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对红豆杉叶斑病进行病原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交链孢属真菌;该病原菌最适宜生长的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硝酸钠。菌丝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较窄,最适菌丝生长的温度是28℃;菌丝适宜生长的p H值范围较广,在p H值2.5~10.9之间均能生长;光周期对菌落生长的影响不大。供试的杀菌剂中以百菌清的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吉林地区野生紫丁香蘑生物学特性,分别从温度、p H值、碳源、氮源、单色光、无机盐及维生素7个影响因素,对紫丁香蘑菌丝体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20℃,最适p H值为6.0,最适碳、氮源分别为麦芽糖和牛肉膏,在菌丝生长过程中施加合适的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添加一定量的硫酸镁和VB1也对菌丝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正交试验进一步表明菌丝体最佳生长条件为麦芽糖、20℃、p H值6.0、VB1、牛肉膏、硫酸镁、蓝光。  相似文献   

3.
从患病鳜鱼鳃部分离到1个菌株,通过分子鉴定和形态鉴定,初步鉴定为埃里格孢(Embellisia allii)。将该菌株在不同温度和不同p H值条件下培养,根据二者对其生长速率的影响来进行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再以草鱼和鲤鱼为感染对象,用该菌进行回复感染,对其致病性作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埃里格孢在p H值为5.0~11.0下均能生长,以p H值为9.0~11.0时生长最佳;在5~35℃时,该菌都能生长,以20℃时生长最快,温度为40℃时该菌几乎不能生长。在实验室条件下,单一菌株对草鱼和鲤鱼不具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4.
对新疆伊犁巩留县伊贝母根腐病进行调查和采样,根据根腐症状,病原形态对贝母根腐病进行鉴定并对该菌在不同营养和不同温度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及致死温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贝母根腐病是由茄腐镰刀菌蓝色变种引起的,茄腐镰刀菌蓝色变种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在土壤浸液培养基与水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最慢。在10~30℃之间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高于30℃或低于10℃时该菌停止生长。在p H值4~10之间均能生长,在p H值6~8之间生长速度好,当p H值小于2或大于12时该病菌不能生长。致死温度为55℃。  相似文献   

5.
盐碱化土壤中1株耐盐解磷放线菌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板法进行菌种初筛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经筛选纯化得到1株高效解磷菌F1312,对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在碳源、氮源、温度、p H值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并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经筛选所得的菌株F1312初步判断为放线菌;对F1312进行生物学测定,该菌株在所供4种碳源、氮源、p H值、温度条件下均能生长,其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酵母浸膏粉,最适p H值为7,最适温度为30℃;在发酵条件的优化组合试验中,F1312的最适解磷条件为:p H值=7,温度30℃,碳氮比20∶1,转速150 r/min。  相似文献   

6.
<正>黄颡鱼属小型淡水名特优水产养殖品种。个体纤小,体型优美,极具观赏价值;肉质细嫩,刺少无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名优鱼类。由于黄颡鱼品种独特,对生长环境和养殖管理要求相对较高,日常管理必须把握好以下六大措施。1.池塘宜深,水质良好黄颡鱼属温水性鱼类,生长于水体底层,生存温度6~38℃,最适宜生长温度25~28℃,p H值范围6.0~9.0,  相似文献   

7.
从菌中的酶含量和酶活力两方面对微生物酶催化水解的最佳条件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通过对试验菌种生长曲线的测定,发现该菌在22 h之内为对数期,22~36 h为稳定期,36 h后进入衰退期。在此基础上检测前期诱导培养的菌种内的酶含量为3.6%,然后对该菌破胞后的酶粗提物和不破胞的菌体(全细胞)进行了不同温度和p H值梯度下的水解情况对比,得到两者酶活力最高时的最佳温度和p H值,前者最佳温度为40℃,p H值为8,后者则最佳温度为40℃,p H值为6。最后通过对比得出,酶粗提物的水解效果比全细胞的更佳。  相似文献   

8.
对芒萁叶斑病进行病原鉴定,研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和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拟盘多毛孢属真菌,最适宜生长的碳源为乳糖、氮源为硝酸钠。菌丝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较窄,只能在15~30℃范围内生长,28℃菌丝生长最好,分生孢子在32℃时萌发率最高;适宜菌丝和分生孢子生长和萌发的p H值范围均较广,适宜菌丝生长的p H值为4.0,适宜分生孢子萌发的p H值为6.0;光周期对菌落生长的影响不大,光照有利于分子孢子的萌发。供试杀菌剂中以百菌清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研究环境因子对陕西省蚕桑重点实验室分离鉴定的野生桑黄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所用的5种培养基中,生长最好的是在桑枝麸皮培养基中的菌落;在试验所设的4个温湿度组合中,低温23℃时该菌丝生长最好,在同一温度时,各湿度的菌落直径变化不大,推测温度对菌落生长的影响比湿度较为显著,低温有利于菌落生长;菌株通过不同光照处理后,生长最好的是在半光半暗条件下的菌落,其次是全暗处理的,说明黑暗可促进菌株生长;菌株在不同p H值条件下,生长最好的是p H值6.2,其次是p H值7,可知该菌株生长的最适酸碱度在p H值为6~7之间的中性偏酸范围。  相似文献   

10.
以澜沧江的光唇裂腹鱼为研究对象,在高低温季节对不同养殖密度的光唇裂腹鱼的养殖水体进行水质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在5—10月,4个鱼池的月平均温度范围是15~22℃,溶氧(Do)范围是5~8 mg/L,p H值范围是7.8~8.8,化学需氧量(COD)范围是6~14 mg/L,总氮(TN)含量范围是0.2~0.9 mg/L,总磷(TP)含量范围是0.2~1.6 mg/L,氨氮(NH3-N)含量范围是0.005~0.030 mg/L。研究表明,温度、Do、p H值、TN、NH3-N含量都处在安全范围内,TP超过了有效磷临界值,COD和TN的含量较高,需要加以调控。此研究着重从水质理化因子与光唇裂腹鱼养殖的相关性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措施,为光唇裂腹鱼养殖水环境调控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实验研究鱼骨粉与阿胶复合氨基酸制备复合氨基酸螯合钙的途径,旨在探索出最佳螯合路线。方法:本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分析钙与复合氨基酸质量比、p H值、温度、时间四种因素对螯率的影响。结果:钙与复合氨基酸质量比为1∶1、p H值取7、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60分钟的条件见下螯合率最高,达到76.5%,对螯合率的影响钙与氨基酸比例反应时间p H值反应温度。  相似文献   

12.
从昆明市郊的杜鹃盆花种植基地采集炭疽病样品,经病原分离和纯化得到形态一致的6个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和致病性鉴定,将该杜鹃炭疽病的病原菌鉴定为博宁炭疽菌(Colletotrichum boninense)。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p H值、温度对该病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病原菌能有效利用多种碳源,最适合的为葡萄糖;有利于该病原菌生长的有机氮为蛋白胨,无机氮为硝酸钾;病原菌在1535℃下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5℃;适于病原菌生长的培养基p H值为635℃下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5℃;适于病原菌生长的培养基p H值为68;适于产孢的培养基为MA培养基。  相似文献   

13.
结合传统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地锦(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叶斑病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并在室内纯培养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病原菌在不同培养基、p H值、温度、光照、碳源和氮源条件下菌丝生长和菌落形态。结果显示:病原菌为马卡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macadamiae Deighton);病原菌生长较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和20%地锦植物煎汁的PDA培养基,适宜p H值为6.0~7.0,菌丝生长适宜温度范围为25~30℃,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酵母粉,最佳光照条件为全黑暗。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莲藕腐败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及光照、温度、p H、碳氮源对莲藕腐败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菌丝在4种培养基上均能较好生长。光照对病原菌的生长无显著影响。在20~30℃范围生长较快,最适温度为28℃。病原菌在p H值4~13范围内均能生长,最佳p H值为7。不同的碳源中,麦芽糖、蔗糖、果糖较适合该菌的生长;在供试的氮源中,菌丝在含酵母浸出粉的基础培养基上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15.
由木樨生叶点霉引起的桂花叶枯病是桂花上普遍发生,且为害较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对病原菌进行了生物学物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菌丝在PDA、MA和OA等3种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在PDA和MA上生长相差不大,在OA上生长相对缓慢;菌丝生长适宜p H值为4.0~7.0,最适p H值为6.0;生长适温为24~30℃,最适温度为26℃,黑暗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对杯鞘石斛链格孢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p H值、光照、碳源和氮源对其生长和产孢有一定的影响。链格孢病菌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25℃,在40℃几乎不能生长;最适宜的p H值为5~6;25℃12 h/12 h(L/D)光暗交替培养产孢量最多;能较好地利用蔗糖、葡萄糖、乳糖和淀粉碳源,但对不同的碳源利用有差异;供试氮源中,在含硝酸铵的培养基中菌落生长直径最大,而含甘氨酸的培养基中菌落生长较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满足生产中对玉米链格孢叶斑病进行防治以及抗病育种的需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玉米链格孢叶枯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室内药剂筛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营养、温度、p H值等条件对菌丝生长和产孢量有显著影响。病菌生长最适碳、氮源分别为乳糖和蛋白胨,30℃、p H值为6的条件下生长最好;最适产孢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适产孢温度和p H值与最适生长条件基本一致。光照对菌丝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但连续光照却明显有利于产孢过程。病菌菌丝的致死温度为60℃,10min;孢子致死温度52℃,10min。药剂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异菌脲对病菌的毒力作用最强,EC50值仅为0.365 mg·L-1;霜·锰锌、咪鲜胺锰盐等药剂对玉米链格孢病菌也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蛹虫草种子液培养的碳源、氮源、培养温度、初始p H值、摇床转速等指标进行考察,筛选利于蛹虫草种子液菌丝体生长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培养蛹虫草种子液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适初始p H为6. 0,最适摇床转速为150r/min,最适培养温度为26℃左右。  相似文献   

19.
《山西农业科学》2016,(4):502-505
研究了设施条件下不同p H值和不同培养料配方2种因素对白灵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影响,通过对菌丝的生长以菌饼萌生天数、平均每日菌丝生长长度、菌丝长势进行多重比较,子实体则以菌盖厚度、菌盖直径、菌柄长度进行比较,以筛选出最适宜白灵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p H值范围和培养料配方。结果表明,p H值在6.5~7.5均适宜白灵菇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白灵菇菌丝和子实体在培养料以棉籽壳为主料的配方中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风鸭产品加工的关键工艺因子温度、Na Cl含量以及p H值对鸭肉中脂肪氧合酶(LOX)活性的综合影响,通过体外模拟风鸭加工的工艺条件,用正交试验方法系统研究了温度、Na Cl含量、p H值对LOX活性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温度、Na Cl含量以及p H值三者对鸭肉LOX活性的影响存在显著交互效应(P0.01)。温度和Na Cl含量对鸭肉LOX活性影响的临界值都随着另一方的增加而线性降低;温度对LOX影响的临界值随着p H值的增大而升高,Na Cl含量临界值随着p H值的增大而降低。因此,在风鸭加工过程的起始阶段降低腌制用盐量,提高温度能够提高鸭肉中LOX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