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了蒙城县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大力实施促进粮食发展的新举措,通过多素融合积极培育粮食发展新动能,激发粮食增产潜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安全粮食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农场与中化农业达成合作协议,开始实行土地集约化经营和托管模式,农场希望以此为突破口,培育新动能,实现新一轮的转型和发展。一、土地集约化经营是必由之路民权农场下辖9个分场、1个种业公司(河南省原种场种业有限公司),其中有7个分场在县郊周围,土地面积约8000亩左右;2个分场与周边乡镇接壤,土地面积约6000亩左右。走集约化经营之路是发展所需,更是形势所迫。  相似文献   

3.
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省是全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省份之一。在有限的耕地上既要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还要解决农业多种经营和工业化、城填化建设用地.这需要提高粮田的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水平。种粮大户作为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的典范,加快其发展对于提高我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意义重大,势在强行。  相似文献   

4.
尹献科 《河南农业》2008,(19):62-62
国际粮食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全球粮食供求关系偏紧,粮食库存不断下降,总体粮价持续上涨。特别是国际石油价格不断攀升,不仅刺激了粮食的能源化利用。而且增加了粮食的运输成本,全球粮食贸易地理格局正在改变,局部地区粮食供求失衡状况逐步加剧,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我国粮食供求与国际粮食市场的关联性在不断增强,国际粮食市场波动越来越显著地影响到国内粮食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5.
培育种粮大户提高种粮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耀斌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7):20-20,103
本文通过分析昆山乡在粮食种植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种粮大户与粮食生产合作社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抓好粮食生产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我国粮食生产存在耕地面积减少且质量下降、经营主体素质低、农田水利设施薄弱、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低等问题。大力扶持种粮大户与粮食生产合作社是解决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提高经营主体综合素质,以调动经营主体种粮积极性,同时实施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及时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可以增加粮食单产、加快种粮科学技术推广,确保我国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7.
正推动云南跨越发展,要激发新动力,培育新支柱。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云南省将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三张牌",形成几个新的千亿元产业。这是全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发展新理念,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大创新行动。是今后一个时期云南省经济工作的聚焦点。依据《云南省能源发展规划(2016—2020  相似文献   

8.
《浙江现代农业》2004,(2):F002-F003
为保护和提高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引导和扶持粮食生产,浙江省委、省政府近日制定了政策措施,主要内容是:  相似文献   

9.
10.
对茂兰镇种粮大户生产过程中规模经营生产粮食的比较效益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深入调查,并提出促进粮食生产合作社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滨州市加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发展新六产,努力培育新动能,推进了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发展农业新六产的主要形式如下:一、消费导向型。就是以农产品终端消费需求为导向,逆向安排一二三产业全过程,实现从田间到餐桌、从初级产品到终端消费的无缝对接。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从事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陇县粮食生产目前由农户分散经营,生产成本高、效益低,农户生产积极性不高。粮食生产粗放,呈兼业化状态,转变粮食生产方式,探索农民组织化的形式,走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路子,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3.
调查了宁夏种粮大户及粮食生产合作社发展现状,统计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培育新型粮食生产主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谢延庆  李停 《农业与技术》2021,(10):147-149
当前,安徽省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发展新动能的培育迫在眉睫.而农地金融抑制一直是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瓶颈,主要由于农村缺乏有效抵押物,农地流转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金融服务市场活力不足等原因所致.因此,以农地金融为抓手,积极培育安徽省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进农村各项产权确权颁证,完善农地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5.
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离开他们的积极性,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前几年农业结构调整中,一些地方片面强调"压粮扩经",农民纷纷把种植粮食转为种植其他经济作物,一部分人增加了收入,淡化了种粮的积极性,在种经济作物的同时,也可能破坏了种植粮食的生态环境,为以后粮食种植埋下隐患.农业专家提出,一些地方农民把种稻田改为种杨树,从短期看,种杨树可能会比种稻谷划算,但是稻田耕作层需要几十年上百年才能形成,而种杨树七、八年砍了以后,耕作层就完全被破坏了,那时候想要再改回来,就非常困难了.这种短期行为,究竟能为农民带来多少好处,实在不好预计.要切实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就必须让农民从粮食生产中获得经济效益,切切实实得到实惠,因此政府必须对种粮农民加以组织引导,强化服务,提供利益保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韶山市种粮大户粮食生产经营情况的调查分析,解剖了当前种粮大户粮食生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当地种粮大户发展粮食生产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正2017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建设田园综合体,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互促共进,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探索农业农村发展新模式,实现"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环境优"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19.
粮食生产新常态与转变粮食生产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变粮食生产方式,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统计数据,对粮食生产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粮食生产连年增产,付出了巨大的物质投入和资源环境代价,呈现出高投入、高产出、高成本、高污染与低效率、低效益的"四高两低"现象。粮食生产受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人均水土资源少,而且区域分布与资源环境条件不匹配。粮食生产进入新常态,粮食安全保障压力增大。粮食生产处于减速换挡期,粮食产量处于大幅波动期,粮食政策处于保障力度加大期。转换粮食生产方式,必须走数量质量兼顾、效率效益双升、低碳绿色和稳定持续的粮食发展道路。培育优良品种,优化种植结构,推广节水节肥等资源节约技术,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通过转变粮食生产方式,实现粮食生产的土地集约利用、物质集约节本、环境集约减损、技术集约高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