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少雨,地表植被稀疏。然而,具有广泛生态适应性的微生物仍可通过生理代谢活动改变沙土的理化性质,促进土壤形成及植物营养转化,有利于植物生长,在区域荒漠化防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生态学研究意义。文中总结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土壤微生物的空间及季节分布特征,并对影响其分布特征的自然和人为因素进行全面梳理。了解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为土壤微生物在该区域生态恢复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同时,根据区域生态恢复重建及增强区域生态安全保障的需要,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林火干扰作为森林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和养分循环的重要因子,对于研究火烧迹地植被更新与快速恢复可提供一定的数据理论支撑,而林火干扰对土壤微生境及微生物氮循环的影响机制一直是广大学者研究的热点。文中从火烧强度、恢复时间、火烧木管理方式等3个方面总结国内外林火干扰对土壤氮组分及氮循环的影响研究进展,揭示了林火干扰和全球气候变化对土壤氮循环的短期及长期影响机制,探讨不同生物技术在林火干扰下土壤微生物氮循环基因丰度变化中的应用;提出未来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氮循环影响的研究展望:1)全面比较研究不同林火干扰模式对土壤氮组分、微生物氮循环的影响;2)研究评价不同林火干扰模式下土壤氮库的稳定性;3)加强高通量测序、定量PCR技术、宏基因组学、稳定同位素探测等技术在林火干扰与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研究中的应用。研究结果对火烧迹地植被更新、土壤氮库的重建与功能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土壤发育、生态系统演替及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均至关重要。新微生物观测技术的发展加深了人们对微生物的认识,也促进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海拔分布格局研究的发展。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海拔分布格局研究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迅速,仅十几年间,其研究内容不断加深,研究角度不断创新,研究的多样性指标已涉及物种、功能和遗传等,综述文献业已出现。不过,通过分析得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海拔分布格局研究的结果还具有一定争议,测序深度或序列数的设定等还缺乏标准,部分文章中的分布格局可再深度探讨。未来,可采集原始成土过程的土壤、碱性土壤、沼泽土及湖泊底泥等,进一步探讨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海拔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4.
风是一种重要的生态因子,直接影响着风沙地区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研究风和风沙流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十分必要。文中总结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特点,综述风速、吹袭时间、吹袭频率、吹袭间隔对植物表型结构、解剖结构、光合特性、生理特性等方面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有关风和风沙流对植物影响的研究应将不同环境中的不同植物从表型结构、解剖结构、分子及生理层面上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此外,风和风沙流不仅会对植物个体产生影响,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的生态功能也会产生影响,明确风沙胁迫在植物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景观格局等尺度上对植被的影响,可为探索生态脆弱区风沙对植被稳定性的影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疆特有濒危珍稀植物——矮沙冬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专家介绍,全球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占陆地表面的47%,这些地区不仅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而且还生活着大约2亿人口。干旱地区生态系统降雨类型变化无常,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人类活动,特别是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生态恶化,造成干旱地区多达20%的生态系统退化和荒漠化加剧,2311个物种濒危。我国的干旱半干旱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气候的微小波动都会导致高原生态系统的格局、过程与功能发生改变。研究测定了模拟增温条件下藏北半干旱高寒草原生态系统土壤总硝化、反硝化速率及氮转化相关微生物变化动态,结果显示:在藏北高寒草原布设开顶式生长室造成土壤温度明显增加,但土壤的湿度下降了3.19%;增温对高寒草原土壤总硝化速率影响不大,但明显促进了高寒草原的反硝化速率,使高寒草原土壤反硝化速率增加了67%;高寒草原增温后土壤中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有所增加,土壤硝化细菌数量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荒漠化蔓延的趋势 ,从干旱半干旱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诸多技术问题出发 ,探讨了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工林土壤干化现象及成因 ,并阐述了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环境容量的概念。最后提出了一套以合理利用水资源为核心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技术对策 ,同时着重论述了径流林业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8.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主体,具有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重要生态功能 。植被类型是 影响土壤团聚体形成和微生物特性的重要因子,研究森林植被类型对提高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丰富生物多样性及缓解全 球变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森林植被和土壤微生物及土壤团聚体的相互影响及交互作用,均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了 重 要影响 。本研究重点阐述了森林植被对土壤团聚体形成及稳定性、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等方面研究进 展,并提出未来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团聚体与微生物方面的研究重点,以期为森林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和可持续健康发展 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土壤水分在干旱、半干旱沙区人工植被恢复、植物生长和群落演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中综述了我国主要沙化地区人工固沙植被土壤水分状况和动态的研究现状, 分析了土壤水分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子; 探讨植被冠层、生物结皮、植物根系对土壤水分的调控作用和影响机理以及干旱、半干旱沙区人工植被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及相关问题; 最后提出人工植被区的土壤水分动态模拟预测、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量平衡和水分循环以及空间尺度扩展等问题应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
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碳储量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呼吸则是土壤碳库参与陆地碳循环的主要方式,其受到诸多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综合调控。偶发性降雨会引起森林土壤湿度的瞬间增加,进而导致土壤呼吸速率的快速提高。文中介绍了森林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综述了降雨脉冲效应的特征和诱导机制(包括物理替代机制、微生物代谢机制、土壤养分限制机制及光化学调控机制等),分析了当前降雨脉冲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重点,认为森林生态系统是未来开展降雨脉冲效应研究的重要方向,探究森林土壤呼吸不同组分对降雨脉冲的响应差异与机制也是潜在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干旱区对降水变化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分是干旱区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降水是干旱区最重要的水分来源。根据气候变化研究的预测,未来我国干旱区的降水格局会改变,包括降水量、降水频率和降水强度等。降水变化会影响干旱区的土壤变化,植被变化,土地荒漠化和水文变化等方面。我国极端干旱区和干旱区的降水有总体增加趋势,而部分半干旱区和亚湿润干旱区的降水则出现减少趋势。降水的增加能够促进生物土壤结皮的发育,改善土壤水分状况,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被盖度,促使荒漠植被向草原植被方向发展,有利于土地荒漠化的逆转;另外,降水增加会增加河流的径流量和湖泊水量,促进洪水的发生,降水减少则具有相反的效应。这些研究有助于人们预测干旱区在未来降水格局改变之后可能发生的变化,对于天然植被保育以及荒漠化防治等实践工作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未来的研究需要加强实验,如增雨、升温、模拟氮沉降和CO2浓度增加等对干旱区的土壤、植被、荒漠化和水文等方面的影响,才能获得更有说服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The pattern of precipitation,including precipitation amount,frequency and intensity,may change in the future according to the prediction of climate change.In arid zones,the soil dynamics, plant growth and vegetation change,desertification and hydrology might be affected by precipitation change.In general,the precipitation in extreme arid zone and arid zone showed an increase tendency whereas the precipitation in some area in semi-arid zone and sub-humid arid zone showed a decrease tendency.The increase of precipitation could enhance the growth of biological soil crust,improve soil water status,promote plant growth,increase vegetation coverage,facilitate the change from desert vegetation to grassland vegetation,and it is benefit to the reversion of land desertification.In addition,the increase of precipitation could also increase the river runoff,lake storage and promote the occurrence of flood,while the decrease of precipitation has the adverse effect.These studies will benefit the prediction of the possible response of ecosystem processes to the potential change of precipitation pattern in arid zones in the future,and it is important to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al vegetation and the control of desertification.More field experiments and studies should be conducted in the future,including the effect of increased precipitation or temperature,nitrogen deposition and CO2 on soil,vegetation,desertification and hydrology of arid zones,so as the more persuasive results could be obtained from these experiments and studies.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土壤蓄水保墒技术研究动态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本文在研究分析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集水节水技术和土壤蓄水保墒技术的研究概况,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云南省不利于石漠化治理的气候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8个有石漠化分布的省(市、区)中,云南石漠化分布区总体上属于半湿润气候区,其他7个省(市、区)属于湿润气候区,与之相比,云南的降雨量偏少。云南属干湿分明的高原季风气候,漫长干季极不利于石漠化地区的植被恢复,湿季过于集中的降雨又加剧了其土壤侵蚀。干热河谷石漠化地区在上述气候背景下,叠加了"焚风效应"和"岩溶干旱"的影响,在三重效应的共同作用下,使云南干热河谷地区的石漠化治理成为世界性技术难题。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极端气候进一步加剧了云南石漠化治理的难度。针对基于气候因素对云南石漠化治理产生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干旱半干旱区山地森林的水分调节功能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处于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山地森林以独特的水文作用成9为山前平原及川区绿洲生态经济系统稳定发展的基础。以典型山地森林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主要群落青海云杉林为例,通过长期定位观测研究森林调节小气候的水文规律及功能,揭示了森林对降水的分配调节作用。森林通过林冠层截留降水使到达林内的降水量减少、强度降低、雨滴对地面的冲击减弱,避免林内发生地表径流引起水土流失;森林通过林冠层遮蔽减弱太阳辐射降低了林内土壤蒸发,保持林内湿度较高、土壤含有较多水分,为喜湿耐荫植物生长发育创造了适宜的阴湿环境,并提供了充足的水分条件;森林的蒸腾发散使同一高度林区上空的湿度比草地或裸地高,改变了局地大气环流,为降水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起到了增加林区降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比2005—2012年间关坪亚洲象食物源基地的亚洲象活动记录和同期气象观测数据,对食物源基地中亚洲象活动规律与当地降雨、温度变化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进入食物源基地的亚洲象数量与年份增加呈正相关关系(rs=0.643),食物源基地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亚洲象来此觅食;进入基地的亚洲象活动次数随年降雨量的降低而增加,主要是因为亚洲象独立个体活动次数的增加。气候变化对亚洲象活动规律有潜在影响,建议未来在当地开展更加深入的气候和森林物候监测,以更合理地解释当地亚洲象的活动规律和行为改变。  相似文献   

17.
半干旱农牧交错区人工林退化:概化模型和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通常被作为荒漠化防治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然而这一区域人工林退化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实。本文以半干旱农牧交错区的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为例,对其林地退化状况进行评价。根据野外调查结果我们建立了一个林地退化概化模型,据此筛选出湿润指数、植被指数、土壤类型和土壤侵蚀模数4个评价指标,并采用GIS对该区人工林退化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336.09km2人工林中,退化面积达311.35km2,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退化面积分别为78.97,119.73和112.65km2。退化人工林的防治重点应放在现有林的改良和造林植物种特别是灌木种的选择上。图4参15。  相似文献   

18.
包头市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常年多风少雨,降雨量小,蒸发量大,是全国严重缺水城市之一。随着绿化面积不断增加,水资源缺乏的问题日渐突出。文中结合包头市绿化实际,提出通过加大耐旱观赏植物应用、增加节水灌溉设施使用和地表覆盖物处理技术途径,实现节约用水,促进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