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本期嘉宾: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供销中心总监马大勇嘉宾观点:11月化肥价格的下跌其实是在市场意料之中。出口大门关闭,国内市场需求量有限,冬储进度迟缓,因此价格出现调整在所难免。短期内,化肥市场是一个小淡季,价格可能会小幅下滑但下跌幅度不会太大,但化肥征收增值税及新的出口关税政策将成为决定市场的关键。预计随着东北市场的缓慢启动,氮肥价格会相对平稳,小幅波动,磷肥、硫酸钾价格会有小幅下滑。  相似文献   

2.
<正>本期嘉宾:山东万山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兆峰嘉宾观点:目前化肥市场的热点是玉米用肥,前期各地备肥情况不太一样,有些地区销量情况很好,有些地区市场极为迟缓,还有些地区用肥量大减。估计今年化肥市场整体情况较去年更加困难,化肥价格将维持在低价区间徘徊。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我国的新型肥料行业蒸蒸日上,一批勇于创新的企业成为肥料行业探索前行中的主力军,"炒概念"的时代已悄然远去,"技术+服务"的创新模式最受推崇。以海藻肥行业为例,我国的海藻肥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在"十三五"工信部化肥行业升级的建议中,首次把含海藻酸的肥料作为化肥企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技术,可以说当下海藻肥发展正当时。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海藻肥、在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下海藻肥如何发展、行业标准制定进展如何,成为行业内争相探讨的话题。天然活性物质是海藻肥取胜法宝海藻肥曾被冠名"贵族肥  相似文献   

4.
<正>本期嘉宾:陕西汉唐环保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祖斌嘉宾观点:现阶段化肥价格已处于平稳过渡期,不会有大起大落,未来价格将回归理性。需求导致农资市场被动转型,未来三类企业比较有竞争优势:一是差异化功能性产品生产企业;二是资源规模化的龙头企业;三是区域性的产业链服务公司。化肥价格处于平稳过渡期近期化肥市场价格整体上行,各肥种价格均出现不同幅度  相似文献   

5.
<正>本期嘉宾:江苏瑞和化肥有限公司销售部部长张圣霞嘉宾观点:目前,秋肥市场热度逐渐退去,各地经销商的秋肥销售都进入收尾阶段,主要以反季节蔬菜肥和果树肥为主。厂家小麦肥供应基本结束,精力主要转向冬储。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今年冬储价格较往年可能会有提升。冬储喊涨经销商热情不高10月份以来,尿素上涨势头依旧不减,山东、河南等地价格已经普遍涨至1700元/吨以上,随着印度招标价格的公布以及冬储的临近,尿素价格近期极可能  相似文献   

6.
<正>本期嘉宾:河北绿宝复合肥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李冀东嘉宾观点:进入11月中旬,原料市场涨跌互现。尿素、钾肥价格明显下滑,而磷肥价格受到硫磺涨价的支撑,价格稳中上涨,整体来看,化肥市场观望情绪加剧。虽然氮肥、钾肥价格出现下滑,但由于磷肥价格出现上涨,所以对复合肥市场的影响不大。磷复肥会议结束后,冬储市场本应较明显地启动,但由于原料行情仍不明朗,政策面消息也还没有确定,经销商备肥积极性依然较低。  相似文献   

7.
<正>本期嘉宾:黑龙江省小黑龙生态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德云嘉宾观点:今年春季市场预计将是化肥历史上表现特殊的一年,尿素和一铵价格可能继续走高,目前多数复合肥生产企业已经暂停报价,仅收预付款、计息。化肥价格快速拉升导致基层经销商谨慎备货,基层货源少,预计春耕期间集中用肥会导致化肥价格继续抬升。原料价格跳升多数复肥厂家无报价  相似文献   

8.
<正>本期嘉宾: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销售公司总经理毛国斌嘉宾观点:春季化肥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基层库存量较小的影响。随着春耕的有序进行,流通环节还会逐步补货,尤其是东北、西北地区市场刚启动,对化肥的刚性需求依然存在,所以对目前的化肥价格依然有支撑。随着春季用肥的结束,5月份的化肥市场走势主要看国际价格。春季市场整体向好春节过后,化肥市场整体向好,无论是氮肥还是磷肥价格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  相似文献   

9.
<正>本期嘉宾:江西开门子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方秋保嘉宾观点:由于冬储尚未正式启动,而肥市又渐入淡季,此时化肥价格探涨,主要是原料成本在强行支撑,指导意义不大。与其观风向炒短线,在肥价波动中险中求胜,不如放眼长远,找准产业定位,培育新市场。成本助推化肥市场回暖9月中下旬,尿素价格的新一轮触底反弹,以及部分单质原料肥价的节节攀升,无疑为即将进入淡季的化肥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剂。目前,北方市场的走货渐入尾声,而以湖南、湖北、江西、安  相似文献   

10.
正本期嘉宾:陕西农科化肥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杨雅民嘉宾观点:当前化肥产品全国生产供大于求,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出口价格的下跌不难看出,尿素价格的上浮或下调,会直接影响其他肥种的销售价格。后期市场上,各肥种整体价格依然会在低位运行,随着用肥季节的变化,在今年的夏播时节,尿素出厂价预计会达到1450元/吨。  相似文献   

11.
<正>本期嘉宾: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国际业务与原料部部长高剑波嘉宾语录从国际化肥环境角度看,国际市场化肥需求不旺盛,一些国际买家做空化肥价格,加之国际化肥总体价格下行,这些成为影响出口窗口期开启后,国内化肥出口价格难升的因素。化肥行业今年整体形势不够乐观,产能过剩和出口紧张将继续成为阻碍因素。此外,原材料价格下行、工业用原材料多销售给农用复合肥生产厂家  相似文献   

12.
正本期嘉宾:山东联盟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磷复肥公司副总经理毛冠之嘉宾观点:目前各复合肥企业之所以观望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原料价格呈现下滑走势,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钾肥大合同未定,市场不明朗,所以复合肥企业不敢采购原料。由于产量严重过剩,企业只能通过消耗库存、降低开工率去应对。化肥价格仍在探底进入6月下旬,市场正值用肥旺季,但各化肥品种价格却依然呈现跌势。"目前尿素的主流出  相似文献   

13.
<正>本期嘉宾:山东联盟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德亮嘉宾观点:近期虽然氮肥产能依然过剩,但是氮肥销售价格却在节节攀升。价格的提高并不能代表氮肥销售的提高,政府应该考虑取消对氮肥企业的优惠力度和政策扶持。将氮肥的产与销彻底地融入市场大环境中,对于氮肥企业的发展是有利的。明年化肥关税的调整和增值税的恢复,对于正规化肥生产企业是一个有利的信息。预计今年的秋季用肥和淡储会好于往年。  相似文献   

14.
高远 《中国农资》2014,(15):15-15
<正>本期嘉宾: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化肥部黄永彬受天气影响,今年年初江苏农业用肥量比去年同期略有降低。之后随着化肥价格的一路下跌,经销商观望气氛越来越重,农民购肥高峰期更加集中。整个市场目前略显平淡,整体而言,江苏省农业用肥呈现多元化态势,复合肥销售总量上升,尿素用量相对下降,农民购肥主要还是参考化肥中三元素氮磷钾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正>本期嘉宾:衡水佳禾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强嘉宾观点:秋季后市会不会上涨很难预测,但是从一些影响市场的因素来看,这些因素并不利于后市上扬。首先,当前的化肥涨价,农民并不认可,如果价格涨得过高的话,农民肯定不接受,那么销售量就会下降。也就是说,后期用肥旺季的价格走向取决于经销商与农民的心理博弈。其次,秋季用肥季主要集中在河北、河南、山东三省,用肥量并不大,且以磷、钾肥为主,氮肥用量很小。由于用量有限,秋季市场对整个化肥市场走向的影响力也相对较弱。再其次,本轮磷复肥涨价的根本原因是出口拉  相似文献   

16.
<正>本期嘉宾:江苏灵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谈福元当前,化肥行业面临着供大于求,竞争异常激烈,产品销售价格持续大幅下滑的局面。原料方面,天然气价格较高,增加了生产成本,与煤头企业相比,气头企业更缺乏竞争力。行业转型升级,包括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升级、绿色化生产升级,这些实际上都具备转型升级的高度,从粗放式到集约化到科技化进步再到绿色化生产,这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必经趋势。嘉宾观点:  相似文献   

17.
正本期嘉宾: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公司总经理文继兵嘉宾观点:化肥价格整体走在上行通道,冬储进展好于去年同期。企业出台冬储详细政策的并不多,但是涨价传言愈演愈烈,引发打款热潮。冬季化肥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南方地区,南方硫酸钾复合肥比例较大。预计明年化肥价格将以维稳为主,间或有小波动。冬储表现优于去年同期目前化肥市场价格上升依然为主基调,风向标尿素出厂价多地已经升至1500元/吨以上。随着冬日气氛越来越浓,冬储也成为市场的绝对焦点。"整体而言,今年冬储比去年同期表现更好。前期由于煤炭价格高企,尿  相似文献   

18.
<正>本期嘉宾:山东联盟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磷复肥公司副总经理毛冠之嘉宾观点:目前行业整体形势严峻,主要原因是产能严重过剩,加之农产品价格低迷,农民用肥需求降低,导致化肥价格始终低位,企业盈利困难。仅靠单一产品打天下的企业难以生存,提升产品差异化、调整产品结构,是未来企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正本期嘉宾:新惠农农业生产资料(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学农嘉宾观点:随着夏季用肥季的到来,国内氮肥市场必然迎来价格上涨趋势,未来市场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出现。只要国内的落后产能没有被完全淘汰,国内化肥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就不能缓解,那么化肥市场除了短时间的反弹之外,总体上这种疲软的态势还将继续延续。夏季用肥成市场看点5月份的化肥市场弱势延续,尿素价格也出现了持续回落。6—8月份是全国夏季用肥旺  相似文献   

20.
<正>本期嘉宾:辽宁嘉吉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广祥嘉宾观点:东北市场目前迎来冬季备肥的首轮热潮,整体市场价格小幅上扬,不过市场总体仍处于小幅拉动的局面,大量备货还需时日。近两年,东北市场变化多端,一些贸易商开始转型升级,涉足上游生产,这使得竞争加剧。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贸易商正在更深层次上融入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