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2006年和2016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从森林质量和生态状况2个方面对森林质量变化进行分析与评价。对乔木林面积蓄积、纯林和混交林单位面积、蓄积变化以及龄组结构、径级结构、郁闭度等级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森林质量逐年提升;对森林健康状况、天然林自然度、生态公益林群落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分状况得到改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凸显。资源评价认为:滇西北森林资源富集,林分质量较高;植被区系类型复杂独特,科研价值高;区位关键重要,生态功能作用突出。  相似文献   

2.
在澄江市国家级公益林分布区域布设典型样地,分析研究典型样地内国家级公益林动态。2014年布设国家级公益林典型样地60个,并完成典型样地第一轮监测,2019年开展国家级公益林典型样地第二轮监测。对两期样地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树种结构针叶纯林和针叶相对纯林明显增加,阔叶纯林和阔叶相对纯林逐步减少,树种结构更趋于针叶化;前期(2014年)样地郁闭度超过0.5的林分占75%,本期(2019年)样地郁闭度超过0.5的林分占88.3%,样地内林分密度逐渐提高;样地活立木蓄积量出现增长趋势,活立木总蓄积增长290.31 m3,平均样地蓄积增加4.84 m3;森林生态功能等级逐渐降低,森林生态功能保持在中等级水平。提出对样地内所有立木进行样木位置图绘制,以便于获取枯立木、枯死木及采伐木数量和蓄积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长春市典型城市森林景观秋季美学特征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美景度评价法(SBE)对长春市典型城市森林景观秋季美学质量进行了科学与系统的分析与评价,将长春市城市森林景观要素与美景度间建立了关系,对影响长春市城市森林群落秋季景观美学特征的因素进行了筛选和提取,在以上分析结果基础上将长春市城市森林景观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平均冠幅、灌木高度等级、灌木盖度等级、林分密度等级与林分郁闭度等级为影响长春市秋季城市森林景观综合美景度的主导因素。群落乔木树种多样性、乔木生长状况、灌木分布、植物景观密度与群落结构确定为影响长春市秋季城市森林景观的主要因子。并将长春市秋季城市森林景观分为3类,分别为:(1)以郁闭度较低,有阔叶树种,乔木较多,且灌木较少的公园绿地为主的城市森林景观;(2)以针阔混交类型绿地为主,且灌木高度与盖度较大的城市森林景观;(3)多为乔灌草复层结构,并以落叶阔叶林分或针阔混交林分为主,且灌木较多的城市森林景观。由此可见,植物种的合理搭配、密度控制与树种选择,能够改善林分质量、林分层次与景观色彩,是提高城市森林景观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以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大五家流域内不同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以林分涵养水源功能为目标,研究涵养水源功能与林分因子的相关性,旨在通过林分因子来评判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的高低。结果表明:平均树高、胸径、冠幅、冠层厚度、公顷蓄积量、年蓄积生长量、郁闭度、地被物盖度、下木盖度、群落结构的相关关系最密切,影响也最大,该10个林分因子可作为评价不同林分类型涵养水源功能高低的因子。与枯落物层涵蓄水分能力相关性较大的林分因子为胸径(0.734 7)、年蓄积生长量(-0.806 8)、冠层厚度(0.464 7)、冠幅(-0.674 6)、群落结构(-0.370 0)、地被物盖度(0.677 6)、公顷蓄积量(-0.617 9)、郁闭度(-0.587 2);土壤层涵蓄水分能力相关性较大的林分因子为树高(0.592 1)、胸径(0.275 0)、公顷蓄积量(0.827 5)、郁闭度(0.317 3)、年蓄积生长量(0.767 7)、冠幅(0.749 0)。枯落物层有效拦蓄水量和土壤层有效涵蓄水量相关性较大的因子为郁闭度、公顷蓄积量、下木盖度、胸径、冠幅;林地总的蓄水量相关性较大的因子为地被物盖度、公顷蓄积量。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甘河林业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为基础数据,从森林结构、森林灾害、森林健康、森林破碎度、森林自然度、植被类型等6个方面对森林生态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并以森林蓄积量、森林自然度、森林群落结构、树种结构、植被总盖度、郁闭度、平均树高、枯枝落叶厚度为评价因子,进行了定量评价。甘河林业局森林生态状况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6.
采用森林蓄积量、森林自然度、森林群落结构、树种结构、植被总覆盖度、郁闭度、平均树高、枯枝落叶厚度等级等8个评价因子对闽侯县自然保护地2011年、2021年森林生态功能等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闽侯县5个自然保护地两期森林生态功能指数为0.42~0.54,森林生态功能等级均处于“中”等水平;自然保护地森林生态功能总体上表现为随龄组增大森林生态功能增强的特征;针阔混交林对森林生态功能的贡献最大,纯林贡献最小;各自然保护地天然林森林生态功能指数均高于人工林。  相似文献   

7.
按广东省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的技术要求,于2005年对全省森林优势树种、公顷蓄积、公顷株数、植物生物量、生态功能等级、森林健康状况、森林景观等生态质量指标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分析表明:2005年,全省森林生态功能一般,森林林分质量不高,优势树种结构不合理,森林健康状况良好,森林景观度不高,森林生态系统受人为活动的严重制约和影响,省级生态公益林生态质量明显好于商品林,西北部岩溶地区石漠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存在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8.
对生态公益林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能够客观反映生态公益林质量状况,为公益林提质增效经营对策提供依据。本文采用分层抽样和遥感技术确定固定样地等方法,按照事权等级、区域、树种组、龄组进行排列组合,将全省生态公益林划分为128种类型,设置样地344块。选取单位面积蓄积、自然度、群落结构、树种结构、植被总覆盖度、郁闭度、平均树高、枯枝落叶层厚度8个指标构建了生态公益林质量评价体系,并对森林质量进行科学评价。结果表明:辽宁省生态公益林质量综合指数范围在0.377 4~0.909 1之间,均值为0.532 3,生态公益林质量等级总体处于“中”的状态。各质量等级按照面积比表现为:中(56.1%)>好(33.7%)>良(4.9%)>差(4.1%)>优(1.2%);按不同区域,森林质量总体表现为:辽东地区(0.597 7)>辽中南地区(0.465 8)>辽西北地区(0.459 3);按照不同龄组,生态公益林质量综合指数表现为:近成过熟林(0.538 6)>中龄林(0.535 7)>幼龄林(0.521 0)。  相似文献   

9.
尹国平 《广西林业》2011,(12):42-42
公益林抚育主要是通过调整林分和树种结构,改善林木生长环境,从而促进上层木、下层木和杂灌草等不同层次植被的生长发育,形成多树种、多层次、异林龄的较复杂的森林群落结构。公益林抚育能有效提高林分的质量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借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程》中的森林生态功能评价方法,基于2016年和2020年森林资源档案数据,采用森林生物量、森林自然度、森林群落结构、树种结构、植被总覆盖度、郁闭度、平均树高、枯枝落叶厚度等级等8个因子,评价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前后森林生态功能等级,分析比较不同地类、不同树种结构和不同龄组森林生态功能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武夷山国家公园2016年森林生态功能指数为0.6032,等级为“中”;2020年指数为0.7003,等级为“好”。2020年森林生态功能等级按林地面积占比排序为好(53.9%)>中(43.9%)>差(2.2%)。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后,区域森林生态功能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8年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档案更新数据,对深圳市宝安区树种结构、龄组结构、公顷蓄积、公顷植物生物量、生态功能等级、森林自然度、森林健康状况、森林景观等级等森林生态质量指标进行分析.分析评价结果:森林生态功能一般,林分质量不高,树种结构有待优化改善,森林健康状况良好,森林景观度不高,森林生态系统主要为受人为活动严重制约和影响的人工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临武县2019年生态公益林监测数据,将生态公益林划分为黑松针阔混交林、润楠常绿阔叶混交林、灌木林、杉木混交林和毛竹纯林5种类型,分别对其群落结构及林下植被多样性进行了分析,评价了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等级。结果表明:Simpson多样性指数,黑松针阔混交林0.7033>润楠常绿阔叶混交林0.4780>灌木林0.4169>杉木混交林0.2684>毛竹纯林0.2144,整体调查样地的生物多样性为中等,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等级为健康。  相似文献   

13.
通过样地调查法研究了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铁杉天然林植物组成和群落结构特征,结果显示,铁杉天然林树龄40~200a,其中60~90a林木居多,林木平均高度19.6m、胸径29.9cm,为纯林。乔、灌、草三层结构,乔木层郁闭度0.8,灌木层平均高度为1.2m、盖度90%,草本层盖度8%;林分密度为390株·hm-2,以22~26、26~30cm径级和24~26、26~28m高度级所占比例较大;乔木层8个树种的重要值为0.02%~97.91%,其中铁杉最高,为建群种,其它树种很低,基本以单株形态存在;灌木层15种植物重要值为0.81%~48.38%,秦岭箭竹最高,为优势种;草本层11种植物都有一定的荫生性特征,重要值为1.69%~35.59%,犁头草最高,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与灰关联综合评价模型的生态公益林林分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与层次分析模型和灰关联综合评价模型的结合在生态公益林林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并以广州市白云区为例,应用ArcGIS进行空间数据采取、处理与分析,选取树种组成、林分郁闭度、林层结构、林龄、覆盖度、凋落物层厚度和平均胸径为评价指标;以小班为评价单元;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构造灰关联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各单元的灰关联综合评价值,得出各单元按质量从劣到优排列的序列,根据评价标准将林分质量分为一、二、三等,分别占全区生态公益林总面积的6.19%,28.52%和65.29%;并应用ArcGIS绘制评价结果图。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森林生态功能指数在森林生态功能评价中的效果,以甘肃省森林资源清查固定样地为对象,按3种不同等级对森林生态功能指数(FEFI)进行处理,用BP神经网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森林生态功能等级细化有利于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参与FEFI评价的8个因子的重要性排序是蓄积量、平均树高、郁闭度、植被总覆盖、树种结构、枯枝落叶、森林群落和自然度;用定性因子的代码进行评价时,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BP神经网络分析法优于现行技术规定的评价方法,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自然扩张的影响因素及程度,2005年在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定9个毛竹纯林小班,在其四周共设置36个样地,测定分析样地林分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郁闭度、林龄、林分密度、树种组成、坡度、坡位、土层厚度及林分起源10个因子,2015年复测,分析10年间毛竹的自然扩张距离和10因子的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反映林分密度、平均树高、平均胸径、郁闭度、树种组成的第一个主成分因子方差贡献率最高,达46.99%,对毛竹林自然扩张的影响最大;表征坡度、坡位及土层厚度的第二个主成分因子,方差贡献率为20.26%,对毛竹自然扩张的综合影响较第一个主成分因子小;第三个主成分因子是林分年龄和起源,对毛竹林自然扩张的影响最小。分析结果显示,邻近森林群落林分结构与立地条件决定了毛竹扩张能力,邻近群落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低,其抗干扰能力就低,毛竹容易入侵。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燕山山地栎类次生林的林分结构特征,采用样地调查法对栎类次生林的林分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栎林按优势树种可分为槲树次生林、蒙古栎次生林、松栎混交林和阔叶杂木林4种类型,林分伴生树种多样,但以同龄单层林纯林为主,林分平均胸径和树高、蓄积量较低,森林质量较差,生态功能退化严重。森林经营中应根据不同类型栎林的结构特征,采用补植、疏伐和人工促进实生更新等措施促进森林发育。  相似文献   

18.
森林生态指数在森林资源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森林蓄积量、自然度、群落结构、树种结构、植被总覆盖度、郁闭度、平均树高、枯枝落叶厚度等8个森林特征因子,按其相对重要性确定其权重及得分值,计算经营单位面积的森林生态指数,结果表明:森林生态指数与森林覆盖率的变化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它们在森林功能评价上存在着差异,森林生态指数与森林覆盖率相比,更能正确和全面地反映森林的结构和生态功能.本研究对于森林生态指数在森林资源质量评价中的具体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研究调整林分郁闭度、地面植被盖度、树种结构等人工促进措施对正红菇产量的影响,以前期产量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林分郁闭度维持在0. 6~0. 8时能够获得较好的正红菇产量;林分郁闭度不高时,需维持地面植被盖度0. 2~0. 3较好;清除马尾松等针叶树种,能够促进正红菇生长的林分天然更新,提高产菇量。  相似文献   

20.
川西米亚罗林区云冷杉林健康状况评价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目标法和专家咨询法,建立一套结构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组成的森林群落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准则层包括群落结构完整性、林分稳定性、林分生长状况3个方面,指标层包括郁闭度、下木总盖度、建群种平均胸径等9个指标.以森林小班为评价单元,对四川省阿坝州川西林业局301林场云、冷杉林进行森林群落健康状况评价.结果显示:301林场健康林分占有比例最小,其中健康云杉林面积占云杉林面积的13.82%,健康冷杉林面积占冷杉林面积的1.46%.亚健康林分比例最大,亚健康云杉林面积占云杉林面积的83.46%,亚健康冷杉林面积占冷杉林面积的76.03%.不健康林分比例也比较小,不健康云杉林面积占云杉林面积的2.71%,不健康冷杉林面积占冷杉林面积的22.51%.最后初步分析造成目前这种森林群落健康状况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