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小麦细菌性条斑病是塔城盆地小麦重大病虫害之一,一般年份造成小麦减产15%~20%。该病传播快、防治难,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已成为塔额盆地冬春小麦主要病害之一。为控制该病的发生危害,减少损失,筛选出防治小麦细菌性条斑病的优良药剂,特选择了4种药剂于2015年在塔城市春麦田  相似文献   

2.
小麦梭条花叶病又称小麦黄花叶病,是通过土壤中禾谷多粘菌为介体传播的病毒病。80年代初,该病在我市少数镇部分田块零星发生,近年来,发病面积逐年增加,发病程度不断加重,一般病田减产20%~30%,重病田块70%~80%麦株发病,有时甚至绝收。该病严重影响小麦产量,给农民造成重大经济损  相似文献   

3.
正小麦纹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具有土传特性,该病已成为河南省麦田的常见病害。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如果不及时防治会造成小麦大幅度减产。一般地块减产10%~20%,严重地块可减产50%以上。一、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小麦纹枯病病菌,以菌核、菌丝状态在土壤中或附着于病残体上越冬、越夏。小麦种子萌发后开始侵染为害,主要侵染小麦叶鞘及茎秆。小麦种子萌发后,芽鞘感病褐变,然后枯死腐烂不能出土。幼苗  相似文献   

4.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症状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小麦纹枯病又称立枯病,是由半知菌亚门丝核菌真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病害,近年该病已成为黄淮麦区常发的病害之一。一般病田病株率为10%~20%,重病田块可达60%。小麦播种后开始侵染,一般于小麦拔节后明显发病,并不断侵染和再侵染。病株于抽穗前部分茎蘖死亡,未死亡的病蘖也会因输导组织被破坏,养分和水分运输受阻而影响麦株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麦穗的穗粒数减少,籽粒灌浆不足,千粒重降低,一般减产10%左右,  相似文献   

5.
正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病也叫黄花叶病,是一种真菌土传小麦病毒病,主要靠病土、病根残体、病田水流及经汁液摩擦接种传播。近年来,该病在舞钢市山岗丘陵麦区日渐严重,已成为目前该区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发病麦田一般减产10%~30%,严重者在80%以上,甚至绝收。一、症状据观察,小麦梭条斑花叶病在舞钢市冬前有病症出现,春季小麦返青后病状日渐明显。发病初期新生叶片呈现褪绿至坏死的梭形条斑,色泽鲜  相似文献   

6.
小麦梭条斑花叶病又称小麦黄花叶病,为土传病毒病,由土壤中禾谷多粘菌传播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引起,危害小麦。江苏省主要在沿江、南部丘陵、里下河等地区发生。一般病田减产10%~50%,重者绝收。一、发生规律该病主要通过病土、病根残体和病田水自然传播,传  相似文献   

7.
<正>莲藕褐纹病常被称为莲叶斑病、黑斑病,也有地方称作褐斑病。该病是由病原真菌侵染引起的,已成为当前莲藕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严重时可使莲藕的商品价值降低15%~25%。一、发病症状该病主要危害莲藕叶片,叶柄上较少表现病征。在莲藕叶正面初始产  相似文献   

8.
<正>1.白粉病。在小麦孕穗-抽穗期,当白粉病病株率为15%~30%或病叶率为8%~15%时,每667平方米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兑水50千克进行喷雾,一般1次即可控制病害。2.纹枯病。该病从小麦幼苗期到拔节后都能发生,主要侵染茎基部和叶鞘,病原菌在病株残体或土壤内越夏(或越冬)成为初侵染源,通常在冬前和拔节-孕穗期形成二次传病高峰。防治小麦纹枯病,要注意选用抗病良种,适期播种;根据品种特性、地力、播期等因素确定播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黄淮麦区小麦纹枯病的危害已成为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通过对小麦纹枯病的侵染及发病规律的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技术措施,防效显著,简单实用。小麦纹枯病俗称小麦富贵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特别是近10年来高产超高产小麦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在高水肥地麦田危害越来越重。据调查,不同年份间侵染发病、危害程度不同。一般病田感病率为20%~50%,重病  相似文献   

10.
葡萄白腐病又称葡萄腐烂病、葡萄水烂病等,是全球分布的一种葡萄主要病害。1878年首先在意大利发现,我国1899年最早报道发生。目前,该病主要发生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东北部地区。一般年份该病造成果实损失为15%~20%,流行年份损失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安市每年小麦种植面积20万hm2左右,由于种植模式单一和小麦扬花期天气的影响,我市区楚州、淮阴等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呈日趋严重的趋势。赤霉病[Gibberellazeae(Schw.)Petch]是小麦上一种重要的病害,多发生在穗期和多雨、气候潮湿地区,该病发生时造成穗病,同时也可引起苗枯、基腐等症状,一般可减产10%~20%,严重能达80%~90%,且感病麦粒中含有对人畜有害的毒素,不可取食。目前主要采用农业、化学两种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1.1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小麦赤霉病,保证小麦高产、稳产、优质,经济有效和安全的根本办法。但是由于种植模式和…  相似文献   

12.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一种由白背飞虱传毒的病毒性病害。近年来,该病在通道县发生逐年加重,发生面广,受害品种之多,危害损失大,一般危害损失20%~30%,严重的损失率达60%~80%,甚至部分面积造成失收。南方黑条矮缩病已成为通道县水稻上重要病害,为控制该病的危害,筛选出最佳防治药剂,为全县大面积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病,又叫小麦黄花叶病,该病在我国20世纪60年代只是零星发生,一般减产10%-50%,严重减产可达60%~80%,甚至绝收,一度消失,2003年在新蔡县又再次发现,近几年不断扩大蔓延,新病区不断扩展,为害日趋严重,而且仍有继续扩展蔓延趋势,成为豫南小麦主产区新的严重问题。据初步统计:  相似文献   

14.
正小麦纹枯病又称立枯病、尖眼点病,近年已成为滑县小麦的重要病害,病株因叶鞘、茎秆受害而导致穗粒数减少,籽粒灌浆不足,一般造成小麦产量损失5%~15%,严重在30%以上,成为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一、症状特征小麦感病后,在各生育阶段所表现症状不同,主要发生在叶鞘和茎秆上。幼苗发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先产生淡黄色小斑点,后呈  相似文献   

15.
<正>小麦赤霉病又称麦枯病,该病害20世纪80年代前在鲁南地区为偶发性病害,且危害程度较轻。近几年该病害呈现出发病频率高、危害程度重的趋势,已成为该地区小麦生产上重要的病害之一。2012年该病害在鲁南地区暴发流行,发病面积达17.3余万hm2,轻者减产10%~15%,重者减产20%以上。小麦赤霉病不仅对小麦产量造成损失,更重要的是人畜吃了超过标准的病麦后(内含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毒素),可引起人畜急、慢性中毒。轻者出现恶心、呕吐、眩晕、腹疼和全身乏力等症状,少数伴有腹泻、流涎、头痛症状;重者可造成人畜不孕、胚胎畸形或流产等现象。因此,该病害的有效防控在小麦生产上具有特别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柘城县小麦冻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几年来,小麦冻害已成为制约小麦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小麦冻害时期和冻害程度不同,减产幅度差异很大,冻害严重的地块基本绝收。一般越冬冻害减产5%~20%,早春冻害减产5%~30%,晚霜冻害减产15%~60%,给农民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在多年技术服务过程中,总结探索了小麦冻害发生的原因、类型、症状和预防小麦冻害的有效措施,现归纳如下:一、小麦冻害发生的原因(一)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7.
小麦全蚀病又称“黑脚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为典型根病,主要为害小麦、大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是一种毁灭性较强的病害,被列为河南省植物检疫对象。小麦感病后,分蘖减少,成穗率低,千粒重下降,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该病扩展蔓延较快,由零星发病到大发生  相似文献   

18.
<正>小麦全蚀病又称小麦立枯病、黑脚病,是小麦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我国北方麦区、西北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均有发生。近年来小麦全蚀病在河南省郑州市均有发生,2013年全市发生面积8.4万亩,占麦播面积的2.9%,局部地区发生较重。小麦患病后,根系被破坏,分蘖减少,植株矮小,成穗率低,千粒重下降,严重的引起植株成簇或大片枯死,造成产量损失,一般减产10%~  相似文献   

19.
正小麦赤霉病又名烂麦头、麦穗枯,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多雨和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病穗会产生粉红色霉状物,因而得名"赤霉病"。小麦赤霉病在全国各麦区都有发生,近年来,该病害由长江、沿海地区向黄淮和北方麦区蔓延,对我们邯郸地区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病害发生后一般减产5-10%,严重的减产20-40%,不仅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而且麦粒中含有多种毒素,可引起人畜中毒,如呕吐、腹  相似文献   

20.
<正>"烂舌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传染媒介是伊蚊和库蚊,临床症状主要为颊黏膜和胃肠道黏膜严重的卡他性炎症。病羊乳房和蹄冠带上也常出现病变,且常因蹄真皮层遭侵害而发生跛行。该病流行迅速,死亡率高,多发于湿热夏季和早秋,在池塘、河流较多的低洼地区尤为严重。一、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1.临床症状。该病病程8~15天,发病率30%~40%,病死率为20%~30%。该病潜伏期约1周,病初体温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