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藤花粉低温贮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贮藏温度、真空与常压以及化冻方式对黄藤花粉低温贮藏后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天数增加.黄藤花粉生活力下降;贮藏温度越低,花粉生活力下降越缓慢;常温、0、-5、-20℃下真空贮藏比常压贮藏效果好,但-30℃和-40℃条件下两间不存在显差异;40℃水浴化冻与室温下缓慢复苏两间没有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贮藏温度(0~4、5~8、9~12、13~16、17-20℃)对马铃薯克新品种的营养物质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的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在0~4℃贮藏下含量最高.马铃薯在9~12℃贮藏时,块茎中淀粉及于物质的含量最高.0~4℃低温贮藏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增加蛋白质的含量.马铃薯的淀粉酶活性在贮藏前期时,0~4℃贮藏温度下最高.  相似文献   

3.
4.
低温贮藏年限对柱花草种子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柱花草种子在低温条件下的安全贮藏年限,本研究以低温环境(5~7℃)下贮藏1~8 a的9份柱花草种子为实验材料,通过测定其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对不同贮藏年限柱花草种子的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5~7℃条件下,柱花草种子活力(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随贮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西卡柱花草种子耐贮藏能力显著低于圭亚那柱花草,而圭亚那柱花草中TPRC90105柱花草种子最耐贮藏,TPRC90144柱花草种子最不耐贮藏。据试验结果确定,圭亚那柱花草种子低温条件下的贮藏年限应不超过5 a,而西卡柱花草种子应不超过4 a。该研究结果为柱花草种子的长期、安全贮藏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宋城大蒜为材料,研究了在不同低温(0±1℃、-3±1℃和-5±1℃)贮藏条件下,对大蒜芽瓣比、呼吸强度和纤维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3±1℃和-5±1℃贮藏条件下,芽瓣比达到1/3的时间分别为60d、90d、120d,呼吸强度开始明显上升的时间分别为180d、120d、120d,粗纤维素开始明显增加的时间分别120d、90d、180d。在-5±1℃条件下贮藏至180d时出现严重冻害症状。  相似文献   

6.
低温处理对草莓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贮前不同低温处理对草莓室温贮藏效果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贮前5℃低温处理30 min的果实腐烂指数最低;低温处理能抑制果实Vc、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改善果实品质;并且还能抑制果实纤维素酶活性和硬度的下降,减缓果实软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低温贮藏对菊花插穗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温贮藏条件下,不同品种的菊花插穗扦插成活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5℃环境下菊花插穗的贮藏期以3周为宜;贮藏期超过3周,菊花插穗的扦插成活率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8.
研究低温贮藏对莲藕褐变度、总酚含量及酚类物质组成的影响。低温贮藏有效延缓了莲藕的褐变,20℃贮藏条件下,褐变度和总酚含量呈增加趋势,增加的酚类物质可能是由于酚类物质合成增加或是褐变产物的积累。通过高效液相测定酚类物质组成,20℃贮藏条件下的莲藕在保留时间50~62 min的物质种类有明显增加,而低温贮藏条件下,保留时间50~62 min的物质种类较少且变化不明显。保留时间50~62 min的物质可能是20℃诱导合成的物质或是褐变过程中的产物。莲藕多酚提取物中检测到的单酚有没食子酸、没食子儿茶素、儿茶素。在贮藏期间,没食子酸和没食子儿茶素的含量在减少,在贮藏后期儿茶素的含量在增加。在贮藏前期,低温条件下没食子酸含量的减少弱于高温贮藏;在贮藏后期,低温贮藏儿茶素含量的增加弱于高温贮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搅拌型黄浆水酸奶的稳定性随贮藏时间延长而变差的主要原因,为提高黄浆水酸奶的稳定性提供参考。【方法】以普通酸奶、大豆多糖酸奶为参照,以还原糖、粗多糖、pH、滴定酸度、持水力、表面疏水性、δ-电位、粒径、硬度和黏性以及微观结构为指标,将黄浆水酸奶于4 ℃下贮藏1,3,5,7,9 d后,取样分析其理化指标、凝乳结构及其间相互作用的变化,探究黄浆水酸奶的失稳机理。【结果】4 ℃低温贮藏过程中,黄浆水酸奶、大豆多糖酸奶和普通酸奶分别在贮藏的第5,7和9天出现乳清析出和油脂上浮现象。随贮藏时间延长,3种酸奶的还原糖含量总体均呈缓慢增加趋势,且在第7天开始大豆多糖酸奶及黄浆水酸奶中的还原糖增加幅度均显著高于普通酸奶,而3种酸奶中的粗多糖含量总体均始终呈减少趋势且无差异。低温贮藏1 d时,大豆多糖酸奶和黄浆水酸奶的pH均显著低于普通酸奶(P<0.05),随贮藏时间延长,3种酸奶的pH均总体呈下降趋势,至第9天时均稳定在4.3左右。黄浆水酸奶滴定酸度贮藏1 d就达100 °T以上,显著高于大豆多糖酸奶,且均显著高于普通酸奶;3种酸奶的滴定酸度均随贮藏时间延长而持续上升,但普通酸奶和大豆多糖酸奶的滴定酸度值均未超过100 °T,且均显著低于黄浆水酸奶(P<0.05)。低温贮藏过程中,普通酸奶和黄浆水酸奶持水力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分别在第5天和第3天达到峰值,大豆多糖酸奶的持水力整体呈升高趋势,且第7天起显著高于其余2种酸奶(P<0.05)。大豆多糖酸奶和黄浆水酸奶的疏水性在贮藏7 d后仍能保持在300以上,且均显著高于普通酸奶(P<0.05)。大豆多糖酸奶的δ-电位绝对值始终维持在6.8 mV以上,而另外2种酸奶在贮藏3~5 d后迅速下降到5 mV左右。在贮藏过程中,所有酸奶的粒径均呈增长趋势,但黄浆水酸奶和大豆多糖酸奶的粒径均维持在1 μm以下,显著低于普通酸奶(1.4~2.0 μm)(P<0.05)。低温贮藏1 d时,大豆多糖酸奶的硬度显著高于另外2种酸奶;随贮藏时间延长,普通酸奶的硬度持续增加,而大豆多糖酸奶和黄浆水酸奶的硬度随贮藏时间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均于第9天达到最低。随贮藏时间延长,普通酸奶的黏性持续上升,黄浆水酸奶和大豆多糖酸奶的黏性呈波动下降,并分别在第7和9天呈显著下降趋势。【结论】影响黄浆水酸奶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是其黏性的显著降低,其次是静电作用和疏水作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低温贮藏对早钟六号枇杷采后生理与贮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低温贮藏对早钟六号枇杷采后生理与贮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能显著抑制果实的呼吸作用和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延缓糖、酸的下降;低温贮藏期间,果实酸含量下降较糖迅速,前期果实呼吸主要消耗有机酸和糖,后期则以消耗糖为主;果实的硬度与贮藏温度呈负相关,与贮藏时间呈正相关;早钟六号枇杷的适宜贮藏温度为6~8℃,贮藏20~25d仍能保持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鲜切黄藤笋在低温贮藏期间的生理变化.对鲜切黄藤笋在10℃下贮藏过程中的失重率、色度、硬度、相对电导率、可溶性总糖含量、粗纤维含量和Vc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失重率和粗纤维含量不断增加,色度和Vc含量不断降低.相对电导率在贮藏前7 d迅速下降而后逐步上升,可溶性总糖含量在贮藏前14 d迅速减少而后缓慢增加,硬度则在贮藏前14 d缓慢增加而后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12.
黄藤笋是指黄藤嫩梢中的可食部分,是一种有待开发的森林保健蔬菜,褐变是导致鲜切黄藤笋品质劣变的主要原因。对可能导致黄藤笋褐变的3个酶活性进行动态测定并作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鲜切黄藤笋在10℃下贮藏28 d过程中,亮度L*值逐步下降,即褐变加重;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后期POD活性有所回升,PPO活性持续下降,PAL活性则维持低水平。POD、PPO和PAL活性与褐变度的灰度关联系数分别是0.8968、0.8074和0.5977,表明POD和PPO在鲜切黄藤笋酶促褐变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将零距拉伸技术和单根纤维拉伸技术应用到藤材研究领域中,初步测试了黄藤材纤维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通过零距拉伸技术测得的黄藤材纤维的抗拉强度为76.97~ 200.42 MPa,平均值为157.8 MPa;而通过单根纤维拉伸技术测得的黄藤材纤维的拉伸强度为166.12~880.24 MPa,平均值为540.72 MPa;弹性模量为1.91~11.58 GPa,平均值为4.62 GPa,伸长率为1.22% ~ 17.24%,平均值为8.09%.这两种试验结果产生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制取的试样不同造成的,但是从微尺度角度来评价藤材的微力学性能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14.
黄藤ISSR反应体系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利用ISSR技术对黄藤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过程中,对影响PCR扩增效果的一些因素,如模板DNA浓度、Mg2+浓度、dNTPs浓度、Taq DNA聚合酶浓度、引物浓度以及退火温度等指标进行筛选和优化,获得用于黄藤ISSR-PCR分析最适宜的PCR反应条件:20μLPCR反应体积中含有1×缓冲液,20 ng模板DNA,2 mmol.L-1MgC l2,100μmol.L-1dNTP,1.5 U TaqDNA聚合酶,0.4μmol.L-1引物,2%甲酰胺,0.5 mmol.L-1亚精胺.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 in;再35个循环:94℃30 s,52℃45 s和72℃1.5 m in;最后72℃延伸7 m in.  相似文献   

15.
选取6种典型黄藤材变色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碳素营养、氮素营养、温度、酸碱度和藤材水分均影响菌株的生长及色素形成;变色菌主要利用藤材细胞内含物中的单糖、二糖和淀粉等,在外界营养缺乏的情况下,也可能对细胞壁有一定的分解侵蚀作用;黄藤材主要变色菌的适温范围较广,最佳生长温度为15-30℃;黄藤材变色菌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pH值2-11范围内均能生长,强酸环境下各菌株生长较弱,较强碱性环境对各菌株生长没有明显影响,最适pH值范围为5-7,对极端环境有一定适应能力;光照对菌株生长影响不大;藤材含水率对变色菌的生长有重要影响,当藤材含水率在70%左右时,各变色菌菌株生长良好。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及时干燥有效防止藤材被真菌侵染。  相似文献   

16.
黄藤材发育过程中维管束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我国棕榈藤资源培育和高附加值加工利用水平,以我国特有的黄藤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解剖学方法,系统分析了黄藤茎中维管束比量及形态特征与其生长发育规律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轴向上维管束比量在36.2%~42.4%,由藤茎基部向上随着高度的增加先上升,至中部后又下降;径向由内向外基本呈增大的变化趋势,维管束比量平均值为40.2%。轴向上维管束长径和短径分别在0.341~0.526 mm和0.255~0.400 mm范围内,由藤茎基部向上随着高度的增加逐渐下降,径向由内到外基本呈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维管束长径、短径平均值分别为468.933μm、333.838μm;形状因子平均为0.722。维管束密度在轴向由藤茎基部向上随着高度的增加逐渐增大,径向由内到外总体上呈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平均值为5.63个.mm-2。  相似文献   

17.
黄藤发育过程中组织比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特有的黄藤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解剖学方法,系统分析了各组织比量与生长发育规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轴向上薄壁组织比量为71.0%~77.3%,平均值为72.6%,径向由内向外呈降低的变化趋势。后生木质部轴向上大导管比量为8.3%~12.4%,平均值为10.6%,藤茎外部最低。轴向上纤维比量为8.2%~10.9%,平均值为10.5%;径向上纤维比量由内向外呈增大的变化趋势。韧皮部筛管比量平均值为3.5%,原生木质部小导管比量平均值为2.8%。  相似文献   

18.
棕榈藤是热带森林宝库中仅次于木材和竹材的可再生非木材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藤材的解剖研究,对指导其加工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作者分析研究黄藤和单叶省藤的纤维形态,发现在纵向向上两者的纤维比量、直径、双壁厚、壁腔比和黄藤纤维长度有减小趋势,腔径和柔性系数有增大趋势;而长宽比及单叶青藤纤维长度无明显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黄藤和单叶省藤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藤(Daemonorops margaritae (Hance) Beccari)和单叶省藤(Calamus simplicifolius Wei.)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为其加工改性利用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自基部向上,黄藤与单叶省藤的抗弯弹性模量及强度、抗压弹性模量及强度均呈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20.
黄藤材导管壁木质素分布可见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特有的黄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生长时期导管壁木质素分布及质量分数、细胞壁微区上木质素分布规律等进行研究,探寻木质化程度与其性质间关系,提高我国棕榈藤资源高附加值加工利用水平.结果表明:轴向向下,导管细胞壁中S基木质素质量分数先增后减,而S基和G基木质素总量整体呈下降变化趋势.径向由外向内,导管壁中S基木质素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