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食心虫别名大豆蛀荚蛾、豆荚虫、小红虫,食性单一,主要为害大豆和野生大豆等豆科作物,是危害大豆的一种重要害虫。尤其是在大豆结荚鼓粒期,以幼虫钻入豆荚,将豆粒咬成沟道或残破状,造成大豆破瓣,形成“兔子嘴”。常年虫食率约为10—20%,严重年份虫食率高达50%,最高可达到80%,影响大豆的质量和产量。掌握好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时期,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可将虫食率控制在2%-3%以下。  相似文献   

2.
大豆食心虫在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东等地都有发生,幼虫蛀人豆荚咬食豆粒,被害豆粒形成虫孔、破瓣或整个豆粒被食光,降低大豆产量和品质.受害轻重的程度与地区、年度及大豆品种之间关系密切.一般年份减产10%~20%,严重年份减产高达30%~40%.  相似文献   

3.
大豆食心虫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是黑龙江省的主要作物,由于经济价值较高,种植面积大,所以重茬现象非常严重。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Matsumura)]是我国北方大豆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以幼虫蛀入豆荚为害豆粒,一般年份虫食率约10%~20%,严重年份虫食率可达30%~60%。被害豆粒残缺不全,人  相似文献   

4.
大豆食心虫又称蛀荚蛾,幼虫蛀入豆荚咬食豆粒,严重的将豆粒吃掉大半,豆荚内充满虫粪,降低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为保证大豆提质增产,必须做好大豆食心虫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大豆食心虫是我县大豆的主要虫害,也是一直伴随大豆栽培历史的虫害。以幼虫蛀入豆荚内食害豆粒危害为主,常年虫食率约为3%~8%,严重年份虫食率高达20%~30%。受害植株产量降低,品质变劣。此虫为单食性害虫,主要食害大豆。1.形态特征大豆食心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别名大豆蛀荚蛾、豆荚虫、小红虫。(1)成虫:暗褐色或黄褐色小蛾,体长5~6毫米,翅展12~14毫米,前翅灰、黄、褐色杂生。雄蛾前翅色较淡,有翅缰1根。腹部末端较钝,具抱握器和显著毛束。  相似文献   

6.
大豆食心虫大豆食心虫是我国大豆产区的主要害虫,以幼虫蛀入豆荚内食害豆粒,常年虫食率约为5%~10%,严重年份虫食率高达30%~60%。受害植株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大豆食心虫分布于华东、华北、西北、东北,以东北三省受害最重。此虫为单食性害虫。主要食害大豆,也为害野生大豆及苦参。  相似文献   

7.
大豆食心虫是大豆生产的主要害虫,一般年份虫食率在5%~10%,严重年份虫食率高达30%~60%。受害豆粒,不但产量降低,而且品质变劣。掌握好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时期和方法,可将虫食率控制在2%~3%以下。大豆食心虫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的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第二年7月下旬上浮到表土化蛹。7月末8月初开始羽化为成虫,8月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交尾后在嫩荚上产卵,卵经6~7天孵化为幼虫,幼虫在荚上爬行数小时即入荚为害,幼虫期20~30天,9月份开始脱荚入土。  相似文献   

8.
大豆食心虫是我国大豆产区的主要害虫,以幼虫蛀人豆荚内食害豆粒,常年虫食率约为5%~10%,严重年份虫食率高达30%~60%。受害植株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相似文献   

9.
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时期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食心虫是大豆生产的主要害虫,一般年份虫食率在5%~10%,严重年份虫食率高达30%~60%。受害豆粒,不但产量降低,而且品质变劣。掌握好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时期和方法,可将虫食率控制在2%~3%以下。  相似文献   

10.
大豆豆荚螟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豆荚螟又称豆荚螟、豆荚蛀虫等,是我区大豆的主要虫害之一。除了危害大豆外.该虫还危害豇豆、扁豆、豌豆、绿豆等豆科植物。主要以幼虫蛀入豆荚食害豆粒。被害豆粒形成虫孔、破瓣。甚至大部分豆粒被吃光。防治不及时的田块,常常造成“十荚七蛀”。一般减产可达30%-50%.严重的减产7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已发现危害大豆的害虫100种以上,发生普遍、对危害影响很大。现笔者根据工作经验将大豆生产上常见的主要害虫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大豆食心虫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及长江流域普遍分布,以黑龙江、吉林、辽宁及河北、山东、山西等地较为严重。大豆食心虫以幼虫入豆荚内咬食豆粒,常年虫食率为10%~20%,严重发生年份达30%~40%,使大豆产量和商品价值大大降低。大豆食心虫在我国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做茧越冬。各个地区发生时间不同,其中东北地区在7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钻出地面,在土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已发现为害大豆的害虫100多种,发生普遍、对生产影响较大的有10余种。现笔者将大豆生产上常见的主要害虫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大豆食心虫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及长江流域普遍分布,以黑龙江、吉林、辽宁及河北、山东、山西等地较为严重。大豆食心虫以幼虫入豆荚内咬食豆粒,常年虫食率为10%~20%,严重发生年份达30%~40%,使大豆产量和商品价值大大降低。大豆食心虫在我国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  相似文献   

13.
大豆主要害虫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危害大豆的地下害虫与其他作物相似,如蝼蛄、蛴螬等。苗期害虫有黑绒金龟甲、象甲类、三条叶甲、大豆根潜蝇、大豆蚜等;成株期为害的害虫有豆芫菁类、银纹夜蛾、豆天蛾、大豆卷叶螟、豆圆蝽等;结荚期为害的害虫有大豆食心虫、红蜘蛛等。现笔者将大豆生产上常见的主要害虫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大豆食心虫1、症状识别:大豆食心虫以幼虫入豆荚内咬食豆粒,常年虫食率为10%~20%,严重发生年份达30%~40%,使大豆  相似文献   

14.
大豆食心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启东县夏大豆遭受食心虫危害较严重,豆粒虫食率一般为20~30%,严重的超过70%。大豆食心虫的防治已成为当务之急。 大豆食心虫又名小红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图1)。 一、生活习性和消长规律 1.生活习性 成虫从傍晚开始至午夜之间为活动盛期,飞翔力较弱,对白炽灯、黑光灯趋性很弱。羽化初期雄蛾多于雌蛾,盛发期雌雄比近似1:1。据室内饲养观察,平均每头雌蛾产卵40粒左右。在田间,卵产于豆荚表面的荚毛之间,绝大多数一荚一卵。卵期一周左右。幼虫孵化后在豆荚上吐丝结网,后蛀入荚内取食豆粒。大豆成熟时,幼虫陆续脱荚入土越冬。翌年8月份开始,土壤达到一定湿度后,幼虫上移至表土层化蛹羽化;若土壤干旱,湿度不够,发生期就推迟。  相似文献   

15.
大豆食心虫,又名大豆蛀荚蛾、豆荚虫等,属鳞翅目,小卷蛾科.它食性单一,寄生植物种类较少,主要为害大豆,是黑龙江省大豆上的主要害虫,以幼虫钻人豆荚内蛀食豆粒.常年虫食率约为10~20%(减产约4~9%),严重时可达30~40%(减产14~18%).  相似文献   

16.
大豆食心虫是我国东北大豆主产区的重要害虫,它以咬食豆粒,虫食豆粒一般年份20%,重时50%以上,严重影响大豆产量,质量和出口贸易,因此防治食心虫已成为大豆增产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为害大豆的地下害虫与其他作物相似,如蝼蛄、蛴螬等。苗期害虫有黑绒金龟甲、象甲类、三条叶甲、大豆根潜蝇、大豆蚜等;成株期为害的害虫有豆芫菁类、银纹夜蛾、豆天蛾、大豆卷叶螟、豆圆蝽等;结荚期为害的害虫有大豆食心虫、红蜘蛛等。1.大豆食心虫大豆食心虫以幼虫入豆荚内咬食豆粒,常年虫食率为10%~20%,严重发生年份达30%~40%,使大豆产量和商品价值大大降低。1.1发生规律大豆食心虫在我国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  相似文献   

18.
<正>为害大豆的地下害虫与其他作物相似,如蝼蛄、蛴螬等。苗期害虫有黑绒金龟甲、象甲类、三条叶甲、大豆根潜蝇、大豆蚜等;成株期为害的害虫有豆芫菁类、银纹夜蛾、豆天蛾、大豆卷叶螟、豆圆蝽等;结荚期为害的害虫有大豆食心虫、红蜘蛛等。1大豆食心虫大豆食心虫以幼虫入豆荚内咬食豆粒,常年虫食率为10%~20%,严重发生年份达30%~40%,使大豆产量和商品价值大大降低。1.1发病特点大豆食心虫一年仅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豆田、晒场  相似文献   

19.
1、概述 大豆食心虫是我国东北大豆主产区的重要害虫,它以咬食豆粒,虫食豆粒一般年份20%,重时50%以上,严重影响大豆产量,质量和出口贸易,因此防治食心虫已成为大豆增产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一、大豆食心虫 大豆食心虫又名大豆蛀荚蛾、豆荚虫、小红虫等,属鳞翅目小卷蛾科.以幼虫蛀入豆荚食害豆粒,轻者虫食率2%~5%,重者达7%~10%以上,严重影响大豆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