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春城 《新农村(黑龙江)》2014,(20):83-83
通过节水方式控制灌溉,试验结果表明:控灌和节灌在整个生育期内灌水为8次,比常规灌溉少了2次,但是从总灌水量上来看,最省水的是控灌处理,在整个生育期内灌水为117立方米,比常规灌溉少40.5立方米。其次是节灌处理,在整个生育期内灌水为140米,比常规灌溉少17.5立方米;通过室内考种及产量分析,控灌处理各项指标比常规灌溉处理有较明显的差异,产了最高,792.5kg/亩。而节灌处理与控灌处理比差异不大,与常规灌溉处理比差异还是较大的,仅次于控灌处理。所以控制灌溉技术既降低了成本,又增加了产量,使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2.
3.
4.
<正>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及其应用,在我场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农产品品质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节本增效成效明显,现代农业节能减排、低碳生产的农业生产理念得以充分体现。通过节水灌溉技术每亩可增产27kg,直接经济效益75元/亩。全年每亩可有效节约用水240m3,节约用电30kw,仅此一项便可直接降低生产成本15元。2012年创业农场示范推广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4万亩,通过水稻节水控制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11.
12.
水稻节水灌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贵州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用水大户。为了缓解贵州省农田灌溉工程性缺水的矛盾,达到水资源总体平衡与优化配置,通过进行连续的水稻节水灌溉试验,总结适宜贵州省水稻灌溉的模式,为贵州省水稻灌溉定额的编制提供基础数据,给农民生产提供必要的灌水依据。分析了不同灌溉处理对水稻农艺性状、灌溉水量、水分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科蓄"有效地提高了降雨利用率,减少了人工灌溉,适宜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3.
水稻夺高产,必须改革稻田的整地和灌水技术,提高水稻根系活力,使水稻有良好的生活条件。基本经验是要看根定水、以气养根、以根保叶、以叶增产,再有是水、肥、气、热这四个条件与土壤肥力相结合,以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水调温、干干湿湿,壮根保叶提高产量,这就是新灌水技术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正>本文主要分析了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的优点、技术原理及推广中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以期为发展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尤其是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提供理论依据。1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的概念水稻控制灌溉是指水稻移栽后,田面保持5~25毫米薄水层返青活苗,在返青以后的各个生育时期,田面基本不再长时间建立灌溉水层,也不再以灌溉水层做为灌溉与否的控制指标,而是以不同生育期不同的根层土壤水分作为下限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9.
通过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的研究,探讨在控制灌溉基础上水稻产量。结果表明:水稻节灌处理的产量比常规灌溉高,亩产达609.5k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