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苹果果面裂纹现象是近年来我国苹果生产上普遍发生的生理病害,除元帅系苹果抗病性较强之外,其他苹果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现象,而以富士系品种发病为重。一、发病因子 1.环境因子苹果生长发育期间干旱、高温、多风及果园环境突变都是裂纹病发生的直接诱因,而近年来我国北方果区的长期干旱,尤其是果实膨大期的持续干旱,是苹果裂纹病大规模发生的潜在因子。  相似文献   

2.
近年马龙县大面积发生苹果果面裂纹现象,这种生理性病害涉及到每一个品种,而以经济价值较高的富士系列尤为严重.2002年发病率高达60%以上,严重影响了苹果的外观品质,成为马龙生产精品苹果的制约因子.笔者根据三年多的调查结果,结合有关资料分析了其发病原因,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苹果果锈病是种植过程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是在果实面梗部、萼部、胴部产生类似于锈状的木栓层或密生铁锈色小颗粒,果面粗糙,严重影响苹果的商品价值,危害非常严重,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常给种植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该文分析了苹果果锈病的发病原因,并且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旨在为防控果锈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红富士苹果是当前我国出口量最大的苹果。在出口商收购苹果时,对果品质量要求非常严格,要求着色在90%以上,并且要着色均匀,果实的萼洼、梗洼都要着色;果面要求光亮,没有果锈、裂纹、黑点和红点;一级果要求达到直径80mm,单果重在200g以上。为了使迁安市红富士苹果尽快达到出口果标准,我们于2006~2008年,利用3年时间,对培育红富士全红一级果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成功,总结出燕山地区红富士苹果优质丰产栽培管理技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1表现症状 在果实果面梗部、胴部和萼部产生类似锈状的木栓层,形状不规则,边缘较明显,病部失去光泽。发病严重时,锈斑连片并呈现土豆皮色状,且果面粗糙。按发生部位分为梗锈、胴锈和顶锈。  相似文献   

6.
<正>苹果果面裂纹现象是近年来苹果生产上普遍发生的生理病害,而以红富士最为明显,果农称其为裂纹病。发生此病严重降低了商品价格,给果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发病原因1.1环境因素,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若持续干旱、高温不能灌溉补水,是苹果裂纹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果实采收前如突遇大雨,都会引起果皮细胞膨胀吸水,  相似文献   

7.
<正>1苹果果面皴裂发生情况2014年10月份,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石家庄综合试验站科技人员在对冀中南邢台、沙河、行唐、平山、井陉、鹿泉、深州、辛集等几个市县的苹果园的调研中,发现果面皴裂发生比较普遍(见图l),一些果园受害较为严重。以邢台县冀家村乡上稻畦村800多亩果园为例,约90%的果园有果面皴裂的现象,其中20%的果园皴裂发生比较严重,细碎的裂纹不仅出现在果肩部,而且有的布  相似文献   

8.
<正>1危害症状危害枣类果实,发生缩果病的枣果首先在果肩或胴部出现黄褐色不规则变色斑,进而果皮出现水渍状、土黄色,边缘不清,后期果皮变为暗红色,收缩,且无光泽。果肉病  相似文献   

9.
在淮北果区对盛岗58和富士王苹果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盛岗58和富士王苹果在淮北果区适应性良好,表现为果实个大、果形端庄、果面光洁、着色良好、脆甜可口,综合性状(优质、早果、丰产、稳产,抗逆性较强)优于华冠,适于在淮北果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正>苹果果面裂纹现象是近年来苹果生产上普遍发生的生理病害,而以红富士最为明显,果农称其为裂纹病。发生此病严重降低了商品价格,给果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发病原因1.1环境因素,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若持续干旱、高温不能灌溉补水,是苹果裂纹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果实采收前如突遇大雨,都会引起果皮细胞膨胀吸水,  相似文献   

11.
套袋红富士苹果皱裂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套袋富士苹果脱袋后易出现裂纹皱皮现象,这种现象有两种情况:一是套 袋 果 实 摘袋 前 在 袋 里 就 发 生 了 皱皮,除袋后更加严重;二是除袋时无异常现象 ,但上色以后 发生微裂、皱皮 、发软等不良现象,失去商品价值。套袋红富士苹果为何会出现皱裂现象? 一、发病的原因 套袋红  相似文献   

12.
<正>在富士苹果栽培中,生产果形端正的果品是实现高档富士苹果生产的一项重要指标。但由于富士苹果品种自身的特性和果农的不当操作,生产中偏斜果率比较高,主要表现为果实变扁、偏斜和果形指数降低等,致使经济效益下降。一、果实发生偏斜的原因1.果实中种子数量和分布。在一般情况下,果实中的种子形成数量和分布对果形发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种子能够产生促进果实生长发育的赤霉素,果实内形成的种子数量越多、在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提高黄河故道地区苹果的商品价值,解决该地区苹果病虫害严重、果实品质较低的问题。[方法]应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小林袋、凯祥袋和新台袋3种品牌果袋处理对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套纸袋处理的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方面优于套塑膜袋处理,其中小林袋着色面积最大,凯祥袋次之,新台袋最小;新台袋果面粗糙度最小,凯祥袋次之,均极显著小于塑膜袋的粗糙度;各处理间苹果果面黑点病无显著差异;新台袋对果面裂纹的预防效果最好,其次是小林袋,均显著优于塑膜袋;3种纸袋的褪绿效果差异不明显。从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来看,以小林袋处理果实硬度最大,新台袋次之,再次是塑膜袋和凯翔袋且二者差别不显著;各套袋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不显著;纸袋处理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高于塑膜袋,以新台袋和小林袋的可滴定酸含量较高且极显著高于塑膜袋,且二者无明显差别,凯祥袋处理高于塑膜袋,差异不显著。[结论]综合各项指标认为,在黄河故道地区以套新台袋处理对富士苹果的果实质量提高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正>一、红富士苹果早采的误区1.早采的红富士套袋果没有合格的。9月中旬采收的红富士苹果,因第二个膨大期刚开始,根本未开瓤,虽然具漂亮的粉红色,却不是红富士的本来面貌。国庆节前市场上的富士苹果主要是以红将军为代表的早生富士套袋果,和早采的富士套袋果。也就是说把本性晚熟的红富士,和中晚熟品种一起采收了。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苯胺蓝染色法与判定苹果果实角质膜发育品质的相关性,对6个不同品种苹果果实进行染色试验,并测定角质膜厚度、果点密度大小、表皮细胞大小和果形指数,通过电镜观察果面皮孔及蜡质裂纹发生情况,最后对染色结果与角质膜结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染色结果与皮孔闭合程度及其周围蜡质裂纹愈合状况以及果面蜡质裂纹的发生情况存在相关性,与角质膜厚度等结构指标相关性不明显。苹果果实贮藏前苯胺蓝染色试验可判定果实皮孔及果面蜡质裂纹发育品质,对贮藏期间由于角质膜发育不完善引起的失水失鲜、呼吸伤害和相关表皮病害等可以提供一个指示,染色结果与品种的耐贮性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6.
苹果斑点落叶病在我国各苹果产区均有发生,是一种流行历史较短、为害严重的早期落叶病。主要危害苹果叶片,是主栽品种新红星等元帅系的重要病害。该病造成苹果早期落叶,导致树势衰弱,果品产量和质量降低。斑点落叶病菌容易侵染富士苹果的果实,在果面形成斑点和疮痂状小病斑,特别是套袋果发生较多,明显影响果实外观,贮藏期还容易感染其他病菌,造成腐烂。2009-2012年连续4年,庄浪县果业技术人员对各乡镇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发生进行了全面、彻底的调查。以富士系、元帅系品种发生最重。2010入夏后,降雨频繁,苹果斑点落叶病在苹果上呈大发生趋势;2012年苹果斑点落叶病发生较重的果园,苹果展叶后就有病斑,6月上旬病斑增多,在秋梢生长期间,如果防治不当,感病后可一直延续到10月,并危害摘袋后的果实,形成针状小红点,降低果品的产量和质量。因此,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特提出苹果斑点落叶病综合防控技术,为苹果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本场是果树良种引进、选育、示范与推广为一体的专业化农场。2008年通过工商注册登记,苗木生产许可、经营许可证照齐全。2016年推出百万株优良品种果树苗木:矮化苹果苗:主营:M9T337、JM7、B9自根砧苹果三年生、二年生大苗;M9T337、M26、JM7矮化中间砧苹果苗,品种有经本场多年遴选的着色系片红富士95-28,果型指数高,着色快,果面全红鲜艳,不套袋红果满园,套袋摘袋后一周树冠内外果全色。新2001富士,易着色,果面霞纹明  相似文献   

18.
苹果苦痘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苹果苦痘病是苹果果实重要的生理病害,红富士、国光等品种发病严重。如2005年在陵川县附城镇岭西村、北马村果园生产的红富士和国光苹果,其苦痘病发病率高达40%左右,果农丰产不丰收,甚至出现了烂果、倒果等绝收情况。因此,了解苹果苦痘病的发病规律,并及时对症防治,对提高苹果品质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赵学宁 《农家参谋》2013,(12):17-17
苹果生长后期果实裂纹病发生普遍,为害较重,严重影响苹果的商品价值,应引起足够重视。苹果裂纹病是由于苹果生长前期土壤干旱果肉细胞膨大较慢,苹果生长中后期遇雨细胞迅速膨胀而导致的一种生理病害,发病程度与品种、树龄、树势有密切关系。富士品种发病较重,树龄大、树势弱者发病多而重,树龄小、树势强者少而轻。  相似文献   

20.
<正>冀中南苹果产区果农反映,近年苹果果锈发生有上升趋势,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石家庄综合试验站科研人员为此对产区苹果果锈进行了调查,并查阅相关文献,赤霉素对防控苹果果锈有显著效果。1果锈发生情况调查调查发现,果锈主要发生在金冠品种上,富士、王林等品种发生较轻,丘陵山区轻于平原区,管理质量高的果园轻于管理粗放果园,套袋果园轻于不套袋果园。所以果农以往主要依靠套袋来预防果锈,效果较好。据研究,果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