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里水休闲宜居型森林小镇、丹灶岭南水乡型森林小镇的建设规划为例,对比分析生态旅游型、休闲宜居型和岭南水乡型3种不同类型森林小镇的资源特征与差异,提取特色与重点,探寻不同类型森林小镇的规划策略与建设路径,以期为广东省森林小镇的特色建设和差异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居民的生态行为对森林小镇的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基于社会信任为研究视角,构建社会信任与群体规范对居民生态行为的理论模型,运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对广东省三个不同类型的森林小镇进行分析,以期为促进森林小镇建设提供了理论与现实的依据。结果显示:岭南水乡型在社会信任方面对生态行为的影响最大,休闲宜居型不产生影响作用;居民社会信任对群体规范在三种类型森林小镇均产生影响作用,岭南水乡型影响最大,生态旅游型影响最小;群体规范对生态行为的影响在三种不同类型的森林小镇中差异性较小。  相似文献   

3.
森林小镇建设是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创建的重要内容,为更好指导森林小镇建设,文章以 佛山市南海区西樵森林小镇建设规划为例,从规划定位、目标、布局、功能分区、森林生态、森林人居 环境、森林旅游、绿色水网、森林文化、生态标识等多方面明确了森林小镇的建设内容,打造“文翰樵 山,渔耕粤韵”的岭南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建设规划的编制与评价指标体系以及镇街的实际情况密切 相关,未来应建立更为科学灵活的森林小镇评价指标体系,各镇街可根据自身特色优势,自主选择考核 指标,才能避免千篇一律的“森林小镇”。  相似文献   

4.
森林特色小镇建设是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方面。以浙江省安吉县"两山"示范特色森林小镇为例,从产业重构、功能植入、空间重塑、环境提升及文化再生等5个方面,概述森林小镇规划内容。在此基础上,对森林特色小镇规划进行研究分析,为加快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森林小镇创建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的生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宜居的生态环境已深得人们的喜爱,为此广东省提出了创建森林小镇,以促进生态文明和谐发展,提高城镇整体竞争力,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更优保障。通过阐述森林小镇的相关概念,并对广东省森林小镇建设现状和在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给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广东省森林小镇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2016年7月1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本文对黑龙江省桦南林业局发展紫苏特色小镇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更好的指导桦南林业局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7.
森林小镇是森林城市建设向基层的延伸,是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以惠州市高潭镇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高潭镇森林小镇建设的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旅游资源优势,针对存在的镇区绿化有待改善、旅游产品结构不够丰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明确了森林小镇建设的规划目标和城镇定位。依据生态为基、特色为要、文化为魂、核心引领的规划思路,提出空间重塑、产业重组、风貌重建、生态重构、文化重现的发展策略,从森林生态旅游、绿色生态体系、城镇人居环境、生态文化体系等方面着手详述森林小镇的建设内容,并对建设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森林生态旅游是当前自然保护区保护和发展的趋势,保护区在规划建设中应注重生态旅游规划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结合,通过分析、评价广东省惠州市金桔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系统中的景观资源及使用情况,规划制定出适合自身条件发展的生态旅游规划及建设措施,做到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9.
森林特色小镇作为特色小镇的重要类型,是依托森林生态资源,以提供森林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为特色的综合创新发展平台。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浙江省作为国内森林特色小镇建设的先行地区,目前已经命名了68个森林特色小镇。文章介绍了浙江省森林特色小镇建设的路径,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森林特色小镇依托美丽乡村建设与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在促进林区经济发展与林农致富增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产业定位趋同、发展要素与建设需求不匹配等问题,由此提出立足特色多元化发展、建立相匹配的建设机制与评价体系等发展建议。研究结果可为浙江省乃至全国森林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森林小镇的建设水平越来越高.该文将以广东省广州市温泉森林小镇建设规划项目为例,探讨温泉森林小镇的规划建设目标以及规划建设策略,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的研究有帮助,同时推动森林小镇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森林特色小镇是浙江省促进林业产业集聚创新和转型升级,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新模式和新载体。文中以浙江省首批创建的安吉"两山"示范森林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结合分析森林特色小镇的内涵、创建意义及其所带来的规划挑战,提出了以产业重构、功能植入、空间重塑、环境提升、文化再生为主要内容的规划编制体系,以期为我国的森林特色小镇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生态旅游是实现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之一。以生态旅游的内涵、规划与开发为切入点,本文分析了我国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滥贴生态旅游标签、规划不合理、社区参与度低等问题,提出我国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应对策略:1)理顺森林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2)探讨生态旅游开发影响评价的生物多样性指标,科学规划生态旅游区;3)理顺管理体制,带动社区经济;4)健全生态旅游的资格认证体系,定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自然资源审计。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乡村生态文化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在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时应重视文化发掘及展示出来,融入景观之中,以彰显乡村地方人文特色。以融安县沙子乡樟家屯"梦里水乡"景观规划为例,通过项目建设结合少数民族村寨景观规划设计原则,阐述了乡村生态旅游规划开发要点,探讨了地域文化如何融入等问题,以期为其他少数民族村寨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提供参考,为民族村寨开展特色生态旅游、保护和传承民族景观文化提供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森林资源为主要构景元素的林区所开展的森林生态旅游,对旅游地的自然资源有着特殊的要求。SWOT分析表明:广东省佛山云勇森林公园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明显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特色自然山水景观缺乏、林分景观质量欠佳以及产品开发市场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云勇森林公园应该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各级政府战略布局中的发展机遇,采取有效的措施,建设具有生态服务功能的休闲旅目的地。  相似文献   

15.
正广东省岭南综合勘察设计院成立于1994年4月23日,是集森林资源监测、建设工程勘察、林业工程规划设计为一体的综合性甲级设计院,以配合落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的主要任务为主业.在完成下达各项任务的前提下,积极拓展与林业调查设计相关的其它市场业务,为服务广东林业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业务范围:全省重点林业项目规划、林业工程咨询、森林经营方案、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专题规划:风景园林设计,营造林工程设计;森林城市、森林小镇、森林乡村等专题规划  相似文献   

16.
中山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根据广东省中山市不同的生态景观林带类型,分析了中山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过程中在造林、景观节点建设及取土场、采石场生态植被修复等方面采取的一些关键技术措施,对构建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森林和园林和谐统一的森林生态网络和城市森林绿化网络,建设宜业宜居的“幸福中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广东省中山市不同的生态景观林带类型,分析了中山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过程中在造林、景观节点建设及取土场、采石场生态植被修复等方面采取的一些关键技术措施,对构建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森林和园林和谐统一的森林生态网络和城市森林绿化网络,建设宜业宜居的“幸福中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增加,生态旅游作为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其地位不断提高。森林植物园作为森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森林植物园是我们人为规划管理的森林生态群落,是人们作为森林旅游休闲的最佳选择之一,其森林植物园旅游定位是以服务为主的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因此,在建设与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植物园生态多样性的特色,丰富和完善植物园作为植物保护的功能,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以保护为前提利用森林的多种功能为  相似文献   

19.
以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南街镇八一生态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项目为例,阐述了森林公园的基本情况、发展条件、规划原则、指导思想、规划定位、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及环境与游客容量,力求将森林景观资源与生态旅游相结合,探析了森林、生态、旅游三位一体的生态森林公园规划,以期为肇庆市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合理利用桂城丰富的水网资源为目标,提出河涌整治提升的思路,通过对水系景观的梳理和建设,重塑“固堤、水清、景美、宜居”的岭南水乡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