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灌区灌溉设计频率分析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甲冰  吴月英等 《灌溉排水》2001,20(4):30-31,46
灌区灌溉设计中,常用降雨量进行频率分析来选取灌溉设计保证率及其对应典型年。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缺陷。针对这种情况,推荐使用对灌区作物净灌溉需水量(中称缺水量)进行频率分析。它可以充分考虑到降雨时空分布的影响,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储水灌溉是一种利用土壤水库 ,采用较大灌水定额、减少了灌水次数的一种灌溉方法。结合石津灌区现状 ,通过对灌区典型地块土壤质地的分析 ,提出了灌区适宜的储水灌溉制度。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利用这种储水灌溉模式 ,实现了节水、高产、增效  相似文献   

3.
石津灌区储水灌溉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仵峰  张永增等 《灌溉排水》2002,21(2):36-39,50
储水灌溉是一种利用土壤水库,采用较大灌水定额、减少了灌水次数的一种灌溉方法。结合石津灌区现状,通过对灌区典型地块土壤质地的分析,提出了灌区适宜的储水灌溉制度。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这种储水灌溉模式,实现了节水、高产、增效。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南湾灌区灌溉用水资料,推求出灌溉定额与降雨频率的关系式,绘制不同降雨情况下不同灌溉面积的灌水量图及逐旬分配比例,可供灌区制定用水计划及水库调度运用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工程实际资料,对井渠结合灌区的供水成本及水费标准进行分析讨论,提出现阶段水费计收标准以及加强灌区灌溉管理、降低供水成本、提高灌溉效益的初步建议,并为灌区作物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水资源紧缺,城市生活和工业大量挤占农业用水并产生大量污水,致使农业清水灌溉用水危机加重。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污水灌溉面积随着城市化加快和工业发展而迅速扩大。为了研究灌区污水灌溉相关各方效益变化,通过把灌区污水灌溉运行与梯级库群中龙头水库运行相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灌区污水灌溉存在补偿效益。文章给出了灌区污水灌溉补偿效益的概念和内涵。接着,进一步指出灌区污灌补偿效益相关研究内容,包括灌区污灌补偿相关对象分析、相关对象的效益变化研究和灌区多水源污灌补偿调度研究,并对它们进行了定性分析。最后指出下一步灌区污灌补偿研究任务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灌区内灌溉状况的实际调查,查明制约灌区灌溉工作进行的原因,对比分析了灌区灌溉的差异,提出了今后发展灌溉的思路及对策,为灌区的粮食增产,农业丰收,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指出灌区的灌溉工作不单是一个部门的事情,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宁夏青铜峡灌区主要农作物地面灌溉制度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廷平  周立华  汤英 《节水灌溉》2012,(6):35-36,40
对宁夏青铜峡灌区春小麦、水稻的需水量开展试验研究;在总结群众高产灌溉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春小麦灌溉制度田间试验研究;在灌区推广应用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并进行试验观测研究。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宁夏青铜峡灌区春小麦、水稻的需水量值和灌溉制度,分析结果为农田灌溉用水量计算和水利规划设计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景电灌区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高扬程跨流域灌区,干旱缺水成为制约农作物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节水灌溉技术在景电灌区得到大力推广,合理的节水灌溉方式可以节约用水,提高单方水效益,有利于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建设节水型灌区。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节水灌溉模式是目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基于熵值法,从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等方面构建节水灌溉效益评价体系,对灌区主要作物进行了不同节水灌溉模式的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高效节水灌溉效益普遍高于其他灌溉方式,而滴灌模式则是该地区最优节水灌溉模式。评价结果与实际基本一致,说明这种方法应用到灌区中评价效益是可行的,对灌区的综合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河口地区土壤水文均有差别的2个典型灌区作为研究对象,在2个灌区内各选取一个典型取样点,对灌区水样、土壤进行采样分析,研究灌区土壤水质特征。运用HYDRUS-1D 4.15软件,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确定边界条件并率定参数,建立了2个灌区的一维饱和-非饱和水盐运移模型。对灌区设计了3种不同灌溉制度,灌溉后进行水盐运移模拟,分析了微咸水灌溉对当地水土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咸淡轮灌的方式有利于灌区盐渍化改善。  相似文献   

11.
宋扬  周维博  李慧 《节水灌溉》2016,(9):124-128
基于泾惠渠灌区30a的气象资料,采用CROPWAT模型分析了泾惠渠灌区作物蒸发蒸腾量及灌溉需水量的变化,并运用SPSS软件,计算了灌区作物需水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系数。分析表明:玉米蒸发蒸腾量平均值为524.33mm,蒸发蒸腾量高峰期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下旬;棉花蒸发蒸腾量平均值为869.13mm,峰值出现时间与玉米一致;灌区玉米在抽雄-开花期灌溉需水量为130.12mm,籽粒形成-乳熟期灌溉需水量为359.32mm,9月下旬以后,灌溉需水量下降;棉花生育期需水量空间分布比较均匀,平均值为869 mm,整个灌区灌溉需水量平均值为453.6mm,棉花苗床期灌溉需水量开始增加,花铃期达到最大值,吐絮期灌溉需水量减小;灌区作物需水量与气温呈正相关,与降水呈负相关,与风速和相对湿度相关性较小,与日照时数相关性较大。  相似文献   

12.
区域农业灌溉用水量长期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业灌溉用水是一动态、非平衡随机过程,其水量预报中存在灰色不确定信息。如何通过大面积农业灌溉用水量的长期预报,指导灌区用水实时管理,则是水利工程规划管理和农业高效用水中待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了区域农业灌溉用水量长期预报分解模型,给出了灰色GM(1,1)趋势预测、方差周期分析以及ARMA(2n,2n-1)随机分析相结合的模型求解方法,并编制了相应模型软件支持系统。该系统具有自动进行模型特性检验、结构识别、参数优选及拟合预测计算等优点。应用所提模型,对南水北调中线进行农业灌溉用水量的年预报研究,取得了满意结果,由此表明所提模型与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大棚茄子滴灌条件下室内外气温、地温、蒸发量和土壤含水量等进行的试验研究取得的大量现场观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大棚不仅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能保证作物在冬季的正常生长;而且大棚外日平均气温累计值与作物需水量存在良好的关系,可作为指导大棚滴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果树滴灌需水量与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局部灌溉条件下的需水量与灌溉制度不同于全面积灌溉的情况,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论述,并通过对果树滴灌试验资料的分析得出了滴灌条件下的果树需水规律及有关灌溉参数。  相似文献   

15.
作物节水灌溉需水规律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基于节水灌溉条件下作物需水量试验资料,分析了控制灌溉和覆膜旱作节水灌溉的水稻需水规律以及节水高效灌溉模式下冬小麦、夏玉米和棉花作物的需水规律。结果表明,节水灌溉模式通过对水稻、冬小麦、夏玉米和棉花等作物产生的生长调控作用与补偿生长效应,使植株蒸腾量和棵间蒸发量较大幅度减少,各阶段需水量、需水强度和需水模系数均发生显著变化,形成了节水灌溉模式的主要农作物新的需水规律。可为节水灌溉制度的制定、节水型灌区动态配水及灌溉预报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膜下滴灌棉花田间需水规律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田间试验为基础对膜下滴灌棉花的田间需水规律进行了对比研究 ,从土壤 -作物 -大气连续体的角度对该技术下影响棉花耗水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 ,找到了膜下滴灌比沟灌省水的依据 ,同时发现对棉花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可改善需水量在各生育阶段的合理分配 ,提高叶面积指数 LAI,从生理上提高了作物水分利用率及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7.
甘肃景泰提水灌区作物需水量与灌溉制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甘肃景电一期灌区节水改造规划,利用当地19年的逐日气象资料,计算了灌区不同水平年的作物需水量和净灌溉需水量。利用计算机模型对灌区主要作物的现行灌溉制度进行了模拟和评价,并针对现行灌溉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8.
宁夏引黄灌区湖泊湿地生态需水量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宁夏引黄灌区的湖泊湿地生态需水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现状条件下,平水年份(降水频率50%)灌区湖泊湿地生态需水量为4.29亿m3,枯水年份(降水频率75%)灌区湖泊湿地生态需水量为4.83亿m3。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黄河下游灌区作物需水量变化规律,以柳园口灌区为例,采用国际上通用的Penman公式,分析研究主要参考作物的需水量变化情况,并结合引黄河水流量与含沙量的变化特点,探讨了灌区节水灌溉模式。研究表明:柳园口灌区ET_0呈近年来处于稳定态势,整体略有下降,主要农作物受生长季节和生育周期的限制,棉花生育期需水量大于小麦,小麦的需水量大于玉米。结合黄河来水来沙分布情况,引导灌区适时使用引黄灌溉和井灌的灌溉模式,充分发挥有限水资源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七种线性和非线性函数对枣庄市降雨和灌溉用水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估值和检验,其分析计算成果对枣庄市生产实际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