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无土栽培是一种在营养液中进行植物栽培的方法,因其以人工创造的植物根系环境取代了土壤环境,可有效解决传统植物栽培中难以解决的水分、空气、养分供应矛盾,使植物根系处于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从而发挥最大的生产潜力。(一)我国无土栽培发展概况我国进行无土栽培试验是在20世纪70年代,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开始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经广大科技人员不懈努力,到2000年,我国研究出一些投资少、适合我国国情的无土栽培系统。目前在生产上应用的主要有: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系统,浮板毛管栽培系统等。随着温室无土栽培技术日趋…  相似文献   

2.
花卉无土栽培最早始于荷兰,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研究,80年代开始在切花玫瑰、菊花等栽培上推广应用。切花玫瑰无土栽培基质主要采用岩棉、蛭石、陶粒等。栽培的切花玫瑰生长健壮、产品质量好、产花量高、生产成本降低,是一项很好的综合性生产栽培技术。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通过引进荷兰、以色列等国家岩棉栽培技术,在蔬菜、花卉等作物上进行生产试验和小范围栽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切花玫瑰岩棉栽培技术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3.
正1概念无土栽培(soilless culture)即不用土壤,用其它东西培养植物的方法,包括水培、雾(气)培、基质栽培。19世纪中,W.克诺普等发明了这种方法。到20世纪30年代开始把这种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上。在二十一世纪人们进一步改进技术,使得无土栽培发展起来。2背景通城县委、县政府在多次对通城县大坪乡石子州果蔬专业合社、恭友合作社无土栽培蔬菜基地调研后,7月23日在全县蔬菜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研讨会上,倡导全县农业企业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4.
无土栽培基质中的新宠——岩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几个世纪以前,不论国内或国外都有用水来培养和研究植物的记载,但是这种方法只是一种原始的、不完全的无土栽培形式。到20世纪40年代,无土栽培才被作为一种新的栽培形式,开始大面积的用于农业生产。50年代后,这种技术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了应用,如意大利、荷兰、德国、瑞典、丹麦、西班牙、苏联、美国、日本、印度、斯里兰卡、科威特等国家都先后建立了无土栽培基地和水培厂。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无土栽培技术进行生产的国家,也是在世界范围传播无土栽培技术规模最大的国家,这种栽培模式多数集中在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州,美国亚里桑那州的…  相似文献   

5.
早在几个世纪以前,不论国内或国外都有用水来培养和研究植物的记载,但是这种方法只是一种原始的、不完全的无土栽培形式.到20世纪40年代,无土栽培才被作为一种新的栽培形式,开始大面积的用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6.
论蔬菜无土栽培现状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无土栽培又称营养液栽培、水培等,是指不利用天然土壤,而是把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溶解于水中配成营养液,由营养液提供营养进行作物栽培的方法,蔬菜无土栽培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内容,是发展高效农业的新途径。1蔬菜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无土栽培商业化生产的国家,栽培中大面积采用岩棉培,小规模生产采用珍珠岩袋培,此外也有少量混合基质培。荷兰20世纪80年代温室无土栽培的蔬菜从播种、育苗、定  相似文献   

7.
《吉林农业科学》2017,(1):61-64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是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发的一项把有机农业成功导入了无土栽培的农业新技术,它改变了无土栽培必须使用营养液的传统方法,使作物达到了中国绿色食品中心颁布的"AA级绿色食品"标准。本文综述了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发展概况、分析了其优势和特点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栽培形式以及栽培技巧,并对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无土栽培是指在人工温室内采用水培、沙培等方法种植作物,使作物周年生长,连续不断地供应新鲜农产品.自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格里克首次将无土栽培用于商业化生产以来,这一技术发展迅速.它的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正>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用营养液或固体基质加营养液栽培作物的方法。又名营养液栽培、水耕、溶液栽培等。1无土栽培的主要类型1.1水培。营养液膜技术,深液流技术,浮板毛管技术等。1.2无机基质培。砂培,砾培,珍珠岩,蛭石培等。1.3人工合成基质培。岩棉培,陶粒培等。1.4有机基质培。泥炭培,锯木屑培,砻糠灰,稻壳培,秸秆基质培,椰壳粉基质培等。2我国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2.1研究和生产应用起步阶段(20世纪7080年代)。1970年以后,开展作物(蔬菜  相似文献   

10.
1无公害蔬菜国内外发展概况 早在20世纪20年代,国外就开始发展无公害蔬菜,其主要生产方式是无土栽培.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单用营养液膜法(NFT)栽培无公害蔬菜的国家就达76个.在新西兰,半数以上的番茄、黄瓜等果菜类蔬菜是无土栽培的.日本、荷兰、美国等发达国家,采用现代化的水培温室,常年生产无公害蔬菜.  相似文献   

11.
蔬菜栽培与设施研究室是中心建所以来最早设立的研究室,自“七五”至“十五”以来先后承担多项国家及北京市的重大项目。20世纪80年代率先从美国引进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开创我国蔬菜种苗工厂化生产的先河。与日本、荷兰合作研究的蔬菜无土栽培技术在我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九五”、“十五”期间,研究室先后主持科技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工厂化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在现代化园区总体规划、设施设计制造、蔬菜种苗工厂化生产、蔬菜无土栽培、高效节水、蔬菜优质无公害生产及都市观光园艺等技术研究上取得系列成果,在我国设施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50年代以前,品种纯度鉴定技术发展到了田间小区鉴定和田间检验方法。50年代后,国际种子检验协会开始提出种子检验室鉴定品种的可能性和价值。70和80年代发展了电泳技术、幼苗鉴定技术和快速鉴定技术。90年代开始注意计算机模拟分析系统和分子技术的应用。1形态鉴定技术  相似文献   

13.
我国无土栽培的现状、问题和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我国众多的园艺专家结合我国国情,在无土栽培技术及其配套技术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无土栽培技术更加适于我国的农业生产实情。随着我国经济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无土栽培已从试验研究、小面积生产示范阶段进入大面积生产应用阶段。为了更好的推广宣传我国无土栽培技术的科研进展和推广应用情况,我刊将从本期开始推出“无土栽培专题”,本专题特邀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蒋卫杰作为特约策划专家进行指导。专题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无土栽培技术发展概况、主要无土栽培系统、无土栽培技术配套的育苗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适宜无土栽培的基质、国内各地区主要无土栽培系统应用的经验交流等。我们希望,本专题能够成为广大无土栽培工作者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无公害蔬菜生产及其施肥技术发展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国外无公害蔬菜发展 早在20世纪20年代,为了克服保护地土壤因连作而带来的病害和盐渍危害,国外就以无土栽培技术生产无公害蔬菜。192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格里克教授种出植株高达7.5m的番茄,采收果实14kg,引起轰动。30年代后期,农产品污染公害事件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70年代,西方各国倡导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农业模式。生产洁净的食品(即无污染食品)。  相似文献   

15.
中国茶叶加工具有悠久的历史,但长期处于经验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加工研究有了较大进展。近10余年来,由于新技术的引进和茶叶加工多样化,从而使加工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世纪我国开始重视机械制茶。80年代后,茶叶加工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名优茶加工技术和名优茶机迅速发展,传统加工工艺技术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我国鱼类雌核发育研究的进展及前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雌核发育(gynogenesis)是单倍体育种的主要途径之一,属于“染色体组工程”(chromosomesetengineering)的范畴,雌核发育技术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国外首先发展起来,70年代初我国才开始涉足这一领域的研究。30年来,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3个红鲤雌核发育纯系的建立以及异育银鲫  相似文献   

17.
雌核发育(gynogenesis)是单倍体育种的主要途径之一,属于“染色体组工程”(chromosomesetengineering)的范畴,雌核发育技术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国外首先发展起来,70年代初我国才开始涉足这一领域的研究。30年来,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3个红鲤雌核发育纯系的建立以及异育银鲫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淀粉广泛应用于纺织、石油开采、饲料及食品等行业,尤其近年来国际国内食品市场的开拓,使高精马铃薯淀粉的需求猛增,使其成为国内外淀粉深加工行业的首选产品,销路广阔、市场前景看好。变性淀粉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在西方国家实现工业化生产,目前已经在造纸、纺织、建材、化妆品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我国的变性淀粉开始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比较快,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变性淀粉行业设备、技术、自动化的不断进步,我国变性淀粉的市场前景一定会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19.
玉米合理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世纪80年代开始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是针对农民习惯施肥比例不平衡而提出的一项新技术,它是我国施肥技术的重大改革.到了20世纪90年代推广平衡施肥,它主要是以氮磷钾大量养分平衡为特征的施肥新技术,是配方施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充分利用柞树资源及省工省力放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Antheraed pernyi Guerin)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野蚕种群。经上千年的人工驯化,目前已呈半野生态。从20世纪开始,我国开始大规模研究人工放养柞蚕技术,20年代是我国柞蚕生产的高峰期。吉林省从50年代开始试放柞蚕,1971年是全省年放养柞蚕最多的1年,达1万把之多(每把放养1.5kg种卵)。之后逐年衰退,1986年跌入低谷,年放养柞蚕仅有1557把,当年全省自繁自育能力占生产量的一半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