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低温胁迫下番石榴叶片生理生化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不同低温对台湾引进的珍珠番石榴、无籽番石榴及福建省乡土番石榴的处理 ,测定其在低温胁迫下叶片若干生理生化变化 ,以探求番石榴不同品种的抗寒性与忍受的临界低温。结果表明 ,番石榴忍受的临界低温为 -3~ -4℃ ,因品种和低温持续时间而异。番石榴不同品种间耐寒性差异与叶片束缚水 自由水比值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相关。乡土番石榴的抗寒性高于从台湾引进的两个品种。  相似文献   

2.
通过山杏花不同低温、不同时间的处理,确定山杏花期冻害的主导因子是温度,低温持续时间只有在临界温度才起作用;在0~-8℃山杏花相对电导率差异显著,随温度的降低,相对电导率渐增,总体上呈S形曲线变化;利用Logistic方程编程求解2h、4h、6h、8h山杏花的LT50值分别为-5.9804℃、-5.8772℃、-5.8860℃和-5.7978℃,与形态指标褐变率相吻合,表明利用此程序求解植物的LT50值是准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为探求提供一种简捷实用的林木养分测定方法.以油茶为对象,采用常规养分分析和电导率法,分别测定油茶叶片样品的N、P、K养分含量及其相对电导率,建立其相对电导率与养分含量的相关模型,并探索利用根据测定样品的电导率,来快速获得该样品的养分含量.结果表明,油茶叶片样品相对电导率与N、P、K养分含量相关性良好,且均遵循多项式拟合模型,经验证,该预测模型精度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4.
以金沙江干热河谷主要造林树种坡柳、银合欢和山毛豆的苗木为实验材料,通过盆栽苗自然干旱胁迫,同时以浇水处理为对照,探讨了干旱胁迫下3树种苗木叶片的相对含水量、质膜透性以及脯氨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3树种苗木叶片的相对含水量、质膜相对透性以及脯氨酸含量都发生了变化,只是变化的幅度和进程不同。经三项生理指标的综合分析并结合3树种的自然表现,得出坡柳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其次为银合欢,最后是山毛豆。  相似文献   

5.
不同抗旱杉木家系在水分胁迫下脯氨酸积累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番荔枝(Annona squamosal)幼苗对低温的适应性,科学合理的划定番荔枝引种区域,通过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控温试验对番荔枝幼苗的抗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番荔枝幼苗在田间越冬后,其存活率为48.75%,平均冻害等级为2.67,采取塑料温棚、温室培养处理后,存活率达90%左右,冻害等级明显减低。在室内控温试验中,随着温度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随之增大,而丙二醛(MDA)、可溶性糖、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红树林在低温胁迫下的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浙江温州地区引种红树林试验,探索秋茄、桐花树、老鼠、木榄、海桑等5种红树植物在冬季低温胁迫下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秋茄和桐花树的生态适应性较强,其余树种生态适应性较差,需要进行长期驯化。  相似文献   

8.
人工低温胁迫下腰果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选育腰果抗寒优良品种提供依据,以腰果FL30叶片为材料,进行人工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5个抗寒生理生化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延长,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先逐渐升高后趋于稳定,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呈现持续上升的变化规律;胁迫温度越低,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越高;温度低于16℃,即对腰果产生较严重伤害,且温度越低伤害程度越严重;经4℃低温胁迫4 d,可大大提高腰果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介绍低温对草坪草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系统地综述了在低温胁迫下草坪草的光合特性、水分生理代谢、细胞质膜相对透性、保护酶系变化、碳水化合物贮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脂肪酸的变化在低温胁迫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进行草坪草抗寒性研究的趋势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Maxim)Cheng.f)为我国西北荒漠区唯一的常绿灌木,具有极强的抗性。本文对低温、干旱和盐胁迫下沙冬青幼苗中脯氨酸积累的变化进行研究,以期探讨不同胁迫下脯氨酸累积的共性和特异性,为进一步探讨逆境下脯氨酸积累的生理意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宫粉羊蹄甲(Bauhinia variegata)作为华南地区主要的观花乡土乔木,开花表现优异,受到市民们的广泛喜爱,被大量地应用在园林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该研究针对广州地市5个行政区域11个景观节点约1000株宫粉羊蹄甲进行实地调查,筛选出60株宫粉羊蹄甲优良植株作为基础材料,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优中选优。对其株形、生长势、树冠浓密度、花期、花色、盛花期花量、花朵形态、花香、花朵直径进行综合评价,使用聚类分析得出Ⅰ、Ⅱ类的植株有林机场05、林机场01、火炉山08、火炉山09、火炉山05、火炉山03、渔沙坦01、渔沙坦03、华农04、长乐01、林科院01、林机场06、流花湖06、流花湖08、林机场03、林机场02、火炉山07、渔沙坦02、火炉山04、林机场04、流花湖07、流花湖03、流花湖02、流花湖04、华农05、流花湖01,进一步分类得出优等植株有林机场05、林机场01、火炉山08、火炉山09、火炉山05、火炉山03、渔沙坦01、渔沙坦03,这些单株的综合评价值较高,可选作宫粉羊蹄甲新品种栽培推广的母株。  相似文献   

12.
采用喷雾法测定了 5 种杀虫剂对棉蚜(Aphis gossypii)的室内毒力,比较了 6 种杀虫剂对苗圃 中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袋苗上棉蚜的防治效果,同时分析了药剂对羊蹄甲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显 示: 0.25% 吡蚜酮对防治棉蚜效果最好, LC50 仅为 2.296 mg/L, 25% 噻虫嗪效果最差, LC50 为 41.396 mg/L。 6 种杀虫剂对苗圃袋苗上棉蚜的防治效果差异显著。施药处理 7 d 后, 2.5% 高效氯氟氰菊酯、 0.25% 吡蚜 酮和 1.2% 烟碱 · 苦参碱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分别为 94.58%、 94.09% 和 89.16%。同时施用过高效氯 氟氰菊酯后的羊蹄甲袋苗在苗高、地径、地上部分鲜质量和地上部分干质量 4 个生长指标上均显著高于未 处理的袋苗。因此 2.5% 高效氯氟氰菊酯和 0.25% 吡蚜酮对防治羊蹄甲苗期棉蚜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 同时 1.2% 烟碱 · 苦参碱也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可以作为替代药剂穿插施用,以降低害虫抗药性风险。  相似文献   

13.
Shortage of fodder is a major constraint to livestock production in Nepal. The genetic variation in canopy biomass production of Bauhinia purpurea L, a very important fodder species in Nepal, was estimated in a Breeding Seed Orchard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potential of simple, low input breeding. Substantial genetic variation could be observed suggesting that low input breeding based on simple phenotypic selection can provide biomass gain in the order of 2–5% per year. Very high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stem diameter (cross section area) and total biomass, making farmer based selection relevant. Jointly,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low input domestication is a promising option for improving fodder production in Nepal and thereby help to improve rural livelihood and development. A multiple population approach is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14.
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属豆科羊蹄甲属植物,为近几年在广州等华南地区被广泛应用于园林景观中的乡土树种,并成为有“花城”美誉的广州市重点发展的地域特色花文化品牌树种.为提高人们对洋紫荆植物的认识,体现其应用价值,文章查阅相关资料,对洋紫荆植物文化及园林应用进行了分析.洋紫荆作为广州特色观花树种,具有和谐包容、思乡情怀以及繁荣进取等寓意,其在文化、景观、生态和科普方面都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成熟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质量浓度为0.5、1.0、1.5、2.0 mg/mL的秋水仙素溶液分别处理12、24、36和48 h,并以蒸馏水浸泡种子作为对照,观察测定其种子萌发特性及幼苗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秋水仙素质量浓度的增加,种子发芽率逐渐降低,2.0 mg/mL溶液使大部分种子致死,0.5、1.0 mg/mL质量浓度秋水仙素处理24 h有利于种子萌发;种子胚根的伸长随着秋水仙素质量浓度的增加也受到不同程度地抑制;秋水仙素对发芽种子胚芽的发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同质量浓度秋水仙素处理后第7个月,各处理间苗高与地径差异均极显著(P<0.01),质量浓度为1.0 mg/mL,处理36 h时,苗高和地径都最大;当秋水仙素质量浓度为2.0 mg/mL时,对叶片平均分裂角度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3个准则10个评价指标的园林景观评价体系,对红花羊蹄甲Bauhinia×blakeana、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和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 3种羊蹄甲属植物不同的配置形式及其与不同园林要素搭配的植物景观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三大因子的权重排序为美学功能>服务功能>生态功能;在10个评价因子中,权重排名靠前的为植物景观的尺度、色彩和季相变化。在不同配置方式的景观评价中,列植和群植被评为Ⅱ级,孤植、对植、丛植为Ⅲ级;在与不同园林要素搭配的景观评价中,其与道路、建筑、水体搭配的景观为Ⅱ级,与山石小品、其他植物搭配的景观为Ⅲ级。  相似文献   

17.
低温胁迫下2个‘竹柳’品系的抗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研究果树抗寒机理及其抗寒生理机制对于抗寒基础理论研究,以及解决实际生产上的问题十分重要。为了了解核桃相关抗寒基因的表达机制,本研究采用2、4、6、8℃几个低温进行处理,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阳光’‘云新’核桃叶片内CBF、(GenBank序列号:JX875914.1)随时间表达量的变化。本课题从处理后核桃叶片中提取出了c-DNA,并成功得到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数据并进一步进行比较分析。为了了解核桃相关抗氧化生理机制,采用分光光度比色法研究了核桃叶片的多酚、黄酮成分对低温胁迫响应的规律,并得到了相关抗寒物质的变化规律,旨在为以后选育核桃优良抗寒品种等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1.本课题以核桃18S基因为内参,对‘阳光’和‘云新’核桃内CBF基因在2、4、6、8℃胁迫下的表达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表明当受到冷胁迫时这些基因在核桃叶片内均有表达量的变化,其中‘阳光’核桃叶片受到冷胁迫时这种变化更为明显,表现为‘阳光’核桃在6℃胁迫下出现了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下降的趋势,在8℃胁迫下出现了先升高后下降的明显趋势,推测CBF基因在核桃对低温胁迫的响应中发挥重要功能。本研究同时表明‘阳光’核桃对冷胁迫更敏感,更能在寒冷胁迫迅速响应。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欧美杨(Populus xeuramericana)在大连地区的抗寒性,以20个欧美杨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对其休眠枝含水量、电导率、MDA含量、Pro含量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N177、02-01-119、03-05-156抗寒性较强,02-34-347、03-04-170、02-01-219抗寒性较差.该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