机制5个方面引入负熵流。  相似文献   

16.
"田园综合体"概念的提出和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项目的实施,既顺应了当前我国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核心要求,也顺应了新型城镇化发展大趋势,对探索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田园综合体"概念的系统梳理,深入辨析田园综合体的理论思想,本质理解和主要特征,并提出了当前田园综合体研究的不足,为当前推动田园综合体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7.
田园综合体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农村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新业态,对农村的发展、农业的兴旺、农民的增收、城乡协调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根据实地调查介绍了重庆"1+3"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现状,发现当前重庆市田园综合体建设主要面临建设用地难批、项目融资难获、农业人才缺乏、发展模式同质化等瓶颈;提出通过"上修、内调、下创",破解田园建设用地难;提高参与主体合作水平,破解田园要素短缺难题;挖掘农村的特色资源,为田园建设增加魅力等建议,以期为重庆市田园综合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2017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建设田园综合体,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互促共进,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探索农业农村发展新模式,实现"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环境优"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田园综合体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发展新模式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建设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本文以文水县设施观光农业示范园为例对田园综合体乡村景观发展新模式进行研究,通过实践推动乡村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田园综合体作为多元化综合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在实现乡村现代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以日本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典型案例长野县小布施町为例,梳理日本田园综合体助力乡村振兴的演进过程及特征。研究发现,田园综合体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整合了政府、学者、非营利性机构以及农户等多元主体,注重经济、社会和生态视角的融合发展。在产业升级转型中通过第六产业发展实现乡村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再开发,找到了农村农业现代化和乡村产业升级的实施路径。中国可以借鉴其经验,通过田园综合体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挖掘乡村地域特质,活化乡村事业建设;适度给予村民自主自治权,促进农村农民集体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注重乡土文化重塑和乡村景观美化,从经济、社会、生态等多角度综合建设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