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水稻病虫害严重影响着我国水稻的生产,近几年呈现出发生面积大、流行性强、危害严重的特点。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水稻病虫害的防控工作,需加强对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分析,针对目前技术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本文就皖西地区水稻病虫害防治情况进行技术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1水稻虫害的防治方法1.1虫害发生趋势目前结合2016年及2017年的水稻病虫数据,得出皖西地区水稻病虫总体偏重发生,稻飞虱与稻纵卷叶螟为主要的水稻害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湖南省衡东县的水稻生产和病虫发生情况,主要介绍衡东县推广应用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病虫害总体防治策略,并进行效益比较分析。从结果来看,技术应用效益明显,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新农业》2020,(12)
推进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物保护方针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结合水稻常见病虫害,就水稻病虫害农业防控、生物防控、物理防控、化学防控等,对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4.
衢州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前5年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实践基础上,于2012-2013年将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技术进行集成示范,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衢州本地病虫发生特点,切实可行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粮食作物绿色防控主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湖南省各县市区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作物布局,结合重大病虫害发生及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等情况,科学精准组合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生态调控和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推行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相融合,打造高质量粮食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展示示范区和水稻根结线虫、稻秆潜蝇、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示范区。  相似文献   

6.
《湖南农业科学》2012,(8):61-62
2012年我国水稻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发生程度重于2011年,预计发生面积15亿亩次.2012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目标为:重大病虫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达到35%以上,专业化防治面积达到20%以上,总体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稻田农药使用量减少10%以上. 一、防控措施 (一)分区防控重点 华南稻区:包括广东、福建、广西、海南双季稻种植区,重点防控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和锯齿叶矮缩病、稻瘟病、纹枯病,注意防控稻曲病、二化螟、三化螟.  相似文献   

7.
在开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将农业措施、生态控制、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措施优化,并于2014—2016年在漩涡镇进行集成示范720 hm2,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于汉阴县病虫发生特点、简便易行、操作性强的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了解水稻种植基础、抗病虫能力、各大病虫发生危害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水稻多种病虫害同时或重叠发生的实际,采用"一药多治"、"多药多治"技术,实施健身栽培、物理防治、混合农药防治的综合防控技术,能有效减少施药总量、施药次数,降低管理成本,确保环境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9.
<正>做好小麦播种期病虫害防治,对压低病虫初始量,预防苗期病虫害的发生,确保全年小麦病虫害的有效控制均具有重要意义。为落实2015年农业部秋冬种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小麦秋播药剂拌种和秋冬季病虫害防治工作,我中心与国家小麦产业体系病虫害防控功能研究室组织相关专家,结合2015年春夏季小麦病虫发生情况,提出我国不同产区秋冬季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20,(16)
当前时期,化学防治是水稻病虫害全程防控的一项最为有效的措施,近年来,随着水稻病虫害问题的日益严重,对水稻的整个生长过程都造成较大危害,但频繁使用农药进行除虫,会对周边环境和其他农作物生长造成一定影响。本文对水稻病虫防控节药增效技术适用性展开分析,并结合水稻病虫防治问题进行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病虫害防治长期以来都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重点工作,绿色植保观念对水稻的病虫害防治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已经无法适用于现代水稻病虫防治,因此,通过绿色防控技术防治水稻病虫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控减化技术应用与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有效地控制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提高防治效益,保障稻米品质安全,通过采用重大病虫监测,运用高效、低毒农药和“一喷多防”“一药多用”“治前控后“ 技术措施,在早稻、连作晚稻、单季稻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纹枯病等4种病虫防控减化技术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早稻、连作晚稻和单季稻的防控减化技术区能有效地控制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纹枯病,农药品种数量减少7种,防治次数减少1~3次,农药折纯使用量减少46.10%~93.84%,产量增加2.23%~8.81%,经济效益明显。开展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控减化技术应用,是实现了对水稻重大病虫害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水稻产量与品质,推广适宜息烽县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对息烽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实践进行总结,介绍息烽县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主要做法,分析水稻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为开展水稻病虫防治提供参考,以期实现农药减量增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障粮食作物的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4.
蔬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受其栽培方式、耕作制度等的影响,和小麦、水稻等大宗作物病虫的发生有较大的不同。蔬菜作物特殊的食用价值,又使得蔬菜病虫的防治必须以安全为先,因而对蔬菜病虫的防治策略、防治技术都应当围绕食用安全而开展,走综合防控、绿色防控之路。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水稻穗期病虫害的防控是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影响因子,水稻穗期病虫害具有种类多,危害集中,病虫发生量大,发生危害严重的特点。探讨了防治的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关键期,以及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方法,提高对水稻穗期病虫综合防治的水平,将病虫危害降到经济允许的最低范围。  相似文献   

16.
2019 年肥东县水稻示范区应用二化螟性诱剂、太阳能杀虫灯、统防统治推广应用生物农药等方式开展水稻绿色防控技术,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结果表明在水稻上使用物理防控+生物防控+化学防控的综合防治对虫害的防效较好,可为稻田病虫害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农作物病虫危害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品质的关键因子,开展病虫害防控,保障其产量、品质和效益十分重要。江苏射阳县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制定以水稻、小麦高质量生产、绿色产品为目标,重点防控常见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思路,加大对农药减量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加强种子处理,选用抗耐品种,实现群体调控,开展生态控害、诱杀虫害、杂草化除、统防统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减轻农药使用的污染,提升水稻、小麦整体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8.
农业部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加强中晚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加强中晚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据全国农技中心预测,今年中晚稻主要病虫将呈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约10.4亿亩次,其中“两迁”害虫、水稻螟虫发生7-3亿亩次,严重威胁水稻生产安全,防控任务十分艰巨。为积极配合农业部这次行动,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组织水稻主产省份长期从事农药应用技术研究的专家,经过认真讨论,一致推荐“中晚稻重大病虫害防治主要药剂及使用技术”。各地农业技术人员,可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积极做好中晚稻病虫害防控指导工作,夺取今年水稻丰收,促进粮食稳定发展,为实现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提高南丹县水稻病虫害防治的有效途径,从该县目前农民群众对病虫害识别能力低、用药不科学、病虫防控信息不畅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通过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规范用药、对症下药、加强病虫测报网点的建设与病虫害预报、建立机防队统一防治等有效措施,来提高当地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保障该县水稻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20.
岳西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简要阐述了岳西县水稻重大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情况,提出了适合当地水稻高产栽培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在生态调控的基础上,保护和充分利用自然天敌,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综合技术措施,将水稻重大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