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3 毫秒
1.
为探讨水稻高产栽培合理的株行距配比和栽插密度,选取3个优质粳稻品种进行机插不同株行距对比试验。2年试验结果表明:除常农粳7号25 cm行距的产量比30 cm行距产量略高外,其他品种均是行距30 cm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机插秧不同株行距配置生产力对比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选出机插秧适宜的株行距,以"淮稻5号"为供试水稻品种,研究了机插秧不同株行距配置生产力对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插行株距25cm×14.4cm和30cm×12cm,种植密度1.85万穴/667m2的有效穗数最多,单产最高。从获取高产重演性的几率方面考虑,行距以25cm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3.
通过水稻机械化生产高产栽培肥料配比与不同机插行距对晚稻产量影响试验,探索最佳施肥水平和机插行距,为丘陵地区高产高效水稻机械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试验表明:在南方丘陵地区高产高效水稻机械化生产中,中肥和26.4cm行距是较适宜施肥水平和机插行距;同时晚稻丰源优299是机械化栽插的较适宜的晚稻品种,可以在泰和县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机插秧适宜的栽插密度。[方法]12011~2012年以常规粳稻南粳46为试验材料,采用两种不同行距的插秧机进行栽插,研究不同行距对产量的影响。[结果]8行25cm栽插行距比6行30cm栽插行距具有较明显的增产优势,主要表现在密度、基本苗和成穗数增加,对穗型的影响较小,可显著提高单位面积总颖花量,从而提高单产。[结论]该研究可为机插秧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南粳5055"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为优质食味品种,以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为主要试验区,机插栽培时间通常在5月份。为了解决当前机插栽培中水稻成穗数不足而影响水稻产量的问题,进一步推广应用优质粳稻"南粳5055",文章结合试验研究对其栽插行距进行了对比分析,希望为同行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虽然机插水稻实现了定行、定深、定穴和定苗栽插,满足高产群体质量栽培中宽行浅栽稀植的要求。但只有使插秧机获得符合标准要求的插秧质量,才能确保水稻的增产增收。为了达到满意的插秧质量,在插秧前必须对插秧机进行适当的调整到位,并保证大田有基本的苗数。1大田基本苗数与插秧机的调整因水稻品种不同,对大田基本苗数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基本苗数过大过小对水稻的生长都不利,也必然影响到水稻的产量。而大田的基本苗数是由秧苗栽插时的行距、株距  相似文献   

7.
以杂交中稻全两优1号和全两优681为供试品种,设置两个施氮肥力水平和三个栽插密度的互作试验,研究了肥力密度互作对杂交中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全两优1号和全两优681均在高氮肥、低密度条件下更能有效地提高水稻产量,产量和成熟期茎叶的干物质积累量也在此条件下达到最大值;密度对水稻穗粒数影响明显,减小栽插密度,施用适当氮肥,可通过大幅度增加单位面积的有效穗和穗粒数来实现高产;全两优1号产量在肥力密度互作情况下主要受单位面积的有效穗和穗实粒数影响,而全两优681主要受结实率和有效穗的影响;在180 kg/hm2肥力下主要通过提高结实率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来提高水稻产量,而在250 kg/hm2肥力下则主要通过穗实粒数和穗粒数来提高水稻产量;施氮水平和栽插密度对水稻产量的回归关系极显著,即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和栽插密度的减小,产量逐渐上升,但增幅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农业方面也是如此,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根据水稻中后期的生长发育对肥水的吸收规律进行分析,可以充分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要想使水稻的产量增加,高低肥把控是关键。应该根据品种进行不同施肥工艺,有时土壤的肥力也是根据栽插的时间来确定的,本文就对水稻高产种植及肥水管理措施进行分析,希望能为以后水稻高产栽培管理方面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粮食安全。但水稻想要获得高产,往往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品种、施肥等。合理的施肥不仅能够增加种植水稻的土壤的肥力,还能够促进水稻的良好生长,提高相应的水稻产量。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水稻种植者不知道施肥的合理范围,往往会导致水稻土壤肥力不足或者施肥过量的情况的发生。本站通过对衢州水稻土壤的监测和研究,来探讨氮磷钾用量对水稻土壤肥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粮食安全。但水稻想要获得高产,往往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品种、施肥等。合理的施肥不仅能够增加种植水稻的土壤的肥力,还能够促进水稻的良好生长,提高相应的水稻产量。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水稻种植者不知道施肥的合理范围,往往会导致水稻土壤肥力不足或者施肥过量的情况的发生。本站通过对衢州水稻土壤的监测和研究,来探讨氮磷钾用量对水稻土壤肥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北方稻区杂交粳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水稻高产条件下的栽培模式,增加水稻产量,本研究采用规范化设计,以辽优9466为试材,研究了氮、穗肥施用、播量、插秧穴距和苗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杂交稻产量的影响为施氮量>播量>插秧穴距>插秧苗数>穗肥施量.增施氮肥、适当降低栽插密度是实现高产的主要技术措施;在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佳栽培措施的适宜取值为:施氮量172.4~177.6 kg/hm2,穗肥施量14.1~15.9 kg/hm2,播量2.2~2.4粒/钵,插秧穴距484.2~515.8 cm2,苗数2.9~3.1 株/穴,按此栽培方案,可获得9.97 t/hm2以上的产量.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目前水稻生产上常规稻品种机插秧穗数不足的问题,研究了25cm窄行距插秧机配套农艺技术对茎蘖动态、产量及其它农艺性状指标的影响,以期探索常规稻品种适宜的栽插行株距。结果表明,在相同株距栽插条件下,窄行距(25cm)栽插基本上比对照行距(30cm)增产;在相同行距栽插条件下,适当增大株距虽有利于每穗总粒数、实粒数和千粒重的提高,但穗数不足也不能获得高产。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以窄行距处理ZH-16(即行距25 cm、株距16 cm)的产量为最高。  相似文献   

13.
施肥方法和栽培密度对水稻品种间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首先,分析了不同水稻品种、不同施肥方法和不同栽培密度3种主效应以及它们的互作效应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是决定产量性状表现的主要因素。不同施肥方法和栽培密度对大多数产量性状有影响。在合理的栽培密度内,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不大。互作效应对产量性状的作用不大。由此可知,这3个主效应对产量性状的作用大多数是独立的。因此,要获得高产,第一是选择高产品种(早稻产量以舟优903为高,晚稻以协优46为  相似文献   

14.
不同插秧密度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明不同插秧密度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并提出最佳的插秧密度,以‘空育131’为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插秧密度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为10 cm、每穴插3株处理的产量最高,为10353.26 kg/hm2。显著高于行距为16 cm、每穴插2株的处理,此处理主要是通过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来增加产量,产量与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与结实率也存在较小的正相关关系、与每穴着粒数和每穴穗数呈负相关。结实率与每穴着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每穴着粒数与每穴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3。本试验条件下,行距为10 cm、每穴插3株处理的插秧密度最好,是水稻实现高产的理想密度。  相似文献   

15.
不同播栽行距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及茎蘖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了不同播栽行距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及茎蘖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插秧缩小行距后,适当增加栽插密度,可增加单位面积穗数,提高结实率,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6.
优质水稻中优608高产栽培的优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氮、磷、钾肥施用量及栽培密度对优质水稻中优608产量的影响,探明优质水稻中优608的高产栽培模式,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分析中优608产量与栽插密度及N、P、K施用量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各因素与产量指标的数学模型,确立中优608高产栽培优化模式.结果表明,在施有机肥1500 kg/667m2的条件下,移栽密度1...  相似文献   

17.
大石桥地区水稻不同插秧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插秧密度的试验,探讨其对水稻生育动态及产量的影响,根据当地生产生态条件,施肥水平,土壤状况,品种特性,水源条件及秧苗素质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合理的插秧密度,在生产上充分发挥水稻个体与群体的优势,建立高光效群体结构,以充分利用光、热、水、气和养分等环境条件,实现稳产、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隆阳区水稻单产水平,明确栽插密度与水稻产量的关系。[方法]在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以粳稻隆科16为材料,采用不同栽插密度研究对其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栽插密度27.0万~33.0万丛/hm~2,栽茎蘖苗54.0万~66.0万/hm~2,隆科16产量可达11 250~12 000 kg/hm~2。[结论]隆科16是综合性状好的高产粳稻品种,合理密植,精确定量栽培,可以充分发挥其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19.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的产量直接影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与粮食的供应,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在水稻种植中,其产量的多少会受很多因素影响,如栽培密度与施肥方法等。因此,在实际栽培过程中,应根据水稻生长特点,合理安排栽培密度,选用科学的施肥方法,提升水稻的产量。基于此,对不同栽培密度及施肥方法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水稻旱直播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栽培可以采用育苗插秧的方式,也可以采取直播的方式,本文主要介绍了水稻旱直播栽培技术过程中的一些主要技术内容,比如品种选择、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等,希望能给种植者在水稻种植中夺高产创丰收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