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马铃薯滴灌示范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马铃薯克新1号为试验材料,在内蒙古察右中旗进行了滴灌与半固定式喷灌两种灌溉方式效果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半固定式喷灌相比,滴灌灌溉方式可使马铃薯极显著增产,增产率14.86%,大薯率显著提高7%;从马铃薯现蕾到收获,在土壤湿润深度相近情况下,单次灌水量不及对照的1/3,全生育期可节水48.2%;水分生产效率每立方米5.14kg,比对照高1.7kg;水分生产效益每立方米2.03元,高于对照0.72元;肥料利用率比对照高20%左右;纯收入比对照每公顷增加2385元,增收率19.5%。滴灌较半固定式喷灌更适于在乌兰察布市后山地区马铃薯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凯普克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在同等施肥条件下进行两个马铃薯品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凯普克处理的马铃薯单株结薯数多,两个试验点比对照每株分别增加0.4和0.7个;凯普克处理大薯比例高,分别提高3个和4个百分点;产量增加,凯普克处理增产幅度分别为22.5%和19.2%。投入产出分析表明,所有试验点凯普克处理的产出都比对照高,每公顷增加收益分别为6 256和6 993元。凯普克在马铃薯种植中使用可行,可进一步扩大推广。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平衡施肥及钾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甘肃高海拔干旱区采用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和平衡施肥技术,马铃薯产量为35 350 kg.hm-2,超过当地平均产量1.2倍,配施钾肥马铃薯可增产16.7~2 916.7 kg.hm-2,增幅0.1%~9.0%,每千克K2O可增收马铃薯0.2~19.4 kg,增产增收效益好。施钾后马铃薯薯块数增加29.3%,薯块重增加7.7%,增产以增加穴薯为主,其次是增加薯块重,同时马铃薯品质也有较大改善。试验表明,在施入适量有机肥和氮磷基础上,高产高效的K2O用量为150 kg.hm-2。  相似文献   

4.
以马铃薯克新1号为试验材料,在内蒙古察右中旗进行了滴灌与半固定式喷灌两种灌溉方式效果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半固定式喷灌相比,滴灌灌溉方式可使马铃薯极显著增产,增产率14.86%,大薯率显著提高7%;从马铃薯现蕾到收获,在土壤湿润深度相近情况下,单次灌水量不及对照的1/3,全生育期可节水48.2%;水分生产效率每立方米5.14妇,比对照高1.7kg;水分生产效益每立方米2.03元,高于对照0.72元;肥料利用率比对照高20%左右;纯收入比对照每公顷增加2385元,增收率19.5%。滴灌较半固定式喷灌更适于在乌兰察布市后山地区马铃薯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在马铃薯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叶面喷施丰钛宝水溶微肥的效果。结果表明:丰钛宝对马铃薯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喷施后叶色黑绿、有光泽、叶片厚、植株长势旺盛,绿叶保持时间比对照延长11 d,还能促进成熟。无论是现代化栽培还是传统种植都表现增产,增产幅度11%~16%,大薯率增加,并有解毒降低除草剂残留对马铃薯危害程度的作用,施用丰钛宝的效益较高,投入产出比达到1:18以上。  相似文献   

6.
渭北旱塬小麦高效施肥的产量及水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旱地小麦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依据,通过不同养分配置及相应集成栽培技术处理,研究了旱作条件下小麦高效施肥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应。结果表明,在高量施肥水平基础上氮肥减少75 kg.hm-2的情况下,小麦产量增加569.85 kg.hm-2,增产幅度达8.1%;高量减氮施肥处理比农民习惯施肥处理(CK)增产11.3%,其增产幅度比高量施肥处理高8.4个百分点;高量减氮处理养分效益为4.25元.kg-1,比CK提高250.3%;肥料对产量的贡献率为12.3%,比CK高9.9个百分点;水分利用效率达到19.8 kg.mm-1.hm-2,比CK提高16.5%。旱地在目前氮磷肥投入水平基础上增施钾肥,单位有效养分经济产量、生物产量和收益分别增加10.0%、30.6%和8.2%,说明增施钾肥是促进旱地小麦肥料有效利用和增产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沼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试验表明:施用沼肥对马铃薯有增产作用,尤以沼渣+沼液施肥方式效果最为显著,其经济效益为19222.07元.km-2,纯收入比其它两处理分别高3429.24元.hm-2和5032.43元.hm-2,喷施沼肥不但节约和减少了农业生产投入成本,而且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减少投入,增加产出。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膜下滴灌棉花叶面肥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棉所50和天元1号为材料,以喷施清水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从蕾期到铃期6次叶面喷施1%(质量分数,下同)尿素、0.5%磷酸二氢钾、1%尿素+0.5%磷酸二氢钾3种叶面肥对内蒙古膜下滴灌棉花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处理均比对照增产,皮棉增产幅度为6.0%~10.6%,喷施1%尿素+0.5%磷酸二氢钾处理增产效果最佳。叶面肥处理对棉花纤维品质无显著影响,施用1%尿素+0.5%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处理棉花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9.
渭源县旱川地马铃薯叶面喷施有机钾肥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秀萍 《中国马铃薯》2005,19(6):348-350
试验结果表明:在用马铃薯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喷施1次有机钾肥的块茎产量增产最显著,较对照增产8521.7 kg.hm-2,增长24%。从经济效益分析,盛花期喷施1次有机钾肥的效果最佳,增产6542.2kg.hm-2,增长18.4%。单株块茎增加0.6个,增重95.5g,商品薯增重109.1g,商品率为79.8%,提高6.4个百分点,产投比为9.941∶。经过试验探索出了喷施有机钾肥的最佳时期,应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喷施1次有机钾肥最好,可获得最高产量;从经济效益分析,在盛花期只喷施1次有机钾肥最佳,可获得最理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叶面肥对杂交棉生长发育和品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类型叶面肥料在河南省棉花生产上施用效果。于 2 0 0 3年选择了 4种不同类型叶面肥料进行棉花肥效试验 ,以评价其在生产上的使用效果 ,以期为棉花生产提供依据。1试验方法试验在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实习基地试验田进行。供试土壤为潮土 ,土壤有机质含量 1 .2 84% ,全氮 0 .892 % ,速效磷 ( P2 O5) 1 2 .76mg· kg-1,速效钾 98.2 8mg· kg-1。试验设 5个处理 :( 1 )喷施腐植酸叶面肥 375 0 g· hm-2 ;( 2 )喷施氨基酸叶面肥375 0 ml·hm-2 ;( 3)喷施微量元素叶面肥 375 0 g·hm-2 ;( 4 )喷施含调节剂叶面肥 45 0 0 ml· hm-2 ;( 5 )…  相似文献   

11.
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威芋3号优质、高产新品种的生产成本,纯收益,产投比与密度、氮、磷、钾肥施用量间的优化数学模型,在对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计算机模拟试验,提出两套威芋3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型:①产投比高于1.78,纯收入高于4000元.hm-2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型:密度为39982.5 ̄42750.0窝.hm-2,纯(N)施用量为43.969 ̄50.918 kg.hm-2;P2O5施用量为127.08 ̄142.92 kg.hm-2;K2O施用量为137.430 ̄156.668 kg.hm-2。②产投比高于2,纯收入高于4500元.hm-2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型:密度为40440 ̄43050窝.hm-2;纯(N)施用量为44.37 ̄52.83 kg.hm-2,P2O5施用量为126.180 ̄135.945 kg.hm-2;K2O施用量为143.303 ̄164.430 kg.hm-2。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中薯3号品种密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薯3号在华北一作区栽培,鲜薯产量从每公顷密度48000株到74070株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从58500株到74070株和48000株到52500株之间差异均不显著,以69450株产量最高;单位面积结薯数从48000株到74070株表现种植密度越大,结薯数越多,差异显著;但58500株到74070株之间差异和48000株到52500株之间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定西市加工型马铃薯品种大西洋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定西市加工型马铃薯品种大西洋的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和种植密度与产量间的关系,建立了其因素与产量的最优回归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结果表明,方案25的灰色关联度为0.741,居参试方案之首,因此马铃薯品种大西洋在定西市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为:纯氮X1=112.5(kg.hm-2)、纯磷(P2O5)X2=112.5(kg.hm-2)、纯钾(K2O)X3=135.0(kg.hm-2),密度X4=60000(株.hm-2)。  相似文献   

14.
从“布尔班克×唐195”杂交组合的实生苗中选出了一个适合饲料用的马铃薯新品系“杂3单选-5”。该品种块茎产量每hm2可达42450kg,比对照品种大西洋增产250.99%,鲜茎叶每hm2产量55945.51kg,比对照增产210.61%,块茎粗蛋白含量2.75%,茎叶粗蛋白含量16.82%,是一个很有推广前途的饲料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系。  相似文献   

15.
干旱区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理施肥是发挥马铃薯生产潜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干旱区域其施肥技术尤为重要。通过试验,研究了马铃薯产量与氮、磷、钾最佳施用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马铃薯产量(Y)与氮肥(N)、磷肥(P)、钾肥(K)之间的回归方程,得出安定区马铃薯每公顷最佳施氮量为(N)203.48kg,施磷量(P2O)5908.75kg,施钾量(K2O)217.27kg,此时马铃薯产量预报值为15941.55kg,最佳施肥量比例为1:4.47:1.07。试验结果为干旱区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红肉火龙果间种马铃薯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红肉火龙果间种马铃薯经济效益,研究红肉火龙果间种马铃薯中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产量、商品薯率、火龙果产量、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产值和纯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火龙果桂香红间种的马铃薯品种兴佳2号产量达36 139.5 kg/hm~2,商品薯率达97.3%;桂香红产量达35 586 kg/hm~2,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20%;与桂香红纯种相比,总产值增加52.7%,纯收入增加109.7%,土地当量比为1.13。  相似文献   

17.
晋西南山区马铃薯氮磷钾肥肥效及合理施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法,建立晋西南山区马铃薯N、P、K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施肥效应方程,解析与模拟寻优结果表明:N、P、K三因子对晋西南山区马铃薯产量影响的顺序为:钾肥>氮肥>磷肥;各因子间的交互作用中,氮钾最强,磷钾次之,氮磷最差;得出了该区马铃薯hm2产≥22500kg,产量指标95%置信限的最佳施肥量为:每hm2纯氮(X1)144.75 ̄194.55kg,纯磷(X2)106.8 ̄144.45kg,纯钾(X3)135.9 ̄202.5kg;并得出了该区每hm2最高产量30629.8kg时的施肥量:纯氮189.7kg,纯磷123.6kg,纯钾182.7kg。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测土配方3414肥效田间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肥效田间试验,以便提高马铃薯的单产,增加经济效益。试验采用"3414"完全试验设计。结果表明,在当地条件下,最佳经济施肥量N 6.04 kg/667 m2、P2O52.53 kg/667m2、K2O 9.26 kg/667 m2,最高产量为1 929 kg/667 m2。三要素比例1:0.420:1.533,肥料投入81.61/667 m2元,鲜薯产值1 735元/667 m2,施肥利润为291元/667 m2,投入产出比1:4.57。采用测土配方施肥能增加马铃薯产量,降低施肥成本,提高肥料当季利用率。氮磷钾肥合理配施,有利于增加薯重和结薯个数,增施钾肥能增加大中薯比例,提高马铃薯商品薯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