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1白菜病毒病1.1发病症状又叫孤丁病,白菜生育期均可受害。幼苗期发病,心叶产生明脉褪绿,继而叶片出现深浅不一的花叶、皱缩、叶脆,心叶扭曲畸形,有时叶脉上出现褐色坏死斑,或不整齐的波形坏死环纹,根系不发达,难以结球。成株期病株矮缩,叶片上往往出现黄绿相间的花叶、环形坏死斑及黑色星状小点,叶球不耐贮藏,严重病株不能结球。染病种株抽薹晚,抽出的薹短,扭曲畸形,叶片小而硬、明脉、花叶,严重病株抽薹  相似文献   

2.
1白菜病毒病1.1发病症状又叫孤丁病,白菜生育期均可受害。幼苗期发病,心叶产生明脉褪绿,继而叶片出现深浅不一的花叶、皱缩、叶脆,心叶扭曲畸形,有时叶脉上出现褐色坏死斑,或不整齐的波形坏死环纹,根系不发达,难以结球。成株期病株矮缩,叶片上往往出现黄绿相间的花叶、环形坏死斑及黑色星状小点,叶球不耐贮藏,严重病株不能结球。染病种株抽薹晚,抽出的薹短,扭曲畸形,叶片小而硬、明脉、花叶,严重病株抽薹前即枯死。  相似文献   

3.
《河北农业科技》1995,(6):19-19
<正> 病毒病 从苗期到包心期都能发生,以七叶期前发病重。病毒主要靠蚜虫传播。当秋播过早、高温干燥、田管粗放、蚜虫密度大而菜株长势差的情况下,易造成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发病后,叶片绿色部分出现浓淡不均的花斑,叶片皱缩不平,叶硬而脆;心叶呈菊花心状。病株矮化、畸形,不包心或包心不良。根系不发达、须根少。 防治方法:(1)在不影响白菜生长发育的前提下,适当晚播。  相似文献   

4.
大白菜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好 《农技服务》2006,(4):29-29
大白菜病毒病又叫孤丁病、花叶病、抽疯病,是大白菜三大病害之一。目前,防治病毒病的药剂虽然不少,但效果都不太明显。因此,对大白菜病毒病,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一)病害症状苗期发病,心叶叶脉失绿,叶片出现深浅不均的绿色斑驳或花叶。成株期发病,叶片严重皱缩,质  相似文献   

5.
大白菜三大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菜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是白菜的主要病害,现就白菜的三大病害综合防治措施叙述如下:1大白菜霜霉病1.1发病症状。此病俗称"跑马干",白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白菜苗期发病,初期在叶面出现白色霜状的霉层,叶正面没有明显症状,严重时苗叶及子茎变黄枯死。  相似文献   

6.
大白菜病毒病又叫孤丁病、花叶病、抽疯病,是大白菜三大病害之一。目前,防治病毒病的药剂虽然研制了不少,但效果都不大明显。因此,对大白菜病毒病,还是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1.病害症状。苗期发病,心叶叶脉失绿,叶片出现深浅不均的绿色斑驳或花叶。成株期发病,叶片严重皱缩,质硬而脆,常生许多褐色小斑点,叶背主脉上生褐色稍凹陷坏死条状斑,植株明显矮化畸形,不结球或结球松散,失去食用价值。2.染病途径。主要由芜青花叶病毒、黄叶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萝卜花叶病毒等单独或复合浸染引起。传播途径主要有三:一是种子带毒传播;…  相似文献   

7.
病毒病是白菜三大病害(另有霜霉病、软腐病)中发病最早的一种。幼苗发病后,心叶出现明脉及沿脉褪绿,产生淡绿与浓绿相间的花叶,叶片皱缩,生长缓慢,停滞,重者枯死。病株叶片皱缩成团,叶背叶脉有褐色斑点或条斑,以致出现裂痕。有时叶片弯曲畸形,菜株停止生长,不能包心。病株的根系发育不良,须根少。受病较晚的轻病株,虽株形正常,并能包心,但内部叶片有许多灰褐色坏死小斑点,贮藏中容易腐烂。  相似文献   

8.
《农村实用技术》2012,(11):34-35
1、白菜主要病害症状1)病毒病:大白菜病毒病又叫孤丁病、抽疯等,苗期易得此病。病苗心叶出现明脉及沿叶脉退绿,花叶,叶片皱缩不平。2)霜霉病:幼苗被害,在叶背面产生白色的霉层,严重时苗变黄枯死;成株期被害,叶子背面有白色霉层,叶子正面产生淡绿色病斑,后变成黄色至黄褐色,受叶脉限制而成多角形。  相似文献   

9.
一、白菜主要病害1、白菜霜霉病病叶上出现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背面生白色霉状物重时叶片枯黄。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2、白菜病毒病发病时叶片出现花叶、皱缩、坏死斑、条斑矮化等症状从苗期到包心期都可感病。特别是幼苗6~7片叶前为感病的敏感期。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每隔10天喷1次连喷2~3次。3、白菜软腐病一般由菜帮基部伤口侵入初为水…  相似文献   

10.
大白菜是甘谷县普遍种植的蔬菜,白菜上最主要的病害是霜霉病、病毒病、软腐病、白斑病、炭疽病,严重影响大白菜的产量和质量,被称为白菜的"五大病害"。一、白菜霜霉病白菜霜霉病在整个生育期均易发病,主要危害子叶、真叶、花及种荚。㈠症状从苗期到开花期、结荚期都有发病,但以成株叶片受害最重。幼苗受害,在叶背面生白色霜状霉层,正面则无明显症状,重病幼苗变黄以致枯死。成株期受害,一般外层叶片先发病,逐渐向内层扩展;田间先零星发病,继而全田普遍发病。  相似文献   

11.
张鲁静 《农家参谋》2013,(12):11-11
烂心病在西芹全生育期均可能发病,但苗期发病严重。早期发病,可造成烂种,出苗不齐。幼苗出土后染病,多表现生长点或心叶变褐、坏死、干腐,由心叶向外叶扩展,同时通过根茎向根系扩展,导致根茎向下内部组织变褐坏死。根系生长不正常,病苗停止生长,形成无心苗或丛生新芽,严重时导致病苗坏死,蔬菜品质下降。发病轻者,随幼苗生长在幼株期和成株期继续发展,使部分幼嫩叶柄由下向上坏死变褐,最后腐烂。其发病条件主要是:种植带菌种子发病机遇多,发病率高。大棚内土壤高温,病害也会严重发生。主要预防措施有:  相似文献   

12.
白菜病毒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峰 《河南农业》2003,(11):18-18
1.症状:大白菜病毒病又叫孤丁病、抽疯病,在白菜苗期发病较重。病苗心叶的叶脉透明,沿叶脉退绿,叶片皱缩,向一边弯曲,有时叶脉上产生褐色的坏死斑或条斑。成株期叶片皱缩凸凹不平,呈黄绿相间的花叶,叶脉上也有褐色坏死斑点或条斑,病株矮化。发病严重的植株停止生长,常在包心前死亡。有些感病植株虽能结球,而且外表与健株无差别,但剥开外叶,常见到叶片上有许多灰色或黑色的坏死斑点。  相似文献   

13.
一、病毒病 病毒病为病毒性病害,以蚜虫带毒传播。苗期心叶叶脉失绿,然后产生浓淡不均的绿色斑驳或花叶:成株期叶片严重皱缩,质硬而脆,常生许多褐色小斑点,叶背主脉上生褐色稍凹陷的坏死条状斑.植株明显矮化。  相似文献   

14.
<正>白菜软腐病又称“烂帮”,与白菜病毒病、霜霉病合称白菜三大病害,是影响白菜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病害。该病害危害时间长,在贮运期间也可发病,危害严重时可造成全田无收。一、白菜软腐病致病菌及常见症状欧氏杆菌属的细菌是白菜软腐病的病原,通过雨水、灌溉水、带菌肥料和昆虫等自然传播媒介,从植株的伤口或自然裂口侵入。根据病菌侵入方式的不同,常见症状主要有叶片腐烂、叶帮基部腐烂、整株软腐3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大白菜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是严重影响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的三大病害。必须引起广大农民朋友的注意。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了三大病害的防治技术。1病毒病1.1症状病毒病俗称“孤丁病”、“抽疯病”。各生育期均可发病,一般在幼苗期发病。苗期发病,心叶呈明脉或叶脉失绿,  相似文献   

16.
辣椒病虫害防治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一)病害防治 危害辣椒的病害主要有病毒病、青枯病、炭疽病、疫病、疮痂病等病害。 1、病毒病:一般由心叶开始出现叶色浓绿不均或黄绿不均的花叶,有时叶片皱缩不长,叶脉出现坏死斑,高温季节引起落叶、落花、落蕾以致生长点脱落。其田间的防治措施是在分苗后,定植前和开花期喷射1%~3%的硫酸锌,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发病初期连续喷射磷酸二氢钾500倍液或20ppM的萘乙酸等生长激素。  相似文献   

17.
正十字花科蔬菜,如大白菜、油菜、萝卜、甘蓝、花椰菜、西兰花、芥菜等,常会遭受病毒病的侵害。病毒病又称为花叶病、龙头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1.主要症状苗期发病初始,先在心叶上表现叶脉或沿叶脉失绿,进而产生淡绿与浓绿相间的花叶或斑驳症状,最后在叶脉上表现褐色坏死斑点或条斑,重病株还会出现心叶扭曲、皱缩畸形的症状,植株停止生长,严重时,病株早期枯死。成株期感病,轻病株或后期感病的白菜和甘蓝植株一般能结球,但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皱缩、  相似文献   

18.
大白菜病毒病又叫抽风病、孤丁病,此病是大白菜三大病害中发生最早的一种,是影响我国北方大白菜高产稳产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以蚜虫为媒介,进行传播和蔓延,所以特别要注意蚜虫发生时间的早晚。其发病症状是:幼苗期发病,先从心叶出现明脉透明,叶脉失绿,产生淡绿与  相似文献   

19.
油菜病毒病又名油菜花叶病,在油菜产区均有发生,白菜型、芥菜型、早熟甘蓝型油菜地和秋旱年份易发病。一、发病症状油菜病毒病从苗期至角果期均可发病,但不同类型的油菜发病症状差  相似文献   

20.
<正>大白菜软腐病是大白菜生产中一种毁灭性病害,俗称"烂疙瘩",是白菜三大主要病害之一,为细菌性病害。如果防治不及时,常造成减产80%以上,甚至绝收。1发病症状田间发病一般从莲座期到包心期大发生,多从外叶基部伤口处先发病,发病处呈水浸状微黄色病斑,逐渐扩大呈淡黄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