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宗加美 《农技服务》2014,(11):118-118
<正>自养蚕以来,就一直伴随着不同的蚕病出现,由于近年来,开始成片植桑建园,规模越来越大,加之蚕桑的增加,蚕病在蚕桑生产中也随之增加,某些蚕病不仅对人体产生危害,同时也影响了蚕茧的产量以及质量。因此,本次主要探讨蚕桑生产中常见的蚕病,以及对于蚕病的预防对策,希望消毒防病工作受到重视,从而有效控制蚕病的发生。一、常见病毒性蚕病蚕病疫情调查不但能够全面掌握常见的蚕病,并且能够进一步了解影响蚕茧产量的因素,因此一下为常见传染性蚕病调  相似文献   

2.
传染性蚕病的发生和蔓延与蚕的自身体质、病原菌、养蚕环境条件三者有密切关系.在养蚕过程中,蚕病的暴发往往与消毒不严、桑园病虫害交叉感染、饲养管理粗放等有关.传染性蚕病防治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法是围绕消毒和清洁饲养,切断病原传染途径,防止蚕感染,改善饲育条件,增强蚕儿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在实际生产上要把防病与饲养技术结合起来,走综合防治的路子,才能有效地控制传染性蚕病的发生,把蚕病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蚕茧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3.
正家蚕血液型脓病是目前在楚雄市东瓜镇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类蚕病,往往造成养蚕生产大幅度的减产,蚕茧品质差。该病传染力强,严重的挫伤了蚕农的养蚕积极性。因此控制血液型脓病的发生对广大蚕农增加经济收入,增强对管桑及养蚕的积极性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楚雄市东瓜镇蚕桑生产的实际和多年从事蚕桑生产的实践经验,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养蚕过程中,当蚕儿遭受病原微生物的传染,就会引起蚕病的发生,造成蚕茧生产的欠收和茧丝质量的下降,严重时甚至无收.为了避免蚕病的危害,减轻损失,在养蚕生产中,经常、及时地检查蚕病的发生征兆,迅速、正确地诊断蚕病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正>蚕病发生的实质是病原物、蚕儿体质与环境条件三者之间有机联系和相互制约的结果。因此,防治蚕病必须在认识和掌握蚕病发生规律的基础上,针对各地区各蚕期的生产特点,认真采取全面而有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并贯穿到蚕桑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去,就能有效地控制和消灭蚕病,保证蚕茧的优质高产。目前危害蚕桑生产最严重的蚕病主要是传染性疾病,如中肠型脓病、病毒性空头病、真菌病等,这些蚕病传播性很快,对蚕茧的产量影响很大。传染性蚕  相似文献   

6.
正蚕病发生的实质是病原物、蚕儿体质与环境条件三者之间有机联系和相互制约的结果。因此,防治蚕病必须在认识和掌握蚕病发生规律的基础上,针对各地区各蚕期的生产特点,认真采取全面而有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并贯穿到蚕桑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去,就能有效地控制和消灭蚕病,保证蚕茧的优质高产。1彻底消毒防病消毒是用一定的方法来消灭传染蚕病的病原物,是"防重于治"的重要措施。所以无论在养蚕前、蚕期中和蚕期结  相似文献   

7.
根据金寨县蚕桑生产发展历史、现状,分析存在蚕茧价格不稳、生产中时有蚕病发生及收购不能体现优质优价政策、缺乏劳动力等问题,提出了走高起点、职业化、科学化、规范化发展栽桑养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赵晓 《河南农业》2014,(21):20-20
<正>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严重为害蚕桑生产的疫病,最近几年在农村养蚕中多有发生。因此,积极采取对策,控制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和蔓延,已成为蚕桑生产的当务之急。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重要的传染性蚕病,它的发生、发展和病原的存在、养蚕的环境条件以及人们对该病的认识程度密切相关,发生该蚕病的主要原因是蚕种带毒、环境污染、忽视"防微"。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各阶段的消毒工作。一、养蚕前消毒  相似文献   

9.
蚕病是养蚕的大敌,直接影响蚕茧的产量及质量.蚕病分传染性蚕病和非传染性蚕病,而以传染性蚕病危害更重.  相似文献   

10.
蚕病是养蚕的大敌,直接影响蚕茧的产量及质量。蚕病分传染性蚕病和非传染性蚕病,而以传染性蚕病危害更重。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蚕桑业在不断的发展,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但蚕病一直是蚕茧生产困扰因素之一,阻碍了蚕业的发展,特别是夏秋时节的蚕病多发,对养蚕积极性提高影响较大,本文主要针对夏秋蚕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相关浅析,仅供参考。黄山市地处皖南山区,栽桑养蚕历史悠久,特别是歙县和黟县,更是栽桑养蚕的传统地区。近些年来,全市不断加大蚕桑科技创新和推广,实行轻简、多批次养蚕集成技术,一年养6~8批蚕,积极协调蚕种出库时间和蚕种发放,围绕小蚕共  相似文献   

12.
1.严格消毒,杜绝传染。消毒防病,消灭病原是蚕病综合防治中最为重要的措施。养蚕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是传染性蚕病,它们的发生是由于病原微生物传染的结果。要确保养蚕安全,就必须进行彻底消毒,消灭病原。  相似文献   

13.
蚕病的发生传染导致蚕茧欠收,蚕桑效益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生产投入减少,饲养量下降,管理松怠,茧质低劣等各种负面影响,使蚕病的正确诊断与防治是农村蚕桑技术推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据调查,蚕病对蚕茧生产的危害,70%~80%为病毒病所致。不言而喻,家蚕病毒病是蚕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欲要彻底杜绝蚕病发生,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强化组织领导,统一消毒程序,扩大消毒范围,规范消毒技术,狠抓薄弱环节,全面综合治理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4.
蚕病是养蚕中的大敌,直接影响蚕茧的产量及质量.蚕病分传染性蚕病和非传染性蚕病,而以传染性蚕病危害更重.农村中常见的传染性蚕病主要是僵病、脓病、软化病3种.这些病的共同特点是潜伏期长、发病快、来势猛、范围广、危害性大,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80%-90%,甚至颗粒无收,给蚕农带来极大的风险.笔者现就本地区养蚕常见病的发生原因及对策,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袁颖 《河南农业》2017,(34):19-19
河南省蚕桑生产近几年发展很快,蚕茧产量不断增长,并涌现了一批高产稳产的先进典型。但是,也有一些蚕农,由于蚕病危害,蚕茧产量低而不稳,搓伤了群众发展蚕桑生产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河南省蚕桑生产的持续发展。通过多年实践研究,发生蚕病的情况表明,蚕病的发生是由病原感染、蚕体虚弱和环境条件不良三种因素造成的。我们针对存在的问题,深入生产实践,探索发病原因和防病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养蚕实用技术的普及应用,广大蚕农生产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影响蚕茧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是控制蚕病的发生。蚕病发生的轻重直接影响养蚕的收益。基于此,分析几种蚕病发生的病症、病源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程淑红 《农技服务》2011,28(5):719-719
针对我国蚕区危害较大的传染性蚕病血液型浓病、败血病、细菌性中毒病、真菌病和非传染蚕病中的蝇蛆病及中毒症等采取综合防治技术,提出三道防线理论对养蚕前养蚕后和蚕期中进行严格消毒防病。  相似文献   

18.
蚕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随着人们对蚕茧生产技术的不断探索创新,养蚕方式、养蚕设施和工具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不断向简易、省力、高效方向发展,将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养蚕成本降低,劳动生产效率显著提高。笔者从事蚕桑生产科技一线工作25年,亲身经历了桑蚕饲养方式的变化。小蚕期从过去的一日三回平面薄膜覆盖育、一日  相似文献   

19.
家蚕脓病是目前养蚕生产中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一类蚕病,脓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蚕茧的产质。家蚕脓病防治重点在于群体性控制,要根据蚕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季节和不同蚕区的发生情况,因地制宜,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20.
凉山州蚕桑生产已初具规模,现有桑树近6亿株,年产优质蚕茧7183t,蚕茧产量名列四川省第3位,蚕茧质量及出口量则名列全省第1。但是,当前面临烟桑争地、争劳力,养蚕成本增加,挖桑毁桑时有发生等问题,亟待采取措施予以解决确保凉山蚕业健康发展。(1)加强对蚕桑生产的领导,坚持发展蚕桑不动摇;(2)协调主要作物间的关系,求得共同发展;(3)狠抓蚕业基础,合理间套种,提高亩桑产值;(4)应用省力化养蚕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