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汪东耀 《农村电工》2018,(10):39-39
随着浙江省“百万家庭屋顶光伏工程”的实施,农村低压居民光伏用户呈现“井喷”式增长。分布式光伏发电的随机波动性与不稳定性已经对海宁电网的拓扑结构、配网潮流、供电质量、安全运行等多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按照低压供电台区是否含有光伏发电用户可分为纯用户台区(无光伏发电用户)、光伏全额上网台区(用户所发电能量全部并入市电电网)、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台区(用户发电和用电同时进行,当发电功率小于用电功率时,缺少的功率从市电中获取,此时上网表计反向功率为0,反向表码不走动;当发电功率大于用电功率  相似文献   

3.
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分布式电源以投资少、发电灵活、有利于环境保护等特点得到广大客户的认可。光伏发电作为农村分布式电源的主要能源之一,也是提升农村经济的主要途径。随着分布式电源的加入,电网结构调整与市场规范都面对着诸多管理的问题,笔者现依托石狮市各乡镇现有380 V及以下的光伏发电分布式电源管理工作实际,谈谈新时代下农村分布式电源并网管理的策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1光伏电源影响配电网电压的基本原理1.1并网点处电压的影响农村配电网结构通常呈放射状,当光伏电源并入电网后,其运行将会影响并入点处电压质量。为方便分析,可将光伏电源并网系统简化为如图1所示。农村分布式光伏电源均是接在台区低压线路上,故图中已将台区变压器高压侧电压和线路阻抗等效至低压  相似文献   

5.
整县光伏试点工作涉及农村众多配电网台区,分布式光伏的接入台区选择及安装容量将影响配电网台区的电源与负荷供应结构,对配变运行特点、线路损耗、光伏发电收益等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有效推进整县光伏试点工作,在解决农村配电网配变运行负荷较高的情况下,达到分布式光伏安装运行收益最高的目的,文章通过分析农村配电网配变运行负荷水平、负荷时间分布特点,提出优选安装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目标台区及配变。根据目标台区配变在光伏有效发电时间内的下网电量、负载率数据,按最大负荷月的数据组,结合分布式光伏发电就地消纳收益与安装后折合到每日的综合运营成本,提出对比预期收益后确定台区分布式光伏最佳安装容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分布式电源是智能电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农村养猪场为新能源的原料基地,利用农村丰富的沼气资源等生物质能发电与光伏发电相结合,按照"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节"的方式探索构建农村分布式电源综合应用示范点,指导农村用户因地制宜就近综合应用多种新能源发电,实现以用户自用和就地利用为主,多余电力送入当地配电网,促进新农村经济可持续低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各类电力用户按照"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节"的方式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电网企业在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并网接入点安装电能计量装置,采用双向计量电量结算或净电量结算的方式,满足上网电量的结算需要。根据国家能源局有关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对于利用建筑屋顶及附属场地新建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发电量可以"全部自用""自发自用剩余电量上网"或"全额上网",由用户自行选择。  相似文献   

8.
<正>1研发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客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客户自备电源(分布式光伏发电、各类发电机)数量呈井喷式增长。以国网河南清丰县供电公司为例,截至目前,在网分布式光伏电源共211户,装机总容量4 929.08 kW,用户自备发电机共382台,总容量637.5 kW,400 V线路由原来的单电源供电变成了  相似文献   

9.
海东供电公司分布式光伏发电用户立户1780户,占全省(2323户)的76.63%,但是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数量增长快,受扶贫政策要求并网时间短,受上网电价政策影响并网时间集中,导致分布式光伏用户在业扩报装流程管理、计量装置现场管理、电费结算管理、采集管理、线损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电费集抄集核率、日均采集成功率、台区线损合格率等指标不满足各专业精益化管理的要求,同时,发电上网电量电费无法顺利自动结算,存在较大供电服务投诉风险。因此,研究分布式光伏发电用户管理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和规范措施,对实现分布式光伏用户的规范管理,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攀枝花市水、风、光组合开发条件得天独厚,全市光伏可开发容量770万kW。随着供电区域内光伏用户数量增加,接入容量增大,对电网安全运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好分布式光伏智能台区将对新能源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攀枝花供电公司深入分析分布式光伏用户接入情况及台区智能化改造需求,打造出了“逆变器—光伏智能断路器—智能融合终端—配电数字化平台”独立链路的光伏建设与消纳样板。  相似文献   

11.
正分布式光伏发电电源与传统电源不同,具有分布分散、计量点多、接入要求高、存在发电时间段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电源接入对线损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台区线损治理过程中,时常碰到基础台账正确而台区持续高损的现象。笔者现通过几个案例,分析其原因及其处理方法,供参考。1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未三相平衡  相似文献   

12.
1发现的问题(1)台区电压偏高问题。我国规定正常的供电电压偏差限值为:380 V三相供电电压偏差为标称电压的±7%;220 V单相供电电压偏差为标称电压的-10%,+7%。系统监测电压一般监测相电压,正常范围为198~235.4 V,高于235.4 V就属于过电压。监测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台区发现,很多台区的电压超过规定的电压值,特别是在天气晴朗、居民用电又不是很多的情况下,过电压更加严重,电压最高会达到260 V。电器设备长期在过电压状态下运行,会造成其零部件过早老化甚至烧毁。  相似文献   

13.
<正>1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对电网调控运行的影响目前,分布式光伏电源一般通过380(220)V和10,35 kV系统并入配电网。大量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配电网由传统辐射式单端网络变为双电源甚至多电源网络,电力潮流不再单方向从变电站母线流向负荷,电能质量、系统稳定、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动作均会发生变化,对电网调控运行产生重要影响。(1)对电能质量的影响。光伏发电通过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能,再通过并网逆变器将直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分布式电源以投资小、清洁环保、供电可靠和发电方式灵活等优点赢得了快速发展。但分布式电源种类繁多、且运行特性不尽相同,在电网中的大量渗透对电网产生的影响也各异。文章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了典型分布式电源的仿真模型,包括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燃料电池发电、微型燃气轮机发电和蓄电池储能装置。  相似文献   

15.
分布式电源用户接入电网对典型供电模式下的线损计算产生了影响,如0.4 kV台区线损率、10 kV配电线路线损率、母线电量不平衡率均产生了异常,本文阐述如何对模型的重新设计和改进,从而实现全网各电压等级线损模型的优化处理。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新能源发电的快速发展及电网智能化的普及,电力电子设备大量接入电网,电网运行机理由于分布式电源的不断接入发生了深刻变化,电网故障易引发大规模脱网事故,从而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不利影响。配电网作为供电网络到用户最后一千米,其运行质量直接影响到客户用电感知。传统的配电台区由于自动化、信息化覆盖程度低,对整个台区运行情况难以实时掌握,再加上设备老化等问题的存在和难以解决,事故故障频发,而接入新能源电源的台区情况更加复杂。相较于传统配电台区,为建设好智能台区,  相似文献   

17.
<正>分布式光伏发电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发电和能源综合利用方式,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与普及使原本普通的居民用户变成了"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发电站。大规模的光伏电源接入电网必然给电网的运行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如光伏发电用户发出的电能并网、上网电能计量、数据采集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值得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迅速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建设成本逐步下降,各地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也越来越多,其安装运行也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现以2 kW离网家用屋顶光伏发电系统为例,介绍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中的安装及注意事项。1 2 kW家用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2 kW家用屋顶光伏发电系统主要设备有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和交直流逆变器等。其中,系统的核心元件是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和逆变器。2 kW家用屋顶光伏发电系统主要设备配置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9.
<正>1光伏发电—公共电网供电转换装置研发背景发展分布式电源是国家保障能源供应、优化能源结构、治理环境污染、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部署。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积极开拓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规范产业发展秩序、加强并网管理和服务、完善支持政策等措施。国家电网公司也发布了《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引入社会投资参与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设施建设,推动  相似文献   

20.
正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接入,按照现行并网方式每户都要安装调试并网逆变器、发电关口表箱、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隔离和检修接地装置、分布式光伏发电上下网计量表计配电箱、电力信息采集装置、台区供电关口考核计量箱、客户安全用电配受电设备,以及停电检修与运行保护接地等至少8个以上配电装置,才能满足完成并网调试安装运行要求。并网安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