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不同遗传背景马尾松二代家系容器苗在磷添加和接种菌根菌相互作用下的生长及磷吸收利用差异,为马尾松优质容器苗精准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3个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马尾松二代家系容器苗为材料,在低P(50 g·m-3基质)和高P(900 g·m-3基质)2个小区内,分别设置接种和不接种菌根菌2个处理,分析马尾松不同家系容器苗生长及磷素利用差异。[结果 ]磷添加对3个家系马尾松容器苗各生长指标及各器官P吸收利用均有促进作用,容器苗苗高、地径、整株干质量、整株P含量和吸收量高P水平较低P水平分别增加8.70%、21.73%、61.62%、30.25%和112.08%,高径比和根冠比降低10.62%和19.82%。接种菌根菌后,容器苗苗高、地径、整株干质量和整株P吸收量相比不接种分别增加2.34%、6.40%、20.69%和18.08%,高径比、根冠比和整株P含量分别降低4.09%、3.87%和3.23%。接种菌根菌可减小马尾松容器苗不同磷添加水平下地径和根冠比的差异,同时减小不同家系间的生长差异。磷添加×接种菌根菌对马尾松容器苗茎和根P吸收量有显著促进作用,高P水平下接种菌根菌对生长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不同家系对磷添加和菌根处理的生长响应不同,53号家系对磷添加最敏感,15号家系对接种菌根菌最敏感,37号家系较均衡。[结论 ]马尾松容器苗磷添加效应较家系和菌根处理明显,生产中可根据3个家系对磷肥的不同响应合理施肥,同时通过接种菌根菌提高磷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温室培育马尾松容器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2002年以来福建省漳平五一国有林场所进行的温室马尾松容器育苗工作,从育苗基质的选择,容器摆放,种子处理与播种,温度、湿度控制,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在温室培育马尾松容器苗的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幼林施肥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立地指数为14的马尾松幼林地施肥,结果表明,施肥对林地土壤肥力有明显作用,各施肥处理均不同程度的改善土壤肥力状况,提高林地保水保肥能力。未施肥的处理则随林木生长土壤肥力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4.
应用2%复方硝酸钠水剂促进马尾松容器苗生长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复方硝酸钠水剂,在容器育苗播种前处理经过催芽的马尾松种子,并进行浓度与处理时间的梯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复方硝酸钠水剂稀释浓度为5 000×10-6μl/l时,对马尾松容器苗的早期生长具有极为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 2 %复方硝酸钠水剂 ,在容器育苗播种前处理经过催芽的马尾松种子 ,并进行浓度与处理时间的梯度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 ,2 %复方硝酸钠水剂稀释浓度为 50 0 0× 10 -6μl/ l时 ,对马尾松容器苗的早期生长具有极为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13a的观测资料表明,在红壤地区施N肥对马尾松中龄林生长不利,施P、K肥有利于马尾松中龄林生长,且肥效持续时间长,最佳处理组合为N1P3K2,即每公顷施N、P、K分别为0、240、65kg.其中P3水平树高、胸径、蓄积12a定期生长量比对照P1水平分别高6.1%、15.0%、12.3%.施肥一定时间后林地质量仍是马尾松生长密切相关的因子,施肥不会促进马尾松中龄林在空间层次上的分化.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人工中龄林施肥肥效与增益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13a的观测资料表明,在红壤地区施N肥对马尾松中龄林生长不利,施P、K肥有利于马尾松中龄林生长,且肥效持续时间长,最佳处理组合为N1P3K2,即每公顷施N、P、K分别为0、240、65kg。其中P3水平树高、胸径、蓄积12a定期生长量比对照P1水平分别为6.1%,15.0%,12.3%。施肥一定时间后林地质量仍是马尾松生长密切相关的因子,施肥不会促进马尾松中龄林在空间层次上的分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抚育择伐处理对马尾松林凋落叶分解速率和养分释放规律的短期影响,为马尾松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三峡库区马尾松为研究对象,设置未择伐(保持林分现状,无人为干扰)、除灌(清除林内灌木层和阔叶更新层,保留马尾松更新小树)、伐除非马尾松(伐除胸径≥4 cm的非马尾松树种,择伐强度为15%)和伐除优势马尾松(伐除树木平均胸径以上的马尾松个体,择伐强度为70%) 4种抚育择伐处理,采用原位分解法,分析不同抚育择伐处理下马尾松林凋落叶经历12个月后的分解速率和养分释放率差异,并探讨影响凋落叶分解的主要因素。【结果】未择伐、除灌、伐除非马尾松和伐除优势马尾松4种抚育择伐处理的凋落叶年分解速率分别为0. 304、0. 397、0. 311和0. 315 g·g-1a-1;相比未择伐,除灌、伐除非马尾松和伐除优势马尾松抚育择伐处理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马尾松林凋落叶分解速率,分别提高30. 59%、2. 30%和3. 62%;随着分解进程,不同抚育择伐处理下马尾松凋落叶C含量在前6个月显著降低,随后轻微波动,N含量呈先释放后持续固持的趋势,P含量则无规律性变化;处理与分解时间的交互作用对C和N释放速率影响显著,而对P影响不显著;凋落叶分解速率与初始N含量和N/P显著正相关(P0. 05),而与5 cm深处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含量相关性不显著(P0. 05)。【结论】短期来看,不同抚育择伐处理均能提高马尾松林凋落叶分解速率,减缓养分过度累积,促进养分归还土壤。未来开展马尾松林经营时,应选择林分各层次的轻中度择伐,以调控形成合理林分结构、促进马尾松林养分循环。  相似文献   

9.
不同种源及育苗基质的马尾松容器苗培育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滇东南、滇中广大区域引种马尾松收到较好效果的前提下,开展了不同种源及育苗基质的马尾松容器苗育苗试验。通过试验评选出广西田阳、宁明两个较佳的马尾松种源,用这两种源的种子培育出的1年生马尾松容器苗,其苗高超过其他参试种源的23.1%~71.2%;通过试验还评选出了天然菌根土这一较佳的马尾松容器苗的育苗基质。其0.5年生苗木的生长量提高5%以上。以此得出了优良种源和优质育苗基质相结合培育马尾松容器苗的较佳组合。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配方施肥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生长、叶片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以8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施肥处理,对不同处理后马尾松的树高、胸径、叶片营养、土壤养分等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对马尾松人工林叶片营养和土壤肥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林地配方施肥具有促进8年生马尾松人工林树高和胸径生长的效果。施肥2年后,最佳的施肥处理T2(N:P2O5:K2O=8:10:12)的树高、胸径年均增长量达1.25 m、1.29 cm,分别比不施肥处理CK高61.54%和35.79%。而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肥力和叶片营养含量的促进效果大小顺序分别为:T2(N:P2O5:K2O=8:10:12)﹥T4(N:P2O5:K2O=10:10:10)﹥T3(N:P2O5:K2O=12:8:10)﹥T1(N:P<...  相似文献   

11.
李春宁  黄恒泽  付军 《绿色科技》2022,(23):120-123
为了研究N、P、K含量对马尾松新造林生长量的影响。通过对土壤养分进行分析,设置4个N、P、K不同含量配比的配方肥,连续3年对马尾松幼林进行了配方施肥处理,连续4年对马尾松幼林生长情况进行了跟踪观察测定。结果表明:4个配方肥马尾松胸径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2.6 cm、2.75 cm、2.625 cm、2.6 cm,比CK年平均胸径2.375 cm高出9.47%~15.79%,各处理对胸径生长的影响依次为处理2>处理3>处理>1处理4;马尾松树高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1.575 m、1.55 m、1.55 m、1.525 m,比CK树高年均生长量1.475 m分别高出3.39%~6.78%,对马尾松树高的影响依次为处理1>处理4>处理>2处理3;4年生马尾松平均年蓄积量为1.604 m3、1.757 m3、1.610 m3、1.559 m3比CK年平均蓄积量1.227 m3高出22.04%~25.61%,对马尾松单株材积的影响依次为处理2>处理3...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幼林施肥效应综合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1991- 2 0 0 2年在广西凭祥市热林中心伏波实验场花岗岩发育的山地红壤上 ,对马尾松幼林进行了不同施肥配比和不同施肥时间试验 ,结果表明 :施肥对马尾松的造林成活率影响十分明显 ,方差分析显示 ,处理之间达到了极显著的差异 ,经多重比较 ,施NP、PK、NPK等复混肥做基肥的处理 ,其造林成活率都很低 ,与CK比都达到了极显著差异。对试验林进行连续 12a的生长量观测 ,从其生长曲线图可以看出 ,施肥对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是长期的 ,初期肥效优的处理能连续保持其优势 ,反之亦然。对两试验第 11年生的生长量进行方差分析 ,除不同时间施肥试验处理之间的蓄积量达到显著差异外 ,其余项目差异都不显著 ,但对生长的影响有所不同。在配比试验中对马尾松幼林生长最好的处理为P2 (P2 O5用量 10 0kg·hm- 2 ) ,其树高、胸径、蓄积量与CK比分别增加了 3 75 %、14 17%、33 6 0 % ;在不同时间施肥试验中以Pe处理为最优 ,马尾松幼林的树高、胸径、蓄积量与CK比分别增加了3 98%、2 7.5 7%、4 5 .76 % ,多重比较还表明 :Pe处理的蓄积量与CK比达到了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对5年生不同苗木马尾松幼林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造林苗木以选择马尾松切根裸根苗为宜,不同施肥处理的幼林树高和胸径生长有极显著差异,以施复合肥效果最好,树高和胸径增长率为40.79%和61.19%,单纯P肥效果次之,树高和胸径增长率为31.41%和43.58%,单施K肥也有明显效果,而单施N肥则效果不显著,说明我省红壤严重缺磷肥,造林施肥宜选用磷肥为主,少量施钾肥,氮肥在马尾松幼林地上可不施用,或少量施用,尽量做到合理施肥,以提高林地施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造林前的苗木质量,以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第 3 代种子园轻型基质容器苗 为研究对象,采用 6 种不同大量元素水溶肥处理,包含 2 种常规施肥和 3 种指数施肥,其中常规施肥包 含等量施肥(C60)和 1 次性施肥(H60),指数施肥包含 3 个处理(即 30 mg/ 株 , E30、60 mg/ 株 , E60、 120 mg/ 株 , E120),另设对照(CK)。每种施肥处理供试苗木 300 株,每间隔 2 周施肥一次,总施肥 10 次。分别在施肥期间的第 10 周、第 20 周和第 38 周(造林前 1 天)取苗木测定苗木苗高、地径和生物 量,分析杉木容器苗生长和生物量变化动态。研究结果表明:相对对照处理,各种施肥均显著促进了杉 木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综合生产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以指数施肥 60 mg/ 株 , E60 处理为最佳 , 该处理下 9 个月生杉木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分别为 30.39 cm、5.37 mm 和 4.95 g,与对照(CK) 相比增长了 23.84%、40.58% 和 55.66%。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马尾松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工业林木种类,所以,加强马尾松人工林定向培育技术的研究,能够促进马尾松人工林的建设,进而为我国工业用木提供优质原料。阐述了我国马尾松人工林培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定向培育技术:包括人工造林方式、林地施肥、密度调控3方面。  相似文献   

16.
在马尾松速生丰产技术研究中,提出了林地施肥问题。在缺乏资料的情况下,为使施肥方案更接近实际,我们在麻江县对马尾松幼林氮、磷、钾三个主要营养元素的现状,作了调查和取样分析。在此基础上,参考国外湿地松、辐射松营养诊断的临界浓度,结合速生丰产指标的要求,讨论了如何确定马尾松幼林的施肥种类、施肥量及肥种比例等问题,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施肥管理对马尾松球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马尾松种子园进行12种施肥管理试验表明:不同的施肥管理措施对马尾松球果产量产生显著差异,合理施肥可以提高马尾松球果产量和种子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不同家系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生长对磷肥的敏感性,揭示磷肥的施肥效应,以6个马尾松优良无性系半同胞子代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磷肥施入量对马尾松幼树6年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各家系的保存率影响不显著;各家系在施肥前期地径和树高生长量差异显著;随着林龄和郁闭度增加,树高的差异导致林分蓄积量差异。不同施肥量对马尾松92号、99号、110号和104号家系生长特性的影响不显著;5~6年生的91号家系及3~6年生的105号家系,树高和单株材积均差异显著,这两个家系的最佳施肥量均为T2处理;综合分析T2处理对马尾松后期生长最有利。  相似文献   

19.
造林技术措施对10年生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处台江县革东镇设置了反映马尾松人工造林各主要技术环节的傈,在对试验林固定样地进行定期、定位测定的基础上,采用数量化理论1方法分析研究了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要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幼林生长自大 的影响顺序为:立地选择,种要密度,幼林施工。其中立地选择、种源选择和造林密度是马尾松人工造林最关键的技术环节,幼林施肥对马尾松幼林分的生长有一定影响,整地方式则无明显影响,运用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挥发性油类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马尾松脱脂机理,并提出以脱油率、材面溢脂状况、白度、强度作为质量控制指标。在100℃下,添加0.5%氮基化合物对马尾松处理1.5h,使其可达到工业用材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