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紫花苜蓿WL712为美国引入品种,在我国南方地区已有一定范围的种植,具有高产量和高品质的优点,但该品种对部分非生物胁迫具有较差的耐受性。为了探究该品种对南方地区不同胁迫的响应,本研究以生长21 d的WL712幼苗为试验材料,对其模拟了5种南方常见的胁迫,分别为高温、低温、干旱、渍水以及盐胁迫,通过测定生长指标及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共8个生理指标来分析其综合生理抗逆性。结果表明,南方地区的5种胁迫皆对紫花苜蓿的生长生理造成了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其中高温、低温及渍水胁迫下,WL712的生长情况相对其他两种胁迫更差,其株高、根长和生物量受到严重抑制,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在胁迫下的提升效果相对较弱;其叶绿素含量的积累则在低温和渍水胁迫下受到严重抑制,叶片和根系中3种抗氧化酶(POD、SOD和CAT)对活性氧的清除能力相对较弱。综上所述,WL712自身具有相对较差的耐热性、耐寒性以及耐渍水能力,其中对低温和渍水尤其敏感,因此在南方地区进...  相似文献   

2.
紫花苜蓿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花苜蓿品种阿尔冈金为受体材料,以含gus基因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PZP221为外源基因供体进行了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研究.于授粉后6h、9h、12h、20h、24h、28h、32h、48h滴加质粒DNA溶液,荚果成熟后收获转化种子,分别使用2套引物对To代植株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20~48h所得到的To代植株均具有较高的转化频率,其中授粉后32h导入质粒DNA所获得的转化率最高,为16.7%,PCR检测初步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受体植物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3.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被称为"牧草之王",因其产量高、品质好、适口性优、适应性强,是奶牛饲养业和草食畜禽的主要饲草来源。在我国南方地区,高温热害是紫花苜蓿推广利用的主要限制因子,对紫花苜蓿的正常生长、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本文综述了高温胁迫对紫花苜蓿细胞膜系统、渗透调节系统、抗氧化防御系统及光合系统的影响,并对紫花苜蓿耐热机制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探究紫花苜蓿的耐热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鸡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自1966年微注射技术和1980年转基因小鼠的诞生,转基因动物的研究已由技术上的成功转向复杂的生物试验体系的研究。单个基因的功能,基因突变的效果,尤其是转录调控元件的功能等都需依靠转基因动物来研究。体外操作的基因及遗传突变只有导入动物基因组中才能研究其体内功能。同时,转基因动物在农业、生物医疗与制药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家禽的转基因研究晚于哺乳动物,由于其具有与哺乳动物完全不同的生殖特点,转基因研究遇到了更大阻力。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技术及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转基因技术为从分子到个体多方面研究基因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本文介绍了原核注射法,载体法等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动物的检测方法。以及转基因动物在提高动物生长速度,提高动物产毛性能,制药,抗病育种以及由于转基因动物所产生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反刍动物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动物是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中一个举足轻重的研究领域。文章综述了转基因动物技术的原理、技术方法以及部分转基因反刍动物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提出了目前在这些方面仍然还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蛋白质是生理功能的执行者,是生命活动的直接体现者,要对生命的复杂活动有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就必须进行蛋白质组学方面的研究。桑树可作为果桑、菜桑和饲料桑等进行种植,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为适应其多元化的育种目标,需要了解其分子机制,为此要加强桑树蛋白质组学方面的研究。本研究总结了桑树蛋白质提取方法及分离鉴定技术、生物与非生物胁迫和桑树不同组织器官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以期为桑树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内生真菌分为麦角菌类内生真菌和非麦角菌类内生真菌。麦角菌类内生真菌常和禾草形成共生,改变植物组织的生长发育,产生具有生物保护活性的生物碱,遏制昆虫和哺乳动物的取食,同时,能够增强宿主植物的生态生理学方面的作用和对非生物胁迫的抗性。笔者就有关禾草类内生真菌的生长和传播、产生的生物碱、抵抗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功能及其应用前景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禾草中内生真菌的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热激蛋白是一类普遍参与抗逆的保护性蛋白,在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调控中起重要作用。为了解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L.)热激蛋白基因特性及功能,本研究通过同源克隆法获得热激蛋白基因MsHSP17.7,该基因包含477bp开放阅读框,编码158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17.67kDa。序列比对发现MsHSP17.7与截形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和豌豆(Pisum sativum)中的2个小分子热激蛋白同源性较高,相似度分别是93.38%,83.13%。组织差异性表达显示,MsHSP17.7在茎中表达最多,叶和花次之,在根中最少;实时定量PCR分析显示,MsHSP17.7受高温、高盐诱导表达,在过氧化诱导下表达量变化不明显。对T3代转基因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实时定量PCR分析显示,该基因在高盐和过氧化胁迫下均能大量表达,结果表明MsHSP17.7基因可能参与了高盐与过氧化逆境下的胁迫应激调控。  相似文献   

10.
11.
DREB2A基因对苜蓿遗传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盛慧  朱延明  李杰  柏锡  才华 《草业科学》2007,24(3):40-45
以黑龙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主栽品种:肇东苜蓿、敖汉苜蓿、公农1号和公农2号为受体材料,系统地探讨了除菌剂种类和浓度以及卡那霉素筛选浓度等,建立了高效的苜蓿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体系;分别构建了由诱导型启动子rd29A和组成型启动子E12调控的DREB2A基因的2个植物表达载体pB2A29A和pB2AE12;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遗传转化,获得大量转基因抗性植株并进行了分子生物学(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DREB2A基因已整合到苜蓿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2.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倍性研究是研究紫花苜蓿遗传特性、进行倍性育种的基础。本文综述了紫花苜蓿倍性研究的进展,包括不同倍性水平的紫花苜蓿的获得方法、形态差异、生理生化差异、不同倍性紫花苜蓿的鉴定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同源异型域-亮氨酸拉链蛋白(HD-Zip)第I类亚家族在植物非生物胁迫调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已在多个物种中进行了克隆鉴定,但关于紫花苜蓿该家族基因的研究还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研究紫花苜蓿HD-Zip第I类亚家族基因MsHB7对拟南芥抗旱性的调控功能。通过克隆得到大小为738 bp、编码245个氨基酸的MsHB7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多重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MsHB7蛋白属于HD-Zip I亚家族,且与拟南芥中ATHB7和ATHB12亲缘关系较近。实时荧光定量分析表明,MsHB7基因受干旱诱导。将MsHB7基因转化拟南芥并获得了阳性植株。干旱处理后,转基因拟南芥比野生型拟南芥萎蔫程度更明显,转基因植株相对含水量显著低于野生型拟南芥,并积累了更多的脯氨酸和丙二醛。qRT-PCR检测发现处理之后逆境胁迫指示基因ATCAT1ATDREB2AATRD29A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的表达量显著升高,而ATLEA3的表达量显著下降。上述结果表明MsHB7基因的过表达可降低转基因拟南芥的耐旱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基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紫花苜蓿皂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应用价值最高的豆科牧草,体内含有丰富的皂苷。而皂苷是一类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并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次生代谢产物,本研究全面阐述了紫花苜蓿皂苷的理化性质、合成机理及分布情况,介绍了苜蓿皂苷的分离及定量分析方法,详细综述了苜蓿皂苷应用价值,提出了应用前景。目的是为了更了解苜蓿皂苷的研究情况,为苜蓿种质资源筛选及育种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苜蓿种子的形态特点,营养组成,影响其生理变化的因素及种子产量与其他性状的关系。苜蓿为优良牧草,其种子营养价值丰富、均衡,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苜蓿种子在贮藏中的活力与贮藏温度、种子含水量及种子携带真菌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产量与每株花序数、每花序小花数,每生殖枝荚果数、每荚种子数和千粒质量呈正相关。浓度分别为0.03%的稀土、0.05%的多效唑处理能有效提高种子产量。Cd^2+,Zn^2+,Cu^2+,La^3+,Al^3+等重金属离子在较低浓度下能促进种子萌发,浓度较大时就产生严重的胁迫,离子间的交互作用明显。苜蓿种子的耐盐半致死浓度为0.6%~1.0%,阿魏酸等化感物质对种子萌发有显著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6.
Ca2+/H+反向转运蛋白(CAX)是一类重要的跨膜转运蛋白,在调控植物Ca2+平衡、抵抗非生物胁迫和转运重金属离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全基因组水平对紫花苜蓿CAX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并对其理化性质、结构特征、系统进化关系、顺式作用元件、染色体定位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紫花苜蓿全基因组中共筛选鉴定出15个MsCAX基因,分布于紫花苜蓿15条染色体上,发生22对基因片段重复事件,编码367~460个氨基酸,等电点为5.2~6.5,且均表现为疏水性蛋白。系统进化关系分析结果表明,MsCAXs分为2个亚家族,同一亚家族成员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保守基序和跨膜结构域数量。MsCAXs启动子区域存在光响应性、激素反应性和胁迫响应元件。利用qRT-PCR分析了6个MsCAXs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在干旱和低温胁迫下,6个MsCAX基因均显著下调表达,在盐和盐碱胁迫下,3个MsCAX基因上调表达。说明在不同的非生物胁迫下,MsCAXs基因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紫花苜蓿CAX基因家族的功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无色花青素还原酶编码基因LAR为靶序列,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和抗除草剂bar基因的双标记选择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紫花苜蓿进行遗传转化,经PCR检测和PPT筛选出抗性愈伤组织,转基因紫花苜蓿愈伤组织的缩合单宁含量比对照高30.8%。试验证明重组基因已转化至紫花苜蓿愈伤组织中并发挥生理功能,为研究缩合单宁合成与代谢的分子调控机制和培育具有抗除草剂和抗臌胀病的牧草新品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遗传标记在苜蓿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刘振虎  卢欣石  葛军 《草业科学》2004,21(11):26-30
介绍了当前广泛应用的苜蓿遗传多样性研究技术及其研究现状,包括苜蓿Medicago形态学和等位酶分析、种质资源和种内杂合性、进化与亲缘关系、抗逆性以及遗传连锁作图等几个方面的研究概况,同时提出了今后苜蓿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研究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转BADH基因苜蓿T1代遗传稳定性和抗盐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采用分子生物学检测和不同浓度的NaCl对转BADH基因苜蓿T1代2个株系进行遗传稳定性和抗盐性研究。结果表明,2个株系的T1代PCR阳性植株和阴性植株分离比例都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在0.8%NaCl胁迫下,转基因植株Northern杂交表达量明显增加,BADH酶活性和甜菜碱含量分别比对照植株增加2~4和4~5倍;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转基因株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抗氧化酶活性都显著高于对照植株,而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植株。表明转入的BADH基因可以稳定遗传,转基因苜蓿植株耐盐性明显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20.
吴关庭  陈锦清 《草业科学》2006,23(12):51-55
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是一种在世界温带地区广泛种植的很重要的多年生冷季型牧草和草坪草,长期以来其品种改良主要依靠常规育种方法。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为高羊茅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一种很有潜力的手段,目前国內外的许多公司和实验室都在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谊草种的耐逆性、病虫害和除草剂抗性以及品质等性状。本文从受体材料、转化方法、目标基因、影响因素、转基因遗传等多个方面综述了迄今为止高羊茅遗传转化研究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