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1、玉米丝黑穗病(1)、症状:玉米丝黑穗病属于苗期侵染的系统性侵染病害,一般在成株期表现典型症状,主要危害雌穗和雄穗,一旦发病,几乎颗粒无收。受害严重的植株,苗期即可表现各种症状,有分蘖增多丛生型、有节间缩短矮化型(老公苗)、有心叶扭曲鞭状型,  相似文献   

2.
玉米丝黑穗病,又称玉米乌米,属于典型土壤传播系统侵染性病害。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表现症状。一旦发病减产严重,甚至颗粒无收。玉米丝黑穗病是北安地区重要的玉米病害。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连作玉米的增多,玉米丝黑穗病害不断蔓延、加重。平均发病率12.5%~23.5%,严重地块35%~50%,严重影响玉米生产。给部分农户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困难。为此,对该病害的发生与防治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玉米丝黑穗病又称玉米"乌米",俗称灰苞,是玉米栽培中的主要病害之一。一旦感病,全株颗粒无收,菌孢子残留越冬,来年发病更加严重。该病是玉米发芽期侵入的系统性侵染病害,感病后,首先破坏雌穗,发病率等于损失率。1症状1)苗期症状。受害严重时,在苗期可表现出多种症状。幼苗叶片上沿中脉出现褪色斑点,呈不规则形。幼苗分蘖增多呈丛生形,植株明显矮化,节间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玉米感病品种不断增多,玉米丝黑穗病呈现出不断蔓延的趋势,严重病虫害为玉米种植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分析了玉米黑穗病的发病症状,针对性的指出了相关的防治技术,以期为此后玉米种植作业提供更多的借鉴依据。1玉米丝黑穗病症状玉米丝黑穗病主要在苗期侵入,属于系统性的侵入病虫害问题,会严重危害雄穗与雌穗,且一旦发病会直接影响整株的健康生长,为种植人员带来了经济损失。一是果穗症状,玉米除了苞叶,发病的整  相似文献   

5.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是幼苗侵染和系统侵染病害。主要症状是:苗期6~7叶,病苗矮化,节间缩短,有的株形弯曲,叶子密集,色浓绿或叶片上有黄白条纹,个别重病株分蘖增多而簇生,叶鞘破裂呈畸形。多数情况苗期症状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各玉米栽培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以北方春播玉米区、西南丘陵山地玉米区受害较重,一般发病率在2%~8%之间,个别重病地块发病率可达60%~70%以上。一、症状玉米丝黑穗病是幼苗侵染的系统性病害。有些品种或自交系在幼苗长出6——7片叶时就表现出明显的症状。病苗矮化,节间缩短,有的株形弯曲、叶子密集,色浓绿或叶片上有黄白条纹,个别重病株分蘖增  相似文献   

7.
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各玉米栽培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以北方春播玉米区、西南丘陵山地玉米区受害较重,一般发病率在2%~8%之间,个别重病地块发病率可达60%~70%以上。1、症状玉米丝黑穗病是幼苗侵染的系统性病害。有些品种或自交系在幼苗长出6~7片叶时就表现出明显的症状。病苗矮化,节间缩短,有的株形弯曲、叶子密集,色浓绿或叶片上有黄白条纹,  相似文献   

8.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火焰苞、灰苞、是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县玉米产区均有发生,一般发病率在10%左右,严重的达30%.因玉米丝黑穗病危害后,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玉米丝黑穗病主要危害雌穗和雄穗,是苗期侵染的系统性病害,到穗期才出现典型症状.  相似文献   

9.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丝黑穗病发病历史较早,但没有很好的控制,在一些种玉米的地方零星发生,尤其在山区发病较重。 一、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病原菌为丝轴黑穗粉病菌,属于担子菌。病部的黑粉为冬孢子。冬孢子黄褐色,球形或近球形。玉米丝黑穗病是一个苗期侵入系统侵染的病害,一般到穗期才出现典型症状,但是,有些病株在生长前期即表现种种异常,病株节间短,较健株低矮,茎秆基部膨大,下粗上细,如笋状,叶片簇生、暗绿,稍硬而上挺。有时分蘖稍有增加,或病株稍向一侧弯曲。此外有些品种在叶片上还出现黄条……  相似文献   

10.
耕作方式对玉米主要病虫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辽宁省瓦房店地区连续3年改变耕作方式条件下玉米苗期、吐穗期、灌浆期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苗期地下害虫和一代玉米螟的田间危害有所加重;纹枯病轻微加重;玉米苗期矮花叶病、顶腐病、丝黑穗病及灌浆期茎腐病、大斑病减轻;玉米叶部主要病害发病程度受影响较小;玉米丝黑穗病、弯孢菌叶斑病、灰斑病、粗缩病变化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危害玉米的病虫害种类很多,主要病害有丝黑穗病、玉米大斑病和玉米小斑病和病毒病。主要虫害有玉米螟、粘虫、蚜虫等。在玉米生产中,都会影响玉米的产量与质量,如玉米螟在普通年份使产量下降10%,严重的年份,使产量下降30%。一、玉米病害(一)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或"灰包—。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和开花,一旦发病通常全株颗粒无收。因此,该病的发病率即等于病害的损失率,危害十分严重。1、症状:苗期从玉米芽鞘入侵的系统性病害,症状在抽  相似文献   

12.
如何防治春玉米丝黑穗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症状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哑玉米。侵害部位主要为玉米雌穗和雄穗,苗期症状表现为:秆矮,下边粗,上边细,叶子密,叶子暗,颜色绿;玉米抽雄时的症状:雄穗全部或部分小穗变成菌瘿,菌瘿破裂后,散出大量的块状黑粉,病株雌穗短小,基部膨大,多不抽花丝,苞叶提早枯黄并向一侧开裂,内部除穗轴外全部变成黑粉。2发生规律玉米丝黑穗病在早播玉米田发生重,晚春播及夏播玉米为害较轻;玉米连作时间长发病较重;沙壤地、旱地墒情好的发病轻,墒情差的发病重。玉米丝黑穗病已成为影响玉米的主要病害,一般减产20%~40%,严重时个别地块甚至达到60%以上。3防治措…  相似文献   

13.
正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各玉米栽培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以北方春玉米区、西南丘陵山地玉米区受害较重,一般发病率在2—8%之间,个别重病地块发病率可达60—70%以上。近年来,在吉林、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由于注意推广防治方法,发病率已有明显下降,先就具体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方法进行详细探讨,以期能有更大的推广。一、症状玉米丝黑穗病是苗期侵染的系统性病害,一般到穗期  相似文献   

14.
<正>辣椒根结线虫病,菜农俗称根上长土豆,主要为害植株根部或须根。1发病症状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地上部无明显症状,检视根部,可见幼苗须根或侧根上产生灰白色根结,有的病苗主根略显肿大。成株染病:进入开花期病株萎蔫,像镰孢根腐病或疫病,拔起萎蔫株,可见根上产生大量大小不等的瘤状根结,剖开根结感病部位会有很多细小的乳白色线虫埋  相似文献   

15.
<正>玉米丝黑穗病是我国玉米产区发生比较严重的病害。一旦发病,病株果穗(玉米棒子)全部变为黑粉,几乎没有收成,许多地区称为"乌米"或"灰包"。它的危害在一些地方已远远超过玉米大小斑病。1症状识别玉米丝黑穗病是一个系统性的侵染病害,主要危害雌穗和雄穗,一般在穗期表现症状。受害严重的植株,在苗期也有症状,主要表现为植株丛生、矮化、叶色暗绿等症状。雄穗染病后,花器变形增生,  相似文献   

16.
<正>玉米丝黑穗病和黑粉病是玉米生产上经常发生的两种主要病害,常常同时发生,许多人常将丝黑穗病与玉米黑粉病混在一起,统称"乌米"和"灰包",但两者的症状、侵染循环、发病规律有很大区别,因此防治措施也不尽相同。若不能准确区分二者,势必会影响防治效果。一、症状区别1、发生时期不同。玉米丝黑穗病一般到穗期出现典型症状;而玉米黑粉病在玉米整个生长期都可能发生。2、受害部位不同。玉米丝黑穗病主要为害部  相似文献   

17.
一、玉米丝黑穗病的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并且因品种及外界条件不同而有差别,变化较大.苗期症状多在4~5叶期以后开始显现出来,马秉元等将其归纳为六种类型:笋状型,茎扁、下宽上尖、竹笋状;矮缩丛生型、矮缩丛生、分蘖多;黄条形,叶上有纵行黄条;畸形茎扭形,株畸形、茎扭;叶片异常型,叶硬挺厚、叶色深、叶面不平;顶叶打卷型,雄穗抽不出、顶叶扭卷.苗期病状也表现出叶形异常,叶上有纵形黄条;在某些染病幼苗第四叶至第五叶片和沿中脉上出现褪绿小斑点,直径1~2mm,树木3、4个至数百个,叶硬挺厚、叶色深、叶面不平,雄穗抽不出、顶叶扭卷.  相似文献   

18.
正玉米丝黑穗病是我国春玉米的一种重要病害,又称作乌米、哑玉米,近几年发生比较普遍且危害呈上升趋势,一旦雌穗得病,此株玉米即可绝产。春季持续低温,且土壤湿度较大,如种子在土中出苗时间拉长,势必增加玉米丝黑穗病菌侵染的机率,加之品种抗病性弱,导致丝黑穗病发病更加严重。一、发病症状玉米丝黑穗病病菌称黍轴黑粉菌,属真菌界担子菌门。厚垣孢子近圆球形或卵形,黑褐至赤褐色,表面有细刺,萌发时产生先菌丝和担孢子。玉米丝黑穗病与高粱丝黑穗病  相似文献   

19.
一、玉米丝黑穗病的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并且因品种及外界条件不同而有差别,变化较大.苗期症状多在4-5叶期以后开始显现出来,马秉元等将其归纳为六种类型:笋状型,茎扁、下宽上尖、竹笋状;矮缩丛生型,矮缩丛生、分蘖多;黄条形,叶上有纵行黄条;畸形茎扭形,株畸形、茎扭;叶片异常型,叶硬挺厚、叶色深、叶面不平;顶叶打卷型,雄穗抽不出、顶叶扭卷.苗期病状也表现出叶形异常,叶上有纵形黄条;在某些染病幼苗第四叶至第五叶片和沿中脉上出现褪绿小斑点,直径1-2mm,树木3、4个至数百个,叶硬挺厚、叶色深、叶面不平,雄穗抽不出、顶叶扭卷.  相似文献   

20.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火焰苞、灰苞、是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县玉米产区均有发生,一般发病率在10%左右,严重的达30%。因玉米丝黑穗病危害后,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玉米丝黑穗病主要危害雌穗和雄穗,是苗期侵染的系统性病害,到穗期才出现典型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