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正>平贝母属百合科贝母属的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别名平贝、东北贝母、灯笼花。以鳞茎人药。具清热润肺、止咳化痰功效。主治多种慢性咳嗽、咳痰带血等症。东北三省是主要栽培区,桦南县已有四十余年的栽培历史。野生平贝母多生于山区林下或溪流两岸土质疏松肥沃、较湿润的环境。性喜冷凉、湿润气候,耐寒,怕干旱及怕高温。  相似文献   

2.
平贝母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贝母(Fritilaria ussuriensisMxni m)俗称平贝,为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东北的长白山区,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区有栽培。平贝母是东北主要地产药材之一,鳞茎入药,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其主要成分是平贝母生物碱。2003年黑龙江省铁力市栽培的平贝母  相似文献   

3.
平贝母是我国较为名贵的传统大宗药材之一,是东北三省著名的道地药材,系百合科贝母属平贝母的干燥鳞茎。《中国药典》收载,以鳞茎入药,具有清热润肺、散结、止咳化痰之功效。平贝母在药材市场上与川贝母、浙贝母"三分天下有其一"。  相似文献   

4.
贝母是常用中药,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平贝母盛产于东北三省,为贝母中的一种.平贝母具有消疾、润肺、止咳、平喘等功效,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将其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广大药农参考. 1 栽培 1.1 选地 选地是平贝母能否获得丰产的关键.应选择疏松、湿润、比较肥沃的腐殖质土或黑油沙土地块,要求背风向阳、靠近水源,以便浇灌.  相似文献   

5.
平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入药,具清热润肺、止咳化痰之功效.平贝母生产中多为畦作栽培,敦化市贝母药材协会会长王求记进行了平贝母粮、药套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垄下种贝母、垄上种大豆或玉米,在不影响粮食产量的前提下,亩产鲜贝母1 000kg以上.平贝母的生育期或休眠期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条件,在垄上种植玉米或大豆,既合理利用了土地资源,又为贝母休眠遮阳,实现了粮、药双丰收,大幅度地提高了单位面积产值.这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敦化市大面积推广,现已种植平贝母800多公顷.现将该种植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贝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鳞茎供药用,能止咳化痰、清热散结。总结浙贝母、川贝母、平贝母及其他贝母的关键栽培技术,阐述了当前贝母的主要种植模式,分析了贝母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以期为贝母种植户及进一步开展贝母种植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要考虑土质、排水、坡度等自然条件。贝母3月下旬至4月上旬即解冻出土,生长期只有55-60天,其余季节皆处于休眠状态。贝母有一地生活多年的特性,一换地,将给贝母生长造 成严重影响。选好用地,是平贝母生产的关健。最适于栽培贝母的土壤是水分充足.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疏松,富含有机质的黑沙土与黄油沙土。沙土、盐碱土、黄土、干旱及低洼易涝的地块不宜栽培贝母。如选用坡地栽培贝母时,以10度以下为宜。坡度大,水土和粪水流失,影响贝母生长。  相似文献   

8.
目前.平贝母在我地区的发展呈良好的势头。但在栽培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病、虫害是制约平贝母生产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近年来平贝母病、虫害的大发生.使许多种植户遭受重大损失,个别种植户甚至毁药种粮,使平贝母药材面临严重短缺局面。平贝母地上,地下都有病害,常见的地上病害是由真菌或细菌诱发的贝母锈病、灰霉病,  相似文献   

9.
正平贝母(Bulvus Fritilaine Ussuriensis)别名平贝,为百合科贝母属植物平贝母,以鳞茎入药,含有生物碱、淀粉等,性微寒,味苦、甘,归肺、心经,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主治气管炎、肺炎、肺  相似文献   

10.
贝母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炳胜 《农技服务》2014,(11):40-40
贝母喜温暖湿润气候和阳光充足的环境;生长期适宜温度为10~20℃,低于4℃或高于30℃停止生长。生长期要求土壤湿润,忌干旱,但怕涝。鳞茎作为种栽在9~10月栽种后,经约15天基底部开始萌生须根。一般根系深度在10~15cm,幅度6~l Ocm。鳞茎在土内有一定的抗寒能力,在北方稍加覆盖亦能自然越冬。贝母分浙贝母、川贝母、尖贝母、伊贝母、平贝母等。以地下鳞茎入药,可清热化痰、止咳散结。适于北方种植的主要有平贝母、伊贝母和尖贝母,宜在背风向阳、表层疏松、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载培。  相似文献   

11.
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Maxim)的家栽在吉林省已有多年历史。近年来随着中草药生产和多种经营的发展,栽培面积有了大幅度增长。贝母菌核病(Stromatinia rapulum(Bull)Boud)是当前贝母高产稳产和推广种植的主要障碍之  相似文献   

12.
平贝母是一种主产于东北三省的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山区林下,或是一些溪流两岸的湿润土壤中。平贝母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早在两千多年就有用平贝母来治疗慢性咳嗽、咳痰带血等病症的记载。现如今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纯野生的平贝母已经十分难觅,市面常见品种多数为栽植品,早在半个世纪前吉林省的通化地区就开始栽植平贝母,平贝母性喜冷凉、湿润气候,耐寒,怕干旱及怕高温,平贝母因具有抗寒能力,全国各地栽培均可越冬,翌春解冻时即可萌出土面。本文主要针对平贝母的栽植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希望能为此药材栽植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平贝母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鳞茎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具有止咳润肺、平喘、化痰等功效。可单味入药食用,也可与其它中草药配合使用。平贝母又称北贝、平贝、贝母,主要产在我国东北地区的长白山山脉、小兴安岭南部广大地区以及辽宁省的一些地方。  相似文献   

14.
赵倩  李波  关瑜  孔玲  孟祥才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3):206-208,243
[目的]以总生物碱、4种代表性生物碱作为评价指标,评价4种规格平贝母的质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总多糖含量;采用HPLC-ELSD法测定单体生物碱含量.[结果]最小粒(6.5 mm)平贝母中总生物碱、贝母辛、西贝母碱、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含量分别为2.54 mg/g、92.73μg/g、67.09μg/g、87.58μg/g、82.81μg/g,大、中、小粒平贝母(11~19 mm)中总生物碱、贝母辛、西贝母碱、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含量分别为2.17~2.51 mg/g、12.45~49.31μg/g、29.50~35.13μg/g、35.02~94.69μg/g、18.02~84.20μg/g.最小粒平贝母中单体生物碱、总生物碱含量显著高于大、中粒平贝母中的含量,但总多糖含量显著低于大、中、小粒平贝母.大、中、小粒平贝母中各种成分含量差异不大.[结论]直径6.5 mm左右的最小粒平贝母质量最佳,直径11~19 mm大小的平贝母质量无差异,质量与大小并不呈现完全的相关.  相似文献   

15.
龙胆草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喜潮湿凉爽气候,忌强烈阳光直射.平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冷凉湿润气候,耐寒,不耐高温,5月底气温超过20℃时地上部便停止生长,并逐渐枯萎,地下鳞茎进入休眠状态,此时需遮荫以利安全越夏.根据龙胆草和平贝母的上述生物学特征,采取玉米与龙胆草、玉米与平贝母套种,既满足了龙胆草、平贝母生长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又不影响玉米的正常产量,达到了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平贝母(Unilract fritillary Bulb.)是我国野生现存量较少的矮棵药材植物。鳞茎主要含有贝母生物碱,其单体成分主要为西贝素、贝母碱或贝母辛、贝母碱甲等,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功能,用于治疗虚痨咳嗽、心肺郁结、气管炎等症。  相似文献   

17.
伊春地处小兴安岭腹地,属高寒地区,平贝母栽培历史悠久。随着栽培面积的扩大,连作年限的延长,加上气候、农事管理不当等因素的影响,平贝母锈病危害逐年加重。加上药农长期单一使用化学农药,致使病菌产生了强烈的抗药性,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已严重制约了我市的平贝母生产。1症状识  相似文献   

18.
平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常用中药材,以地下鳞茎入药,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定喘的功能,是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良药,卫生部已正式批准为国家一类新药。  相似文献   

19.
平贝系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平贝母干燥的鳞茎是中医药方和中成药中常用的中药材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平贝母的价格也在随之升高,成为当地林区职工和农村发展经济作物首选项目之一.平贝母属早春植物,顶冰发芽,喜凉爽湿润气候,耐寒性强,怕炎热高温干旱.  相似文献   

20.
平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功能。主治肺热咳嗽、痰多胸闷。主产于东北三省,中国很多地区已引种栽培。1生长习性平贝母是一种早春植物,喜冷凉、湿润的气候,耐寒,怕干旱、炎热。野生于林下、灌木从间、草甸及河谷等处。能耐-37℃的低温,当气温28℃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