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同一种植模式下,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丸粒化加工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是71250、79500和47250株/hm2.研究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丸粒化加工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均有重要影响.79500株/hm2处理的产量最高,说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种植密度,可以增加丸粒化加工番茄产量.通过评分法得出不同处理加工番茄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指数,结果表明,47250株/hm2处理加工番茄的综合评价指数较高.  相似文献   

2.
于2005年至2006年,以无限生长型番茄品种卡特琳娜为试材,在三个不同栽培密度下,研究了日光温室内不同部位长季节栽培的番茄植株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定植密度对番茄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非常大,并且对冬春季果实的坐果率和单果重影响也很大。不同的部位对植株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构成影响很大。在本实验条件下,北方地区番茄长季节栽培在日光温室内不同部位的最适定植密度是不同的。综合比较产量、果实单果重、产值等方面,整个温室最适宜的平均栽培密度为80 cm×50 cm×46cm,其中温室南部最适宜的栽培密度为80 cm×50 cm×40 cm。  相似文献   

3.
番茄对非生物胁迫响应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是我国保护地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蔬菜,约占整个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的30%,在设施蔬菜栽培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同非生物胁迫对番茄的生长发育、产量及果实品质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了解番茄在不同非生物胁迫下的生命活动规律,对其抗逆育种和增产增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番茄在生长发育、生理生化和基因调控方面对非生物胁迫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建议对番茄非生物胁迫响应机制的研究应上升到组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以直射光薄膜温室为对照,在覆盖散射光薄膜的温室中研究了散射光对不同种植密度番茄植株生长指标、叶片生化指标及果实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直射光相比,散射光能增强番茄中、下部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改善番茄植株的生长性状,提高果实产量,低、高密度种植区的番茄产量分别提高了5.5%和12.9%。说明在覆盖散射光薄膜的温室中可以适当增加番茄的种植密度,以提高对日光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重塑番茄在环境因素控制下的生长发育过程,进而实现产量预测,基于库源关系的结构功能互反馈模型GreenLab,结合温室温度、湿度、光照等可控环境因子,研究了生长环境对番茄果实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不影响植株的营养生长;但果实产量受季节、种植密度影响而不同,随密度增大单株产量下降,而每m2产量上升。环境因素影响植株生长过程中植株物质生产量与器官物质需求量比值Q/D的变化,从而影响坐果率,模型中可利用密度试验数据校准器官的汇源关系,进而确定其变化规律,通过分析不同环境下番茄果实对同化物的竞争水平可实现坐果定量化。  相似文献   

6.
以直射光薄膜温室为对照,在覆盖散射光薄膜的温室中研究了散射光对不同种植密度番茄植株生长指标、叶片生化指标及果实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直射光相比,散射光能增强番茄中、下部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改善番茄植株的生长性状,提高果实产量,低、高密度种植区的番茄产量分别提高了5.5%和12.9%。说明在覆盖散射光薄膜的温室中可以适当增加番茄的种植密度,以提高对日光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基于结构功能模型实现番茄植株产量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重塑番茄在环境因素控制下的生长发育过程,进而实现产量预测,基于库一源关系的结构功能互反馈模型 GreenLab,结合温室温度、湿度、光照等可控环境因子,研究了生长环境对番茄果实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不影响植株的营养生长;但果实产量受季节、种植密度影响而不同,随密度增大单株产量下降,而每m2产量上升.环境因素影响植株生长过程中植株物质生产量与器官物质需求量比值Q/O的变化,从而影响坐果率,模型中可利用密度试验数据校准器官的汇源关系,进而确定其变化规律,通过分析不同环境下番茄果实对同化物的竞争水平可实现坐果定量化.  相似文献   

8.
限根栽培对日光温室樱桃番茄植株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樱桃番茄‘碧娇’为试材,在不同限根体积下,研究不同栽培体积及基质对日光温室樱桃番茄植株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限根体积不同,植株的株高、茎粗、叶面积长势差异显著,对照组的株高、茎粗明显高于其他4个处理,随着限根体积的减小,光合能力下降,平均667m2产量也降低为3 908.20kg,但番茄果实的品质有所提高,栽培体积为30cm×30cm×80m(A1B1处理)的种植方式总糖含量比对照组高2.25%,维生素C含量高19.25mg/kg,可溶性固形物高2.17%。综合各种指标,得出30cm×30cm×8m及添加基质的种植方式可以获得高品质的番茄。  相似文献   

9.
采用益微制剂分别在白菜、小萝卜和番茄三种蔬菜作物上进行处理,观测其对三种作物的植株长势、品质和重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益微制剂后白菜、小萝卜和番茄的植株生长势、品质和产量明显比未喷洒的要好。从而得出,益微制剂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0.
南疆枣树种植模式改造对骏枣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骏枣生长发育以及产量果实品质的影响,通过树形改造和降低密度试验,调查不同种植模式下枣吊、果实生长动态变化以及产量果实品质特征。结果表明,1幼龄枣树随着密度降低,枣吊生长空间充足,长势平缓,枝质不会硬化,降低了加长生长能力。2不同密度条件下果实生长发育进程亦不同,低密度区果实纵横径生长呈现出快-慢-快的变化规律,高密度区果实纵横径呈快-慢-慢的变化。3果实成熟后高密度模式下木质化枣吊的果实体积和重量均大于脱落性枣吊的,在低密度条件下木质化枣吊与脱落性枣吊果实体积和重量差异不显著。4直播建园的高密度栽培模式,在幼龄期的群体产量具有很强优势,但低密度模式下单株个体结果能力很强。枣树种植密度降低,提高了光合作用,增强了通风透光性,有效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了果实品质和等级,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抵御市场急剧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通过控制不同种植密度,研究不同摘心位置对温室番茄光合作用、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封顶情况下,随着定植密度的减少,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加。定植密度相同,封顶越早,叶绿素含量越高,净光合速率增加的越快。低封顶、高密度栽培对温室番茄产量的影响较大,在一定范围内栽培密度增加,留果盘数相应减少可增加温室番茄产量。低封顶有利于温室番茄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正>番茄是一种产量、营养和经济价值高且喜钙镁的蔬菜作物,在冬季日光温室内普遍种植,在蔬菜供应上具有重要作用。番茄、黄瓜等果类蔬菜对镁较为敏感,缺镁导致活性氧伤害细胞膜系统,叶绿素含量降低和叶片失绿黄化。研究表明,施用镁肥对茄果类蔬菜营养生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显著增加番茄结果数,减少果实腐烂,提高外观品质。与露地蔬菜种植不同,日光温室蔬菜栽培具有生长周期短,  相似文献   

13.
采用浮板毛管法(FCH)栽培系统,进行了营养液充氧与否,与番茄生长发育状况、果实营养品质等方面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用改进FCH进行番茄长季节栽培时,充氧与否对番茄长势、产量没有影响,但对番茄果实的营养品质有一定的影响。营养液中充氧不改变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但可以降低硝态氮的含量,同时会减小糖酸比。  相似文献   

14.
砧木与嫁接番茄产量品质关系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高方胜    王磊    徐坤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3):605-612
【目的】嫁接栽培作为克服设施番茄连作障碍的有效技术措施,前人围绕嫁接番茄的抗逆性、抗病性及产量表现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关于嫁接与品质关系的研究尚不系统,因此,论文旨在综合评价番茄嫁接对产量品质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嫁接栽培的生物学效应,为该技术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棚1号’自根嫁接苗为对照,选用10个番茄砧木分别嫁接‘金棚1号’接穗,研究不同砧木嫁接苗幼苗质量、成株生长势、产量和品质的变异特征,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幼苗质量及果实品质进行无量纲计算,以隶属函数值为依据,综合评价嫁接对番茄幼苗质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砧木番茄嫁接苗幼苗生长量差异较大,其中叶面积及根系干物质量的变异系数分别达18.24%和15.21%;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的幼苗质量以砧木‘MIKADO’、‘影武者’嫁接苗幼苗质量较高;供试砧木嫁接苗成苗率均高于90%。嫁接苗成株的生长势和产量也因砧木不同而表现出显著差异,虽然嫁接苗平均增产率达34.87%,但产量的变异系数达17.16%,除‘ベスパ’外,其他砧木嫁接苗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MIKADO’和‘マグネット’嫁接苗增产率分别高达66.82%和57.56%。嫁接苗番茄果实硬度均较对照显著提高,且果形指数也发生显著变化,除‘ベスパ’、‘アンカ-T’和‘サポ-ト’外,其他砧木嫁接苗单果鲜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嫁接还显著影响了番茄果实的营养品质,其中对维生素C的影响较大,而对可溶性固形物影响较小,其变异系数分别为69.16%和8.87%,但不同砧木嫁接对果实各营养指标的作用方向不尽一致;供试砧木嫁接苗番茄果实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和可滴定酸含量均较对照显著提高,但果实Vc、番茄红素、可溶性糖含量及糖酸比则与对照互有高低;通过隶属函数法对构成番茄果实品质的相关指标进行计算,嫁接苗番茄果实营养品质隶属函数值均较对照显著增加,表明不同砧木嫁接均显著改善了番茄果实的营养品质。【结论】番茄嫁接苗幼苗质量、成株生长势、果实产量及品质因砧木不同而显著不同,在10个供试砧木中,除‘ベスパ’外,其他砧木番茄嫁接苗幼苗质量及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以‘MIKADO’和‘マグネット’增产率较高;尽管不同砧木番茄嫁接苗果实品质相关指标互有高低,但嫁接番茄果实综合品质均优于对照,尤以‘アンカ-T’、‘ベスパ’和‘砧木001’嫁接苗果实品质较佳。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适宜浙樱粉1号番茄嫁接的优质砧木品种,分别以健壮25号、浙砧7号为砧木,研究了不同砧木对番茄嫁接成活率、植株长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砧木的嫁接成活率均较高,在90%以上;嫁接后果实品质与自根苗比较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但产量变化较为显著。以健壮25号为砧木的处理,在品质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提高单果重、单穗产量来提高番茄的单株产量及总产量更为明显,增产达10.2%,可获得更高的产量,收益更好,表现更优。  相似文献   

16.
樱桃番茄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樱桃番茄也称迷你番茄、小番茄、餐桌番茄,果型小巧玲珑,果味浓厚,昧甜爽口,抗病耐贮运,常做水果蔬菜。颜色丰富,有红色、粉红、橙黄、米黄、绿色等。樱桃番茄均属无限生长类型,果实为圆球型或长椭圆型,产量和品质均较好,抗性强适应性广,其品质、风味、营养价值均优于普通番茄。近几年来云南会泽县娜姑镇的农户采用无公害的种植技术,成功种植了樱桃番茄,  相似文献   

17.
结合当前北京地区口感番茄种植现状,为筛选出更加优质、高产品种,以6个口感番茄品种为试验材料,调查其田间长势、抗病性、果实外观性状,测定产量、营养品质指标,并进行果实感官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1183糖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均高,糖酸比10.23,口感风味最佳,其他品质指标及长势、抗性、丰产性等综合表现优秀,加鲁特17号和京番309各项品质指标突出,口感风味较好,可作为北京地区口感番茄种植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8.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为试材,研究了有机肥与无机肥不同配比施用对露地番茄产量、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条件下,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可以提高番茄产量,以6∶4配施比例产量较高。施用无机肥处理的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和可溶性酸含量较高,施用有机肥处理的VC含量最高且番茄果实的营养品质和口感最佳。施用有机肥处理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明显低于无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亚硝酸盐含量则以无机肥和高无机肥配施量处理的含量较低。各试验处理番茄果实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均远低于蔬菜和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9个不同番茄砧木品种与‘以色列大果’番茄接穗品种进行嫁接栽培试验,研究不同砧木对番茄亲和性、生长势、抗病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番茄砧木嫁接能显著降低青枯病发病率,其生长势、产量均明显优于自根苗,但果形、品质与自根苗无明显差异。综合各性状分析,‘爱好’与‘亲和’两种砧木在亲和性、产量、抗病性等方面均表现优良,适宜作为番茄嫁接砧木进行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以太空黑钻F1黑番茄为试验材料,研究拉萨地区不同种植模式对黑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找出黑番茄在拉萨地区的最适种植模式,为黑番茄在拉萨高原地区高产高效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与露地种植相比,大棚种植的黑番茄植株长势较强,始收期较早,收获期较长,产量较高;但始花节位较高,果实含糖量较低、含水量较高。4—9月,拉萨地区大棚和露地均可种植黑番茄,前者产量较高、生长速度快;后者产量较低,但成本较小、管理容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