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红松叶球蚜的捕食性天敌及其消长的研究田丰,毕湘虹,申国涛(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张延民,李文宝,陶林(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内蒙古绰源林业局)红松叶球蚜(Pineuscembraepinikoreanus)是红松(Pinuskoraiensis)苗... 相似文献
3.
红松叶球蚜(Pineus cembrae pinikoreanuszhanget Fang)是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zucc)幼林及苗圃的重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在伊春地区、牡丹江地区、哈尔滨等地有时成灾。1981年在五营自然保护区椴树红松林内天然更新的红松幼苗有虫株率达90%以上;1987年江山娇林场苗圃,3年生的红松换床苗有虫株率达95%左右;1989年哈尔滨市森林植物园内十余亩15年生的红松幼林有虫株率达100%,每束针叶的虫口密度达10头以上,春天嫩梢 相似文献
4.
作者总结了云南木蠹象和华山松木蠹象大面积防治和药物筛选试验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一套包括防治思路、防治策略、药物防治、蠹害木清理和危害木处理在内的大面积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6.
7.
在我国小兴安岭红松pinusRoraiensis上有3种红松球蚜危害即红松叶球蚜Pineuscembraepinikoreanus、红松枝缝球蚜P.cladogenus和红松皮下球蚜P.cortecico-lus。它们在红松的各生长阶段接替发生。一般说,红松叶球蚜危害幼苗至10年生以下的幼树,红松枝缝球蚜则多发生在10-30年生的红松上,但一般情况下,二者常伴随发生。40年生以上的红松则只受红松皮下球蚜危害。红松叶球蚜为强喜光性种,因此在皆伐迹地和光照条件较好的林内或林缘发生严重,后二者则次之。 相似文献
8.
9.
木蠹象属(鞘翅目:象虫科)的种类、分布、寄主植物及潜在入侵威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蠹象属是以松树木蠹象为模式种建立的属,是鞘翅目、象虫科、木蠹象亚科的唯一属.该属目前已记录种类46种,29种分布于美洲,18种分布在欧洲和亚洲,其中耐猛木蠹象是美洲、欧洲和亚洲共有的种类,它分布于美洲的美国、加拿大,欧洲的俄罗斯和亚洲的日本.木蠹象属许多种类是针叶树的重要害虫,且极易通过人为携带传播扩散.有3种分布区跨越欧洲和亚洲,葛氏木蠹象分布于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德国和瑞典,亚洲的中国、日本和俄罗斯的亚洲部分(西伯利亚);圆角木蠹象分布于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和中国;樟子松木蠹象分布于法国和中国.木蠹象属的寄主植物均为针叶树,包括5属39种,以松属为寄主植物的有26种木蠹象,以云杉属、冷杉属、落叶松属和黄杉属为寄主植物的木蠹象分别为9、5、4和1种.分布于中国的木蠹象有7种,其中粗刻点木蠹象和云南松木蠹象是特有种类,葛氏木蠹象、圆角木蠹象和樟子松木蠹象是与欧洲共有的种类,黑木蠹象、葛氏木蠹象和红木蠹象与日本共有,红木蠹象与韩国共有.分布于日本的耐猛木蠹象和瘤木蠹象、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凸眼木蠹象以及日本、俄罗斯和韩国均有发生的黄星木蠹象,以及在中国均没有分布的美洲的29种木蠹象,都属于应加强检疫的对象,防止人为携带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10.
华山松木蠹象(Pissodes punctatus Langor et Zhan)在我县最早发现于1983年,主要分布在海拔2100m以上的六哨乡鱼味,马场华山松林内,危害面积38hm^2,1985年扩大到646.7hm^2。经过连续2年采用化学防治580hm^2,基本控制了危害。2001年11月调查,该虫在全县受害面积476hm^2,波及六哨等7个乡镇,且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制约我县华山松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生物灾害因素。为尽快控制危害,找到经济、安全、有效、简易的防治办法,我们结合生产防治,进行了试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1.
采用触角电位仪和Y型嗅觉仪分别研究了茶蔗生柱锈菌锈孢子、感疱锈病树皮、华山松健康树皮挥发性成分对华山松木蠹象的触角电生理和引诱活性.羽化3 d的木蠹象对3种挥发性成分在各浓度下都有明显的EAG反应,锈孢子的EAG反应值最大,健康树皮次之,感病树皮最小,且明显小于前二者.同时,嗅觉生测结果证明,锈孢子挥发性成分对木蠹象的引诱活性最低,平均引诱率不超过20%;同样,感病树皮挥发性成分除浓度为1:15外,其余引诱率都低于35%,二者对该虫总体表现出驱避活性;而健康树皮挥发性成分则有明显的引诱活性.EAG反应值与行为反应的趋向率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Rhizophagus grandis (Coleoptera: Rhizophagidae) is an important predator of Dendroctonus valens which is an invasive alien pest attacking pine trees in China. It was first introduced into China in 2000 and mass rearing techniques had been developed by the authors since then. This paper dealed with the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al threshold temperature and the 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of R. grandi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developmental threshold temperatures of egg, larva and pupae were 3.59±2.92 ℃, 1.96±0.73 ℃ and 9.27±1.19 ℃ respectively, and the 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s were 98.32±16.26 degree-day, 296.94±12.45 degree-day and 449.67±53.19 degree-day respectively. Therefore, the total 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from egg to pupa was 844.93 degree-da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