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些年,企业在营销中不断革新变化,其中"解决方案"作为营销热词,很值得我们研究分析一番。首先是"解决方案"这个词汇的出现,体现了企业问题导向、成果导向的思维转变。"解决方案"的本质是产品与服务的集成,对农资行业用户而言,它不突出企业自己的某一个产品,而是突出通过一个系列的产品与服务配套,解决农户增产增收的痛点、难点。其次,它是农资企业新的  相似文献   

2.
正"定位"理论自从诞生以来,风靡世界几十年,并影响了无数的企业。农资企业和产品也不例外。当前,中国农业正在经历转型升级,不久前刚刚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将生态文明建设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农资行业和农资产品需要与时俱进,确定并构建新的"印象定位"。对"定位"这个概念,如果用大白话来解释,简单说就是"你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评价"。化肥有上百年的历史了,人们对这个产品的集体认知也可以算是一种"定位"。化肥对粮食和作物增产的功效显著、功劳巨大,这个集体认知对化肥产品的市场推广和营销都会是一种有利的因素。可以说,近几十年来中  相似文献   

3.
<正>在"2015年度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上,河南万庄农资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作为唯一一家涉农公司获得了"最具投资潜质创新企业",这也是农资企业目前唯一获得资本市场认可的荣耀。在会上进行路演的"万庄电商模式"也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的肯定。在一个追求快钱和高回报的行业中,万庄农资一现身竟然获得如此关注,不但让万庄农资欣慰,也为农资电商的发展热潮注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4.
<正>本周一,从朋友处听到,某水溶肥料厂要建电商平台,惊讶之余我也在琢磨,为什么这么一个小的肥料企业也要建农资电商平台?是不是这个老板脑子一热,就拍板决定了。当然,我并不是反对企业创新或者企业升级,而是企业做什么,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力。同时,也要看清未来电商发展的趋势,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首先,农资电商不是一个单纯农资的问题,而是农村电商的问题。脱离农村电商谈农资电商,有点不切合实际。毕竟一个农户购买农资的次数非常有限,况且农业生产只是农  相似文献   

5.
正农资作为一个产品门类齐全、经济体量庞大、规模企业众多的产业,其营销一直是"三农"领域受人关注的"显学",各种从理论到实战的成果为农资营销作出了积极贡献。最近,记者在实地采访中接触到一线的农资营销人,从"农产品营销"获得了许多对"农资营销"的新角度、新思考。从"粮食的‘粮食’"到"农业投入品"在农资界,一直把肥料称为"粮食的‘粮食’",是用比喻的手法凸显肥料对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其实它也称得上是经济作物的粮食。这个说法对营销而言,突出了"农资产品"与粮  相似文献   

6.
<正>过去有个名词叫"城乡结合部",专指城市与乡村交叉结合的地区。现在城市不断扩张,城镇化建设使固有的乡村概念也迅速演变,结合部模糊了,这个词汇用得也就很少了。国庆前夕参加农业部"中化"杯玉米王挑战赛测产活动,在黑龙江四个县市走了一圈,在头脑中突然冒出了新的念头——农资产业已经走到了农业的"结合部"。觉得这是个实实在在需要农资企业关  相似文献   

7.
<正>本期嘉宾:广西倍丰农资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敬德嘉宾观点:当前农资行业产能过剩、市场低迷,不仅是农资厂家的日子不好过,就连农资流通企业的日子也很难挨。新的竞争形势下,不仅意味着洗牌加速,而且还意味着对分销商的一次生死考验。进入7、8月用肥淡季时市场迎来"空窗期",当肥料的价格跌至"成本线"附近时流通企业应多关注价格走势,寻求市场机遇。  相似文献   

8.
正那一年中央电视台做了一个影响很大的采访"你幸福吗?"结果很多张王李赵都"姓福"了。现如今,随着"供给侧改革"高屋建瓴的广泛传播,"供给侧"将会成为最热门的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可以用在很多生产、服务部门和企业,因为只要在工作就一定对我们的下游提供一种产品和服务。比如农资行业,从上游拿到原料、矿石,然后为下游经销商和农户提供农资产品,我们是供给侧;再比如,政府部门拿着党中央国务院的精神和政策,制定出合适的制度提供给企业社会,他们也是供给侧。用一个拟人化的手法,作为"供给侧"这个人,我们该有什么样的角色感才能演好自己的角色?角色感很重要吗?不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近几年来,农资行业通过各种形式进军大农业,服务农业的广度,参与农业的深度都是空前的。与之相伴,新的生态农业正破茧而出。新的农业文明将以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为方向。作为与农业紧密相连的农业投入品行业,农资也必须适应这个演进,摈弃重发展轻环保的老路,并为自己寻找到从农业到生态环保的"必由之路"。今年全国两会后,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中央抓环境保护工作的  相似文献   

10.
正第32届中国植保"双交会"是全体农资人的聚会,更是折射出农资行业发展新方向的"观望台"。与往年展会相比,今年较为突出的一个亮点便是涌现出多家农业金融企业、植保无人机企业以及"互联网+农资"等相关企业的参与。《中国农资》记者在参加几场相关企业邀请的活动当中发现,传统农资行业在新生资源的介入、合作与重构下,正在孕育出一种清新、理性、创新的思维与探索模式……  相似文献   

11.
吴亚男 《中国农资》2014,(24):13-13
<正>本报讯苏农连锁集团作为江苏省供销社系统农资供应服务主渠道龙头企业,在江苏主要粮棉产区已建立2662家农资连锁店,该企业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全力做好"三夏"农资供应服务工作。目前,苏农集团已落实肥料、农药等各类"三夏"农资资源63万吨。当前正值"三夏"期间,苏农集团"营销创新年"活动掀起新的高潮。该公司负责人深入连锁网点一线,指导农资供应服务工作,开展营销创新,搞好农化服务,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相似文献   

12.
正本期的《中国农资》刊登了对农资上市公司半年报的解读文章。9月4日是个普通的日子,但也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1888年9月4日,"柯达"商标诞生。如今这个百年老字号已经从市场消失,回顾"柯达"走过的路对农资企业能带来什么有益的借鉴呢?1822年,法国的涅普斯在感光材料  相似文献   

13.
正2020年,我们将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亦将圆满收官,而明年"十四五"规划将全新开局。目前农资行业各大企业已经进入到自己下一个五年发展规划的编制阶段。在这个重要时刻,企业的发展战略,其实就是关系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期企业兴衰、行业荣枯的重要决断。"十四五"发展于农资行业而言,是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当前,逆全球化  相似文献   

14.
<正>农资连锁已被打上了"老生常谈"的标签,一些所谓的农资连锁也大多数有名无实。提及"农资连锁"这个话题,业内很多人都觉得兴味索然。但如今我们要摈弃成见。只要你有幸去江苏和盛农资连锁公司深入考察一番,相信其"一站式"农资连锁会让你心潮澎湃。  相似文献   

15.
<正>1998年11月,国务院《关于深化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的出台拉开了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大幕。随着市场的全面放开,各级农资企业的发展也是"各显神通"。在这个过程中,农资企业的品牌意识也开始"苏醒",越来越多的农资人开始思考:面对9亿农民,农资品牌究竟意味着什么?怎样才能打造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农资品牌?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江西沃尔得农资连锁集团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6.
<正>"用户体验"不是一个新词了,但农资行业讲到这个词,还是比较新鲜的。因为农资行业的两个特性:一是农资产品作为农业投入品,第一体验"人"是农地和庄稼,大地无言,庄稼无语。好像谈不上什么用户体验。二是农民作为农资产品的间接用户,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他们在农资产品的使用和服务中有哪些具体的"用户体验",好像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甚至你把"农民"与"用  相似文献   

17.
<正>人们都熟悉一句诗"江山代有才人出"。人才新陈代谢,事业更迭有序,这是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农资行业也是如此。仿佛不知不觉间,80后农资人已经是30多岁的行业精英、企业骨干了;而90后也经过历练,正成为企业的主体力量。农资行业需要对80后、90后行业新生代群体给与更多关注、更多研究、更多支持、更多服务。说不知不觉,是因为农资行业没有  相似文献   

18.
在2012新年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刻,一本走过了16年风雨的企业内刊《深圳中农信息》完美谢幕,在挥手惜别的时刻,这本内刊正在转型为电子网刊,对于《深圳中农信息》而言,这将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对于深圳中农公司而言,这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对于深圳中农来说,企业内刊只是其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窗口,而在这个窗口之内,丰富而又深厚的企业文化才是这个农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建设希望小学、参与社会义工、扶助"爱心大使"、举办荔枝节……,深圳中农公司用他们十多年的坚持,为企业奠定了持续发展的文化根基,也为农资行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树立起一个榜样。本期"文画苑"特刊发"深圳中农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专题报道",希望能为农资行业的企业文化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总社五届九次理事会议精神,适应"三农"工作新形势新要求,推动全系统农资企业转型升级,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农资经营服务创新工作的通知》,将农资经营服务创新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提出要推进农资经营服务向合作化、规模化、高效化、科技化、现代化、市场化发展,为供销系统农资企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实际上,许多流通企业在农资经营服务创新方面已经开展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5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明确要求"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作为一个法律行业以外的人,对此研究后觉得,这个意见的精神对农资行业也是很有借鉴价值的。农资、农业是不是也应该有这种"谁生产谁培训""谁推广谁负责""谁施用谁学习"的理念呢?《意见》中说,国家机关是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