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臭氧对‘鸭梨’等3种梨果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鸭梨’、‘雪花梨’和‘黄冠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臭氧对梨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处理使‘鸭梨’和‘雪花梨’贮藏期变短,臭氧浓度越大,‘鸭梨’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得越快,果面软化现象发生得越早;臭氧处理延缓了‘雪花梨’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但使其果点变黑,浓度越大,发生时间越早.臭氧处理延缓了‘黄冠梨’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降低了鸡爪病、黑心病的发病率及烂果率,60 mg/m3臭氧处理的‘黄冠梨’贮藏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白肉甜油桃‘北极星’贮藏过程中果实品质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肉甜油桃‘北极星’为试材,研究其在贮藏过程中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3℃贮藏条件下,‘北极星’果实可贮藏42d;贮藏过程中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贮藏天数的增加均呈先下降,后上升,最后再下降的变化趋势;第42d时果实硬度(12.12kg·cm^-2)仅比采收当天(12.6kg·cm^-2)降低3.8%;可滴定酸含量随贮藏天数的增加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鸭梨为试材果实,研究了不同发育期套袋处理、解袋暴露处理、涂抹和刺伤接种轮纹病菌孢子悬液处理的鸭梨果实采后不同时期的发病规律.结果表明,鸭梨轮纹病菌主要侵染期为盛花期后50~70 d,但盛花期110 d以后仍然可以侵染,而盛花期后50 d内不易感染轮纹病菌;轮纹病病原菌更容易通过伤口侵染;在采后梯度降温贮藏条件下,鸭梨轮纹病的集中发病期为采后40~60 d;接种孢子悬液使果实的发病期提前、发病率提高.  相似文献   

4.
《技术与市场》2001,(11):27-27
梨的品种不同,耐贮性也不同。早熟品种一般不耐贮藏,中晚熟品种耐藏性较强,白梨系统的品种(中鸭梨等)较耐贮藏。梨的贮藏温度一般在一1℃~3℃,相对湿度为90%~95%,采收后应尽快降至适宜贮藏温度。但有些品种,如鸭梨,对低温比较敏感,需经过缓慢降温后再维持其适宜温度。鸭梨、雪花梨、慈梨、长把梨等对二氧化碳和低氧极为敏感,不适合气调贮藏。梨的贮藏管理一般与苹果相同,可参照苹果的有关方法进行长期贮藏。下面主要介绍梨与苹果不同的保鲜措施及管理上需注意的问题: 1.梨的干耗(失重)与库房温度:梨果含水分较…  相似文献   

5.
由于不同采收期对李果实品质影响较大,适期采收是提高李果实品质的重要措施,为研究不同李品种的适宜采收期和耐贮性,选择了生产中不同成熟期的3个李子品种进行适宜采收期和耐贮性比较试验,通过对比不同采收期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发现,李王、太阳李、大玫瑰李在河南省的适宜采收期分别为7月上旬、8月中旬和8月底;进一步采用计算加权平均值综合评价的方法,对3个李品种贮藏期间果实品质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3个李品种耐贮性强弱顺序依次为:太阳李、大玫瑰李、李王。  相似文献   

6.
果实的采收     
果实的采收秉德采收果实是果树栽培上的最后一环,又是果实商品化的最初一环,也是果实商品化和贮藏的基础。所谓商品化,就是将树上采下的果实经过分级、涂料、包装等商品艺术处理的过程。采收期和采收时间合理与否,采收方法和采后处理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果实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海尔特兹’在宁夏银川的引种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树莓在宁夏地区的适应性,2012年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和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引进秋果型红树莓‘海尔特兹’,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其生长习性进行研究。4a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在大田露地栽培条件下,‘海尔特兹’无需特殊保护就能正常生长、开花结果及越冬;引种当年即开花结果,采收期3~4个月;进入盛果期的单株结实力约为140颗,单株产果量可达到310g左右;果实口感好,保质期4~7d;萌蘖能力较强;可以在pH值高达8.5~9.0的土壤中正常生长,适应性极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核桃果实发育规律及影响坚果品质的因素,为核桃果园生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陇核5号’为研究对象,对其果实发育过程中外观形态变化进行拍照记录,测定果实三径、果实质量、果皮厚度、坚果三径、坚果质量、核仁质量、出仁率、壳厚等指标,利用Logistic方程、二次方程、三次方程等模型对各指标变化趋势进行拟合。通过疏果和不同时期喷施叶面肥,分析不同处理对核桃坚果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在发育过程中,果实(坚果)大小和质量均表现为缓慢增长、迅速增长、缓慢增长的趋势,其中果实质量分别在花后50 d时和花后100 d时出现了增长高峰,坚果质量在花后110 d时出现了增长高峰。花后30~40 d时果实缓慢增长,随后迅速膨大,果实质量快速增加,花后50 d时开始出现水状核仁,花后70 d时硬核开始出现;花后70 d后,果实大小和质量增长变慢,果壳开始形成并逐渐硬化变厚;花后90~120 d时,坚果质量、果壳厚度、核仁质量及出仁率等指标均快速增加;花后120~140 d时,坚果大小增长速度变慢,坚果质量开始下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坚果三径外,其他指标在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 <0.05...  相似文献   

9.
天女花育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女花,是木兰科落叶小乔木,花美丽,多作庭园观赏树,山地栽植,3年即可郁闭成林. 一、采种选生长健壮15~40年生的母树采种,9月上旬采收成熟果实,沤制2天,取出种子,洗净除杂,用0.3%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2小时,捞出用清水冲净,阴干至含水量11%~9%,低温贮藏越冬.处理后的种子发芽率80%~85%.  相似文献   

10.
‘雾灵紫肉’山楂是兴隆县林业局于1990年从当地品种资源中选育的晚熟、红色果肉优良单株,母树位于六道河镇三道河村。果实中大,扁圆形或扁圆球形,平均单果重7.41g,最大单果重9.1g,果面光滑,有蜡质,果面红紫色,果肉紫红色,致密而细硬,可食率81.2%,风味甜酸,果实极耐贮藏,普通土窖可贮至翌年6月中旬,贮藏期240d以上。果枝连续结果 3~5a,序平均坐果12.3个,丰产、稳产性强;果实适宜鲜食、加工和切片。10月中旬成熟。按照品种选种程序进行了初选、复选及区域试验,结合专家鉴评和营养成分化验确认该品种为性状独特的珍稀资源,2015年12月15日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优种。编号冀S-SV-CP-028-2015,学名:Crataegus Pinnatifida‘Wuling Zirou’。  相似文献   

11.
研究硅酸盐菌剂在砀山酥梨栽培上的应用 ,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最佳施用量为 1kg/株  相似文献   

12.
以沧州泊头市鸭梨为试验材料,对鸭梨ISSR-PCR反应体系中的模板DNA用量、dNTPs浓度、引物浓度以及Taq酶浓度进行了探索,初步建立适合鸭梨ISSR-PCR反应体系为:在20μL反应体系中,含1×Taq PCR Buffer[1.5 mmol/L Mg2+]0、.15 mmol/L dNTPs、0.40μmol/L引物、40 ng DNA和1 U Taq酶。  相似文献   

13.
以引进的荷兰光彩玉簪和秀丽圆叶玉簪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生长发育规律和对环境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彩玉簪和秀丽圆叶玉簪耐寒,耐阴,适应性强,引种成活率高,与对照品种东北玉簪相比,花期和绿叶期的观赏价值更为突出。2种引进玉簪品种均可在疏林地正常生长,适合在黑龙江省地区栽培和园林应用。  相似文献   

14.
曲秆方竹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 ‘Qugan Fangzhu’属于竹亚科Bambusoideae方竹属Chimonobambusa Makino的方竹C. quadrangularis(Fenzi)Makino。2004年发现于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大堡镇,随后作为笋用竹在大堡镇引种栽培,是方竹变异植株经人工驯化、培育而成的栽培竹新品种。‘曲秆方竹’与方竹另一栽培品种‘峨优1号’C. quadrangularis ‘Eyou 1’关键区别在于:前者秆呈“S”形屈曲,后者直立。  相似文献   

15.
‘花叶青丝’Bambusa eutuldoides ‘Huayqingsi’属于竹亚科Bambusoideae箣竹属Bambusa Retz.corr.Schreber的大眼竹B.eutuldoides McClure,发现于四川省成都市的望江楼公园和泸州市纳西区白节镇的大旺竹海。零星分布于大眼竹另一品种‘青丝黄竹’B.eutuldoides ‘Viridi-vittata’的栽培居群中,是‘青丝黄竹’变异植株经进一步分离培育而成的竹类新品种。‘花叶青丝’与‘青丝黄竹’特征近似,关键区别在于其叶绿色,但部分叶片具宽窄不等的黄白色纵条纹,因而更具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6.
辽育3号杨(Populus deltoides‘L iaoyu3’)是辽宁省杨树研究所选育的新品种,在选育过程中,对其抗寒性、抗病及抗虫能力进行了测试,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该品种能抗-47.84--43.93℃的低温;在抗水泡溃疡病方面,发病率低于小钻杨,与对照达到极显著差异;抗杨干象能力明显高于亲本和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17.
‘紫斑孝顺竹’Bambusa multiplex ‘Zibanxiaoshunzhu’为孝顺竹品种‘银丝竹’Bambusa multiplex ‘Silverstripe’的变异植株经进一步分离、移栽、培育而成的竹类新品种。2001年发现于广西林科院竹园的‘银丝竹’竹丛中。‘紫斑孝顺竹’与‘银丝竹’的关键区别在于其秆和枝具有大小不一的紫色斑块,因而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8.
‘金丝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Jinsimazhu’为牡竹属麻竹D.latiflorus的变异植株经进一步分离、移栽、培育而成的竹类新品种。2016年发现于广西容县六王镇,移植到广西林科院竹园,连续分蔸繁殖,变异特征一致、稳定。‘金丝麻竹’与麻竹的关键区别在其秆分枝或芽的一侧具黄色纵条纹,观赏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为观察并检验‘紫嫣’郁金(Curcuma inodora‘Ziyan’)性状的稳定性、一致性及特异性,对从泰国引进的粉苞郁金(C.inodora)中筛选出的优良单株进行扩大繁殖和多年多点试验.2011-2013年的多点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新品种性状稳定,具有株型紧凑、花期长、耐热性强、产花量高等特点.于2015年8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粤审花2015029),正式命名为‘紫嫣’郁金.‘紫嫣’郁金是一个适合于华南地区露地栽培、综合性状优良的花卉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对豫楸1号扦插生根过程中营养物质(总糖、全氮、总糖/全氮)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豫楸1号催芽抽生嫩枝插穗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扦插阶段前期急剧下降.之后趋于平缓,总糖含量一直处于缓慢上升趋势,全氮在扦插期间变化不大,总糖/全氮值变化趋势与总糖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