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前随着大豆种植面积的迅速增加,在单产和总产不断提高的同时,大豆的各类病虫草害也不断增加。依据发生情况,采用农业栽培防治技术为主,对大豆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保证大豆的优质高产。一、大豆孢囊线虫病1、症状识别在大豆整个生育阶段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子叶及真叶变黄,发育迟缓。成株期发病,植株矮小,叶片变黄,叶柄及茎顶端失绿呈淡黄色,开花推迟,结荚小而少;发病严重时茎叶变黄,叶片干枯、脱落,大豆成片枯死,似被火烧焦一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豆种植面积的迅速增加,在单产和总产不断提高的同时,大豆的各类病虫害也不断增加。依据发生情况,采用农业栽培防治技术为主,采取选择良种与药剂拌种的措施对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保证大豆的优质高产。1、大豆孢囊线虫病主要症状:在大豆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子叶及真叶变黄,发育迟缓。成株期发病,植株矮小,叶片变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大豆种植面积的迅速增加,在单产和总产不断提高的同时,大豆的各类病虫害也不断增加。依据发生情况,采用农业栽培防治技术为主,采取选择良种与药剂拌种的措施对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保证大豆的优质高产。1.大豆根腐病1.1发病症状:该病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出土前种子受害腐烂变软,不能萌发,表面上有白色霉层。在大豆开花结荚期为发病高峰期,田间出现大量黄叶,病株矮化、根系全部腐烂,导致病株死亡。轻者叶片变黄,提早脱  相似文献   

4.
大豆在我国东北是主产区,实现专用品种单独生产、单独收购、单独加工,建立专用大豆生产基地,使东北地区成为我国优质专用大豆的生产与出口基地. 一、防治技术 1、大豆孢囊线虫病 (1)症状识别:在大豆整个生育阶段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子叶及真叶变黄,发育迟缓.成株期发病,植株矮小,叶片变黄,叶柄及茎顶端失绿呈淡黄色,开花推迟,结荚小而少;发病严重时茎叶变黄,叶片干枯、脱落,大豆成片枯死,似被火烧焦一样,因而有火龙秧子之称.根部被线虫寄生后,根系不发达,侧根减少,须根增多,根瘤少而小,并在根系上着生许多白色或黄白色小颗粒,即孢囊.  相似文献   

5.
一、大豆孢囊线虫病1主要症状在大豆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子叶及真叶变黄,发育迟缓。成株期发病,植株矮小,叶片变黄,严重地块大面积枯黄,叶柄及茎顶部也呈淡黄色,花迟,结荚小而少,发病严重的叶片干枯、脱落,全株枯死。2发生与危害孢囊线虫是由线虫侵染大豆根部引起,根部被线  相似文献   

6.
正大豆根腐病发病主要取决于土壤中的菌源数量、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温湿度以及植株抵抗力等条件。要更好地防治大豆根腐病就必须根据这些发病条件进行防治。1.发病症状大豆根腐病由多种病原真菌引起,不同的病原菌引起大豆根腐病的症状不同。镰刀菌危害大豆时,根部从根尖开始变色,水浸状,主根下半部先出现褐色条斑,以后逐渐扩大,表皮及皮层变黑腐烂,严重时主根下半部烂掉。叶片由下而上逐渐变黄,植株矮化,结荚  相似文献   

7.
<正>1、大豆孢囊线虫病苗期发病,子叶及真叶变黄,发育迟缓。成株期发病,植株矮小,叶片变黄,叶柄及茎顶端失绿呈淡黄色,开花推迟,结荚小而少;发病严重时茎叶变黄,叶片干枯、脱落,大豆成片枯死,似被火烧焦一样,因而有火龙秧子之称。根部被线虫寄生后,根系不发达,侧根减少,须根增多,根瘤少而小,并在根系上着生许多白色或黄白色小颗粒,即孢囊。防治措施:1用35%多克福种衣剂拌种,药种比为1∶70。2用35%的甲(乙)基硫环磷按种子量的0.5℅拌种。3  相似文献   

8.
正大豆根腐病属大豆病害种类中最难防治病害之一,是东北大豆主产区主要的根部病害。整个大豆生育期均可感染大豆根腐病,大豆种子萌发后4-7d即可侵染,轻者叶片变黄,提早脱落,严结荚少,产量低,重者造成死苗,粒重下降,严重减产,减产幅度在25%~75%或更多。了解大豆根腐病发病病因有助于更好的防治,促进大豆增产。1大豆根腐病发病病因1.1土壤影响1.1.1土壤温度播种期过早,土壤耕层温度低于  相似文献   

9.
正1大豆病害1.1大豆根腐病。该病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出土前种子受害腐烂变软,不能萌发,表面上有白色霉层。在大豆开花结荚期为发病高峰期,田间出现大量黄叶,病株矮化、根系全部腐烂,导致病株死亡。轻者叶片变黄,提早脱落、结荚少、籽粒小、产量低。大豆根腐病在田间发生往往呈"锅底坑"状分布,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发病点。防治方法:以农业防治为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综合防治。实行与禾本科作物3  相似文献   

10.
正1大豆根腐病该病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出土前种子受害腐烂变软,不能萌发,表面上有白色霉层。在大豆开花结荚期为发病高峰期,田间出现大量黄叶,病株矮化、根系全部腐烂,导致病株死亡。轻者叶片变黄,提早脱落、结荚少、籽粒小、产量低。大豆根腐病在田间发生往往呈"锅底坑"状分布,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发病点。以农业防治为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综合防治。实行与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轮作,适时晚播,发病轻。及时防治地下害虫,  相似文献   

11.
正1大豆根腐病该病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出土前种子受害腐烂变软,不能萌发,表面上有白色霉层。在大豆开花结荚期为发病高峰期,田间出现大量黄叶,病株矮化、根系全部腐烂,导致病株死亡。轻者叶片变黄,提早脱落、结荚少、籽粒小、产量低。大豆根腐病在田间发生往往呈"锅底坑"状分布,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发病点。以农业防治为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综合防治。实行与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轮作,适时晚播,发病轻。及时防治地下害虫,  相似文献   

12.
<正>防治病虫草害是大豆获得高产的关键技术,要及时防治大豆根腐病、豆根结线虫病、大豆食心虫、红蜘蛛及杂草等,现笔者根据生产实际经验,将大豆常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总结如下。一、大豆根腐病1、症状识别:此病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出土前种子受害腐烂变软,不能萌发,表面上有白色霉层。在大豆开花结荚期为发病高峰期,田间出现大量黄叶,病株矮化、根系全部腐烂,导致病株死亡。轻者叶片变黄,提早脱落、结荚少、籽粒小、产量低。大豆根腐病在田间发生往往呈"锅底坑"状分布,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发病点。  相似文献   

13.
<正>一、大豆根腐病该病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出土前种子受害腐烂变软,不能萌发,表面上有白色霉层。在大豆开花结荚期为发病高峰期,田间出现大量黄叶,病株矮化、根系全部腐烂,导致病株死亡。轻者叶片变黄,提早脱落、结荚少、籽粒小、产量低。大豆根腐病在田间发生往往呈"锅底坑"状分布,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发病点。以农业防治为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综合防治。实行与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轮作,适时晚播,发病轻。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增施有机肥,培育壮  相似文献   

14.
张平 《农村科技》2010,(11):16-17
<正>一、缺氮1.发病症状植株缺氮时,表现为叶片由下至上逐渐变黄,初发病时叶脉间变黄,叶脉凸出可见,最后叶片变黄。2.防治方法可在甜瓜授粉14天后,追施稀薄液肥或叶面喷  相似文献   

15.
1大豆锈病 大豆锈病主要侵染叶片、叶柄和茎,严重者影响到全株,使叶片变黄脱落,形成瘪荚. 大豆整个生育期内均能被侵染,在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灰褐色小点,以后病斑稍扩大呈黄褐色小斑或红褐、紫褐及黑褐色病斑.病斑表皮破裂后由夏孢子堆散发出很多锈色夏孢子.  相似文献   

16.
办大豆胞囊线虫病是大豆生产上危害最大、发生最普遍的病害之一。其特点是分布广、危害重、寄主范围宽、传播途径多、休眠体(胞囊)存活时间长,是一种极难防治的土传病害。在我国东北和黄淮海大豆产区发生较普遍。一般可使大豆减产5%~10%,严重的可达30%以上甚至绝产。1症状识别大豆胞囊线虫病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受到大豆胞囊线虫侵染的大豆植株明显矮化,叶片褪绿变黄,  相似文献   

17.
正大豆纹枯病为害茎部和叶片,病株生育不良,茎叶变黄逐渐枯死;而大豆菌核病是由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侵染引起,真菌以菌核在土壤内和病株残体中或混在种子里越冬,第二年在适宜的环境里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引发大豆菌核病。1大豆纹枯病1.1发病特征。大豆纹枯病主要为害茎部和叶片,病株生育不良,茎叶变黄逐渐枯死,茎上病斑呈不规则形云纹状,褐色,边缘不明显,表面缠绕白色菌丝,后渐变褐色,上生褐色米粒大的菌  相似文献   

18.
<正>甜菜黄化病毒病比较普遍,特别是老甜菜区发病比较严重,现总结其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如下。1发病症状初发病时叶尖和叶缘变黄,逐渐向中心扩展,严重时除叶脉仍保持绿色外,全叶变黄,增厚,用手捻时,叶片破裂成小块并发出脆声。后期叶片上形成黑褐色霉斑而枯死。2病原菌及发病规律甜菜黄化病由病毒引起。病毒由桃蚜、麦蚜和豆蚜传播。带病母根栽植到田间,成为每年传染黄化病毒的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大豆病虫害经常发生,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危害较重的病虫害有大豆根腐病、大豆孢囊线虫、大豆菌核病、为有效防治大豆病虫害,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1.大豆褐杆病1.1症状识别大豆褐杆病也叫大豆疫病,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病菌可侵染植株的根、茎和叶部,导致根腐、茎腐、植株矮化、枯萎和死亡。幼苗期:幼苗出土前后猝倒,根及下胚轴变褐、变软,真叶期被害幼苗茎部呈水浸状,叶片变黄,严重者  相似文献   

20.
正大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田豆类作物,在大豆生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病害的侵袭,影响大豆的正常生长,现将大豆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大豆霜霉病1.1危害症状:病苗子叶无症,第一对真叶从基部开始出现褪绿斑块,沿主脉及支脉蔓延,直至全叶褪绿。以后全株各叶片均出现症状。花期前后气候潮湿时,病斑背面密生灰色霉层,最后病叶变黄转褐而枯死。叶片受再侵染时,形成褪绿小斑点,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