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研究生招收人数也在增加,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考研人数为177万人,比2015年增长7%。近几年,本科毕业生人数连创新高,就业压力增大,从而催生"考研大军"。大学生考研成为引人注目的一大热点,而且大学生中跨专业考研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农学类大学生在跨专业考研方面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在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下,近几年大学生毕业人数逐渐增加,2015年高校毕业生达到了749万人,比2014年多出将近22万。在毕业人数增多,社会工作岗位有限的情况下,大学生毕业面临就业难的问题。为了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各个高校开始在校园内开展创业就业类社团。创业就业类社团和大学生就业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引导创业就业类社团在大学生就业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文章在介绍大学生就业创业类社团内涵、功能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就业创业类社团在大学生就业中的积极作用及现阶段就业创业类社团存在的发展问题,最后为如何实现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高校就业创业类社团建设进行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3.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2009年又将有610多万大学生面临就业.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加之部分地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我国经济运行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使得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本文拟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浅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希望能从一个比较新颖的角度对目前正在求职的大学生及相关问题研究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王启佩  魏玮 《河南农业》2009,(11):60-61
一、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符合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 2007年.国内新增大学毕业生495万人。其中144万人当年未能实现就业;2008年,国内新增大学毕业生559万人.其中有100万人至今未能就业:而2009年,国内将新增大学毕业生611万人,再累计往年未就业的大学生,总共需要安排就业岗位超过800万个,加上中等专业教育以及职业教育学校的毕业生,  相似文献   

5.
一、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符合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 2007年,国内新增大学毕业生495万人,其中144万人当年未能实现就业;2008年,国内新增大学毕业生559万人,其中有100万人至今未能就业;而2009年,国内将新增大学毕业生611万人,再累计往年未就业的大学生,总共需要安排就业岗位超过800万个,加上中等专业教育以及职业教育学校的毕业生,在当今全球金融风暴背景下,其就业形势空前严峻.  相似文献   

6.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及现状分析 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每年的毕业人数都在增长,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在总量就业形势极为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这一特殊就业群体的就业状况关系到个人发展、社会稳定与经济长远发展等突出问题,而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大学毕业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和宝贵的人力资源。但随着人员的增长,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并不轻松,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难"、"工作不理想"等问题愈发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数百万青年学生的生活问题,关系到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问题,关系到社会政治经济稳定的问题,因此大学生就业应该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从大学生在就业中面临的多方面问题入手,分析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多方面原因,高校扩招改革;企业高用人标准等。  相似文献   

8.
自从2003年全国第一届扩招毕业生进入市场以来,毕业生人数猛增和市场有限的消化能力,使大学生的就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为了更好地促进毕业生就业和做好毕业生就业的各项工作,从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深层问题入手,探讨就业观念在毕业生就业和创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1999年开始实行扩招大学生的教育改革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直接导致每年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逐渐攀升,这直接导致在高校的毕业季,出现了不就业的特殊群体。高校毕业生不就业现象的产生具有诸多原因,其中,高校毕业生自身的主观意识选择是最主要的原因。如何解决高校毕业生不就业现象,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大学生的就业现象进行分析和教育引导,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利用学校对大学生的教育优势,建设全程的就业指导体系,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念。  相似文献   

10.
高校扩招后,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2008年达到了创纪录的559万人,大学生就业难早已成为事实,并由此导致了就业中不诚信现象的发生。但信誉毕竟是人才市场上基本的竞争力所在,因此高等院校对于开展学生诚信教育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并通过多种有效的教育形式使"诚信"观念深入学生大脑,变成他们的自觉意识和品质。  相似文献   

11.
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我国2019年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在2017年的基础上增加了1/5左右,应届毕业生人数的大幅度增加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从大学生自身的微观层面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层面两个方面看,就业问题的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2020年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大背景下,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  相似文献   

12.
工农业生产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现代服务业以及高新技术类等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约为3250万,在高校扩招政策落实后,我国的应届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17年这一数字已达到850万。这一结构性问题,是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关键因素。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并针对其中的问题,通过思政教育视角,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4):267-268
随着近些年高校扩招工作不断深入,大学门槛不断放低,更多的学生成功考入大学。扩招后的大学生基数大大增长,导致了在大学生毕业时毕业生的人数也成倍增长,而每年社会提供的岗位不足以接纳所有的毕业生,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迎来史上"最难就业季"。本文以H大学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校毕业生就业意向、就业准备程度进行调查,了解该校毕业生的就业愿景,以小见大,以便对就业指导工作,企业人才甄选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校扩招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改革和发展的快车道,呈现出生机勃勃、积极发展的良好态势,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高校体制改革和迅速地扩大了招生规模.2000年全国普通高校实际招收本专科生220万人,比1999年增加34%,与1998年的108万人相比,两年时间翻了一番,这样的增长速度与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是一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已于1999年明确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通过多种办学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适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由9%提高到15%左右,这就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在未来的10年中还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使更多的人有机会上学,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这样既满足了将来的社会需求和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又减缓了目前社会的就业压力.然而,这也意味着再过2-3年毕业生数量将有大幅度提高,现在每年100多万毕业生就业,就业形势已感到不容乐观,当毕业生数逐渐增加到200万、300万甚至更多时,矛盾将会更加突出,毕业生就业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如何正确分析、把握扩招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做好扩招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就业的形式变得严峻,尤其是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就业比较困难,近年来,随着毕业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毕业生所面对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部分应届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工作能力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本文从企业用人的角度谈一谈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通过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理论研究、根据市场需要改进教学方式等措施,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的就业择业问题一直是各高校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社会就业竞争越加激烈,社会就业形势却连年不见好转,所以大学生创业成为改变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促进社会发展关键的一环。国家当此情景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两创"背景下,各个高校也在积极配合,进行大学生创业对策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国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大学生人数日益增长,大学生就业成为我国千家万户关心的热点。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连年增多,就业形式变得越来越严峻。在信息化的新时代下,"互联网+"社会新模式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的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学毕业生在"村官"岗位选择过程中出现的选择缺乏理性和适应缺少主动的现状,从地方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视角全面分析大学生"村官"的选择与适应现状的主观和客观原因,并结合湖南农业大学畅通基层就业之路的实践经验指出:在毕业生选择面向基层就业时,高校要做到科学引导,筑牢毕业生扎根基层的思想意识;要让毕业生理性选择,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要使毕业生主动适应,帮助毕业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屈松林 《乡村科技》2019,(11):37-38
新时期,我国大学生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长,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国家层面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国农村将迎来政策支持,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与就业的环境。构建大学生农村创业与就业能力模型,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升大学生的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构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分析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再次分析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模型构建,最后尝试探索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