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要把农民手机培训贯穿于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工程,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帮助广大农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民,将优质特色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卖出好价钱"。要开展好"最受农民欢迎App评选"活动,开发农民会用、爱用、实用的应用软件。  相似文献   

2.
如今,还有很多农民在丰收之后却无法将农产品销售出去,常常为打开产品销路发愁。究其原因,除了有些农产品不适销对路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多数农产品没有响亮的品牌。即使能销售出去,也很难卖上好价钱。这就要求农民必须加快培育农产品自主品牌,强化标准意识。因此,近几年农民给农产品"上户口"、注商标的现象纷纷涌现,原先默默无闻的农产品都有了自己的响亮称号。农产品的商标品牌已成为农产品走向市场的"通行证"。这是我国农业市场化深入、竞争水平提高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8月23日,农业农村部组织的"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在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启动,活动周围绕"手机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的主题,重点是教会农民手机直播、电商销售等手机应用技能,为农民增收、精准脱贫贡献力量。该活动周于29日顺利结束。现将农信通集团关于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活动周的培训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按照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要求,我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谋划,在各镇的积极配合下,工作进展顺利,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是精心制定工作方案。按照"手机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培训主题,我们认真制定《关于做好2019年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有关工作的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原则,工作任务及工作要求,重点是培训农民手机直播、电商销售等手机应用技能,促进农产品网路销售,为农民  相似文献   

5.
<正>处暑之后,秋意渐浓。8月23日,由农业农村部主办,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承办的"2019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热火朝天的丰收盛景、紧锣密鼓的农产品展销、人气爆棚的农民直播,通过手机走入大众视野。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加强农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应以农民的信息技术培训为抓手,农民手机培训正当其时。一个月销售200亿!这是"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交出的一张漂亮答卷。2018年,农业农村部组织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等大型电商企业实施"丰收购物节",开展了为期近1个月的农产品促销、农资促销、网络直播以及各类线下庆丰  相似文献   

6.
佚名 《新农村》2010,(11):36-37
农民最发愁的是辛辛苦苦栽种出来的农产品砸在手里、烂在地里、卖不出好价钱。解决好农产品销售问题,让农民种得放心,是保证农民增产增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正农民初尝"互联网+"甜头当前,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互联网正在悄然融入到农村的生活中,尤其春节期间,网上聊天、抢红包、微信拜年等网络交流方式已经被农民熟悉和接受,还会尝试着通过互联网去了解农业最新资讯、网上购物、开微店卖农产品、卖农机等,农民可谓初尝"互联网+"甜头。调查发现,不乏一些鲜活生动的互联网思维走进农民生活的例子。"以前靠市场,现在靠网络,农产品销售远了,量和价格也上去了,农民搭上了信息化的便车。"河南封丘的孟桥把自家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依然面临着农产品"卖难"问题,尤其是"入世"以来,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大举进入我国市场,我国农产品"卖难"问题将更加凸显.农产品"卖难",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破坏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妨害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农产品卖难实质就是农产品有效需求不足,欧盟在扩大农产品需求方面具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同时其政策对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为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大力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促进农产品网络销售,为农民增收、精准脱贫贡献力量,根据《关于做好2019年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有关工作的函》(农市便函〔2018〕177号)精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联合相关企业,结合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安排,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以"手机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为主题的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活动。  相似文献   

10.
种得好不如卖得好 农民经常说这么一句话:种得好不如卖得好。仔细琢磨,这实际上是农民在饱受农产品价低、卖难之苦后的无奈叹息。因此,要逐步掌握对市场的科学分析和预测。 农民要“耳聪目明” 要解决好这种“卖的找不着买的,买的找不着卖的”问题,就要求农民要做有心人,从报刊、电视、广播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用来指导生产、销售,有条件的可以上互联网,以得到更快捷、更全面、更准确的农产品购销信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收入也随之不断增加。农民增收主要体现在农产品销售的价值上,而近几年来,从大葱到生姜,从玉米到土豆,农产品卖难现象是一个困扰农村发展、阻碍农民增收的老问题,它不仅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是阻碍“三农”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如今,还有很多农民在丰收之后却无法将农产品销售出去,常常为打开产品销路发愁。究其原因,除了有些农产品不适销对路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多数农产品没有响亮的品牌。即使能销售出去,也很难卖上好价钱。这就要求农民必须加快培育农产品自主品牌,强化标准意识。因此,近几年农民给农产品"上户口"、注商标的现象纷纷涌现,原先默默无闻的农产品都有了自己的响亮称号。农产品的商标品牌已成为农产品走向市场的"通行证"。这是我国农业市场化深入、竞争水平提高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农副产品"卖难"让农民大伤脑筋。本以为能挣钱的东西,等到上市时却变得不值钱。在一片"卖难"声中,怎样科学安排农业生产,生产出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笔者认为,必须要走出三大误区。走出"滞销农产品就不能再生产"的误区。当前,一些农民认为,凡是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科技》2005,(12):50-51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农产品日益丰富,但时常出现农产品滞销现象。在农民致富增收奔小康的路途中,遇到了许多困惑,到底种什么、养什么风险小效益高,农产品通过什么途径卖出去最合算。近两年,黑龙江伊春市农委利用网络及时发布农产品市场行情和价格信息,引导农民和务农职工盯着市场销售农产品,大多农产品都卖了好价钱。  相似文献   

15.
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江苏省农业合作社产品展销会上。优质农产品结结实实地“火”了一把。然而,大多数时候,由于形不成规模、缺少销售渠道.农产品“卖难”仍是悬在农民头上的一把剑。怎样延续展销会“火”的态势,不让农产品热卖昙花一现?笔者认为,创立“农产品合作联社”,搭建更宽广的农产品销售平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鲁庸兴 《农家顾问》2011,(11):20-20
近年来,设施农业异军突起.撑起了农民增收的半壁江山.然而.农民在反季节农产品销售上还存在不少误区。只有走出这些误区,才能真正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实现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7.
韩玉龙 《云南农业》2003,(11):28-28
一、农民需要我们提供什么服务 1.对提供销售服务,广大农民表现了一种近乎超常的渴求.由于多年来受农产品"卖难"的影响,许多农民迫切需要社会提供及时而有把握的销售服务.他们最希望:(1)提供"订单",帮助农民按照合同生产,特别是帮助农民销售产品;(2)建立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帮助农民直接销售产品;(3)国家扩大农产品收购量,缓解"卖难"压力;(4)可以组织集体或个人直接上门收购农副产品,尽量拓宽销售渠道.  相似文献   

18.
正春耕前夕,笔者在江西宜春市下辖的丰城市采访时,发现了一个农民"卖天气"的故事。卖"天气"的农民叫雷应国,是丰城市秀市镇雷坊村一位"80后"种粮大户。面对笔者"天气怎么卖"的疑惑,雷应国自豪地用手机扫了扫"雷应国生态富硒米"包装上的二维码,大米产地的气候状况、环境条件、气候品质等信息一目了然:累积温度3363℃、总雨量650毫米、平均每天日照时数7.3小时……原来,为了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9.
正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与"围绕发展农业主导产业、提高农民生产应用技能、创造农业生产经营手段"的工作思路相结合,共举办手机技能应用培训班23期,累计培训农民2260人。开展了主题为"应用手机助力农产品网上营销"的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宣传周活动,通过农村集市日悬挂条幅、发放宣传资料手提袋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农民朋友扫"二维码"下载"农民学手机"、"云上智农"等手机APP,现场指导农民使用操作,面对面、手把手教会农民应用手机。  相似文献   

20.
一、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生产分散经营,产销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 大部分农民生产是小规模生产,产销脱节,谈不上农产品的深加工及增值.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农产品旺季集中上市.供过于求,"卖难"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制约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