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毛竹主要食叶害虫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对毛竹主要食叶害虫(包括害螨,下同)的种类、危害和分布状况的研究,并从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防治指标及预测预报、综合治理技术和天敌的种类、生物学及生态学等方面综述了近20年来的研究概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前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对害虫大发生的机理研究不够深入;(2)过于注重对主要害虫的研究,忽视对次要害虫的研究;(3)对某些主要害虫、天敌的生态学研究得不够全面,且缺乏有效的监测系统和害虫控制措施综合评价系统;(4)综合治理过于依赖化学防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综合性营林措施的根本效益。生物防治研究与实践工作力度不大;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将要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是世界性分布的杂食性农业害虫,具有寄主植物种类多、繁殖潜力大、适应能力强、迁移距离远等特点,极易造成短期内暴发成灾[1]。据秦厚国等整理出的斜纹夜蛾寄主植物名录,  相似文献   

4.
采集广西桂林北部3个县9个地区的毛竹种子开展育苗试验,分析不同地区毛竹种子的出苗率及苗木生长状况。结果表明:9个地区的毛竹种子发芽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灌阳4区毛竹种子发芽率最高,灌阳3区毛竹种子发芽率最低;3个县之间的毛竹种子发芽率差异不显著;毛竹种子实生苗地径、苗高及平均根数在9个地区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而根径则无显著差异;3个县之间比较,恭城县毛竹种子实生苗的平均地径最大,而灵川2区的平均苗高最大。利用种子实生苗生长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可将9个地区初步划分为3个种源区。  相似文献   

5.
毛竹生物学特性与栽培管理措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毛竹是我国竹类资源中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用途最广、经济价值最高的竹种之一。结合本地毛竹栽培的生产实践 ,从毛竹的生物学特性出发 ,探索毛竹栽培管理的科学技术与方法 ,为毛竹优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2008年青海湖湖东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林暴发食叶害虫,经鉴定为柳麦蛾Gelechia atrofusca Omelk.通过3a的调查和观察研究,确定沙棘为柳麦蛾的新寄主.柳麦蛾在青海省西宁市、海南州1a发生1代,以卵在芽苞内越冬.翌年6月中旬幼虫在芽苞内取食心叶,咬断嫩芽,致使新芽不再萌发.幼虫有5龄,7月底进入蛹期,8月上旬进入羽化期,8月中旬进入羽化高峰期,8月下旬进入卵期.该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各虫态发育较为整齐,没有世代交替的现象.详细介绍了该虫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为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浙江新发现的柳杉种子害虫大痣小蜂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进行了观察记载,调查出害虫发生与坡向坡位、林分类型及结实部位有关。根据该害虫的发生特点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8.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栽培面积大,经济价值高。油茶虫害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采集林间油茶害虫于室内饲养,对获得的成虫标本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黑缘棕麦蛾、沙罗双透点黑斑蛾、柑橘黄卷蛾、大钩尺蛾、间掌舟蛾、条纹艳苔蛾、星黄毒蛾、簪黄点足毒蛾以及绢祝蛾、佐尺蛾等是油茶的新害虫。记述了10种油茶新害虫的形态特征、寄主、分布及生物学特性等,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9.
红松种实害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松种实害虫危害红松的球果及种子,造成种子产量下降、质量低劣,严重的可导致红松种子绝产。在黑龙江省牡丹江林区,直接危害红松种实的害虫主要有赤松梢斑螟、冷杉梢斑螟、松梢螟、红松球果种蝇、红松球果种小蜂等。其中冷杉梢斑螟为原始红松林果梢的重要害虫,赤松梢斑螟主要以幼虫危害红松幼树的球果、嫩梢及干部,是该地区危害红松种实的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10.
通过总结各地防治经验,综合介绍了危害油松种实的主要害虫种类、生物学特性、识别特征、最佳防治时期及管理的原则和措施。为油松飞播造林、种子园及母树林管理等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广西特有竹种及其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广西自然分布的竹类植物进行归纳整理,在23属157种及变种中,广西特有竹种14属39种及变种,占广西竹种总数的24.8%。其中:簕竹属数量最多,有11种,大节竹属5种,其他属各1~3种。在这些特有竹种中,合轴丛生竹有6属16种,单轴散生竹有10属23种。分布于自然保护区内的11种竹种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分布于自然保护区外的28种竹种生境狭窄、环境恶化、日渐濒危。建议对自然保护区内的竹种进行原地保护,对自然保护区外的竹种尽快迁地保存;种群数量少的竹种要立法保护,经济价值、观赏价值较高的竹种要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广西南宁市的观赏竹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省南宁市竹类植物共有15属88种,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有59种,其中26种已在园林中得到应用,33种具有推广应用的潜力。本文分析了各竹种的观赏特性及应用前景,为南宁市丰富园林绿化树种,增添园林景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11个竹种和不同竹龄、部位毛竹的竹材进行了自然和人工接种致霉菌试验。测定结果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竹种间的自然抗霉性顺序依次为:黄槽毛竹>毛竹>浙江淡竹>刚竹和石竹>红竹和毛金竹>签篌竹>苦竹>黄古竹>茶杆竹,前二种为抗霉竹种,后四种为霉竹种。竹材的抗霉性与竹材的预处理方法和贮存条件有相互作用,冬伐毛竹材的抗霉性随竹株年龄增长而增强,长至5-6度的毛竹,其竹材抗霉性极显著地高于2-4度的毛竹;毛竹杆材上部的抗霉性极显著地高于中、下部。  相似文献   

14.
广西林科院竹种园竹类种质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竹种园现仅存竹种7属73种,面积4.6 hm2。作为广西主要的竹类种质资源库,竹种园退化严重,现有资源缺乏典型性。为适应广西林业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满足广西各地竹类科学研究的需要,对竹种园内的竹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现存竹种的生长状况,对今后竹种园的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广西百色右江干热河谷地带引种55个竹种,初步研究了竹种的适应性及其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引种的55个竹种,总体成活率在80%以上,保存率在60%以上,均正常萌发出笋,初步表明这些竹种可适于右江干热河谷区域种植。对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为100%的15个竹种调查其栽植当年的出笋量及笋生长状况,结果显示,15个竹种间出笋量和生长指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银丝竹的出笋量最大,发笋能力最强;龙头竹、金秀甜竹、黄金间碧玉竹、大绿竹4个竹种笋生长量较大,可作为材用竹种发展;紫线青皮竹的出笋量、笋生长量均相对较大,为比较理想的高经济价值竹种。  相似文献   

16.
丰城市国营坪荫林场毛竹立地分类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丰城市国营坪荫林场54块毛竹林分样地的实测资料,通过数量化方法,建立林分平均胸径与各立地定性因子的综合数学模型.根据各因子的贡献大小,确定出影响毛竹生长的主导因子,分析它们对毛竹生长影响的规律,并以此为依据,从现有经营水平出发,本着便于应用的原则,对整个林场竹林立地类型划分与评价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3个热带竹种在桂西南的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运兴 《广西林业科学》2007,36(1):15-18,21
对黄竹(Dendrocalamus membranaceus)、印度刺竹(Bambusa arundinacea)、泰竹(Thyrsostachys sia-mensis)3种竹子实生苗造林后的适应性、出笋规律、密度、施肥和坡位效应作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个竹种的造林成活率均达到92.5%以上。竹子的生长下坡优于上坡,施肥优于不施肥,种植密度为625丛/hm2的优于1 111丛/hm2。  相似文献   

18.
对广西中越沿边的8个县(市、区)的竹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自然分布的竹子有14属40种及6变种或变型,其中以箣竹属(Bambusa)居多,占自然分布竹种数量的39%;许多优良笋材两用竹和生态竹种可以开发利用,一些珍稀竹种需要保护;开展竹类繁殖与培育技术研究是利用和保护当地竹资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调查了漓江沿岸的竹类资源,发现两岸分布竹子7属37种、变种或变型,以箣竹属Bambusa居多,占竹种数量的45.9%;其次为刚竹属Phyllostachys,占21.6%。从竹子类型区分,丛生竹占62.2%,散生竹占37.8%。在两岸还发现木竹Bambusa rutila、狭耳坭竹B.angustiaurita、大绿竹B.grandis等多种广西濒危、特有竹种的分布。种植环境和利用方向对竹子的分布区域和种植量影响较大。多数竹林竹丛老化,竹蔸上浮,景观效果差。漓江景区的精华段——阳朔段两岸景观带主要由车筒竹B.sinospinosa、撑篙竹B.pervariabilis构成,环境卫生问题不容乐观。濒危、特有竹种保护可通过扩繁和开发新用途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竹类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受到全世界关注。植物修复技术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已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及难点。当前,竹类植物被逐渐运用到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中。竹类植物以其快生长、大生物量、易栽培、高经济效益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具有修复重金属污染潜力的物种。文中系统阐述了竹类植物的分布、形态、生物量、生态和经济价值等特点,以及国内外关于竹类植物在重金属修复方面应用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